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48035U -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148035U
CN222148035U CN202420286558.XU CN202420286558U CN222148035U CN 222148035 U CN222148035 U CN 222148035U CN 202420286558 U CN202420286558 U CN 202420286558U CN 222148035 U CN222148035 U CN 222148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eat
heat transfer
heat dissipation
sid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865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波
温晓凌
闵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m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865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148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148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148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具体涉及电路板领域,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端安装有散热机构,且安装框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皆均匀插接有散热翅片,所述安装框内部两侧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承托座,且承托座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散热翅片、导热板和传热板,电路板与传热板相贴合,而传热板安装于承托座上,其两侧均与散热翅片相接触,使用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传热板传至散热翅片,从而快速降低双面电路板内部的热能,从而延长双面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背景技术
耐高温双面电路板是属于单层电路板和多层电路板之间的过度产品,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双面电路板两面都有铜,可以通过孔导通起到连接作用;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 212544154 U)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通过设置的散热板,在双面电路板主体表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板将热能导向安装槽的两侧,从而快速降低双面电路板主体内部的热能,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的双面电路板在工作时,两侧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电路板处于高温状态,缩短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加强其散热性能;而上述引证的专利文件仅仅通过在两块电路板之间增设一块散热板的方式来达到散热,只能进行被动散热,不能依据实际使用时的温度进行分级散热,散热效果不佳;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端安装有散热机构,且安装框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皆均匀插接有散热翅片,所述安装框内部两侧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承托座,且承托座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
所述传热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导热板,且传热板之间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安装框内部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电路板,且安装框内部远离散热机构的一端固定有防尘过滤板,所述承托座靠近导热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靠近散热机构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两侧的安装框内均开设有功能腔,所述安装框两侧靠近功能腔的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
优选的,所述功能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泵和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循环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贯穿检修盖。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且电路板均与传热板相贴合,所述承托座顶端及底端靠近安装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且传热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均贯穿传热板的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两侧的安装法兰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散热风机,且壳体通过螺栓和安装法兰与安装框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形状与散热翅片相吻合,所述限位套上水平贯穿有长螺杆,且长螺杆均贯穿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承托座的高度与散热翅片高度一致,且承托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形状与散热翅片相吻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导热硅脂。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呈蛇形,且冷却管与导热板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为扁平管设计,且冷却管的上、下表面均与传热板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通过设置有散热翅片、导热板和传热板,电路板与传热板相贴合,而传热板安装于承托座上,其两侧均与散热翅片相接触,使用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传热板传至散热翅片,从而快速降低双面电路板内部的热能,从而延长双面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通过温度传感器、散热机构和冷却管,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可对双面电路板内部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过高,散热翅片和传热板无法及时散热,则散热机构内的散热风机启动,对双面电路板进行风冷,若检测温度依然过高,则循环泵开启,向冷却管内泵入冷却液,对双面电路板进行液冷,冷却管与传热板相接触,因此冷却液流动时可带走传热板上的热量,实现对该双面电路板的加强散热,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级散热,散热效果更佳,耐高温性能更强,且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安装框;101、通风口;102、功能腔;2、散热翅片;3、电路板;301、安装孔;4、散热机构;401、壳体;402、散热风机;403、滤网;404、安装法兰;5、进水管;6、长螺杆;7、限位套;8、导热板;9、承托座;901、螺纹孔;10、传热板;11、防尘过滤板;12、导热硅脂;13、循环泵;14、出水管;15、冷却管;16、插槽;17、检修盖;18、紧固螺栓;19、安装槽;2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的一端安装有散热机构4,且安装框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套7,限位套7内皆均匀插接有散热翅片2,安装框1内部两侧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承托座9,且承托座9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10;
传热板10之间均匀设置有导热板8,且传热板10之间安装有冷却管15,安装框1内部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电路板3,且安装框1内部远离散热机构4的一端固定有防尘过滤板11,承托座9靠近导热板8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
其中:散热翅片2和传热板10可对电路板3进行基础散热,温度传感器20可对电路板3之间腔体内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过高,则散热机构4内的散热风机402启动,对电路板3进行风冷,若检测温度依然过高,则向冷却管15内泵入冷却液,对电路板3进行液冷,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级散热,散热效果更佳,耐高温性能更强,且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
实施例二
在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下面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介绍,如图1至图3所示,详细见下文描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框1靠近散热机构4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口101,且通风口101两侧的安装框1内均开设有功能腔102,安装框1两侧靠近功能腔102的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17;进一步的,检修盖17设置,方便开启功能腔102,便于对其内部的循环泵13进行检修与维护,通风口101设置方便散热机构4对安装框1内部进行风冷,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功能腔1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泵13和出水管14,且出水管14与冷却管15的一端连接,冷却管15的另一端与循环泵13的输出端连接,且循环泵13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5,进水管5和出水管14均贯穿检修盖17;进一步的,循环泵13开启,向冷却管15内泵入冷却液,冷却液由出水管14排出,冷却管15与传热板10相接触,因此冷却液流动时可带走传热板10上的热量,实现对装置的液冷,散热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电路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301,且电路板3均与传热板10相贴合,承托座9顶端及底端靠近安装孔30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901,且传热板10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安装孔301相对应的通孔,安装孔301内均设置有紧固螺栓18,且紧固螺栓18均贯穿传热板10的通孔与螺纹孔901螺纹连接;进一步的,电路板3、传热板10均通过紧固螺栓18与承托座9进行组装,拆装十分便捷更方便对装置进行检修与维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散热机构4包括壳体401、位于壳体401两侧的安装法兰404和设置于壳体401内部的散热风机402,且壳体401通过螺栓和安装法兰404与安装框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壳体4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滤网403;进一步的,散热机构4内的散热风机402启动,可对电路板3进行风冷,两层滤网403设计能够防止灰尘或杂质进入两块电路板3之间,对电路板3的工作造成影响,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套7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插槽16,且插槽16的形状与散热翅片2相吻合,限位套7上水平贯穿有长螺杆6,且长螺杆6均贯穿散热翅片2;进一步的,相吻合设计使得散热翅片2与插槽16插接更稳定,不易发生倾斜或晃动,长螺杆6设计可对散热翅片2进行进一步固定,避免散热翅片2脱落,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承托座9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高度一致,且承托座9的内部均开设有形状与散热翅片2相吻合的安装槽19,安装槽19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导热硅脂12;进一步的,高度一致设计使得散热翅片2插入安装槽19后,散热翅片2的顶端与底端均与承托座9的上下表面平齐,即使得传热板10能够与散热翅片2相接触,方便热量的传递,导热硅脂12设计使得传热板10与散热翅片2之间的传热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冷却管15呈蛇形,且冷却管15与导热板8间隔设置,冷却管15为扁平管设计,且冷却管15的上、下表面均与传热板10相贴合;进一步的,扁平管设计使得冷却管15与传热板10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更好的带走电路板3工作产生的热量,装置散热性能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利用安装法兰404和螺栓,将散热机构4与安装框1进行固定,然后将散热翅片2由插槽16插入,并插至安装槽19内,接着利用紧固螺栓18将下方的传热板10和电路板3与承托座9底部连接,然后将导热板8与传热板10卡接,将蛇形的冷却管15从导热板8之间的间隙绕过,冷却管15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泵13的输出端和出水管14连接,最后利用紧固螺栓18将上方的传热板10和电路板3与承托座9顶部连接,完成全部组装过程,使用时电路板3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传热板10传至散热翅片2,从而快速降低电路板3内部的热能,温度传感器20可对电路板3内部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过高,则散热机构4内的散热风机402启动,对电路板3进行风冷,若检测温度依然过高,则循环泵13开启,向冷却管15内泵入冷却液,对电路板3进行液冷,冷却管15与传热板10相接触,因此冷却液流动时可带走传热板10上的热量,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级散热,散热效果更佳,且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
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一端安装有散热机构(4),且安装框(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套(7),所述限位套(7)内皆均匀插接有散热翅片(2),所述安装框(1)内部两侧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承托座(9),且承托座(9)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传热板(10);
所述传热板(10)之间均匀设置有导热板(8),且传热板(10)之间安装有冷却管(15),所述安装框(1)内部的顶端及底端均安装有电路板(3),且安装框(1)内部远离散热机构(4)的一端固定有防尘过滤板(11),所述承托座(9)靠近导热板(8)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靠近散热机构(4)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口(101),且通风口(101)两侧的安装框(1)内均开设有功能腔(102),所述安装框(1)两侧靠近功能腔(102)的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盖(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腔(1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循环泵(13)和出水管(14),且出水管(14)与冷却管(15)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管(15)的另一端与循环泵(13)的输出端连接,且循环泵(13)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14)均贯穿检修盖(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301),且电路板(3)均与传热板(10)相贴合,所述承托座(9)顶端及底端靠近安装孔(30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901),且传热板(10)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安装孔(301)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安装孔(301)内均设置有紧固螺栓(18),且紧固螺栓(18)均贯穿传热板(10)的通孔与螺纹孔(90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壳体(401)、位于壳体(401)两侧的安装法兰(404)和设置于壳体(401)内部的散热风机(402),且壳体(401)通过螺栓和安装法兰(404)与安装框(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所述壳体(4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滤网(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7)的内部均匀开设有插槽(16),且插槽(16)的形状与散热翅片(2)相吻合,所述限位套(7)上水平贯穿有长螺杆(6),且长螺杆(6)均贯穿散热翅片(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座(9)的高度与散热翅片(2)高度一致,且承托座(9)的内部均开设有形状与散热翅片(2)相吻合的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导热硅脂(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5)呈蛇形,且冷却管(15)与导热板(8)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15)为扁平管设计,且冷却管(15)的上、下表面均与传热板(10)相贴合。
CN202420286558.XU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Active CN222148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86558.XU CN222148035U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86558.XU CN222148035U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148035U true CN222148035U (zh) 2024-12-10

Family

ID=9372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86558.XU Active CN222148035U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148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0262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安装主板
CN222148035U (zh) 一种新型耐高温双面电路板
CN112867231B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多层印制电路板
CN220066475U (zh) 一种除湿水冷配电柜
CN211546546U (zh) 模块结构以及具有该模块结构的基因扩增设备
CN219394176U (zh) 一种便于导热散热的非金属电能计量箱
CN111315195A (zh) 一种纯电动车电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108998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线路板模组
CN210226051U (zh) 一种复合型嵌入式散热片
CN222257823U (zh) 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冷却设备
CN210986182U (zh) 一种安防摄像机监控红外灯板模块
CN208607458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21827510U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用散热性能好的显示屏
CN21763552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灯用铝型材
CN218103784U (zh) 一种模块电源结构
CN112186953A (zh) 一种变频电机与变频器组合装置
CN216347935U (zh) 一种新型具备水冷功能的铝制散热器
CN221804628U (zh) 一种温感数显光电网口工控机
CN218831066U (zh) 风冷导热式拼接led显示装置
CN222506836U (zh) 一种散热防尘型计算机
CN222283816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机柜
CN222564226U (zh) 一种高效散热无源滤波装置
CN210840447U (zh) 一种水冷式高功率电源
CN223007223U (zh) 一种散热配电箱
CN21542132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双面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