CN222347447U -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 Google Patents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347447U
CN222347447U CN202420837657.2U CN202420837657U CN222347447U CN 222347447 U CN222347447 U CN 222347447U CN 202420837657 U CN202420837657 U CN 202420837657U CN 222347447 U CN222347447 U CN 222347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station
packaging
me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376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阳
隋佳岐
沈琴
饶治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4208376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347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347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347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属于外卖餐饮技术领域。它包括自动配餐工位和自动包装工位,自动配餐工位与自动包装工位共同设有由多段传送线首尾对应的输送线,自动配餐工位包括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设在输送线上端的下料漏斗,且每个下料漏斗内装有不同的食物,用于通过输送线的传输,使物料经过每个下料漏斗的下方时而落入到不同餐盒或同一餐盒的不同位置中,从而完成自动配餐作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食物的自动化配餐及包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实现自动化包装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影响。同时,可以满足各种特殊需求,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属于外卖餐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便利选择订购外卖来解决用餐问题,外卖大体涉及到烹饪、配餐打包、运送过程;其中,配餐打包环节主要利用现有的外卖配餐包装系统完成,然而,现有的外卖配餐包装系统多数仍然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例如,现有的外卖订单通常需要人工配餐并通过人工将食物放入包装袋或盒中,然后封口,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可能因为人为因素导致餐品分配错误以及封口不严或者包装不美观,影响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此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导致订单累积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它解决了目前外卖配餐打包环节大部分采用人工完成,而造成效率低下以及出现产品分配错误,封口不严、包装不美观,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包括自动配餐工位和自动包装工位,自动配餐工位与自动包装工位共同设有由多段传送线首尾对应的输送线,所述自动配餐工位包括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所述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设在输送线上端的下料漏斗,且每个所述下料漏斗内装有不同的食物,用于通过输送线的传输,使物料经过每个下料漏斗的下方时而落入到不同餐盒或同一餐盒的不同位置中,从而完成自动配餐作业;每个所述下料漏斗的内底部设有球形开合机构,所述球形开合机构包括两个半球形结构、驱动件、重量传感器,每个所述半球形结构上分别套设有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分别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设在下料漏斗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端部相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半球形结构上,用于称取物料经下料漏斗落入两个半球形结构所形成的球形开合机构上的重量,便于球形开合机构的放料作业。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分别设有餐盒上料工位,且所述餐盒上料工位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的一侧,所述餐盒上料工位包括XZ轴旋转夹取结构、餐盒仓,且所述XZ轴旋转夹取结构和餐盒仓分别位于输送线的一侧,所述餐盒仓上安装有餐盒,所述XZ轴旋转夹取结构上设有第一真空吸盘,用于所述吸盘在XZ轴旋转夹取结构的辅助下将餐盒由餐盒上料工位抓取到输送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XZ轴旋转夹取结构包括直线导轨、第二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直线导轨横向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直线导轨的活动块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连接件安装第一真空吸盘。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餐盒盖上料工位,所述餐盒盖上料工位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的另一侧,用于往装有物料的餐盒上部盖上餐盒盖。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压盖工位,且所述压盖工位位于所述餐盒盖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压盖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和压板,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输送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压板的顶部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压板的下端与餐盒盖相匹配。
采用上述方案,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开始伸长,从而带动压板竖直向下运动,直到压板压住并压紧位于餐盒上的餐盒盖。
所述自动配餐工位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且多个所述定位装置分别与物料上料工位上的每个下料漏斗、以及餐盒盖上料工位和压盖工位相对应,且每个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气缸和L型挡板,每个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所述L型挡板位于输送线上,且所述输送线上设有护板,每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伸入护板并连接L型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启动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开始伸长,从而使得L型挡板在输送线上活动,最终实现L型挡板与护板形成“匚”型结构,且所述餐盒通过“匚”型结构上的缺口进入“匚”型结构中,并位于物料上料工位上的每个下料漏斗、餐盒盖上料工位和压盖工位中,以实现餐盒在相应位置的定位功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包装工位包括给袋装置,所述给袋装置包括给袋仓、弹簧推板、滚轮,所述给袋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给袋仓的内部安装有由多个依次排列的包装袋所形成的包装袋组,所述给袋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滚轮,另一侧安装有弹簧推板,且所述滚轮和弹簧推板分别包装袋组外侧的两个包装袋侧壁相接触,用于通过所述滚轮和弹簧推板的辅助,使包装袋组中的包装袋通过开口进入自动包装工位的撑袋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推板包括弹簧,伸缩杆和推板,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给袋仓的一侧壁相连接,所述推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且一端与所述给袋仓的一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推板相连接;
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给袋仓的侧壁上,且滚轮的圆弧侧壁与包装袋相接触,通过滚轮的转动,使包装袋在给袋仓中移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撑袋装置,所述撑袋装置包括撑袋仓、第二真空吸盘、连杆、活动柱、安装板,所述撑袋仓的底部滑动安装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第四支架位于输送线的一侧,所述撑袋仓的内部安装有两活动柱和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上开设有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腰型孔安装在两活动柱上,所述撑袋仓的顶部安装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动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活动柱上,两个所述活动柱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板,且两安装板上分别安装第二真空吸盘,且位于两安装板上的第二真空吸盘相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主要是通过第四气缸的伸缩,并在第一连杆的辅助下,使的一活动柱向上运动,另一活动柱向下运动,从而使两活动柱所连接的安装板相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夹取并撑开包装袋的作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夹爪气缸和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横向设置在第三支架,所述电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夹爪气缸的固定端,所述夹爪气缸上的夹爪与输送线相对应,用于抓取盖有餐盒盖的餐盒放入由撑袋装置中的包装袋中。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自动封口装置;所述自动封口装置包括升降机、平移板、第三气缸和加热板,所述升降机安装在第四支架上,所述平移板的一端安装在升降机上,所述第三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平移板上,用于升降机能够实现Z轴运动,平 移板能够实现X轴运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一个第一压合板,另一个所述第一压合板安装在第三气缸的固定端上,且另一个所述第一压合板上装有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一端固定第一压合板,另一端固定在平移板上,两个所述第一压合板上分别套接加热板,用于当第三气缸作用时,推动一个第一压合板运动,靠近另一个固定柱的第一压合板,两个第一压合板上的加热板相互靠近使包装袋压紧,实现对包装袋的热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生产线主要实现装餐盒、下食料入餐盒、餐盒上放入餐盒盖、压紧餐盒盖、下包装袋、撑开包装袋、夹取带有餐盒盖的餐盒进入包装袋、热封包装袋的工序,实现食物的自动化配餐及包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自动化的操作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避免了错误和浪费;通过实现自动化包装流程,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即,提升封口严密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影响。同时可以满足各种特殊需求,例如包装美观,最终要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整条包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条包装线中的自动配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整条包装线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整条包装线中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的内部剖视图;
图5为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中半球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半球形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整条包装线中自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整条包装线中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整条包装线中给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整条包装线中撑袋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整条包装线中包装袋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整条包装线中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整条包装线中自动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整条包装线的包装流程图;
图15为整条包装线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线;2、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3、餐盒仓;4、餐盒盖仓;5、餐盒上料工位;6、给袋装置、61包装袋;62给袋仓;63平台; 64撑袋仓;65第四气缸;7、压盖工位;8、XZ轴旋转夹取结构; 9、支架;10、倾斜坡面;11、球形开合机构;12、L型挡板;13、第一真空吸盘;14、第一连杆;15、滚轮;16、弹簧推板;17、夹爪;18、第一压合板;19、平移板;20、升降机、21第一气缸;22、加热板;23、固定柱;24、餐盒;25、电机、2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外卖的自动配餐和包装,现在已经应用很普遍,但是如何做到除了拿取最终成品、往漏斗内加料和往给袋仓内放入包装袋外的无人参与,现实中很难办到,但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全自动配餐和包装,方便快捷。
如图1-15所示,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包括自动配餐工位和自动包装工位,自动配餐工位与自动包装工位共同设有由多段传送线首尾对应的输送线1,自动配餐工位包括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包括若干个依次设在输送线1上端的下料漏斗,且每个下料漏斗内装有不同的食物,用于通过输送线1的传输,使物料经过每个下料漏斗的下方时而落入到不同餐盒24或同一餐盒24的不同位置中,从而完成自动配餐作业;每个下料漏斗的内底部设有球形开合机构11,球形开合机构11包括两个半球形结构、电机26、重量传感器,每个半球形结构上分别套设有转轴,每个转轴上分别套设有齿轮26,两个齿轮26相啮合,电机25的固定端设在下料漏斗上,电机2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端部相连接,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其中一个半球形结构上,用于称取物料经下料漏斗落入两个半球形结构所形成的球形开合机构11上的重量,便于球形开合机构11的放料作业。
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的侧壁还设置倾斜坡面10,用于食物通过倾斜坡面10掉入球形开合机构11。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分别设有餐盒24上料工位5,且餐盒24上料工位55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的一侧,餐盒24上料工位5包括XZ轴旋转夹取结构8、餐盒24仓3,且XZ轴旋转夹取结构8和餐盒24仓3分别位于输送线的一侧,餐盒24仓3上安装有餐盒24,XZ轴旋转夹取结构8上设有第一真空吸盘13,用于在XZ轴旋转夹取结构8的辅助下(XZ轴旋转夹取结构8包括直线导轨、第二气缸、旋转气缸,直线导轨横向安装在第二支架9上,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直线导轨的活动块上,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连接件安装第一真空吸盘13),将餐盒24由餐盒24上料工位5抓取到输送线1上。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餐盒盖上料工位,餐盒盖上料工位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的另一侧,用于往装有物料的餐盒24上部盖上餐盒盖;需要说明的是,餐盒盖上料工位与餐盒24上料工位5上的机械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由餐盒24仓替换成餐盒盖上料仓4,为此,在本文中不加以详细阐述。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压盖工位7,且压盖工位7位于餐盒盖上料工位的一侧,压盖工位7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21和压板,第一支架安装在输送线1的一侧,第一气缸21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压板的顶部与第一气缸21的输出端相连接,压板的下端与餐盒盖相匹配;采用上述方案,启动第一气缸21,第一气缸21的输出端开始伸长,从而带动压板竖直向下运动,直到压板压住并压紧位于餐盒24上的餐盒盖。
自动配餐工位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且多个定位装置分别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上的每个下料漏斗、以及餐盒盖上料工位和压盖工位7相对应,且每个定位装置包括气缸和L型挡板12,每个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L型挡板12位于输送线1上,且输送线上设有护板,每个气缸的输出端伸入护板并连接L型挡板12;采用上述方案,启动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开始伸长,从而使得L型挡板12在输送线上活动,最终实现L型挡板与护板形成“匚”型结构,且餐盒24通过“匚”型结构上的缺口进入“匚”型结构中,并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上的每个下料漏斗、餐盒盖上料工位和压盖工位中,以实现餐盒24在相应位置的定位功能。
自动包装工位包括给袋装置6,给袋装置6包括给袋仓62、弹簧推板16、滚轮15,给袋仓6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给袋仓62的内部安装有由多个依次排列的包装袋61所形成的包装袋组,给袋仓6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滚轮15,另一侧安装有弹簧推板16,且滚轮15和弹簧推板16分别包装袋组外侧的两个包装袋61侧壁相接触,用于通过滚轮15和弹簧推板16的辅助(弹簧推板16包括弹簧,伸缩杆和推板,伸缩杆的一端与给袋仓的一侧壁相连接,推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活动端相连接,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且一端与给袋仓62的一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推板相连接;滚轮15通过转轴安装在给袋仓62的侧壁上,且滚轮15的圆弧侧壁与包装袋61相接触,通过滚轮15的转动,使包装袋61在给袋仓62中移动),使包装袋组中的包装袋61通过开口进入自动包装工位的撑袋装置上。
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撑袋装置,撑袋装置包括撑袋仓64、第二真空吸盘、连杆14、活动柱、安装板,撑袋仓64的底部滑动安装在第四支架上,第四支架位于输送线1的一侧,撑袋仓的内部安装有两活动柱和第一连杆14,且第一连杆14上开设有腰型孔,第一连杆14通过腰型孔安装在两活动柱上,撑袋仓64的顶部安装第四气缸65,第四气缸65的活动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活动柱上,两个活动柱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板,且两安装板上分别安装第二真空吸盘,且位于两安装板上的第二真空吸盘相对应;采用上述方案,主要是通过第四气缸65的伸缩,并在第一连杆14的辅助下,使的一活动柱向上运动,另一活动柱向下运动,从而使两活动柱所连接的安装板相靠近或分离,即使两个安装板上的第二真空吸盘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取并撑开包装袋61的作用;撑袋仓64的一侧壁上连接一平台63,用于所述包装袋内装入该有餐盖的餐盒24并经密封后而放置在该平台63上,便于后续工作人员拿取。
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夹取装置,夹取装置包括夹爪气缸和电动导轨,电动导轨横向设置在第三支架,电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夹爪气缸的固定端,夹爪气缸上的夹爪17与输送线1相对应,用于抓取盖有餐盒盖的餐盒24放入由撑袋装置中的包装袋61中。
自动包装工位还包括自动封口装置;自动封口装置包括升降机20、平移板19、第三气缸和加热板22,升降机20安装在第四支架上,平移板19的一端安装在升降机20上,第三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平移板19上,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一个第一压合板18,另一个第一压合板18安装在第三气缸的固定端上,且另一个第一压合板18上装有两个固定柱23,两个固定柱23一端固定第一压合板18,另一端固定在平移板19上,两个第一压合板18上分别套接加热板22,当第三气缸作用时,推动一个第一压合板18运动,靠近另一个固定柱23的第一压合板18,两个第一压合板18上的加热板22相互靠近使包装袋61压紧,实现对包装袋61的热封。
在自动配餐部分中,由餐盒24上料工位5上的XZ轴旋转夹取结构8将餐盒24从餐盒24仓3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地间断拾取并转移到输送线1上,餐盒24经输送线1传送,按照一定间隔途径不同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的下料漏斗。在下料漏斗处传送带旁设置自动定位装置,自动定位装置装有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餐盒24,控制自动定位装置动作,通过气缸的输出端伸长,来伸出L型挡板12,使餐盒24触碰L型挡板12,随即停在下料漏斗的下方,即餐盒24通过“匚”型结构上的缺口进入“匚”型结构中,并位于下料漏斗的下方;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2的下料口处设置物体监测传感器,检测到餐盒24到达下料口下方,根据订单的要求,下料漏斗启动开口,选择进行下料配餐;下料完毕,自动定位装置经过设置的固定时间后,收回L型挡板12。停止的传送带开始运行,经过多次操作,餐盒24依次进行配餐;由于自动定位装置的存在,能够使餐盒24合理的位于下料漏斗之下,从而保证各个菜品投放到合适位置。配餐完毕,再通过餐盒盖上料工位上的XZ轴旋转夹取结构8将餐盒盖从餐盒盖仓4中拾取出来并转移到输送线2,再通过另一自动定位装置同样的操作,位置传感器检测到餐盒24,操纵L型挡板伸出,XZ轴旋转夹取结构8能够将餐盒盖正确地放置到餐盒24上。然后,同样经自动定位装置的定位,餐盒盖经过压盖工位上的第一气缸的伸长,而带动压板压合。在途经各操作时,自动定位装置有效确保餐盒24停止,使操作成功进行。配餐过程完成,订单菜品完成配餐与装盒。之后餐盒24经夹取装置上升并下放到自动包装部分。
在自动包装部分中,包装袋61放置于给袋装置6的给袋仓62中,包装袋61一侧经过弹簧推板16压紧,另一侧利用滚轮65滚动动作将包装袋61抽取出给袋仓62,此时撑袋装置的第二真空吸盘将抽出的包装袋62夹取住,撑袋仓64通过在第四支架上滑动而滑行到输送线1处。首先撑袋装置动作,将包装袋61进行撑开处理,然后夹取装置将该有餐盒盖的餐盒24从输送线1上夹取并通过放入包装袋中,自动封口装置平移到包装袋61的开口处并下降,将开口的包装袋61压合热封。采用间距适中,热封面积较小的封口处理,便于撕动,不会造成伤害。热封动作完毕后,触发撑袋装置,放松第二真空吸盘,包装袋61下落并下滑至平台63,可供人们拿取,从而外卖配餐并包装即为完成。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外卖的自动化配餐及包装流程。通过上述设计,该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外卖配餐及包装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影响。同时,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确保封口过程的精确性和一致性,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生产线主要实现装餐盒24、下食料入餐盒24、餐盒24上放入餐盒盖、压紧餐盒盖、下包装袋、撑开包装袋、夹取带有餐盒盖的餐盒24进入包装袋、热封包装袋的工序,实现食物的自动化配餐及包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自动化的操作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避免了错误和浪费;通过实现自动化包装流程,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即,提升封口严密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影响。同时可以满足各种特殊需求,例如包装美观,最终要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包括自动配餐工位和自动包装工位,自动配餐工位与自动包装工位共同设有由多段传送线首尾对应的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餐工位包括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所述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设在输送线上端的下料漏斗,且每个所述下料漏斗内装有不同的食物,用于通过输送线的传输,使物料经过每个下料漏斗的下方时而落入到不同餐盒或同一餐盒的不同位置中,从而完成自动配餐作业;每个所述下料漏斗的内底部设有球形开合机构,所述球形开合机构包括两个半球形结构、驱动件、重量传感器,每个所述半球形结构上分别套设有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分别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设在下料漏斗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端部相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半球形结构上,用于称取物料经下料漏斗落入两个半球形结构所形成的球形开合机构上的重量,便于球形开合机构的放料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分别设有餐盒上料工位,且所述餐盒上料工位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的一侧,所述餐盒上料工位包括XZ轴旋转夹取结构、餐盒仓,且所述XZ轴旋转夹取结构和餐盒仓分别位于输送线的一侧,所述餐盒仓上安装有餐盒,所述XZ轴旋转夹取结构上设有第一真空吸盘,用于所述吸盘在XZ轴旋转夹取结构的辅助下将餐盒由餐盒上料工位抓取到输送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餐盒盖上料工位,所述餐盒盖上料工位位于菜品储存及下料装置的另一侧,用于往装有物料的餐盒上部盖上餐盒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上还设有压盖工位,且所述压盖工位位于所述餐盒盖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压盖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和压板,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输送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压板的顶部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压板的下端与餐盒盖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餐工位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定位装置,且多个所述定位装置分别与物料上料工位上的每个下料漏斗、以及餐盒盖上料工位和压盖工位相对应,且每个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气缸和L型挡板,每个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所述L型挡板位于输送线上,且所述输送线上设有护板,每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伸入护板并连接L型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包装工位包括给袋装置,用于提供包装袋;
撑袋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包装袋撑开;
夹取装置,用于将所述的餐盒放入包装袋中;
自动封口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包装袋进行封口。
CN202420837657.2U 2024-04-22 2024-04-22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Active CN222347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37657.2U CN222347447U (zh) 2024-04-22 2024-04-22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37657.2U CN222347447U (zh) 2024-04-22 2024-04-22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347447U true CN222347447U (zh) 2025-01-14

Family

ID=9419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37657.2U Active CN222347447U (zh) 2024-04-22 2024-04-22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347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1260B (zh) 一种预制袋多工位充填重量计测水平直线自动包装机
CN109051008B (zh) 一种全流程自动包装生产线
CN203246616U (zh) 给袋式全自动真空包装机
CN104528043A (zh) 一种售粮机
CN111776358A (zh) 一种玉米包装用的快速封口装置
CN106428657B (zh) 茶叶分装整形包装一体机
CN107719740A (zh) 一种能够自动上盒的水果装盒机
CN109110193B (zh) 容器和盖的整层定量装箱送料装置
CN107927040B (zh) 一种自动生产元宝馄饨的方法
CN106976583B (zh) 一种颗粒咖啡的自动装盒机
CN210761427U (zh) 一种自动化真空包装机
CN222347447U (zh) 自动外卖配餐包装线
CN109380062B (zh) 食用菌原料基质自动循环装袋设备
CN208007408U (zh) 一种用于尿杯包装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4582072A (zh) 一种全自动化汤类食品售卖机
CN110742102B (zh) 一种馄饨全自动生产设备
CN206213696U (zh) 多功能自动出餐设备
CN219339817U (zh) 一种预制菜定量包装设备
CN107758010A (zh) 一种一次性三件套餐具自动打包设备
CN112357197A (zh) 一种新型冷冻食品智能包装系统及方法
CN217408473U (zh) 一种食物烹煮机
CN219407059U (zh) 一种虾滑生产线用真空机
CN113349629B (zh) 一种食物烹煮机
CN107811002B (zh) 一种元宝馄饨生产线
CN211996297U (zh) 一种小罐茶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