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02827U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气阀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102827U CN222102827U CN202420226416.4U CN202420226416U CN222102827U CN 222102827 U CN222102827 U CN 222102827U CN 202420226416 U CN202420226416 U CN 202420226416U CN 222102827 U CN222102827 U CN 222102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ring
- outer ring
- channel
- gas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284 oxygen consum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阀及燃气灶。燃气灶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进气通道、内环通道、外环通道以及内外环连通通道;内环通道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内环喷嘴,外环通道的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外环喷嘴,外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内外环连通通道连接于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之间且能够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该燃气阀能够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使得爆炒模式下锅具中心加热效率提升,避免锅底部分区域烧干锅,在此基础上,外环火氧气需求量减少,更多的氧气能够对内环进行补充,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降低烟气浓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阀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作为厨房主要的烹饪工具,其性能也是影响烹饪体验和烹饪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爆炒菜品,市场上推出了具备爆炒模式的燃气灶,在燃气灶处于最大火力状态时,打开爆炒模式,使燃气流量进一步加大,进而提升火力,提升对锅具的加热速率。
目前市场流通的爆炒模式下外环火力加大的燃气灶,弊端日益明显,爆炒时锅具底部与外环火焰接触部位升温最快,易导致锅底部分区域烧干锅,但对锅具中心加热速率提升不够明显,并且受外环火力加大的影响,内环火苗需求的氧气补充量降低,导致内环火苗变长,沿锅具中心向四周扩散,导致锅具中心加热速率降低,而食材集中在锅具中间,食材受热速率降低,导致爆炒模式失效;同时外环火力加大导致火焰对锅把、旋钮、灶面等热辐射增加,导致锅把、旋钮、灶面等温升变高,影响用户体验。
部分厂家也推出了通过提升内环火力来实现爆炒模式的燃气灶,往往此类燃气灶内部需新增补充燃气的管路为内环火增加燃气,实现内环火增大,这种气路结构布局复杂,安装难度高,零部件成本也高;并且提升内环火力而不降低外环火力,将导致内环火氧气需求增大,若没有增加增氧装置,会出现内环火苗变长且燃烧不充分,燃气利用率低,烟气浓度高,对厨房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燃气阀及燃气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阀,在爆炒模式下,利用内、外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差,使外环通道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内补充,内环火力增大的同时又能降低外环火力,实现外环火耗氧量降低,使周边空气能为内环火提供更多氧气,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通过设置上述的燃气阀,使得内环火力增大的同时又能降低外环火力,实现外环火耗氧量降低,使周边空气能为内环火提供更多氧气,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燃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气通道、内环通道、外环通道以及内外环连通通道;
所述内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内环喷嘴,所述外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外环喷嘴,所述外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内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连接于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之间且能够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阀体内还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相连通;
所述燃气阀还包括阀芯和阀杆,所述阀杆与所述阀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腔内转动,以控制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内环通道之间的通断以及控制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之间的通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杆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杆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阀芯上开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通气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内环出气孔和外环出气孔,所述阀芯能够转动以调节所述内环出气孔与所述内环通道的重合面积以及所述外环出气孔与所述外环通道的重合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内环出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环喷嘴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外环出气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外环喷嘴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燃气阀还包括节流螺栓,所述节流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上并伸入所述内环通道内,且所述节流螺栓位于所述内环通道与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的连接处的上游;
所述节流螺栓上设置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与所述内环通道连通,所述节流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环喷嘴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燃气阀还包括爆炒电磁阀,所述爆炒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燃气阀还包括熄火保护电磁阀,所述熄火保护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燃气阀包括内环通气管、外环通气管以及内外环连通管路,所述内环通气管内设有所述内环通道,所述外环通气管内设有所述外环通道,所述内外环连通管路内设有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所述内外环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通气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通气管连接。
燃气灶,包括底盘、燃烧器和上述的燃气阀,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燃气阀的所述内环喷嘴和所述外环喷嘴分别与所述燃烧器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阀,通过进气通道能够分别向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内提供燃气,并分别通过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向燃烧器提供燃气。在爆炒模式下,内外环连通通道开启,从而将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之间连通,由于外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因此利用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内的气体压差,在开启内外环连通通道后,使外环通道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的流量增加,同时受分流影响,外环喷嘴的流量同步降低,从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简化气路结构布局的同时,使得在爆炒模式下锅具中心加热效率提升,避免锅底部分区域烧干锅,在此基础上,外环火氧气需求量减少,更多的氧气能够对内环进行补充,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降低烟气浓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通过设置上述的燃气阀,使得内环火力增大的同时又能降低外环火力,实现外环火耗氧量降低,使周边空气能为内环火提供更多氧气,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与阀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流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阀体;11、进气通道;12、内环通气管;121、内环通道;122、内环喷嘴;13、外环通气管;131、外环通道;132、外环喷嘴;14、内外环连通管路;141、内外环连通通道;15、阀腔;
20、阀杆;21、卡接部;
30、阀芯;31、卡接槽;32、通气腔;33、内环出气孔;34、外环出气孔;
40、节流螺栓;41、节流孔;
50、爆炒电磁阀;60、熄火保护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阀,可以应用于燃气灶。如图1和图2所示,该燃气阀具体包括阀体10,阀体10具有进气通道11、内环通道121、外环通道131以及内外环连通通道141,进气通道11与外部供气源相连通,内环通道121的一端与进气通道11连通,另一端设有内环喷嘴122,外环通道131的一端与进气通道11连通,另一端设有外环喷嘴132,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内外环连通通道141连接于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之间且能够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其中,燃气灶包括燃烧器,燃烧器设置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各自设置有相对独立的燃气通道,内环喷嘴122与内环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外环喷嘴132与外环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以实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的独立燃烧,使得燃烧器在使用时能够产生内环火和外环火,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阀,通过进气通道11能够分别向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提供燃气,并分别通过内环喷嘴122和外环喷嘴132向燃烧器提供燃气。在爆炒模式下,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开启,从而将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之间连通,由于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因此利用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差,在开启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后,使外环通道131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121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122的流量增加,同时受分流影响,外环喷嘴132的流量同步降低,从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在简化气路结构布局的同时,使得爆炒模式下锅具中心的加热效率提升,避免锅底部分区域烧干锅,在此基础上,外环火氧气需求量减少,更多的氧气能够对内环进行补充,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降低烟气浓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燃气阀包括内环通气管12、外环通气管13以及内外环连通管路14,其中,内环通气管12内设有内环通道121,外环通气管13内设有外环通道131,内环通气管12和外环通气管13的一端汇合并共同与进气通道11连通,内环通气管12的自由端为内环喷嘴122,外环通道131的自由端为外环喷嘴132,内外环连通管路14内设有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内外环连通管路14的一端与内环通气管12连接,另一端与外环通气管13连接。该燃气阀,通过在内环通气管12和外环通气管13之间设置内外环连通管路14,使得外环通气管13内的燃气可以通过内外环连通管路14向内环通气管12内补充,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以及外环火力的降低,气路结构布局简单,零部件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阀体10内还设有阀腔15,阀腔15分别与进气通道11、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相连通。燃气阀还包括阀芯30和阀杆20,阀杆20与阀芯30连接并能带动阀芯30在阀腔15内转动,以控制进气通道11与内环通道121之间的通断以及控制进气通道11和外环通道131之间的通断。阀杆20伸出于阀体10外的部分用于与旋钮连接,用户通过操作旋钮而控制阀杆20,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即可通过阀杆20带动阀芯30逆时针转动,从而控制进气通道11与内环通道121之间的通断以及控制进气通道11和外环通道131之间的通断,实现燃气的流通或截止,在旋拧阀芯30的过程中,还能够使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供燃气流通的截面尺寸发生变化,从而调整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的进气量,进而调节燃烧器的火力大小,以满足用户在烹饪过程中因食材数量的不同对于火力有不同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3所示,阀芯30上对应阀杆2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31,阀杆20上设置有卡接部21,卡接部21与卡接槽31配合。通过外力的按压以使阀杆20的卡接部21与阀芯30的卡接槽31配合在一起,从而使阀杆20与阀芯30保持连接关系,进而通过转动阀杆20带动阀芯30进行旋转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阀芯30上对应阀杆2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21,阀杆20上设置有卡接槽31,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当然,阀芯30与阀杆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并同步转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结合图3和图4,阀芯30上开设有通气腔32,通气腔32与进气通道11相连通,通气腔3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内环出气孔33和外环出气孔34,阀芯30能够转动以调节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使得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供燃气流通的截面尺寸发生变化,从而控制燃气的流量大小。
示例性地,当燃气灶处于关闭状态时,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均为零,此时通气腔32的外侧壁封堵住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以使通气腔32分别与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隔断开来,从而使外部供气不能往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进行供气。
当燃气灶处于使用状态时,按压旋钮并旋转,即可通过阀杆20带动阀芯30转动,以使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相连通、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相连通,外部燃气经进气通道11进入通气腔32,然后通过内环出气孔33进入内环通道121、通过外环出气孔34进入外环通道131,并通过内环喷嘴122进入内环火盖的燃气通道、通过外环喷嘴132进入外环火盖的燃气通道,使得燃烧器在使用时能够产生内环火和外环火。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阀芯30,能够调节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从而调整进入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的燃气流量,进而调节燃烧器的火力大小。例如,当需要将燃烧器的火力调小时,则通过旋转阀芯30使得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变小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变小,以使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供燃气流通的截面尺寸变小,此时进入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的燃气流量就会相应减小,燃烧器的内环火力和外环火力相应降低;当需要将燃烧器的火力调大时,反向旋转阀芯30,使得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变大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变大,以使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供燃气流通的截面尺寸变大,此时进入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的燃气流量就会相应增大,燃烧器的内环火力和外环火力相应提升。当内环出气孔33与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以及外环出气孔34与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均处于最大重合度时,燃气灶处于最大火力状态,此时打开爆炒模式,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开启,外环通道131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121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122的流量进一步增加,外环喷嘴132的流量相应降低,从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使得锅具中心加热效率提升。
为了实现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内环出气孔33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接面积,外环出气孔34的横截面积大于外环喷嘴132的出气口的截面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理想状态下,流体在同一时间内流过同一通道时,各个截面的流量是相同的(流量=流速×截面面积),即v1A1=v2A2,以内环通道121为例进行说明,v1为内环出气孔33的气流流速,v2为内环喷嘴122出气口的气流速度,A1为内环出气孔33的横截面积,A2为内环喷嘴122出气口的横截面积,由于内环出气孔33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接面积,即A1<A2,因此v1>v2,即内环出气孔33的气流流速大于内环喷嘴122出气口的气流速度。再根据伯努利原理:在理想情况下,流体经过同一通道时其能量是守恒的(包括压强、动能以及势能),即p1+ρv12/2+ρgh1=p2+ρv22/2+ρgh2=常量C,由上述内容已知v1>v2,因此,ρv12/2>ρv22/2,因此p1<p2,即流过内环出气孔33之后的气体压强小于流过内环喷嘴122出气口之后的气体压强。且由于内环出气孔33与外环出气孔34的气源相同,所以初始压强一样,也就是说,经过内环出气孔33节流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有明显降低,而外环出气孔34的横截面积大于外环喷嘴132的出气口的截面面积,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无明显降低,从而使得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因此,在开启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后,利用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差,可以使外环通道131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121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122的流量增加,外环喷嘴132的流量同步降低,从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
为了实现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燃气阀还包括节流螺栓40,节流螺栓40螺纹连接在内环通气管12上并伸入内环通道121内,以实现截止内环通道121的作用,且节流螺栓40位于内环通道121与内外环连通通道141的连接处的上游,节流螺栓40上设置有节流孔41,节流孔41与内环通道121连通,节流孔41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外环出气孔34的横截面积大于外环喷嘴132的出气口的截面面积。与上一段内容同理,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由于节流孔41的横截面积小于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即A1<A2,因此v1>v2,即节流孔41的气流流速大于内环喷嘴122出气口的气流速度。再根据伯努利原理,由于v1>v2,因此ρv12/2>ρv22/2,因此p1<p2,即流过节流孔41之后的气体压强小于流过内环喷嘴122出气口之后的气体压强。且由于内环出气孔33与外环出气孔34的气源相同,所以初始压强一样,也就是说,经过节流孔41节流后,位于内环喷嘴122之前且位于节流螺栓40之后的部分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有明显降低,而外环出气孔34的横截面积大于外环喷嘴132的出气口的截面面积,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无明显降低,从而使得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该段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因此,在开启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后,利用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差,可以使外环通道131内的燃气向内环通道121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122的流量增加,外环喷嘴132的流量同步降低,从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燃气阀还包括爆炒电磁阀50,爆炒电磁阀50设置在阀体10的外环通气管13上并用于控制内外环连通通道141的开启和关闭。当需要开启爆炒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爆炒开关,爆炒开关向控制器发送一键爆炒信号,控制器再触发爆炒电磁阀50开启,爆炒电磁阀50通过电流作用吸合,使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开启,外环通道131与内环通道121通过内外环连通通道141相连通,利用内环通道121和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差,使外环通道131内的燃气通过内外环连通通道141向内环通道121内补充,从而使内环喷嘴122的流量增加,外环喷嘴132的流量同步降低,最终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燃气阀还包括熄火保护电磁阀60,熄火保护电磁阀60设置在阀体10上并用于控制进气通道11的开启和关闭。熄火保护电磁阀60是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装置,一旦意外熄火(风吹灭、汤汁浇灭、点火不成功等),熄火保护电磁阀60就会自动切断进气通道11,即便燃灶具在使用状态也不会有燃气泄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底盘、燃烧器和上述的燃气阀,燃烧器设置于底盘上,燃气阀的内环喷嘴122和外环喷嘴132分别与燃烧器插接配合,以向燃烧器输送燃气,使得燃烧器能够产生内环火和外环火。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通过设置上述的燃气阀,而实现燃烧器内环火力的提升、外环火力的降低,在简化气路结构布局的同时,使得爆炒模式下锅具中心的加热效率提升,避免锅底部分区域烧干锅,在此基础上,外环火氧气需求量减少,更多的氧气能够对内环进行补充,使内环燃烧更加充分,降低烟气浓度。
具体地,燃烧器设置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各自设置有相对独立的燃气通道,内环喷嘴122与内环火盖的燃气通道插接配合,外环喷嘴132与外环火盖的燃气通道插接配合,以实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的独立燃烧,使得燃烧器在使用时能够产生内环火和外环火。该燃气阀设置为直插式的燃气阀,能够满足直插式燃烧系统的安装需求,省去了传统燃烧器与燃气阀之间的进气铜管,简化了管路,降低了整机成本和安装复杂度。其中,燃气灶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燃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具有进气通道(11)、内环通道(121)、外环通道(131)以及内外环连通通道(141);
所述内环通道(121)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11)连通,另一端设有内环喷嘴(122),所述外环通道(131)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11)连通,另一端设有外环喷嘴(132),所述外环通道(131)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内环通道(121)内的气体压强,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141)连接于所述内环通道(121)和所述外环通道(131)之间且能够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内还设有阀腔(15),所述阀腔(15)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11)、所述内环通道(121)和所述外环通道(131)相连通;
所述燃气阀还包括阀芯(30)和阀杆(20),所述阀杆(20)与所述阀芯(30)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阀芯(30)在所述阀腔(15)内转动,以控制所述进气通道(11)与所述内环通道(121)之间的通断以及控制所述进气通道(11)和所述外环通道(131)之间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0)和所述阀杆(20)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31),所述阀芯(30)和所述阀杆(20)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21),所述卡接部(21)与所述卡接槽(3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0)上开设有通气腔(32),所述通气腔(32)与所述进气通道(11)相连通,所述通气腔(3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内环出气孔(33)和外环出气孔(34),所述阀芯(30)能够转动以调节所述内环出气孔(33)与所述内环通道(121)的重合面积以及所述外环出气孔(34)与所述外环通道(131)的重合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出气孔(3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外环出气孔(34)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外环喷嘴(132)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还包括节流螺栓(40),所述节流螺栓(40)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10)上并伸入所述内环通道(121)内,且所述节流螺栓(40)位于所述内环通道(121)与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141)的连接处的上游;
所述节流螺栓(40)上设置有节流孔(41),所述节流孔(41)与所述内环通道(121)连通,所述节流孔(4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内环喷嘴(122)的出气口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还包括爆炒电磁阀(50),所述爆炒电磁阀(50)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141)的开启和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还包括熄火保护电磁阀(60),所述熄火保护电磁阀(60)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上并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通道(11)的开启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所述的燃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包括内环通气管(12)、外环通气管(13)以及内外环连通管路(14),所述内环通气管(12)内设有所述内环通道(121),所述外环通气管(13)内设有所述外环通道(131),所述内外环连通管路(14)内设有所述内外环连通通道(141),所述内外环连通管路(14)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通气管(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通气管(13)连接。
10.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燃烧器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气阀,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燃气阀的所述内环喷嘴(122)和所述外环喷嘴(132)分别与所述燃烧器插接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26416.4U CN222102827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26416.4U CN222102827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102827U true CN222102827U (zh) | 2024-12-03 |
Family
ID=9362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26416.4U Active CN222102827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102827U (zh) |
-
2024
- 2024-01-30 CN CN202420226416.4U patent/CN2221028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4127727A1 (zh) | 一种鼓风式全预混集成灶 | |
CN205505095U (zh) | 自动控火燃气灶 | |
CN2658641Y (zh) | 一种可分段燃烧的新型燃气热水器 | |
CN202109547U (zh) | 集热式高效节能燃烧中餐炒灶 | |
CN101398190B (zh) | 高效节能燃气灶具 | |
CN222102827U (zh) | 燃气阀及燃气灶 | |
CN214198788U (zh) | 燃气控制阀及燃气灶 | |
CN210638029U (zh) | 分段燃烧装置及燃气加热设备 | |
CN204329084U (zh) | 一种可连续调节火力大小的燃气灶具 | |
CN216479073U (zh) | 一种同步调节内外环火焰大小的燃气灶具及集成灶 | |
CN201152554Y (zh) | 一种燃气灶 | |
CN204678413U (zh) | 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气化灶及其风式富氧助燃恒温装置 | |
CN221005158U (zh) | 烹饪设备 | |
CN113217914A (zh) | 一种均匀分段燃烧的燃烧器及壁挂炉 | |
CN221403145U (zh) | 烹饪设备 | |
CN221403146U (zh) | 烹饪设备 | |
CN221005159U (zh) | 烹饪设备 | |
CN221005160U (zh) | 烹饪设备 | |
CN221375756U (zh) | 烹饪设备 | |
CN111237502A (zh) | 一种具有自动火力切换功能的阀体结构 | |
CN201145330Y (zh) | 一种感应节能燃气灶 | |
CN113446731A (zh) | 一种低损耗高效率的燃气壁挂炉 | |
CN107044659B (zh) | 一种灶体增氧燃烧系统的作用方法 | |
CN222783545U (zh) | 一种燃气灶控制阀组件 | |
CN203940489U (zh) | 一种燃气灶壳体及应用有该燃气灶壳体的燃气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