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01521U - 一种切断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断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01521U CN222201521U CN202420086318.5U CN202420086318U CN222201521U CN 222201521 U CN222201521 U CN 222201521U CN 202420086318 U CN202420086318 U CN 202420086318U CN 222201521 U CN222201521 U CN 2222015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workpiece
- driving
- clamping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断机,用于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工件包括第一、第二部分和板体,待加工部凸设于第二部分,切断机包括:切断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刀具,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第一部分和板体;沿第一方向,第一刀具和第一夹持件间隔设置,第一刀具能够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往复运动,以切割第一夹持件中的待加工部;清洁部,清洁部包括第二夹持件、第二刀具,第二刀具能够沿周向旋转,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第一部分和板体,以使切割后的第二部分的待加工部与第二刀具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切断机可以自动化清洁注塑件料把被切断后所残留的毛刺,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断机。
背景技术
注塑是指将热塑性塑料注射到成型模具中,以制成相应形状的注塑件的工艺,在注塑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料把作为热塑性塑料和模具之间的管道,而在脱模后,料把仍会固定在注塑件表面;另外,一部分的料把也会起到定位作用,例如,汽车速度传感器的壳体在注塑脱模后,留存在其表面的料把为注塑过程中的定位件。无论如何,这类料把均需要去除,通常由操作人员借助工具去除,或者,目前也存在较多的切断机可以直接切除。
但是当料把被切除后,在注塑件表面的切除位置处可能会残留毛刺,此时则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去毛刺,从而会增加人力和时间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注塑件料把被切断后残留的毛刺无法被高效率清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机,可以自动化清洁注塑件料把被切断后所残留的毛刺,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切断机,用于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所述工件包括相连接的主体和板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于所述板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板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待加工部凸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切断机包括:
切断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板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刀具和所述第一夹持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刀具能够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往复运动,以切割所述第一夹持件中的所述待加工部;
清洁部,所述清洁部包括第二夹持件和第二刀具,所述第二刀具能够沿周向旋转,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板体,以使切割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待加工部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机用于对工件(例如传感器的壳体,再例如速度传感器的壳体)进行加工,切断机包括切断部和清洁部。切断部包括用于夹紧传感器的第一夹持件、以及用于切断传感器待加工部的第一刀具,该待加工部示例性地包括传感器的料把;清洁部包括用于夹紧传感器的第二夹持件、以及用于清洁(即打磨)待加工部残留毛刺的第二刀具。
进一步地,在切断部中,工件的板体被夹持于第一夹持件,第一刀具能够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运动,以调整第一刀具相对于第一夹持件中的工件的待加工部的相对位置,从而对第一夹持件中的工件的待加工部进行切割。然后,被切割后的待加工部的位置可能会产生毛刺,此时,通过外部的机械臂或者通过后文所述的送料组件的第一夹具,将第一夹持件中的工件运送到清洁部的第二夹持件中,使工件的板体被第二夹持件夹持。第二夹持件中工件的毛刺位置能够和第二刀具相贴合,而当第二刀具沿周向旋转时,第二刀具能够对毛刺进行打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机实现了全自动化清洁毛刺的工序,无需人工手动打磨,有效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提高了传感器的料把切断工序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定位板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面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工件的所述板体,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板体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槽设有第二夹持孔,所述第二夹持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入所述第二夹持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例如传感器,再例如速度传感器的壳体)的板体容纳在第二定位槽中,由于第二定位槽和板体相适配,所以板体无法沿第二定位槽的周向进行偏移,由此与板体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也相应地无法沿第二定位槽的周向偏移;此外,在第二定位槽中还开设有第二夹持孔,第二夹持孔为通孔,工件的第二部分能够穿入第二夹持孔,并以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二定位板的底面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二部分固定不动并沿第一方向的与第二刀具位于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刀具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刀具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沿第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朝向或远离切割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待加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件的残留毛刺进行清洁打磨的第二刀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刀头(即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示例性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刀头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对位于两个刀头中间的工件进行贴合或远离。示例性地,可以是两个刀头中的其中一个刀头贴合在工件被切断后的待加工部的外壁壁面,或者,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均共同贴合在被切断后的待加工部的外壁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清洁部还包括延伸部、第二载台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延伸部内部中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延伸部包括转动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二刀具连接于所述转动端,所述驱动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驱动所述齿轮沿所述周向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部中,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载台转动连接,延伸部的一端和第二刀具进行固定,另一端套设有齿轮,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齿轮周向旋转,延伸部随之旋转,从而带动上述贴合在待加工部位置处的第二刀具(示例性地,也即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能够沿周向旋转,以对被切断后的待加工部位置的壁面(即上述毛刺位置)进行周向打磨。示例性地,延伸部的内部中空,可以在延伸部的下端(例如转动端)连接负压装置(例如空气负压机)并插入气管,负压装置设有用于收集毛刺的防尘袋,当毛刺位置被打磨时,其所产生的碎屑和粉尘能够通过延伸部被吸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驱动件的一部分能够和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载台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五滑动部,所述驱动组件的面向所述第二载台的一侧设有第六滑动部,所述第五滑动部和所述第六滑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六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六滑动部沿所述第五滑动部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定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工件的所述板体,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板体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槽设有第一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孔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入所述第一夹持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例如传感器,再例如速度传感器的壳体)的板体容纳在第一定位槽中,由于第一定位槽和板体相适配,所以板体无法沿第一定位槽的周向进行偏移,由此与板体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也相应地无法沿第一定位槽的周向偏移;此外,在第一定位槽中还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为通孔,工件的第二部分能够穿入第一定位槽,并以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定位板的底面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二部分固定不动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刀具位于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断部还包括第一载台,所述第一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挤压板和第三驱动部,所述挤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三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挤压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挤压或远离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部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组件能够对第一定位板中的工件进行进一步地夹紧,进一步地,夹紧组件的挤压板能够沿第二方向挤压第一定位板中的工件,以实现该工件的二次夹紧,从而限制第一定位板中的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从而避免工件在被第一刀具切割时可能会沿第一方向向上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刀具包括锯片、连接轴和第四驱动部,所述连接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锯片设于所述连接轴的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锯片沿所述周向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断部包括工作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刀具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台和第二驱动台,所述第一刀具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台;所述第二驱动台以沿所述第三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并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驱动台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台,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台和第二驱动台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示例性地,可以设置与第一驱动台相连的电机,该电机能够驱动第一驱动台相对于第二驱动台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相应的,第二驱动台和工作台沿第三方向滑动连接,示例性地,可以设置与第第二驱动台相连的电机,该电机能够驱动第二驱动台相对于工作台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此外,上述第一刀具固定于第一驱动台上,因此相对于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件中的工件,第一刀具可以实现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从而避免切到工件的不需要切割的部分,减小了产生不必要残次品的几率。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刀具由于高度稳定,不会产生忽高忽低的现象,也进一步减小了残次品的产生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断机还包括:
转盘,用于容纳多个所述工件,所述转盘能够沿所述周向旋转;
送料组件,包括送料部和第一夹具,所述送料部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在所述转盘和所述切断部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用于夹持或远离所述工件;
出料组件,包括出料部和第二夹具,所述出料部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在所述切断部和所述清洁部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用于夹持或远离所述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机还包括转盘、送料组件和出料组件。转盘用于容纳多个工件,切断机启动前,由操作人员将注塑好的工件放入转盘中,然后启动切断机,转盘能够沿周向旋转以使转盘中的工件能够转至送料组件的第一夹具处,此时,第一夹具能够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去夹持转盘中的工件或者夹持后远离转盘,然后第一夹具沿送料部(例如伺服电机)在第三方向上向前运动,以将所夹持的工件运送到切断部(具体地,送至第一夹持件中)进行切断工作。
当工件完成切断工作后,出料组件的第二夹具能够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去夹持切断部中的工件或者夹持后远离切断部,然后第如二夹具沿出料部(例如气缸)在第三方向上向前运动,以将所夹持的工件运送到清洁部(具体地,送至第二夹持件中)进行清洁打磨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断机还包括操作台,所述转盘、所述切断部、所述清洁部、所述送料组件和所述出料组件设于所述操作台,所述切断机还包括下料部,所述下料部包括滑道和料盒,所述滑道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五方向和所述操作台呈角度地倾斜,所述第一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以用于在所述切断部和所述滑道之间切换,或者,所述第二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以用于在所述清洁部和所述滑道之间切换;所述滑道的沿所述第五方向的底端朝向所述料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机还包括用于下料的滑道和料盒,当上述位于清洁部的工件完成打磨工作后,出料组件的第二夹具夹取清洁部的工件,并沿第三方向将完成清洁的工件运送到滑道,该工件通过滑道滑入料盒中;或者,当上述位于切断部的工件完成切断工作后,送料组件的第一夹具夹取切断部的工件,并沿第三方向将完成切断的工件运送到滑道,该工件通过滑道滑入料盒中。从而能够有效工件的批量下料和储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断机的立体图一;其中,图中示出切断部、清洁部、转盘、送料组件、出料组件和下料部。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断机的立体图二;其中,图中示出切断部和清洁部。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件的立体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部的立体图一。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部的立体图二。
图7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夹持件的立体图一;其中,图中省略工件。
图7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夹持件的立体图二;其中,图中示出工件。
图8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刀具的立体图一;其中,图中省略工件。
图8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刀具的立体图二;其中,图中示出工件。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断部的立体图一。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断部中第一夹持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夹持件的立体图;其中,图中省略工件。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夹持件的侧视图;其中,图中示出工件。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断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断机1,该切断机1用于加工工件100(例如速度传感器的壳体)的待加工部130(例如注塑过程中用于将热塑性塑料注射进模具中的料把)。
参阅图3和图4,工件100包括相连接的主体110和板体120。主体110包括第一部分1100和第二部分1101。第一部分1100设置在板体120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即图3和图4中Z1方向所指的一端面),而第二部分1101设置在板体120的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即图3和图4中Z2方向所指的一端面)。上述待加工部130凸设于第二部分1101的外壁。
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1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如图3中示出的Z方向)延伸的一部分11001,第一部分1100还包括沿图3中a方向延伸的另一部分11002;第二部分1101沿第一方向(如图3中示出的Z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图4中的第一部分1100整体沿第一方向(如图4中示出的Z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101沿第一方向(如图4中示出的Z方向)延伸。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部分1100的形状、延伸方向不做限制,只要保证第二部分110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2并结合图4和图13,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断机1包括切断部10和清洁部20。切断部10用于切断工件100的待加工部130(例如料把),清洁部20用于对待加工部130所残留的毛刺进行清洁。
切断部10包括第一夹持件101和第一刀具102。
第一夹持件101用于夹持工件100的第一部分1100和板体120,第一夹持件101能够限制第一部分1100和板体120沿图2中b方向运动,示例性地,第一部分1100、板体120和上述第二部分1101一体成型,因此,第一夹持件101能够限制整个工件100沿图2中b方向的运动。
沿第一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Z方向),第一刀具102和第一夹持件101间隔设置,第一刀具102位于第一夹持件101的底部(即图2中Z2方向所指的一侧),其中,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件101中的工件100的第二部分1101沿第一方向向下(如图2中示出的Z2方向)延伸,以使凸设于第二部分1101的待加工部130能够沿第一方向接触第一刀具102(如图13所示)。
第一刀具102能够沿第二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Y方向)往复运动(如图2中示出的Y1方向和Y2方向),和/或,第一刀具102能够沿第三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X方向)往复运动(如图2中示出的X1方向和X2方向),以调整第一刀具102相对于待加工部130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切割第一夹持件101中的待加工部130。
当工件100的待加工部130在上述第一夹持件101中被切割后,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外部的机械臂对切割后的工件100进行夹取后置入清洁部20,或者,也可以通过后文将进行说明的送料组件进行运送。
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图4,清洁部20包括第二夹持件201、第二刀具202。
第二夹持件201用于夹持第一部分1100和板体120沿图2中c方向运动,以使切割后的工件100(第二部分1101)的待加工部130与第二刀具202相贴合。也就是说,当待加工部130在切断部10中被切割后,可能会残留有毛刺,因此,待加工部130与第二刀具202相贴合是指待加工部130被切断后残留有毛刺的壁面与第二刀具202相贴合。示例性地,第一部分1100、板体120和第二部分1101一体成型,因此,第二夹持件201能够限制整个工件100沿图2中c方向的运动。
同时,第二刀具202能够沿周向(如图2中示出的W1方向)旋转,则与第二刀具202相贴合的残留有毛刺的壁面能够被旋转的第二刀具202打磨,以实现第二部分1101的清洁。
参阅图5和图6,下面首先对清洁部20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5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清洁部20的立体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图7a和图7b,图7a示例性地示出清洁部中第二夹持件201的立体图,图7b示例性地示出清洁部中第二夹持件201夹持有上述工件的立体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上述第二夹持件201包括第二定位板2011,图7a和图7b示例性示出的第二定位板2011呈不规则形状,但也可以设为矩形、梯形、圆形等任意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定位板2011的形状不做限制。
沿第一方向(如图7a和图7b中示出的Z方向),第二定位板2011包括顶面20111和底面20112,在第二定位板2011的顶面20111上开设第二定位槽2012,第二定位槽2012用于容纳工件的板体120,而且第二定位槽2012和板体120相适配,也就是说,板体120和第二定位槽2012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第二定位槽2012沿第一方向并未贯穿第二定位板2011的底面20112,从而板体120能够承载并卡接在第二定位槽2012中,由于板体120和上述第一部分1100、第二部分1101连接为一体(示例性地,三者一体成型),因此工件整体无法沿第二定位槽2012的周向(如图7a中示出的b方向)移动。
示例性地,也可以在第二定位槽2012中设置定位销20122,并在板体120的相应位置处开孔,以使定位销20122能够穿入板体120的开孔中,以进一步地对板体120进行定位。但本申请实施例对定位销20122的设置与否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第二定位槽2012中开设第二夹持孔20121,第二夹持孔2012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其能够贯穿第二定位板2011的上述顶面20111和底面20112,上述工件的第二部分1101能够穿入第二夹持孔20121,使得第二部分1101以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二定位板2011的顶面20111的方向(如图7b中示出的Z2方向)延伸,且上述板体120容纳在第二定位槽2012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图8a和图8b,图8a示例性地示出清洁部中第二刀具202的立体图,图8b示例性地示出清洁部中第二刀具202贴合于上述工件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第二夹持件201)。
沿第一方向(如图5中示出的Z方向),第二刀具202和上述第二定位板的底面20112间隔设置,示例性地,第二刀具202位于第二定位板的底面20112的下端(即图5中Z2方向所指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沿第一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刀具202与第二定位板的底面20112之间的间隔高度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使第二刀具202贴合在工件的待加工部(即待加工部被切断部切断后,第二部分1101残留有毛刺的壁面)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第二刀具202还包括第一刀头2021、第二刀头2022和第一驱动部2023,第一刀头2021和第二刀头2022沿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E方向相对设置,第一驱动部2023(例如气缸、电机等)能够驱动第一刀头2021和第二刀头2022朝向或远离于工件的第二部分1101,以使第一刀头2021和第二刀头2022共同抵接在第二部分1101残留有毛刺的壁面处,但也可以抵接在残留有毛刺的壁面周围,只要沿第一方向第一刀头2021和第二刀头2022所抵接的位置和毛刺相对应,使得第一刀头2021和第二刀头2022沿周向旋转时能够打磨到毛刺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和图6并结合图8a,清洁部20还包括延伸部203、第二载台204和驱动组件205。
延伸部203内部中空(如图8a所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示例性地,当上述位于第二夹持件201中的工件被第二刀具202打磨后,延伸部203能够配合外部装置接收其所产生的碎屑。
示例性地,延伸部203的内部中空,可以在延伸部203的底端(即图6中Z2方向所指的一端)连接负压装置(例如空气负压机,图中未示出)并插入气管(图中未示出),负压装置设有用于收集毛刺的防尘袋,当毛刺位置被打磨时,所产生的碎屑和粉尘通过延伸部203的顶端(即图6中Z1方向所指的一端)被吸入至负压装置中(图中未示出)。
延伸部203贯穿上述第二载台204,并和第二载台204转动连接,沿第一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Z方向),延伸部203包括转动端2031和驱动端2032,第二刀具202连接于转动端2031,而延伸部203的驱动端2032则套设有齿轮206。
上述驱动组件205以沿第二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Y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载台204的沿第三方向的一侧(即图5中X1方向所指的一侧),且驱动组件205能够沿第二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Y方向)往复运动(如图6中示出的Y1方向和Y2方向),以驱动上述齿轮206沿周向(如图6中示出的W1方向)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6,驱动组件205包括驱动件2051和第二驱动部2052(例如气缸,再例如电机)。
如图6所示,驱动件2051包括驱动部分20511和连接部分20512,驱动部分20511沿第二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Y方向)延伸,示例性地,驱动部分20511和连接部分20512一体成型。但驱动部分20511和连接部分20512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继续参阅图6,可以看到,连接部分20512连接于第二驱动部2052。示例性地,驱动部分20511的沿第三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X方向)面向上述齿轮206的一侧(即图6中X2方向所指的一侧)设有齿条207,齿条207能够和上述齿轮206相啮合。
继续参阅图6,上述第二载台204的沿第三方向的一侧(即图6中X1方向所指的一侧)设有第五滑动部2041(例如滑轨),相应地,驱动件2051的面向第二载台204的一侧设有第六滑动部20513(例如滑块),第五滑动部2041和第六滑动部20513沿第二方向(如图6中示出的Y方向)延伸,驱动件2051的上述连接部分20512和第六滑动部20513连接。由此,第二驱动部2052(例如气缸)能够驱动第六滑动部20513(例如滑块)沿第五滑动部2041(例如滑轨)在第二方向上往复运动(即沿图6中示出的Y1方向和Y2方向往复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五滑动部2041和第六滑动部20513的类型以及第二驱动部2052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如上述,第五滑动部2041设为滑轨,第六滑动部20513设为滑块,第二驱动部2052可以为气缸,只要能够实现第二驱动部2052驱动驱动件2051沿第二方向运动,以驱动上述齿轮206沿周向旋转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9和图10,下面首先对切断部10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9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切断部10的立体图;图10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切断部中第一夹持件101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9和图10,第一夹持件101包括第一定位板1011,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定位板1011的形状不做限制,第一定位板1011可以设为矩形、梯形、圆形等任意形状。
参阅图10至图12,图11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定位板1011的立体图。沿第一方向(如图11中示出的Z方向),第一定位板1011包括顶面10111和底面10112,在第一定位板1011的顶面10111设有第一定位槽1012,第一定位槽1012用于容纳工件的板体120,而且第一定位槽1012和板体120相适配,也就是说,板体120和第一定位槽1012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也即,第一定位槽1012沿第一方向并未贯穿第一定位板1011的底面10112,从而板体120能够承载并卡接于第一定位槽1012中,由于板体120和上述第一部分1100、第二部分1101连接为一体(示例性地,三者一体成型),因此工件整体无法沿第一定位槽1012的周向(如图10中示出的a方向)移动。
参阅图10至图12,进一步地,在第一定位槽1012设有第一夹持孔10121,第一夹持孔1012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第一夹持孔10121能够贯穿第一定位板1011的顶面10111和底面10112,上述工件的第二部分1101能够穿入第一夹持孔10121,使得第二部分1101以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定位板1011的顶面10111的方向(如图12中示出的Z2方向)延伸,且上述板体120容纳在第一定位槽1012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9至图11,切断部10还包括第一载台103,上述第一定位板1011沿第一方向嵌设于第一载台103。
示例性地,第一夹持件101还包括夹紧组件1013,夹紧组件1013包括挤压板10131和第三驱动部10132,相对于第一定位板1011,挤压板10131以沿第二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Y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载台103。
第三驱动部10132(例如电机)能够驱动挤压板10131沿第二方向向前(即沿图9中示出的Y1方向)运动,以使挤压板10131挤压第一定位板1011中的第一部分1100,或者,第三驱动部10132能够驱动挤压板10131沿第二方向向后(即沿图9中示出的Y2方向)运动,以使挤压板10131远离第一定位板1011中的第一部分1100。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驱动部10132的类型不做限制,只要第三驱动部10132能够驱动挤压板10131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9和图13并结合图11,上述第一刀具102包括锯片1021、连接轴1022和第四驱动部1023,连接轴1022沿第二方向(如图13中示出的Y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如图13中示出的Z方向),连接轴1022与第一定位板1011的底面10112间隔设置。
锯片1021连接在连接轴1022的靠近第二部分1101的一端(即图13中Y1方向所指的一端),第四驱动部1023(例如电机)连接在连接轴1022的另一端(即图13中Y2方向所指的一端),第四驱动部1023能够驱动连接轴1022和锯片1021沿周向(如图13中示出的W2方向)旋转。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驱动部1023的类型不做限制,只要实现第四驱动部1023驱动锯片1021沿周向运动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9,切断部10包括工作台104。
沿第一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Z方向),第一刀具102的底部(即图9中Z2方向所指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台105和第二驱动台106,第一驱动台105和第二驱动台106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驱动台106以沿第三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X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述工作台104,并能够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第一驱动台105以沿第二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Y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台105,并能够沿第二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Y方向)往复运动。
示例性地,沿第一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Z方向),第一驱动台105的底部设有第一滑动部1051(例如滑块)和第五驱动部1052(例如电机),第二驱动台106的顶部设有第二滑动部1061(例如滑轨),第一滑动部1051和第二滑动部1061均沿第二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Y方向)延伸,第一滑动部1051以沿第二方向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二滑动部1061,第五驱动部1052能够驱动第一滑动部1051沿第二滑动部1061往复运动(如图9中示出的Y1方向和Y2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滑动部1051和第二滑动部1061的类型以及第五驱动部1052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如上述,第一滑动部1051设为滑块,第二滑动部1061设为滑轨,第五驱动部1052可以为电机,只要能够实现第五驱动部1052驱动第一滑动部1051沿第二滑动部1061运动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示例性地,沿第一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Z方向),第二驱动台106的底部设有第三滑动部1062(例如滑块)和第六驱动部1063(例如电机),工作台104的顶部设有第四滑动部1041(例如滑轨),第三滑动部1062、第四滑动部1041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滑动部1062以沿第三方向(如图9中示出的X方向)可滑动地方式连接于第四滑动部1041,第六驱动部1063能够驱动第三滑动部1062沿第四滑动部1041往复运动(如图9中示出的X1方向和X2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滑动部1062和第四滑动部1041的类型以及第六驱动部1063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如上述,第三滑动部1062设为滑块,第四滑动部1041设为滑轨,第六驱动部1063可以为电机,只要能够实现第六驱动部1063驱动第三滑动部1062沿第四滑动部1041运动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图1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切断机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切断机1还包括转盘30、送料组件40和出料组件50。
示例性地,转盘30用于容纳多个上述工件100,转盘30包括多个容纳部31,容纳部31沿周向(如图1中示出的W3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容纳部31包括多个容纳槽311,每一个容纳槽311用于容纳工件100,转盘30能够沿周向旋转,从而使得每一个容纳部31能够旋转至第一位置(如图1中虚线M所示出的位置)。示例性地,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Z方向),转盘30的底部设有电机32,电机32能够驱动转盘30沿周向旋转。
示例性地,上述容纳部31为矩形结构,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四个容纳部31,每一个容纳部31包括四个容纳槽311,但本申请实施例对容纳部31的形状和数量不做限制,例如,容纳部31还可以设为梯形、圆柱形等形状,转盘30可以设置两个、五个、六个、八个等数量的容纳部31,每一个容纳部31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等数量的容纳槽311,只要能够用于容纳上述工件100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示例性地,送料组件40包括送料部401和第一夹具402,第一夹具402能够沿第一方向向下(如图1中示出的Z2方向)运动,以用于夹持处于第一位置(虚线M所述示出的位置)的工件100,第一夹具402能够沿第一方向向上(如图1中示出的Z1方向)运动,以用于远离位于第一位置的工件100。示例性地,第一夹具402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送料部401,并通过丝杆电机或气缸驱动第一夹具402相对于送料部401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
送料部401沿第三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X方向)延伸,第一夹具402沿第三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送料部401,并能够沿第三方向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夹具402从转盘30运动至切断部10。
示例性地,送料部401为丝杆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4011、丝杆、螺母和传动块4012。其中,丝杆沿第三方向延伸,丝杆的一端(即图1中X1方向所指的一端)和电机本体4011相连,丝杆表面设有能与螺母相配合的螺纹(图中未示出),螺母设于传动块4012的内部,传动块4012与上述第一夹具402固定。由此,电机本体4011能够驱动丝杆旋转,以驱动螺母、传动块4012以及与传动块4012相连接的第一夹具402沿第三方向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或向右(如图1中示出的X2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首先,第一夹具402沿第一方向向下(如图1中示出的Z2方向)运动,以朝向转盘30的第一位置(图1中虚线M所述示出的位置),此时,第一夹具402夹持第一位置下的其中一个工件100,然后沿第一方向向上(如图1中示出的Z1方向)复位;然后,第一夹具402开始沿第三方向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运动,直至运动到切断部10,此时,第一夹具402再次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将被夹持在第一夹具402中的工件100置入第一夹持件101;接着第一夹具402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最后沿第三方向向右(如图1中示出的X2方向)复位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了送料组件40对工件100从转盘30到切断部10的输送目的,此时,待加工的工件100处于第二位置(即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件101中)。
示例性地,出料组件50包括出料部501和第二夹具502,第二夹具502能够沿第一方向向下(如图1中示出的Z2方向)运动,以用于夹持处于上述第二位置的工件100,第二夹具502能够沿第一方向向上(如图1中示出的Z1方向)运动,以用于远离位于第二位置的工件100。示例性地,第二夹具502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出料部501,并通过丝杆电机或气缸驱动第二夹具502相对于出料部501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
出料部501沿第三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X方向)延伸,第二夹具502可滑动地连接于出料部501,并能够沿第三方向并能够沿第三方向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以使第二夹具502从切断部10运动至清洁部20。
示例性地,出料部501为丝杆电机,其结构与上述送料部401的结构相同。或者,出料部501也可以设为气缸,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第二夹具502沿出料部501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或向右运动(如图1中示出的X2方向)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也就是说,首先,第二夹具502沿第一方向向下(如图1中示出的Z2方向)运动,以朝向位于第二位置的工件100(工件100被加持在第一夹持件101中),此时,第二夹具502夹持第二位置的工件100,然后沿第一方向向上(如图1中示出的Z1方向)复位;然后,第二夹具502开始沿第三方向向左(如图1中示出的X1方向)运动,直至运动到清洁部20,第二夹具502再次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将被夹持在第二夹具502中的工件100置入第二夹持件201。
示例性地,此时第二夹具502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最后沿第三方向向右(如图1中示出的X2方向)复位到初始位置。或者,当工件100被置入第二夹持件201后,第二夹具502仍继续夹持工件100,即,此时待清洁的工件100由第二夹具502和上述第二夹持件201共同夹持,当工件100通过上述第二刀具被清洁后,第二夹具502再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后沿第三方向向右复位。
上述过程实现了出料组件50对工件100从切断部10到清洁部20输送目的的,此时,待加工的工件100处于第三位置(即被夹持在第二夹持件201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继续参阅图1,切断机1还包括操作台1000,上述转盘30、切断部10、清洁部20、送料组件40和出料组件50均设于操作台1000。
示例性地,上述送料组件40的送料部401、出料组件50的出料部501分别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Z方向)和操作台1000间隔设置,送料部401和出料部501分别包连接有两根连接柱70,四根连接柱70沿第一方向延伸,以使送料部401和出料部501能够分别间隔连接于操作台1000。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接柱70的数量、形状均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断机1还包括下料部60,下料部包括滑道601和料盒602,滑道601沿第五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F方向)延伸,第五方向和操作台1000呈角度倾斜设置,滑道601的沿第五方向的底端(即图1中F1方向所指的一端)朝向料盒602。
上述第一夹具402能够沿第三方向(如图1中的X方向)运动,以用于在切断部10和滑道601之间切换,或者,第二夹具502能够沿第三方向运动,以用于在清洁部20和滑道601之间切换。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切断机,用于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所述工件包括相连接的主体和板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于所述板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板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待加工部凸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包括:
切断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板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刀具和所述第一夹持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刀具能够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往复运动,以切割所述第一夹持件中的所述待加工部;
清洁部,所述清洁部包括第二夹持件和第二刀具,所述第二刀具能够沿周向旋转,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板体,以使切割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待加工部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定位板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面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工件的所述板体,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板体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槽设有第二夹持孔,所述第二夹持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入所述第二夹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刀具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刀具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沿第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朝向或远离切割后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待加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还包括延伸部、第二载台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延伸部内部中空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延伸部包括转动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二刀具连接于所述转动端,所述驱动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驱动所述齿轮沿所述周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驱动件的一部分能够和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载台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五滑动部,所述驱动组件的面向所述第二载台的一侧设有第六滑动部,所述第五滑动部和所述第六滑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六滑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六滑动部沿所述第五滑动部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定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工件的所述板体,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板体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槽设有第一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孔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入所述第一夹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还包括第一载台,所述第一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挤压板和第三驱动部,所述挤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三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挤压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挤压或远离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具包括锯片、连接轴和第四驱动部,所述连接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锯片设于所述连接轴的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锯片沿所述周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包括工作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刀具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台和第二驱动台,所述第一刀具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台;所述第二驱动台以沿所述第三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并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驱动台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台,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还包括:
转盘,用于容纳多个所述工件,所述转盘能够沿所述周向旋转;
送料组件,包括送料部和第一夹具,所述送料部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在所述转盘和所述切断部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用于夹持或远离所述工件;
出料组件,包括出料部和第二夹具,所述出料部够沿所述第三方向前后运动,以用于在所述切断部和所述清洁部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下运动,以用于夹持或远离所述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还包括操作台,所述转盘、所述切断部、所述清洁部、所述送料组件和所述出料组件设于所述操作台,所述切断机还包括下料部,所述下料部包括滑道和料盒,所述滑道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五方向和所述操作台呈角度地倾斜,所述第一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以用于在所述切断部和所述滑道之间切换,或者,所述第二夹具能够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以用于在所述清洁部和所述滑道之间切换;所述滑道的沿所述第五方向的底端朝向所述料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86318.5U CN222201521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切断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86318.5U CN222201521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切断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01521U true CN222201521U (zh) | 2024-12-20 |
Family
ID=9385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86318.5U Active CN222201521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切断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01521U (zh) |
-
2024
- 2024-01-12 CN CN202420086318.5U patent/CN2222015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98622A (zh) | 气门进料、切断、打磨、倒角自动加工一体机 | |
CN216029858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工件的一体化去毛刺打磨装置 | |
CN109623041A (zh) | 一种花键去毛刺设备 | |
CN211277761U (zh) | 一种方向盘打磨装置 | |
CN222201521U (zh) | 一种切断机 | |
CN215747074U (zh) | 一种双工位切割机 | |
CN111515414A (zh) | 机器视觉辅助的无人化数控车削机床 | |
CN214603039U (zh) | 一种可实现钻孔兼倒角的半自动送料加工机构 | |
CN210996873U (zh) | 内孔夹持切削机 | |
CN211029256U (zh) | 冰箱压缩机用活塞生产线 | |
CN211166152U (zh) | 一种表冠全自动加工雕刻装置 | |
CN217749870U (zh) | 一种刀具立式自动打标设备 | |
CN216913295U (zh) | 多功能复合磨设备 | |
CN212371481U (zh) | 一种全自动微钻刃柄焊接机 | |
CN210306708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密闭门的铣床 | |
CN205660391U (zh) | 气门进料、切断、打磨、倒角自动加工一体机 | |
CN114346690A (zh) | 一种压铸锁壳组合自动加工机床 | |
CN211072899U (zh) | 一种用于腔体内壁的打磨机 | |
CN209902722U (zh) | 一种机床加工用夹具 | |
CN210305906U (zh) | 一种全自动倒立直推式球笼沟道专用铣床 | |
CN114535708A (zh) | 电锤电镐气缸排气孔的倒角设备 | |
CN218225482U (zh) | 一种压脚柄钻孔攻丝专机 | |
CN110481224B (zh) | 一种表冠全自动加工雕刻装置 | |
CN213380606U (zh) | 一种刀片自动加工设备 | |
CN113878414B (zh) | 一种四轴联动磨床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