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20755U -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120755U CN222120755U CN202420730435.0U CN202420730435U CN222120755U CN 222120755 U CN222120755 U CN 222120755U CN 202420730435 U CN202420730435 U CN 202420730435U CN 222120755 U CN222120755 U CN 2221207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 frame
- plates
- plate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包括屋面边框以及连接在屋面边框上的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的铝板端部设置有伸入屋面边框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屋面边框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屋面边框在其屋脊和屋面处设置通过端部封板连接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上设置有与主体钢结构固定的支撑结构,相邻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连接间隔,所述端部封板在第一边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内压板和外压板,所述内压板和外压板共时覆盖相邻侧的第一边框,且内压板上设置有穿过连接间隔与外压板连接的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有幕墙板块单元化,可以直接在现场组装,解决工期问题,省去了设计时间、加工制作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的项目部等小型临时建筑,现阶段主要为活动板房,或集装箱式临时建筑,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外形和造型有局限性。且上述小型临时建筑屋面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以至于连接的稳定性不佳,导致施工时拆卸和重装的效率也比较低,而且屋面因打胶会出现胶污染的情况,若要将屋面系统拆卸则必须将已打胶的部位割胶,而在重装时重新打胶,施工繁琐且耽误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便捷重复拆装功能,且可有效提高施工便捷性的装配式屋面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包括屋面边框以及连接在屋面边框上的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的铝板端部设置有伸入屋面边框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屋面边框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屋面边框在其屋脊和屋面处设置通过端部封板连接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上设置有与主体钢结构固定的支撑结构,相邻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连接间隔,所述端部封板在第一边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内压板和外压板,所述内压板和外压板共时覆盖相邻侧的第一边框,且内压板上设置有穿过连接间隔与外压板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屋面边框在屋面的上下层单元板块拼接处设有拼合式连接的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所述屋面边框在屋檐处的单元板块端部设置第四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外压板外部覆盖设置有屋面扣盖,且在屋面和屋脊处的外压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屋面扣盖和第二屋面扣盖。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扣盖的分缝位置设置铝单板,且内侧周边均匀涂抹建筑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板外部覆盖设置有内扣盖。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板块由上而下依次分层设置上层铝板和下层铝板,所述上层铝板和下层铝板之间布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上层所述单元板块内设有连接第二边框的内扣部,所述内扣部与上层单元板块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隔,所述第二边框的侧端面上连接有第一方管;下层所述单元板块端部及其第三边框伸入上层单元板块的内扣部,所述第二边框的安装部伸出上层单元板块与第三边框嵌入式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层所述单元板块的端部以及屋檐处单元板块的端部设置有封口铝板。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板块的连接部内壁上设有贴合屋面边框外表面的密封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边框内部设置有第二方管。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边框内部设置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有屋面板块单元化,可以直接在现场组装,解决工期问题,省去了设计时间、加工制作时间。而且所有单元板块在屋面和屋脊以及拼缝通过压板、盖板进行防水和排水,在此基础上屋面系统通过上、下压板调平相邻单元板块,同时可以压紧密封,保障建筑内部密闭。且该屋面系统通过螺栓结构相互拼接,以及屋面系统不打胶,不存在胶污染,也不会因为要拆卸而割胶、重新打胶;以此在保障屋面稳定的同时可以在使用年限内,快速全部拆解以及异地重新搭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元板块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脊处的单元板块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层单元板块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屋檐处单元板块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屋面边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B处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C-C处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D-D处的剖面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单元板块;11-上层铝板;12-保温层;13-下层铝板;14-封口铝板;2-端部封板;21-外压板;211-第一屋面扣盖;212-第二屋面扣盖;22-调节螺栓;23-内压板;231-内扣盖;3-支撑结构;31-钢方通;32-连接板;33-钢承台;4-主体钢结构;5-密封胶带;6-屋面边框;601-第二方管;602-加强筋;61-第一边框;62-第二边框;63-第三边框;64-第四边框;65-第一方管;7-屋面外侧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9所示,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包括屋面边框6以及连接在屋面边框6上的单元板块1,单元板块1的铝板端部设置有伸入屋面边框6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屋面边框6之间密封连接;屋面边框6在其屋脊和屋面处设置通过端部封板2连接的第一边框61,第一边框61上设置有与主体钢结构4固定的支撑结构3,相邻第一边框61之间具有连接间隔,端部封板2在第一边框61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共时覆盖相邻侧的第一边框61,且内压板23上设置有穿过连接间隔与外压板21连接的调节螺栓22,通过调节螺栓22持续性拧紧时可对其两端的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同时施加压力,以此调平相邻单元板块1,同时使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与单元板块1外表面相互贴合并压紧密封;屋面边框6在屋面的上下层单元板块1拼接处设有拼合式连接的第二边框62和第三边框63,屋面边框6在屋檐处的单元板块1端部设置第四边框64,以此通过屋面边框6使各区域的单元板块1周边都进行围护,且屋面边框6为相邻单元板块1提供连接基础,以使整体屋面系统的拆装可各边框之间的连接即可完成。
如图1和3所示,外压板21外部覆盖设置有屋面扣盖,需要说明的是,在屋面和屋脊处的外压板21上分别设置第一屋面扣盖211和第二屋面扣盖212。
其中,屋面扣盖的分缝位置设置铝单板,且内侧周边均匀涂抹建筑密封胶。该铝单板的厚度为2mm。
如图1和3所示,内压板23外部覆盖设置有内扣盖231,若建筑物内部有吊顶位置时可取消此扣盖。
本实施例中,单元板块1由上而下依次分层设置上层铝板11和下层铝板13,上层铝板11和下层铝板13内壁分别于边框两侧的外表面相贴合,上层铝板11和下层铝板13之间布置有保温层12,以提高节能效果,并且组装时应用岩棉钉将保温棉与铝板固定。其中,上层铝板11的厚度为3mm,下层铝板13的厚度为2mm,可作为保温铝板,而保温层12为100mm厚的保温棉。
如图4所示,上层单元板块1内设有连接第二边框62的内扣部,内扣部为凹型,以使得该区域的保温层12厚度减小,内扣部与上层单元板块1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隔,第二边框62的侧端面上连接有第一方管65,第一方管65设置在保温层12厚度减小的区域,以此增加上层单元板块1内扣部的强度;下层单元板块1端部及其第三边框63伸入上层单元板块1的内扣部,第二边框62的安装部伸出上层单元板块1,并嵌入第三边框63内,以此使第二边框62和第三边框63相互连接。
如图5所示,屋檐处单元板块1内的第四边框64与该单元板块1端部具有间距,第四边框64在其伸出至室外的安装部上连接屋面外侧收口7,该屋面外侧收口7同时有集水作用,可当檐沟用。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层单元板块1的端部以及屋檐处单元板块1的端部设置有封口铝板14,以此来将屋面的雨水进行导向。封口铝板14的厚度为2mm。
如图1和3-5所示,单元板块1的连接部内壁上设有贴合屋面边框6外表面的密封胶带5。
如图6-9所示,本实施例的屋面边框6内部设置有铝合金材质的第二方管601,第二方管601端部可通过铝角码与屋面边框6折边相连接,示意如图8。
而且在屋面边框6折边的夹角处同样可通过铝角码进行连接,示意如图9。
其中,该屋面边框6边长大于600mm时需固定加强筋602。加强筋602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强筋602与加强筋602以及第二方管601的间距不大于300mm;加强筋602的固定采用铝焊钉,但在加工时应确保铝板外表面不变形、褪色,固定应牢固。且焊接铝板时必须采用铝植钉;铝植钉焊接电压应在90V以上,且应垂直于铝板焊接,允许偏差为±1°
加强筋602的布置及与铝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如图7,注意加强筋602起始位置距铝板外边的尺寸要避开铝角,加强筋602垂直于长边布置,两边均大于200mm时,双向布肋(短边方向为主加强筋布置)。
如图1、3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包括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主体钢结构4上的钢方通31,钢方通31在其相对方向的侧面螺栓连接一块连接板32,通过连接板32连接第一边框61,以同时将相邻的第一边框61通过螺栓一同固定;主体钢结构4还可设置钢承台33,用于与钢方通31连接,该钢承台33主要通过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拼接而成,第一钢板用于与主体钢结构4连接,第二钢板在其顶部形成连接平台,用于支撑钢方通31。
因此基于上述内容,本实施例的屋面系统以及其所连接的建筑主体钢结构4优先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避免出现传统临时建筑现场组装时还需要大量的焊接的情况,降低了对施工的要求,以避免现场焊接位置以及根据现场特定设计的连接位置出错时,还需切除重新焊接。
同时,该屋面系统的所有板块在使用年限内,可以全部拆解,异地重新搭建。除了预埋件,局部的螺钉、螺栓等小五金外,所有材料几乎都可以重复利用。按设计使用年限25年,临时建筑单次使用3-5年计算,可重复使用5-8次。虽然一次性投入略高于普通临时建筑,但可长期循环使用,整体成本大大降低。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本质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或参数进行修改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边框(6)以及连接在屋面边框(6)上的单元板块(1),所述单元板块(1)的铝板端部设置有伸入屋面边框(6)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屋面边框(6)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屋面边框(6)在其屋脊和屋面处设置通过端部封板(2)连接的第一边框(61),所述第一边框(61)上设置有与主体钢结构(4)固定的支撑结构(3),相邻所述第一边框(61)之间具有连接间隔,所述端部封板(2)在第一边框(61)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所述内压板(23)和外压板(21)共时覆盖相邻侧的第一边框(61),且内压板(23)上设置有穿过连接间隔与外压板(21)连接的调节螺栓(22);
所述屋面边框(6)在屋面的上下层单元板块(1)拼接处设有拼合式连接的第二边框(62)和第三边框(63),所述屋面边框(6)在屋檐处的单元板块(1)端部设置第四边框(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板(21)外部覆盖设置有屋面扣盖,且在屋面和屋脊处的外压板(21)上分别设置第一屋面扣盖(211)和第二屋面扣盖(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扣盖的分缝位置设置铝单板,且内侧周边均匀涂抹建筑密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板(23)外部覆盖设置有内扣盖(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块(1)由上而下依次分层设置上层铝板(11)和下层铝板(13),所述上层铝板(11)和下层铝板(13)之间布置有保温层(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所述单元板块(1)内设有连接第二边框(62)的内扣部,所述内扣部与上层单元板块(1)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隔,所述第二边框(62)的侧端面上连接有第一方管(65);
下层所述单元板块(1)端部及其第三边框(63)伸入上层单元板块(1)的内扣部,所述第二边框(62)的安装部伸出上层单元板块(1)与第三边框(63)嵌入式连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所述单元板块(1)的端部以及屋檐处单元板块(1)的端部设置有封口铝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块(1)的连接部内壁上设有贴合屋面边框(6)外表面的密封胶带(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边框(6)内部设置有第二方管(6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边框(6)内部设置加强筋(6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0435.0U CN222120755U (zh) | 2024-04-10 | 2024-04-10 |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0435.0U CN222120755U (zh) | 2024-04-10 | 2024-04-10 |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120755U true CN222120755U (zh) | 2024-12-06 |
Family
ID=9367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30435.0U Active CN222120755U (zh) | 2024-04-10 | 2024-04-10 |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120755U (zh) |
-
2024
- 2024-04-10 CN CN202420730435.0U patent/CN2221207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56960B1 (en) |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
US8056289B1 (en) | Dual glazing panel system | |
US7827746B2 (en) | Hybrid window wall/curtain wall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
US5896711A (en) | Roof curb | |
US12000146B2 (en) | Exterior wall system | |
KR101628686B1 (ko) | 완전한 밀봉으로 구조적 완전성을 제공하는 건설 시스템 | |
WO2020216266A1 (zh) | 一种高效节能房 | |
KR20010012388A (ko) | 모듈라 샌드위치 패널과 주택건축방법 | |
CN222120755U (zh) | 一种装配式屋面系统 | |
CN115478654A (zh) | 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对拼屋面板的防水构造 | |
CN212507122U (zh) | 一种玻璃雨篷结构 | |
CN114482330A (zh) | 一种洁净厂房一体化金属外墙板系统 | |
JP2715195B2 (ja) | 壁体パネル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建築物の断熱、気密構法 | |
JPS5938561Y2 (ja) | ア−チ状構築物の構造 | |
JP3356881B2 (ja) | 組立シェルター | |
CN221143046U (zh) | 一种平急模块箱及其组件 | |
CN110984627A (zh) |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住宅 | |
CN217054519U (zh) | 一种阳光房梯屋结构 | |
CN219491510U (zh) |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 |
CN217537620U (zh) | 一种墙面雨棚 | |
CN217500730U (zh) | 一种钢结构屋面风机的连接结构 | |
CN213774984U (zh)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附框及其节点 | |
CN218758339U (zh) | 一种建筑屋面圆形采光天井 | |
CN213837077U (zh) | 一种岩棉夹芯板的防水结构 | |
CN217500836U (zh) | 一种挡雨板泛水安装节点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