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43964U -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43964U CN222243964U CN202420364279.0U CN202420364279U CN222243964U CN 222243964 U CN222243964 U CN 222243964U CN 202420364279 U CN202420364279 U CN 202420364279U CN 222243964 U CN222243964 U CN 2222439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stabilizing
- fixedly connected
- dust hood
- collecting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3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3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筒、工作台和清理机构,压力调节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节杆、推板、阻尼杆、压力弹簧、滑块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吸尘罩,稳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打磨机,电动打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打磨片,清理机构包括多个三角刮板、支撑架和收集盘,多个三角刮板还分别与吸尘罩相互接触,收集盘与吸尘罩螺纹连接,通过三角刮板对吸尘罩内的粉尘进行刮落,并通过收集盘收集,从而防止粉尘粘附在吸尘罩内壁上的同时还防止刮落的粉尘掉落至工作台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表面瑕疵毛刺进行去除,通过打磨设备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满足零部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和光滑,但是现有的自动打磨机多采用距离来控制打磨力,即根据打磨片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打磨机的移动位置,这种方式打磨力控制不准确,容易发生过打磨的现象,而造成产品不合格。
现有技术专利CN219725627U公开了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下方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筒,所述压力调节筒上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外部安装有压力弹簧;该零部件打磨装置,通过阻尼杆和压力弹簧对滑块上端进行稳定支撑,通过滑块对电动推杆上端支撑,电动推杆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稳定座上端进行支撑,使使电动打磨机对零部件表面稳定精准打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下方电动打磨机的打磨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增大时,电动推杆收缩,使电动打磨机上升,减小打磨压力,防止对零部件过度打磨,保证成品合格率,通过吸尘罩罩在电动打磨机的外部,防止打磨时粉尘飞扬,通过输送管使吸尘罩与吸尘机连通,吸尘机将吸尘罩内部粉尘颗粒吸走,防止粉尘颗粒落在零部件表面影响打磨精度。
但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吸尘罩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会粘附较多的粉尘,由于电动打磨机与吸尘罩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从而不便于对粉尘进行清理,并且清理时,粉尘还容易掉落至工作台上,进而还需要对工作台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所述吸尘罩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会粘附较多的粉尘,由于所述电动打磨机与所述吸尘罩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从而不便于对粉尘进行清理,并且清理时,粉尘还容易掉落至所述工作台上,进而还需要对所述工作台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筒、工作台和清理机构,所述压力调节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节杆、推板、阻尼杆、压力弹簧、滑块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稳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打磨机,所述电动打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打磨片,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吸尘机,所述吸尘机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吸尘罩连通,所述压力调节筒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中部,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三角刮板、支撑架和收集盘,所述三角刮板的两侧具有斜面,所述收集盘的内壁具有螺纹槽,所述收集盘的中间具有通孔,所述吸尘罩的外侧具有螺纹,多个所述三角刮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多个所述三角刮板还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相互接触,并位于所述吸尘罩的内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收集盘与所述吸尘罩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吸尘罩的下方,且所述打磨片贯穿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多个转动块,多个所述转动块分别与所述收集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收集盘的外侧。
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和圆环,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圆环上,且呈十字对称设置,多个所述三角刮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圆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其中,所述零部件打磨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垫,多个所述支撑垫分别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其中,所述零部件打磨装置还包括两个稳定件,所述稳定件包括稳定杆和稳定块,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稳定块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块内,所述稳定杆还与所述稳定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座的上方,所述稳定块与所述压力调节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力调节筒的外侧。
其中,所述工作台包括C形架和底座,所述C形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吸尘机与所述C形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的上方,所述压力调节筒与所述C形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的中部,多个所述支撑垫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筒、工作台和清理机构,所述压力调节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节杆、推板、阻尼杆、压力弹簧、滑块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稳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打磨机,所述电动打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打磨片,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吸尘机,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三角刮板、支撑架和收集盘,多个所述三角刮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三角刮板还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相互接触,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盘与所述吸尘罩螺纹连接,通过所述三角刮板对所述吸尘罩的内壁上的粉尘进行刮落,并通过所述收集盘进行收集,从而防止粉尘粘附在所述吸尘罩的内壁上的同时还防止刮落的粉尘掉落至所述工作台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三角刮板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三维立体图。
101-压力调节筒、102-工作台、103-调节杆、104-推板、105-阻尼杆、106-压力弹簧、107-滑块、108-电动推杆、109-压力传感器、110-稳定座、111-吸尘罩、112-电动打磨机、113-转轴、114-打磨片、115-吸尘机、116-三角刮板、117-收集盘、118-斜面、119-螺纹槽、120-通孔、121-转动块、122-支撑杆、123-圆环、201-支撑垫、202-稳定杆、203-稳定块、204-C形架、20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三角刮板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筒101、工作台102和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三角刮板116、支撑架、收集盘117和多个转动块121,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122和圆环123,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在所述吸尘罩111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会粘附较多的粉尘,由于所述电动打磨机112与所述吸尘罩111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从而不便于对粉尘进行清理,并且清理时,粉尘还容易掉落至所述工作台102上,进而还需要对所述工作台102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于零部件打磨的场景,还可以用于组件内壁粘附较多粉尘存在不便于清理的问题的解决上。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力调节筒10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节杆103、推板104、阻尼杆105、压力弹簧106、滑块107和电动推杆108,所述电动推杆108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9,所述压力传感器109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110,所述稳定座110的外侧设置有吸尘罩111,所述稳定座110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打磨机112,所述电动打磨机11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113,所述转轴113的一端设置有打磨片114,所述工作台102上设置有吸尘机115,所述吸尘机115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吸尘罩111连通,所述压力调节筒101与所述工作台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02的中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109对下方所述电动打磨机112的打磨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增大时,所述电动推杆108收缩,使所述电动打磨机112上升,减小打磨压力,防止对零部件过度打磨,保证成品合格率,对当压力过小时,通过所述电动推杆108伸展,增加所述电动打磨机112下端的所述打磨片114与零部件表面的压力,保证打磨效率,所述阻尼杆105和所述压力弹簧106不仅能对所述电动打磨机112进行支撑,同时具有过压缓冲作用,防止错误操作或设备故障使所述打磨片114与零部件表面压力突然增大,导致的零部件表面过磨以及所述电动打磨机112和下端所述打磨片114损坏,通过转动所述调节杆103,使所述推板104推动所述阻尼杆105和所述压力弹簧106收缩和伸展,可以调节所述阻尼杆105和所述压力弹簧106对下方所述电动打磨机112的支撑力,保证打磨效果,所述吸尘罩111可防止打磨时粉尘飞扬,通过输送管使所述吸尘罩111与所述吸尘机115连通,所述吸尘机115将所述吸尘罩111内部粉尘颗粒吸走,防止粉尘颗粒落在零部件表面影响打磨精度。
其中,所述三角刮板116的两侧具有斜面118,所述收集盘117的内壁具有螺纹槽119,所述收集盘117的中间具有通孔120,所述吸尘罩111的外侧具有螺纹,多个所述三角刮板116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多个所述三角刮板116还分别与所述吸尘罩111相互接触,并位于所述吸尘罩111的内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113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113上,所述收集盘117与所述吸尘罩111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吸尘罩111的下方,且所述打磨片114贯穿所述通孔120,通过所述三角刮板116可便于对所述吸尘罩111的内壁上粉尘进行刮落,所述斜面118可便于粉尘更好的落入所述收集盘117内,所述支撑架在所述转轴113的带动下,可便于将多个所述三角刮板116进行传动。
其次,多个所述转动块121分别与所述收集盘11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收集盘117的外侧,通过所述转动块121可便于对所述收集盘117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所述收集盘117内的粉尘进行清理。
再次,多个所述支撑杆122分别与所述圆环12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圆环123上,且呈十字对称设置,多个所述三角刮板11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22的一端,所述圆环123与所述转轴113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113上,通过所述支撑杆122与所述圆环123的连接,可便于在所述转轴113的带动下,使所述三角刮板116对所述吸尘罩111的内壁上的粉尘进行刮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吸尘罩111内壁的粉尘进行清理时,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打磨机112,使所述转轴113进行旋转,并带动所述圆环123进行转动,所述圆环123带动多个所述支撑杆122进行旋转,使多个所述三角刮板116与所述吸尘罩111的内壁进行接触,从而将所述吸尘罩111内壁上的粉尘刮落,刮落的粉尘掉落至所述收集盘117内进行收集,从而在所述收集盘117内的粉尘装满时,通过旋转所述收集盘117,使所述收集盘117从所述吸尘罩111上取下,进而可对所述收集盘117内的粉尘进行清理,以此方式解决了在所述吸尘罩111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会粘附较多的粉尘,由于所述电动打磨机112与所述吸尘罩111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从而不便于对粉尘进行清理,并且清理时,粉尘还容易掉落至所述工作台102上,进而还需要对所述工作台102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
第二实施例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其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三维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垫201和两个稳定件,所述工作台102包括C形架204和底座205。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支撑垫201分别与所述工作台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通过所述支撑垫201可便于对所述工作台102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工作时的稳定性,使所述工作台102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还便于后续的移动。
其中,所述稳定件包括稳定杆202和稳定块203,所述稳定杆202与所述稳定块203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块203内,所述稳定杆202还与所述稳定座11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座110的上方,所述稳定块203与所述压力调节筒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力调节筒101的外侧,通过两侧的所述稳定杆202在所述稳定块203内部上下滑动,从而使所述稳定座110保持稳定,使所述电动打磨机112对零部件表面稳定精准打磨。
其次,所述C形架204与所述底座2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205上,所述吸尘机115与所述C形架20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的上方,所述压力调节筒101与所述C形架20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204的中部,多个所述支撑垫201分别与所述底座2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205的下方,通过所述C形架与所述底座205的设置可便于安装多个机构。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通过所述支撑垫201可便于对所述工作台102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工作时的稳定性,使所述工作台102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还便于后续的移动,两侧的所述稳定杆202在所述稳定块203内部上下滑动,从而使所述稳定座110保持稳定,使所述电动打磨机112对零部件表面稳定精准打磨,所述C形架与所述底座205的设置可便于安装多个机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筒和工作台,所述压力调节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调节杆、推板、阻尼杆、压力弹簧、滑块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稳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打磨机,所述电动打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打磨片,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吸尘机,所述吸尘机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吸尘罩连通,所述压力调节筒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清理机构;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个三角刮板、支撑架和收集盘,所述三角刮板的两侧具有斜面,所述收集盘的内壁具有螺纹槽,所述收集盘的中间具有通孔,所述吸尘罩的外侧具有螺纹,多个所述三角刮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多个所述三角刮板还分别与所述吸尘罩相互接触,并位于所述吸尘罩的内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收集盘与所述吸尘罩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吸尘罩的下方,且所述打磨片贯穿所述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多个转动块,多个所述转动块分别与所述收集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收集盘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和圆环,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圆环上,且呈十字对称设置,多个所述三角刮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圆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部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部件打磨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垫,多个所述支撑垫分别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部件打磨装置还包括两个稳定件,所述稳定件包括稳定杆和稳定块,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稳定块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块内,所述稳定杆还与所述稳定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稳定座的上方,所述稳定块与所述压力调节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力调节筒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部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包括C形架和底座,所述C形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吸尘机与所述C形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的上方,所述压力调节筒与所述C形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C形架的中部,多个所述支撑垫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64279.0U CN222243964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64279.0U CN222243964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43964U true CN222243964U (zh) | 2024-12-27 |
Family
ID=9398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64279.0U Active CN222243964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43964U (zh) |
-
2024
- 2024-02-27 CN CN202420364279.0U patent/CN2222439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60821U (zh) | 一种磨床废料收集装置 | |
CN115990799A (zh) |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设备 | |
CN112045522B (zh) |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零件打磨装置 | |
CN222243964U (zh) | 一种零部件打磨装置 | |
CN216036767U (zh) | 一种定子生产用运输带 | |
CN112076838A (zh) | 一种美术涂料研磨装置 | |
CN213034400U (zh) | 一种能够进行快速散热的自清洁式磨具 | |
CN213673398U (zh) | 一种木质龙骨整平器 | |
CN220839558U (zh) | 一种精密零部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 |
CN210997755U (zh) | 一种数控龙门铣床工作台排屑装置 | |
CN222155086U (zh) | 一种具有清扫功能的打磨台 | |
CN220007335U (zh) |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研磨装置 | |
CN216607064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球面轴承内圈碾制设备 | |
CN208601290U (zh) |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子枪用清洗装置 | |
CN222404841U (zh) | 一种不锈钢板磨边装置 | |
CN221290704U (zh) | 一种活塞销打磨机 | |
CN216731167U (zh) | 一种锻件用磨床 | |
CN222268913U (zh) | 一种旋转往复式刮刀去毛刺机构 | |
CN216442174U (zh) | 一种曲轴皮带轮快速加工装置 | |
CN222553135U (zh) | 一种用于精密磨床的直线位移机构 | |
CN218927385U (zh) | 一种铝材抛光装置 | |
CN215847508U (zh) | 一种基于导轨移动的去焊渣装置 | |
CN222570117U (zh) | 一种轴承加工用内圈打磨装置 | |
CN118905348B (zh) | 一种快速内孔倒角机 | |
CN219901719U (zh) | 一种可调节式金属零件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312 Address after: Service Building, No. 36 Huahai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110100 Patentee after: Zhihe hi tech (Lia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6 Baisha Street, Yuh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Gate 6)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Shengh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