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97708U -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097708U
CN222097708U CN202420201327.4U CN202420201327U CN222097708U CN 222097708 U CN222097708 U CN 222097708U CN 202420201327 U CN202420201327 U CN 202420201327U CN 222097708 U CN222097708 U CN 22209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ixed
chuck
laser cutting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013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利平
曹文平
徐紫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e Yu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e Yu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e Yu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e Yu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013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09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09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09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切割技术领域,尤其为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组件,以及移动组件顶部设置的顶升组件,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左夹头和右夹头分别拧接在螺杆两端不同方向的螺纹上,此时螺杆的转动带动左夹头和右夹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左夹头和右夹头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通过驱动轮将U型支架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气缸推动左右位移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对夹持限位组件固定工件进行取放操作,通过左右位移组件和前后位移组件将工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被限位状态,且稳定性高、安全性强、且灵活性好。

Description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激光切割设备高度固定,工作人员操作时需要将金属板件转运到激光切割设备的操作台上,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将其举高转送置激光切割台上,但此过程耗费人力;
经查公开(公告)号:CN 218558909 U公开了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包括升降结构、顶板、输送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顶板设于升降结构上,所述输送组件设于顶板上,所述固定组件设于顶板上;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转动辊、蜗轮和蜗杆,所述顶板为凹型结构设置,所述转动辊的轴旋转贯穿顶板的两侧壁且伸出,所述转动辊均匀设有多组,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转动辊的轴上,所述蜗轮与转动辊对应设置,所述顶板的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蜗杆的两端旋转设于固定板的侧壁,所述蜗杆与蜗轮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虽然该设计实现了转运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顶升组件将工件顶升到加工台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工件输送到加工台上,再次过程中首先输送时工件并未限位,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其次通过输送组件仅仅是把工件推送到加工台上,并不能对其进行位置的摆放,还需要人工对工件进行调整,使其到达切割的指定位置,灵活性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组件,以及移动组件顶部设置的顶升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升组件顶部的左右位移组件和设置在左右位移组件上的前后位移组件,以及设置在前后位移组件上的夹持限位组件;
所述夹持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前后位移组件上的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左右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贯穿设置有左右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所述U型支座侧壁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转子与螺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螺杆左右两端分别拧接有左夹头和右夹头,且左夹头和右夹头内侧壁固定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前后位移组件包括固定在左右位移组件上的U型座,所述U型座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用于导向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前后滑动的导块,所述导块拧接在第一螺杆上,所述U型座侧壁固定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转子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左右位移组件包括固定在顶升组件顶部的支块,所述支块底部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内部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滑块,所述支块右侧壁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固定在移动组件上的第一气缸和滑筒滑杆组件,且两者顶端均设置有支柱,两所述支柱之前固定左右位移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底部四角设置有驱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左夹头和右夹头分别拧接在螺杆两端不同方向的螺纹上,此时螺杆的转动带动左夹头和右夹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左夹头和右夹头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通过驱动轮将U型支架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气缸推动左右位移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对夹持限位组件固定工件进行取放操作,通过左右位移组件和前后位移组件将工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被限位状态,且稳定性高、安全性强、且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位移组件和夹持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位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移动组件;11、U型支架;12、驱动轮;
2、顶升组件;21、第一气缸;22、支柱;
3、左右位移组件;31、支块;32、滑道;33、滑块;34、气缸;
4、前后位移组件;41、U型座;42、第一螺杆;43、导轨;44、导块;45、第一减速电机;
5、夹持限位组件;51、U型支座;52、螺杆;53、减速电机;54、左夹头;55、右夹头;5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以及移动组件1顶部设置的顶升组件2。
本实施方案中:经查公开(公告)号:CN 218558909 U公开了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虽然该设计实现了转运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顶升组件将工件顶升到加工台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工件输送到加工台上,再次过程中首先输送时工件并未限位,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其次通过输送组件仅仅是把工件推送到加工台上,并不能对其进行位置的摆放,还需要人工对工件进行调整,使其到达切割的指定位置,灵活性较差”,结合实际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此基础加上了左右位移组件3、前后位移组件4和夹持限位组件5。
如图1-图4所示;
结合上述内容,为了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升组件2顶部的左右位移组件3和设置在左右位移组件3上的前后位移组件4,以及设置在前后位移组件4上的夹持限位组件5;
所述夹持限位组件5包括固定在前后位移组件4上的U型支座51,所述U型支座51左右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贯穿设置有左右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52,所述U型支座51侧壁安装有减速电机53,所述减速电机53的转子与螺杆52相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杆52左右两端分别拧接有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且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内侧壁固定有防滑垫56。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减速电机53带动螺杆52进行转动,由于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分别拧接在螺杆52两端不同方向的螺纹上,此时螺杆52的转动带动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后位移组件4包括固定在左右位移组件3上的U型座41,所述U型座41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螺杆42和用于导向的导轨43,所述导轨43上设置有前后滑动的导块44,所述导块44拧接在第一螺杆42上,所述U型座41侧壁固定有第一减速电机45,所述第一减速电机45的转子与第一螺杆4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减速电机45带动第一螺杆42进行转动,由于导块44被导轨43限位,且导块44拧接在第一螺杆42上,此时带动导块44在导轨43上前后运动,进而调节被夹持限位组件5固定工件的位置,使其放置在加工台的指定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右位移组件3包括固定在顶升组件2顶部的支块31,所述支块31底部设置有滑道32,所述滑道32内部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滑块33,所述支块31右侧壁固定有气缸34,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与滑块33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气缸34推动滑块33在滑道32内部左右移动,进而调节被夹持限位组件5固定工件的位置,使其放置在加工台的指定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2包括固定在移动组件1上的第一气缸21和滑筒滑杆组件,且两者顶端均设置有支柱22,两所述支柱22之前固定左右位移组件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气缸21推动左右位移组件3进行上下运动,对夹持限位组件5固定工件进行取放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U型支架11,所述U型支架11底部四角设置有驱动轮12。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驱动轮12将U型支架11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工件的转运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减速电机53带动螺杆52进行转动,由于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分别拧接在螺杆52两端不同方向的螺纹上,此时螺杆52的转动带动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对工件进行限位夹持,通过驱动轮12将U型支架11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气缸21推动左右位移组件3进行上下运动,对夹持限位组件5固定工件进行取放操作,通过左右位移组件3和前后位移组件4将工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被限位状态,且稳定性高、安全性强、且灵活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以及移动组件(1)顶部设置的顶升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升组件(2)顶部的左右位移组件(3)和设置在左右位移组件(3)上的前后位移组件(4),以及设置在前后位移组件(4)上的夹持限位组件(5);
所述夹持限位组件(5)包括固定在前后位移组件(4)上的U型支座(51),所述U型支座(51)左右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贯穿设置有左右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52),所述U型支座(51)侧壁安装有减速电机(53),所述减速电机(53)的转子与螺杆(5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2)左右两端分别拧接有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且左夹头(54)和右夹头(55)内侧壁固定有防滑垫(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位移组件(4)包括固定在左右位移组件(3)上的U型座(41),所述U型座(41)两端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第一螺杆(42)和用于导向的导轨(43),所述导轨(43)上设置有前后滑动的导块(44),所述导块(44)拧接在第一螺杆(42)上,所述U型座(41)侧壁固定有第一减速电机(45),所述第一减速电机(45)的转子与第一螺杆(4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位移组件(3)包括固定在顶升组件(2)顶部的支块(31),所述支块(31)底部设置有滑道(32),所述滑道(32)内部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滑块(33),所述支块(31)右侧壁固定有气缸(34),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与滑块(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2)包括固定在移动组件(1)上的第一气缸(21)和滑筒滑杆组件,且两者顶端均设置有支柱(22),两所述支柱(22)之前固定左右位移组件(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U型支架(11),所述U型支架(11)底部四角设置有驱动轮(12)。
CN202420201327.4U 2024-01-29 2024-01-29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Active CN22209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01327.4U CN222097708U (zh) 2024-01-29 2024-01-29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01327.4U CN222097708U (zh) 2024-01-29 2024-01-29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097708U true CN222097708U (zh) 2024-12-03

Family

ID=9362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01327.4U Active CN222097708U (zh) 2024-01-29 2024-01-29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097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2180A (zh) 一种超薄硅片生产用硅棒切割设备
CN115367470B (zh) 一种石墨舟移送装置
CN222097708U (zh) 激光切割用转运装置
CN110883481A (zh) 一种焊接用可调节高度的滚轮架
CN220533987U (zh) 一种立式不锈钢化工储罐导向安装夹具
CN208248055U (zh) 导弹车体定位定向机构
CN111037336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钻床
CN217143865U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工作台
CN216940560U (zh) 一种用于泵体的组装平台
CN212350235U (zh) 一种建筑钢筋切割设备
CN212330379U (zh) 一种龙门锯床延长加工架
CN112427949B (zh) 一种锚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CN211248415U (zh) 一种钢管表面自动钻孔设备
CN212470234U (zh) 一种板材和管材一体式激光切割机
CN218747339U (zh) 一种快速反面定位夹具
CN220407854U (zh) 一种机械零件固定工装
CN114290548A (zh) 一种超薄硅片生产用硅棒切割设备
CN221521167U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金属加工设备
CN220006884U (zh) 一种轴类工件加工装置
CN222492368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固定平台
CN213672641U (zh) 一种轴两端全自动加工机
CN222570285U (zh) 一种精密机械臂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805064U (zh) 一种扳手加工用四柱液压机用上料装置
CN221018745U (zh) 一种带有进料机构的万向摇臂钻床
CN221318306U (zh) 一种轨道式玻璃辅助下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