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85909U - 一种防水透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透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185909U
CN222185909U CN202323615552.7U CN202323615552U CN222185909U CN 222185909 U CN222185909 U CN 222185909U CN 202323615552 U CN202323615552 U CN 202323615552U CN 222185909 U CN222185909 U CN 222185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cover plate
groove
partition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155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发
魏太演
张贻深
杨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ider Xiamen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ider Xiamen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ider Xiamen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ider Xiamen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155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185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185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185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透气阀,包括中空阀体、滑移件和弹性件,滑移件包括杆体部和盖板部,盖板部的表面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中空阀体包括连接端、插接端和隔板,隔板设置在连接端和插接端的连接处,插接端与隔板之间形成凹槽,隔板表面开设有中孔和若干通孔;杆体部穿过隔板表面的中孔以进入连接端内,盖板部卡嵌在凹槽内并使得透气孔与通孔相对应连通,盖板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弹性件套设在杆体部的外围,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隔板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限位设置在杆体部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盖板部的表面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且与隔板的通孔相连通,使得气体分散排出,不易因堵塞而影响排气。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透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
背景技术
科技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逐步融入人类生活中,愈发地密不可分、息息相关,而为了更加提升产品效能及安全,科技的发展有逐渐走向精密化的趋势,而这些精密设备,为了保护设备本体,都会加设壳罩提升保护的功效。但是加设壳罩后的设备本体往往是形成较为密闭的空间,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果散发不充分,非常容易在密闭环境内产生高压而损坏设备,严重甚至的会引起爆炸产生安全事故。
参照专利CN 206159577 U,现有的防水透气阀包括中空阀体、活塞杆和弹簧,活塞杆包括空心杆体和盖板部,由于现有的防水透气阀的盖板部表面仅开设有一个透气孔并与空心杆体相连通,且该透气孔位于盖板部表面的中心位置。由此现有的防水透气阀排气过于集中,具有排气不顺畅的缺点,需对此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气相对分散且排气顺畅的防水透气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透气阀,包括中空阀体、滑移件和弹性件,所述滑移件包括杆体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的表面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中空阀体包括连接端、插接端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连接端和插接端的连接处,所述插接端与隔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隔板表面开设有中孔和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设置在隔板表面周侧;
所述杆体部穿过隔板表面的中孔以进入连接端内,所述盖板部卡嵌在凹槽内并使得透气孔与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盖板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杆体部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隔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限位设置在杆体部的侧壁上。
优选的,还包括端块,所述杆体部的底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端块上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拧装在杆体部的螺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端块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所述杆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卡紧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的外围套设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提高连接端与设备壳罩之间的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插接端与盖板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提高插接端与盖板部之间的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插接端面向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水圈卡嵌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插接端背向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防水圈卡嵌在第二容纳槽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部表面开设有膜槽,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在膜槽内,沿所述膜槽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槽,所述膜槽通过透气槽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盖板部上固定盖设有屏蔽片,所述屏蔽片的底端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嵌入膜槽并与防水透气膜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插接端设置为正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端块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定位部外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卡嵌在定位槽内。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滑移件的盖板部表面的透气孔开设有若干个,并位于盖板部的表面周侧且与隔板的通孔相连通,使得气体分散排出,具有排气顺畅的优点。
2、在插接端和设备壳罩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圈,连接端和滑移件的盖板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由此使得防水透气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3、在端块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定位部,在隔板的底端设置形成有定位槽,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定位部外围,弹簧的另一端卡嵌在定位槽内,利于弹簧在压缩和复位的过程中保持位置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一种防水透气阀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一种防水透气阀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一种防水透气阀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空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一种防水透气阀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滑移件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空阀体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1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一种防水透气阀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一种防水透气阀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2滑移件的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2端块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2连接端内气压较小时排气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连接端内气压较大时排气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空阀体;11、连接端;12、插接端;121、第一容纳槽;122、第二容纳槽;13、隔板;131、定位槽;132、中孔;133、通孔;14、凹槽;21、滑移件;22、盖板部;222、透气孔;223、膜槽;224、透气槽;23、杆体部;231、螺孔;232、卡槽;24、端块;241、定位部;242、螺杆;3、弹簧;31、卡勾;4、防水透气膜;5、屏蔽片;51、压环;6、第一防水圈;7、第二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14和实施例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透气阀,包括中空阀体1、滑移件21和弹性件,其中弹性件设置为弹簧3,中空阀体1包括连接端11、插接端12和隔板13,其中隔板13位于连接端11和插接端12的连接处,使得插接端12与隔板13之间形成凹槽14,在隔板13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孔132,并在隔板13表面沿中孔132周侧开设有若干供气体流通的通孔133。其中连接端11用于与设备壳罩相连接,为此在连接端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安装时将该防水透气阀的连接端11与设备壳罩相拧装固定,手持插接端12转动以将连接端11与设备壳罩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不但连接牢固并且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将插接端12设置为水平截面为正八边形,以此对防水透气阀进行安装时,方便对防水透气阀进行手动拧装。
参照图4-图7,滑移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板部22和杆体部23,其中盖板部22的尺寸小于凹槽14的尺寸。在对滑移件21进行安装时,将滑移件21的杆体部23一端穿过隔板13表面的中孔132,以进入连接端11内,使得盖板部22卡嵌在凹槽14内并与隔板13相抵接。随后将弹簧3套设在滑移件21的杆体部23的外围,使得弹簧3的其中一端与隔板13相抵接。为了使得弹簧3的另一端限位于杆体部23的侧壁上,在杆体部23远离盖板部22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卡槽232,与之相对应的在弹簧3远离隔板1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卡勾31,使得弹簧3上的两卡勾31分别卡嵌在杆体部23侧壁上的两卡槽232内,由此使得弹簧3的一端与杆体部23之间相固定。
参照图1和图8,并在盖板部2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22,盖板部22嵌入中空阀体1的凹槽14内后,盖板部22表面的若干透气孔222与隔板13表面的若干通孔133相对应,使得进入连接端11内的气体能够依次穿过隔板13表面的通孔133和盖板部22表面的透气孔222而排出。盖板部22远离隔板13的一侧表面开设形成有膜槽223,为了避免水分和灰层进入中空阀体1内,在盖板部22的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防水透气膜4的形状尺寸与膜槽223的形状尺寸相对应,将防水透气膜4嵌入安装在膜槽223内。
为了避免防水透气膜4从盖板部22表面的膜槽223内掉出,在盖板部22的上固定设置有屏蔽片5,将屏蔽片5的尺寸设置成大于膜槽223的尺寸,且小于凹槽14的尺寸。并在屏蔽片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压环51,将屏蔽片5盖设在盖板部22表面以将膜槽223封闭,使得屏蔽片5底端的压环51嵌入膜槽223内并与防水透气膜4相抵接,通过压环51以将防水透气膜4压紧固定在盖板部22上,并使得盖板部22及屏蔽片5均与插接端1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
为了使得穿过通孔133和透气孔222而进入膜槽223内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沿盖板部22的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槽224,若干透气槽224沿着盖板部22的周侧均匀分布,若干透气槽224使得盖板部22表面的膜槽223与外界相连通,由此使得进入膜槽223内的气体可以穿过各透气槽224而从膜槽223内排出。将插接端12的内侧壁设置为弧形状,当中进入连接端11内的气体压强较大时,气体驱动滑移件21以使得盖板部22向远离隔板13的方向移动,将插接端12的内侧壁设置为弧形状,以此便于气体顺着插接端12的内侧壁排出。
参照图1、图5和图7,为了使得该防水透气阀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插接端12面向连接端11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21,第一容纳槽121环绕于连接端11的周侧,并在连接端11的外围套设有第一防水圈6,将第一防水圈6卡嵌在第一容纳槽121内,使得第一防水圈6部分隐藏至第一容纳槽121内。将防水透气阀的连接端11与设备壳罩之间相螺纹连接时,使得设备壳罩与第一防水圈6相抵紧,第一防水圈6的设置对防水透气阀和设备壳罩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水穿过防水透气阀和设备壳罩之间的缝隙进入中空阀体1内。
并在插接端12背向连接端11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22,第二容纳槽122位于插接端12与隔板13之间所形成的凹槽14内,在插接端12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圈7,将第二防水圈7卡嵌进插接端12上的第二容纳槽122内,使得第二防水圈7部分隐藏在第二容纳槽122内,部分凸出于插接端12的表面。将滑移件21的杆体部23穿过隔板13的中孔132以进入连接端11内,弹簧3套设在杆体部23的外围,弹簧3的一端与隔板13相抵接,弹簧3的另一端与杆体部23的侧壁相固定。在弹簧3弹力作用下使得盖板部22抵接在第二防水圈7上,第二防水圈7的设置以将盖板部22与插接端12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水穿过盖板部22与插接端12之间的缝隙进入中空阀体1内。
实施例2,
参照图9-图1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杆体部23远离盖板部22的一端设置有端块24。为了使得杆体部23与端块24之间安装牢固,在杆体部23远离盖板部22的一端开设有螺孔231,与之相对应的在端块24上设置有螺杆242,将端块24上的螺杆242拧装进入杆体部23一端的螺孔231内,以此将滑移件21与端块24之间不但固定牢固并且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弹簧3套设在杆体部23的外围,使得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隔板13和端块24相抵接。
为了使得弹簧3在杆体部23外围保持位置稳固,在端块24与螺杆242之间设置有定位部241,并在隔板13的底端开设形成有定位槽131。使得弹簧3的其中一端套设在定位部241的外围,弹簧3的另一端卡嵌在定位槽131内,以避免弹簧3在压缩或复位的过程中出现位移。
参照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该防水透气阀时,设备壳罩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时,气体进入防水透气阀的连接端11,并依次穿过隔板13表面的通孔133和盖板部22表面的透气孔222,随后穿过防水透气膜4以进入盖板部22的膜槽223内,气体穿过盖板部22上的若干透气槽224后,并沿着屏蔽片5和插接端12之间的缝隙排出。将盖板部22上的透气孔222设置在盖板部22的表面周侧,并与隔板13表面的通孔133相对应,使得防水透气阀的排气相对分散,减少防水透气阀因堵塞而无法顺畅排气的概率。
当设备壳罩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时,使得进入连接端11内气体所形成的气压较大,气体仅穿过通孔133和透气孔222以难以及时从连接端11内排出。此时由于连接端11内的气压较大,驱动端块24挤压弹簧3,以使得盖板部22向远离隔板13的方向移动,盖板部22与插接端12上的第二防水圈7之间相互分离。此时气体穿过通孔133内后,可继续依次穿过透气孔222、防水透气膜4和透气槽224后以排出;同时也可从盖板部22和插接端12之间的缝隙排出。由此使得进入连接端11内的大量气体能够快速从防水透气阀内排出,提高了防水透气阀的排气效率。待气体排出后使连接端11内气压较小时,滑移件21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盖板部22与插接端12之间相闭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阀体、滑移件和弹性件,所述滑移件包括杆体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的表面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中空阀体包括连接端、插接端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连接端和插接端的连接处,所述插接端与隔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隔板表面开设有中孔和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设置在隔板表面周侧;
所述杆体部穿过隔板表面的中孔以进入连接端内,所述盖板部卡嵌在凹槽内并使得透气孔与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盖板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杆体部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与隔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限位设置在杆体部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块,所述杆体部的底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端块上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拧装在杆体部的螺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端块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所述杆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卡紧于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外围套设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提高连接端与设备壳罩之间的气密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与盖板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提高插接端与盖板部之间的气密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面向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水圈卡嵌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插接端背向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防水圈卡嵌在第二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表面开设有膜槽,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在膜槽内,沿所述膜槽周侧开设有若干透气槽,所述膜槽通过透气槽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盖板部上固定盖设有屏蔽片,所述屏蔽片的底端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嵌入膜槽并与防水透气膜相抵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设置为正八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块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定位部外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卡嵌在定位槽内。
CN202323615552.7U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防水透气阀 Active CN222185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15552.7U CN222185909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防水透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15552.7U CN222185909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防水透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185909U true CN222185909U (zh) 2024-12-17

Family

ID=9382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15552.7U Active CN222185909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防水透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185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5341U (zh) 双向防爆透气阀
CN222185909U (zh) 一种防水透气阀
CN210687135U (zh) 防爆气阀及电池
CN222142096U (zh) 一种防爆阀
CN113685591A (zh) 一种新型蓄电池化成壶
CN110190698B (zh) 一种起动机防浸水结构
CN201246728Y (zh) 一种led像素灯
CN217401771U (zh) 一种防水透气阀
CN214471048U (zh) 一种桑拿房专用的温湿度传感器
CN210196568U (zh) 一种真空袋抽气阀
CN209516124U (zh)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CN215870641U (zh) 水机电极板线缆密封装置
CN221226656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20016213U (zh) 一种防爆阀
CN221151769U (zh) 一种防水防潮的电源适配器
CN217736377U (zh) 一种具有泄压通道的防爆防水透气阀
CN115585293A (zh) 一种防爆平衡阀及电池箱
CN222052007U (zh) 排水防爆阀
CN221943311U (zh) 阻湿型透气平衡阀
CN217736378U (zh) 一种可快速泄压的防爆防水透气阀
CN221221556U (zh) 一种泄压阀及电池包
CN218732027U (zh) 一种防水防潮的工业插头
CN222110684U (zh) 一种净化恒压湿化杯
CN220963655U (zh) 一种防爆泄压阀及电池包
CN221530638U (zh) 一种通信和电气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