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61340U -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161340U
CN222161340U CN202420486240.6U CN202420486240U CN222161340U CN 222161340 U CN222161340 U CN 222161340U CN 202420486240 U CN202420486240 U CN 202420486240U CN 222161340 U CN222161340 U CN 22216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slope
plate
di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486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洋洋
郭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486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16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16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16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该模板体系包括底模、支撑块和顶模,底模包括固定板、螺杆、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支撑块设置于坡面底部,与底模抵接;顶模平行设置于底模上方,通过螺杆与底模相连。其施工方法利用吊装装置将整块底模吊至坡面,随后绑扎底板结构钢筋、安装侧模、安装顶模、浇筑底板的混凝土并养护;拆除山型卡、所述钢管、所述木方、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顶模。本实用新型中底模在平地进行整体制作,采用整体式安装,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了钢筋绑扎作业,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底模与底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底板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基础底板是承受建筑上部结构的压、拔、剪等荷载的建筑结构,在现有的技术中,基础底板一般为水平设置,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逐渐往立体空间方向发展,各类地下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工业建筑中,需要在大角度倾斜的斜坡上设置沿斜坡倾斜的混凝土基础底板,作为连接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连接通道的基础,连接通道用于安装运输设备、人员通过或安装线缆等设施;该斜坡的角度可达30°~60°,高度达10余米,为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带来了挑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大角度斜边部位的底板,其中一种方法为先施工梅花式下地锚杆,然后用人工堆拍混凝土垫层,再绑扎钢筋,连接对拉杆固定底板顶模和侧模,浇筑混凝土;另一种方法为先安装梅花式下地锚杆,然后喷射混凝土垫层,再绑扎钢筋,连接对拉杆固定底板顶模和侧模,浇筑混凝土。上述两种方法均需要设置密集的、深入斜坡土体内部的锚杆,由于斜坡坡度和面积较大,工人在斜坡部位进行锚杆施工时难以保持平稳,增加了操作难度,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解决了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用于斜坡原土部位底板施工,包括:底模,包括贴合于所述斜坡原土并与所述斜坡原土坡面大小相同的固定板;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坡面底部,与所述底模抵接;顶模,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通过螺杆与所述底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为二段式止水螺杆,其中一段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为连接端,垂直穿过所述顶模,并将所述顶模固定于锥体螺母和山形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模还包括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立筋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强斜筋连接所述立筋顶端与所述固定板;所述纵向钢筋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连接于所述立筋顶部;所述横向钢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纵向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立筋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减去保护层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一个端面垂直于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模,设置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的端部,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相连形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薄钢板,所述顶模为木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底模在平地进行整体制作,简化了施工工序,避免了工人长期在斜坡部位作业,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底模采用整体式安装,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
3.通过设置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减少了钢筋绑扎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4.通过设置固定板、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使底模与底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底板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应用背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的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的正视图。
图中:
1、斜坡原土 2、底模 201、固定板
202、螺杆 2021、固定端 2022、锥体螺母
2023、连接端 203、立筋 204、加强斜筋
205、纵向钢筋 206、横向钢筋 3、支撑块
4、顶模 5、连接通道 6、地上空间
7、地下空间 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首先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用于斜坡原土部位底板施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8沿斜坡原土1的坡面设置,底板8上方设计为连接通道5,用于连通地上空间6与地下空间7。
如图2-图4所示,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包括底模2、支撑块3和顶模4,其中底模2包括贴合于斜坡原土1并与斜坡原土1坡面大小相同的固定板201,固定板201的底部贴合于斜坡原土1的坡面;支撑块3设置于斜坡原土1的坡面底部,与底模2抵接,防止底模2沿着坡面下滑;顶模4平行设置于底模2上方,通过螺杆202与底模2相连,螺杆202将底模2与顶模4相连形成整体,作为浇筑底板8的模板,在底模2与斜坡原土1之间的摩擦力和支撑块3的支撑作用下固定于斜坡,可以理解的是,底模2与顶模4之间的距离即为底板8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斜坡原土1的坡面底部一侧为地下空间7,已在先施工完成,且坡面底部与地下空间7之间预留有空间用于容纳底板8,支撑块3设置于该预留空间部位,并固定于下方地面或土体;优选的,支撑块3与地下空间7的结构一同施工,与地下空间7连接为整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块3沿斜坡原土1的坡面宽度方向设置,与底模2的宽度相同,支撑块3的一个端面垂直于固定板201,使得底模2更加稳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块3为沿斜坡原土1的坡面宽度方向分散设置的块状结构。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斜坡原土1坡面上密集安装锚杆,随后进行垫层施工,最后通过锚杆连接顶模4实现底板8的模板支设,该方法需要在斜坡部位进行多道工序施工,因斜坡倾斜角度较大,工人站立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底模8模板,本实施例中的底模2根据斜坡的坡面尺寸制作,作为整体安装于坡面,并通过支撑块3固定,简化了模板搭建的工艺流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螺杆202可以连接底模2和顶模4,同时还可以为顶模4提供支撑将顶模4固定于底模2上方;具体的,顶模螺杆202为二段式止水螺杆,包括固定端2021和连接端2023,固定端2021和连接端2023分别于锥体螺母2022螺纹相连,形成整跟螺杆202;其中固定端2021固定于固定板201;连接端2023垂直穿过顶模4,并将顶模4固定于锥体螺母2022和山形卡(未示出)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山形卡为本领域模板搭建过程中的常用构件,锥体螺母2022和山形卡均与连接端2023螺纹相连,使顶模4的内侧与锥体螺母2022抵触,顶模4的外侧与山形卡抵触,通过旋转山型卡,可卡紧顶模4,最终使顶模4更加稳固。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加强顶模4的稳定性,螺杆202为多个,均匀设置于固定板201,使顶模4的各个部位受力均衡,确保其在模板搭设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易发生移动和变形。
底模包括固定板201和立筋203、加强斜筋204、纵向钢筋205和横向钢筋206;立筋203垂直设置于固定板201,加强斜筋204连接立筋203顶端与固定板201,能够有效的提高立筋203的抗弯性能;纵向钢筋205沿坡面的倾斜方向设置,平行于固定板201,并连接于立筋203顶部,可以为插接或焊接或铆接,其中优选的为焊接;横向钢筋206垂直连接于纵向钢筋205,可以为焊接或铆接或绑扎相连,优选为焊接。固定板201和立筋203、加强斜筋204、纵向钢筋205和横向钢筋206相连形成整体,一方面增强了固定板201的刚度,使底模2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底板8内部设置有结构钢筋,通过设置立筋203、加强斜筋204、纵向钢筋205和横向钢筋206,代替了至少部分结构钢筋,节省了后续钢筋绑扎的工序。
可以理解的是,立筋203的高度不宜过高,即使立筋203、加强斜筋204、纵向钢筋205和横向钢筋206可以完全替代结构钢筋,也应预留足够的保护层厚度,防止钢筋锈蚀对底板8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立筋203的高度小于底板8的厚度减去保护层厚度;该保护层的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设置。
根据底板8浇筑的需求,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侧模(未示出),侧模设置于底模2和顶模4的端部,与底模2和顶模4相连形成整体,其内部的空腔用于浇筑底板8的混凝土;具体的,相对的侧模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
实施例2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平整斜坡原土1的坡面,使其满足设计的倾斜角度要求;
固定支撑块3于坡面底部:斜坡原土1的坡面底部一侧为地下空间7,支撑块3与地下空间7的结构一同施工并连接为整体;支撑块3沿斜坡原土1的坡面宽度方向设置,与底模2的宽度相同,其靠近坡面的端面与坡面垂直。
测量坡面,确定固定板201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坡面整体为长方形,通过测量坡面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确定固定板201的长度和宽度。
制作底模2:放置相应尺寸的固定板201于斜坡原土1上方的地面,是固定板201尽量靠近坡面位置;安装立筋203于固定板201;安装加强斜筋204于立筋203和固定板201之间;安装纵向钢筋205于立筋203,安装横向钢筋206于纵向钢筋205;安装螺杆202的固定端2021于固定板;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01采用薄钢板制作,立筋203和加强斜筋204均与固定板201焊接相连,纵向钢筋205与立筋203焊接相连,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205绑扎相连。
安装底模2:利用吊装装置将整块底模2吊至坡面,使其与坡面贴合,并与支撑块3抵接;复核底模2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
绑扎底板8结构钢筋;结构钢筋设置于横向钢筋206上方,通过钢筋支架固定于固定板201,使钢筋绑扎更加易于操作,结构钢筋能够进行可靠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立筋203、加强斜筋204、纵向钢筋205和横向钢筋206替代了部分结构钢筋,且在平地部位即可安装,减少了工人在斜坡部位的钢筋绑扎作业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安装侧模;将侧模固定于底模2相连,具体的,在侧模定位位置设置限位件,将侧模安装于限位件外侧,相对的侧模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
安装顶模4:在本实施例中,顶模4为木模板;首先安装螺杆202的连接端2023于固定端2021,具体的,通过锥体螺母2022将二者连接;安装顶模4,使连接端2023穿过顶模4预留的孔洞,使顶模4的一侧与锥体螺母2022贴合,另一侧通过木方、钢管和山型卡卡紧,木方和钢管为模板搭建中常用构件,在此不做赘述。
浇筑底板8的混凝土并养护;
拆除山型卡、钢管、木方、连接端2023、顶模4和侧模,底模2留置于底板8原部位不拆除,使底板8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斜坡原土1的坡面倾斜角度为48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底模在平地进行整体制作,简化了施工工序,避免了工人长期在斜坡部位作业,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底模采用整体式安装,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
3.通过设置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减少了钢筋绑扎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4.通过设置固定板、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使底模与底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底板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使用性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用于斜坡原土部位底板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包括贴合于所述斜坡原土并与所述斜坡原土坡面大小相同的固定板;
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坡面底部,与所述底模抵接;
顶模,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通过螺杆与所述底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二段式止水螺杆,其中一段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为连接端,垂直穿过所述顶模,并将所述顶模固定于锥体螺母和山形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还包括立筋、加强斜筋、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立筋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强斜筋连接所述立筋顶端与所述固定板;所述纵向钢筋平行于所述固定板,并连接于所述立筋顶部;所述横向钢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纵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减去保护层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一个端面垂直于所述固定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模,设置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的端部,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相连形成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薄钢板,所述顶模为木模板。
CN202420486240.6U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Active CN22216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86240.6U CN222161340U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86240.6U CN222161340U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161340U true CN222161340U (zh) 2024-12-13

Family

ID=9378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486240.6U Active CN222161340U (zh) 2024-03-13 2024-03-13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161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2900A (zh) 一种预制装配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25186A (zh) 一种大截面混凝土y型柱施工方法
CN204019724U (zh) 制作预制箱梁钢筋骨架的胎具
CN105780922A (zh)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分段吊装支模体系施工方法
CN202925721U (zh) 一种预制装配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10152251U (zh) 利用预制叠合楼板作为现浇梁侧模支撑的装置
CN104674997A (zh) 一种仿古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95485B (zh) 一种桥梁斜拉索锚筒预埋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66842U (zh)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CN222161340U (zh)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
CN219604164U (zh) 变截面异形钢塔冠安装装置
CN21941188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预应力波纹管固定装置
CN20821984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
CN215055273U (zh) 一种用于安装支撑牛腿预埋盒的组装式模板
CN212642113U (zh) 模板支撑系统和施工结构
CN118087580A (zh) 一种大角度倾斜混凝土底板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4715362U (zh) 一种深基坑埋入式柱脚支撑架
CN211006352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114351927A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55939B (zh) 复合连接拼装式建筑结构
CN208009729U (zh) 装配式马牙槎搭接边-冲孔薄钢板带肋楼板
CN221095826U (zh) 一种定型后浇带吊模工具的安装结构
CN222862876U (zh) 防止腋角缺陷的钢模板
CN221481494U (zh) 一种悬挂式外墙模板体系
CN218580499U (zh) 一种悬臂浇筑施工节段钢筋笼预制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