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28502U -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28502U CN222328502U CN202323624814.6U CN202323624814U CN222328502U CN 222328502 U CN222328502 U CN 222328502U CN 202323624814 U CN202323624814 U CN 202323624814U CN 222328502 U CN222328502 U CN 222328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processing
- wood
- automatically changing
- tool cap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Drilling, And Turning Of Wo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含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外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架外表面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木材的双端进行加工的同时,方便人员根据加工的需求进行自动换刀作业和对加工作业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加工台、格栅板、收集盒和导屑机构的设置,方便对加工作业所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导料和集中收集,给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木制家具,更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因此,木制家具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木材进行切削作业,以使其成为家具组装所需的部件,而由于木架加工时,家具不同部位的切削作业所需要的切刀型号不同,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换刀作业。
中国专利CN218255653U公开了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该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的底端,所述支撑柱的侧壁滑动连接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机箱的上表面,所述机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该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为了避免活动伸出机箱的切刀在切削作业时受到过大的应力而发生折断,通过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配合斜杆和弹性件,以使得连接架带动接触辊与切刀的侧壁保持较好的贴合效果,进而为切刀在水平方向上提供较好的支撑力,避免其在切削作业过程中出现折断,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上述技术中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虽然能够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材碎屑,且不具备对碎屑进行收集处理的功能,往往需要人员在作业结束后进行手动清理,效率低下的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日常劳动的强度。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不具备对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含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外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架外表面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切刀;
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加工台内腔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加工台的内腔设置有导屑机构,所述导屑机构包含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内腔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框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屑板,两个所述导屑板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工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木材的双端进行加工的同时,方便人员根据加工的需求进行自动换刀作业和对加工作业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加工台、格栅板、收集盒和导屑机构的设置,方便对加工作业所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导料和集中收集,给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移动板的中端活动连接于导杆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杆的设置,达到了对移动板进行支撑导向的目的,避免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旋转。
可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架外表面顶部的左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的设置,达到了对双向螺杆的左侧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箱外表面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高了移动板同固定箱之间连接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切刀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箱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切刀进行导向的目的,避免切刀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
可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纳孔的设置,能够在切刀向下进行移动时对其进行容纳。
可选的,两个所述凸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固定框内腔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轴的设置,达到了对凸轮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
可选的,两个所述导屑板底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内腔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达到了对导屑板进行支撑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木材的双端进行加工的同时,方便人员根据加工的需求进行自动换刀作业和对加工作业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加工台、格栅板、收集盒和导屑机构的设置,方便对加工作业所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导料和集中收集,给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杆的设置,达到了对移动板进行支撑导向的目的,避免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旋转,通过支撑板的设置,达到了对双向螺杆的左侧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高了移动板同固定箱之间连接的强度,通过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切刀进行导向的目的,避免切刀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通过容纳孔的设置,能够在切刀向下进行移动时对其进行容纳,通过支撑轴的设置,达到了对凸轮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达到了对导屑板进行支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工台;2、格栅板;3、收集盒;4、加工机构;401、固定架;402、第一电机;403、双向螺杆;404、移动板;405、固定箱;406、支撑板;407、导杆;408、容纳孔;409、切刀;410、滑杆;411、液压缸;412、加强板;5、导屑机构;501、固定框;502、导屑板;503、第一弹簧;504、第二电机;505、第二弹簧;506、导轮;507、凸轮;508、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3,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4,所述加工机构4包含有固定架401,所述固定架40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外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架401外表面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02,所述第一电机4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螺杆403,所述双向螺杆40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404,所述移动板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05,所述固定箱405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11,所述液压缸4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切刀409,所述固定架40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导杆407,所述移动板404的中端活动连接于导杆407的表面,所述双向螺杆403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06,所述支撑板40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架401外表面顶部的左端,所述移动板404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412,所述加强板41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箱405外表面的顶部,所述切刀40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10,所述滑杆410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箱405的顶部,所述固定箱405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408,所述容纳孔408的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工机构4的设置,便于对木材的双端进行加工的同时,方便人员根据加工的需求进行自动换刀作业和对加工作业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导杆407的设置,达到了对移动板404进行支撑导向的目的,避免移动板404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旋转,通过支撑板406的设置,达到了对双向螺杆403的左侧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通过加强板412的设置,提高了移动板404同固定箱405之间连接的强度,通过滑杆410的设置,达到了对切刀409进行导向的目的,避免切刀409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通过容纳孔408的设置,能够在切刀409向下进行移动时对其进行容纳。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所述加工台1内腔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盒3,所述加工台1的内腔设置有导屑机构5,所述导屑机构5包含有固定框501,所述固定框5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框50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内腔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框501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4,所述第二电机50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凸轮507,所述固定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5,所述第二弹簧5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屑板502,两个所述导屑板502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轮506,两个所述凸轮50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08,所述支撑轴508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固定框501内腔的上端,两个所述导屑板502底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弹簧50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内腔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工台1、格栅板2、收集盒3和导屑机构5的设置,方便对加工作业所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导料和集中收集,给人员的清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通过支撑轴508的设置,达到了对凸轮507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通过第一弹簧503的设置,达到了对导屑板502进行支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所需加工的木材放置于格栅板2的顶部,随后通过外置控制器操控液压缸411伸长而带动切刀409向下进行移动,而使切刀409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木材的双端进行切屑,且通过多组液压缸411和切刀409的设置,方便人员根据需求进行换刀作业,且当需要对加工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402工作能够带动双向螺杆403进行旋转,并带动两组移动板404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移动板404移动能够带动固定箱405、液压缸411和切刀409进行移动,而达到了对作业间距进行调节的效果,与此同时,木材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能够经过格栅板2上的通孔处下落至导屑板502的顶部,并沿着导屑板502的斜面下落至收集盒3的内部进行收集,给人员的后期清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504进行工作而带动凸轮507进行旋转,凸轮507旋转的同时能够与导轮506的底部接触,并推动导轮506和导屑板502向上进行移动,并在第二弹簧505的作用下使导屑板502能够进行快速的震动,并在震动的作用下使导屑板502顶部的碎屑能够快速的下落至收集盒3的内部,有效的提高了碎屑收集的效果,利于人员进行使用。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4),所述加工机构(4)包含有固定架(401),所述固定架(40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外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架(401)外表面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02),所述第一电机(4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螺杆(403),所述双向螺杆(40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404),所述移动板(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05),所述固定箱(405)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11),所述液压缸(4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切刀(409);
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所述加工台(1)内腔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盒(3),所述加工台(1)的内腔设置有导屑机构(5),所述导屑机构(5)包含有固定框(501),所述固定框(5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框(50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内腔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框(501)相互靠近一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4),所述第二电机(50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凸轮(507),所述固定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5),所述第二弹簧(5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屑板(502),两个所述导屑板(502)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轮(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01)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导杆(407),所述移动板(404)的中端活动连接于导杆(407)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403)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06),所述支撑板(40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架(401)外表面顶部的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04)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412),所述加强板(41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箱(405)外表面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0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10),所述滑杆(410)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固定箱(405)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05)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孔(408),所述容纳孔(408)的形状为长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轮(50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08),所述支撑轴(508)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固定框(501)内腔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屑板(502)底部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弹簧(50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内腔的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24814.6U CN222328502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24814.6U CN222328502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28502U true CN222328502U (zh) | 2025-01-10 |
Family
ID=9413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624814.6U Active CN222328502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28502U (zh) |
-
2023
- 2023-12-28 CN CN202323624814.6U patent/CN2223285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656977U (zh) | 一种用于模架加工的精铣装置 | |
CN207747178U (zh) | 一种数控开料机 | |
CN222328502U (zh) | 一种可进行自动换刀的木材双端加工机床 | |
CN212823082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械加工用棒料切割装置 | |
CN209334812U (zh) | 一种可调式建材切割装置 | |
CN218195740U (zh) | 一种建筑木板切割机 | |
CN206527843U (zh) | 一种木材加工机 | |
CN213496955U (zh) | 一种五金加工用环形切割床 | |
CN211840427U (zh) | 一种具有校准组件的刀具切割平台 | |
CN212682573U (zh) | 一种钢结构板材剪板机 | |
CN214213140U (zh) | 用于加工零件凹槽的机床 | |
CN210412819U (zh) | 一种下出锯切割装置及采用该切割装置的双头锯 | |
CN219746998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高的龙门加工中心 | |
CN111185636A (zh) | 一种具有校准组件的刀具切割平台 | |
CN219727707U (zh) | 一种柜门表面雕刻装置 | |
CN217619406U (zh) | 一种可收集加工废料的数控车床 | |
CN221734947U (zh) | 一种精密机械配件生产用切割装置 | |
CN109500603A (zh) | 一种铝型材端面加工用铣床 | |
CN222094459U (zh) | 一种自动切换刀头型高效旋压机 | |
CN218082939U (zh) | 一种底座生产用裁切装置 | |
CN217529268U (zh) | 一种传感器用加工设备 | |
CN213196201U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切割台 | |
CN219972151U (zh) | 一种便于玻璃加工用的切割机 | |
CN219466381U (zh) |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圆锯机装置 | |
CN219561801U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清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