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46366U -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46366U CN222346366U CN202420257200.4U CN202420257200U CN222346366U CN 222346366 U CN222346366 U CN 222346366U CN 202420257200 U CN202420257200 U CN 202420257200U CN 222346366 U CN222346366 U CN 2223463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die
- base
- groups
-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该模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上模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使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日常的加工需求的技术问题;该模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夹持组件的内侧安装有下模具;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下模具进行夹持限位,且所述夹持组件还可以通过调节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进行夹持;可以实现快速对下模具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提高下模具使用的效果,解决了下模具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
经检索,公告号:CN212764959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同侧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腔体远离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与第一转杆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液压杆伸长带动上模向下移动至与下模贴合,实现产品加工,当加工不同形面的产品时,接通电机正转带动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转动进一步带动两个滑动板以及下模同时向电机移动,调节电机转动圈数使得下模移动的距离为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下模顶部的第一凹槽改变,从而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形面进行改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上模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使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日常的加工需求,因此对于现有模具装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模具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模具装置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夹持组件的内侧安装有下模具;
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下模具进行夹持限位,且所述夹持组件还可以通过调节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升降电机,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之间且位于两组升降电机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柱,两组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轴均贯穿支撑架并分别与两组升降柱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且位于两组升降柱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之间且位于升降柱和滑动柱的外侧安装有上模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槽、支撑座、液压气缸、夹持架、夹持板以及伸缩气缸,所述安装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组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均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且位于两组支撑座相对应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架,两组所述夹持架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组所述夹持架的外侧且位于夹持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伸缩气缸,两组所述伸缩气缸均贯穿夹持架并与夹持板进行连接,两组所述夹持架均呈H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模具与两组升降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螺纹连接,所述上模具与两组滑动柱的连接方式分别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夹持组件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对下模具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提高下模具使用的效果,解决了下模具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使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日常加工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夹持组件;301、安装槽;302、支撑座;303、液压气缸;304、夹持架;305、夹持板;306、伸缩气缸;4、下模具;5、升降电机;6、升降柱;7、滑动柱;8、上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该模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上模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使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日常的加工需求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夹持组件3的内侧安装有下模具4;
其中,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升降电机5,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且位于两组升降电机5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柱6,底座1与支撑架2且位于两组升降柱6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柱7,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且位于升降柱6和滑动柱7的外侧安装有上模具8。
具体而言的,首先将底座1放置指定位置处,在将下模具4放置在夹持组件3内,通过夹持组件3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固定,两组升降电机5的驱动轴均贯穿支撑架2并分别与两组升降柱6进行固定连接,在通过升降电机5带动升降柱6进行转动,上模具8与两组升降柱6的连接方式分别为螺纹连接,上模具8与两组滑动柱7的连接方式分别为滑动连接,进而通过升降柱6的转动带动上模具8在支撑架2和滑动柱7上进行移动,使上模具8朝着下模具4进行移动,进而使上模具8与下模具4贴合,进而对工件进行加工。
此外,请参阅图1-图4,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
夹持组件3用于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限位,且夹持组件3还可以通过调节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4进行夹持,夹持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下:
夹持组件3包括安装槽301、支撑座302、液压气缸303、夹持架304、夹持板305以及伸缩气缸306,安装槽301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02,两组支撑座302的外侧均安装有液压气缸303,安装槽301的内部且位于两组支撑座30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架304,两组夹持架3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305,两组夹持架304的外侧且位于夹持板305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伸缩气缸306,两组伸缩气缸306均贯穿夹持架304并与夹持板305进行连接,两组夹持架304均呈H形结构设计。
具体而言的,通过夹持组件3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固定,将下模具4放置在安装槽301内,通过液压气缸303带动夹持架304在安装槽301内进行移动,此时支撑座302对液压气缸303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使两组夹持架304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两组夹持架304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固定,同时通过伸缩气缸306带动夹持板305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板305配合夹持架304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下模具4使用的效果,解决了下模具4不便于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4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会限制能够加工的产品种类,使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日常加工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模具装置时,首先将底座1放置指定位置处,在将下模具4放置在夹持组件3内,通过夹持组件3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固定,在通过升降电机5带动升降柱6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升降柱6的转动带动上模具8在支撑架2和滑动柱7上进行移动,使上模具8朝着下模具4进行移动,进而使上模具8与下模具4贴合,进而对工件进行加工,与现有的模具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提高了模具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夹持组件(3)的内侧安装有下模具(4);
所述夹持组件(3)用于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限位,且所述夹持组件(3)还可以通过调节对不同大小的下模具(4)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升降电机(5),所述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且位于两组升降电机(5)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柱(6),两组所述升降电机(5)的驱动轴均贯穿支撑架(2)并分别与两组升降柱(6)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支撑架(2)且位于两组升降柱(6)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柱(7),所述底座(1)与支撑架(2)之间且位于升降柱(6)和滑动柱(7)的外侧安装有上模具(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安装槽(301)、支撑座(302)、液压气缸(303)、夹持架(304)、夹持板(305)以及伸缩气缸(306),所述安装槽(301)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座(302)的外侧均安装有液压气缸(303),所述安装槽(301)的内部且位于两组支撑座(30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架(304),两组所述夹持架(3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持架(304)的外侧且位于夹持板(305)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伸缩气缸(306),两组所述伸缩气缸(306)均贯穿夹持架(304)并与夹持板(305)进行连接,两组所述夹持架(304)均呈H形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8)与两组升降柱(6)的连接方式分别为螺纹连接,所述上模具(8)与两组滑动柱(7)的连接方式分别为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57200.4U CN222346366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57200.4U CN222346366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46366U true CN222346366U (zh) | 2025-01-14 |
Family
ID=9419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57200.4U Active CN222346366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46366U (zh) |
-
2024
- 2024-02-02 CN CN202420257200.4U patent/CN2223463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86952U (zh) | 一种产品对应旋转式模具成型结构 | |
CN210820079U (zh) | 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 | |
CN222346366U (zh) | 一种可调节模具形面的模具装置 | |
CN218533639U (zh) | 一种模具切削加工用辅助定位装置 | |
CN201470754U (zh) | 一种风机进风口旋压成型机 | |
CN212469367U (zh) | 立式风机筒体成型机 | |
CN213672045U (zh) | 精密模具表面铣削成型装置 | |
CN212147351U (zh) | 一种高密封性模具 | |
CN211921305U (zh) | 一种多工位热压成型机 | |
CN109702603B (zh) |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 |
CN113664682A (zh) | 一种模具内腔孔打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7095268U (zh) | 一种便于切换的双面模具装置 | |
CN210821095U (zh) | 一种金属模具的夹持固定装置 | |
CN220807309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固定装置 | |
CN219903509U (zh) | 一种可正反同时操作的模具夹台 | |
CN213971071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具设计装置 | |
CN222588317U (zh) | 一种定型治具加工用模具 | |
CN215616558U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机械加工用模具夹紧装置 | |
CN217195232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模具加工工作平台 | |
CN222155469U (zh) |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台 | |
CN222554104U (zh) | 一种牙模拧出装置 | |
CN221416392U (zh) | 一种可调式模具生产用夹持装置 | |
CN214239206U (zh) | 一种快速脱模光伏连接器外壳模具 | |
CN222134483U (zh) | 一种模具加工自动打磨装置 | |
CN22213568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成型鞋底厚度的鞋底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