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01110U -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101110U
CN222101110U CN202420819256.4U CN202420819256U CN222101110U CN 222101110 U CN222101110 U CN 222101110U CN 202420819256 U CN202420819256 U CN 202420819256U CN 222101110 U CN222101110 U CN 222101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tank
water
collection tank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8192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立功
邹志胜
赵小虎
孔华彪
乔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chua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chua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chua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chua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8192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101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101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101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控制系统,箱体内设置带有进水管的真空收集罐、带有排气管的水箱和至少一组排污泵,真空收集罐和水箱之间连接至少一组带有真空泵的真空泵组管路,真空泵组管路的输入端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收集罐相连、输出端通过排气管与水箱的上部相连;排污泵设置于真空收集罐外部、排污泵的输入端与真空收集罐相连,排污泵的输出端连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单向阀;控制系统与真空收集罐、排污泵和真空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化设计将排污泵与真空收集罐联用,能够减轻设备的体积,并且将传统真空排水技术和传统排污水泵技术的结合,具有二者的互补优势。

Description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首选动力来源,泵站一般由水箱或水池、水泵、控制柜、管道阀门、机座等组成到现场施工组装。传统的真空泵站由真空泵、管道阀门、收集罐、排污泵及附属控制器等组成,具有安装、搬运及使用非常麻烦,体积较大,噪音大扰民,维护成本高等缺点。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一种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集成度高、容积优化、占地面积少、安装维护方便等显著特点的智能一体化真空污水处理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控制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带有进水管的真空收集罐、带有排气管的水箱和至少一组排污泵,所述真空收集罐和所述水箱之间连接至少一组带有真空泵的真空泵组管路,所述真空泵组管路的输入端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收集罐相连、输出端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水箱的上部相连;
所述排污泵设置于所述真空收集罐外部、所述排污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收集罐相连,所述排污泵的输出端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单向阀;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真空收集罐、所述排污泵和所述真空泵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真空收集罐和所述水箱之间连接两组或多组并联的真空泵组管路,所述箱体内设置两组排污泵。
可选的,所述真空收集罐上所述进水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出水口,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水箱排气口。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所述真空收集罐与所述排污泵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真空管上分别设置第一蝶阀、第二蝶阀和第三蝶阀。
可选的,所述真空管、所述进水管均连接在所述真空收集罐的侧壁偏上部。
可选的,所述水箱与所述排污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排污泵的出水管与所述真空收集罐之间通过回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上具有阀门,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真空收集罐内,且所述回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真空收集罐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真空收集罐上设置负压检测元件和水位监测元件,所述真空收集罐底部设置真空罐存水排空口,所述真空罐存水排空口伸出所述箱体外。
可选的,所述负压检测元件为真空表,所述水位监测元件为设置于真空收集罐侧壁上的液位计。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负压检测元件、所述水位监测元件、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排污泵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一体化设计,安装及运输方便,安装时接上外接管道即可使用;
2.体积小,占用空间少,适合狭小空间的使用;可反复安装使用,也可移动使用,可从一处整体搬迁至另一处使用;
3.更换方便,设计有不同型号,可根据不同流量和功率的需求,置换不同的型号;
4.一体化箱体外壳对内部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在室外使用;
5.箱体外壳对路过的行人及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人员碰触不到内部设备;
6.排污水泵位于真空罐外部,便于维修更换;
7.可采用双管路一用一备的设计,真空泵和排污泵都采用一用一备设计,自行切换,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保证整体设备的正常使用,还可根据不同场地、流量的需求,在一般情况启用单台泵,水量大时同时起两台泵,还可通过控制柜控制两台泵轮流变频启用,延长泵的使用年限;
8.一体化设计将排污泵与真空收集罐联用,能够减轻设备的体积,并且将传统真空排水技术和传统排污水泵技术的结合,具有二者的互补优势;
9.自动运行,真空泵根据真空收集罐的负压值自动启停,使真空收集罐一直保持一定的负压,外置排污泵根据真空收集罐内水位的高低自动启停排水,使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是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图1另一侧的透视图;
图中:1、水箱排气口;2、进水口;3、真空罐存水排空口;4、出水口;5、第一蝶阀;6、单向阀;7、底座;8、排污泵;9、第二蝶阀;10、水箱;11、真空收集罐;12、真空表;13、门;14、第三蝶阀;15、液位计;16、真空泵;17、控制箱;18、回水管;1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控制系统,箱体内设置带有进水管的真空收集罐11、带有排气管的水箱10和至少一组排污泵8,真空收集罐11和水箱10之间连接至少一组带有真空泵16的真空泵组管路,真空泵组管路的输入端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收集罐11相连、输出端通过排气管与水箱10的上部相连,水箱与真空泵16通过管线连通;
排污泵8设置于真空收集罐11外部、排污泵8的输入端与真空收集罐11相连,排污泵8的输出端连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单向阀6;
控制系统与真空收集罐11、排污泵8和真空泵16电连接;
真空收集罐11上进水管伸出箱体外的端口为进水口2,出水管伸出箱体外的端口为出水口4,水箱排气管伸出箱体外的端口为水箱排气口1。
排污泵8可以与水箱10连通,通过水箱10对排污泵进行补水,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排污泵8的出水管处设置一带阀门19的回水管18,其中回水管18的一端伸入真空收集罐11内,回水管18的管口朝向真空收集罐11的底部,设置该回水管18可以将排污泵8与真空收集罐11连通,使真空回收罐11替代水箱10对排污泵8进行补水,同时在进行排水时,可利用排污泵8内从回水管18返回的水对真空收集罐11的底部进行反冲洗,避免真空回收罐11底部的泥沙沉积。该回水管18的内径较小,不会造成排污泵8本身的流量损失。
上述结构的工作流程为:真空泵16启动→→真空收集罐11形成负压(真空收集罐11负压值可设定一定范围,真空泵根据设定值自动启停,使真空收集罐11始终保持一定负压,真空收集罐11达到一定负压,真空泵16停止)→→污水从进水口2吸入真空收集罐11→→真空收集罐11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排污泵8启动→→污水从出水管排出→→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排污泵8停止(排污泵8根据真空收集罐11内的水位自动启停)→→单向阀6将管路关闭,使真空收集罐11保持负压。
为了使设备的运行更有保障,真空收集罐11和水箱之间可以连接两组并联的真空泵组管路,箱体内设置两组排污泵8。真空泵和排污泵8都采用一用一备设计,自行切换,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保证整体设备的正常使用,还可根据不同场地、流量的需求,在一般情况启用单台泵,水量大时同时起两台泵,还可通过控制柜控制两台泵轮流变频启用,延长泵的使用年限。但该双真空泵管路和双排污泵8的设计将使设备的整体体积增加,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出水管、真空收集罐11与排污泵8之间的管路上、真空管上分别设置第一蝶阀5、第二蝶阀9和第三蝶阀14。蝶阀的设置用于在维修设备时将管道关闭。
真空管、进水管均连接在真空收集罐11的侧壁偏上部。
真空收集罐11上设置负压检测元件—真空表12和水位监测元件—液位计15,真空收集罐11底部设置真空罐存水排空口3,真空罐存水排空口3伸出箱体外。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真空表12、液位计15、真空泵和排污泵8电连接。真空表12在显示真空收集罐11真空度的同时,对被测(控)压力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发信、报警(真空收集罐11到达一定负压值时,真空表12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根据信号控制真空泵启停,使真空收集罐11的负压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液位计15可选用双色磁翻板液位计,可以显示真空收集罐11内的液位,当真空收集罐11内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会触发磁性开关发讯器,发讯器发出信号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受的信号控制排污泵8的启停,使真空收集罐11内的液位始终保持一定高度。
上述结构的技术特点:
1.一体化设计,安装及运输方便,安装时接上外接管道即可使用;
2.传统真空泵站由真空泵,收集罐,排污泵及附属控制器等组成,体积较大,安装使用麻烦。本设计一体化真空污水处理设备体积小,占用空间少,适合狭小空间的使用,且排污泵至于真空收集罐外部,便于日常检修维护。
3.全自动运行,真空泵根据真空收集罐的负压值自动启停,使真空收集罐一直保持一定的负压。外置排污泵根据真空收集罐内水位的高低自动启停排水,使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4.将排污泵排水系统和真空罐吸水系统集成到一起,是创新设计,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利于运输和安装,且真空系统和排水系统可通过蝶阀断开,后期维修方便。是将传统真空排水技术和传统排水泵排水技术的结合,具有二者的优势互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控制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带有进水管的真空收集罐、带有排气管的水箱和至少一组排污泵,所述真空收集罐和所述水箱之间连接至少一组带有真空泵的真空泵组管路,所述真空泵组管路的输入端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收集罐相连、输出端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水箱相连;
所述排污泵设置于所述真空收集罐外部、所述排污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收集罐相连,所述排污泵的输出端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单向阀;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真空收集罐、所述排污泵和所述真空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收集罐和所述水箱之间连接两组或多组并联的真空泵组管路,所述箱体内设置两组排污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收集罐上所述进水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出水口,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端口为水箱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所述真空收集罐与所述排污泵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真空管上分别设置第一蝶阀、第二蝶阀和第三蝶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所述进水管均连接在所述真空收集罐的侧壁偏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排污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的出水管与所述真空收集罐之间通过回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上具有阀门,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真空收集罐内,且所述回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真空收集罐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收集罐上设置负压检测元件和水位监测元件,所述真空收集罐底部设置真空罐存水排空口,所述真空罐存水排空口伸出所述箱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元件为真空表,所述水位监测元件为设置于真空收集罐侧壁上的液位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负压检测元件、所述水位监测元件、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排污泵电连接。
CN202420819256.4U 2024-04-19 2024-04-19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22101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19256.4U CN222101110U (zh) 2024-04-19 2024-04-19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819256.4U CN222101110U (zh) 2024-04-19 2024-04-19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101110U true CN222101110U (zh) 2024-12-03

Family

ID=9361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819256.4U Active CN222101110U (zh) 2024-04-19 2024-04-19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101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2101110U (zh) 智能一体化真空废水处理装置
CN111395460A (zh) 一种常鲜储水供水设备
CN201801948U (zh) 离心泵常吊真空引水启动装置
CN212271107U (zh) 一种常鲜储水供水设备
CN205296301U (zh) 一种稳压箱式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9529434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液压站
CN222065741U (zh) 一种一体化真空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CN206784497U (zh) 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6646580U (zh) 智能无负压箱式泵站
CN101092821B (zh) 无负压罐
CN210853745U (zh) 真空自动排液罐
CN114215154A (zh) 一种单相流双相流任意切换型负压井及排液系统
CN212236304U (zh) 一种小型集成过滤系统
CN200967970Y (zh) 无负压罐
CN208309683U (zh) 一种自带管道间的箱式一体化泵站
CN222632396U (zh) 地埋管束供水系统
CN216340019U (zh) 智能式污水处理提升装置
CN214272261U (zh) 一种三腔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21014948U (zh) 一种用于气象站蒸发器自动加汲水装置
CN219931203U (zh)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CN217734221U (zh) 一种带真空引水罐的变频供水设备
CN222796669U (zh) 一种双泵外置式污水提升设备
CN211816584U (zh) 一种一体式结构的箱式供水设备
CN222730658U (zh) 一种二次增压地埋管束供水系统
CN219671509U (zh) 二次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