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34206U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34206U CN222034206U CN202323613608.5U CN202323613608U CN222034206U CN 222034206 U CN222034206 U CN 222034206U CN 202323613608 U CN202323613608 U CN 202323613608U CN 222034206 U CN222034206 U CN 2220342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zone
- flue gas
- gas distribution
- gas
- gas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包括烟气管道、臭氧主管和布气支管,多个布气支管穿过烟气管道侧壁,布气支管上安装有多个多角度喷嘴,多角度喷嘴上开设多个顶部喷气孔和多个侧面喷气孔,侧面喷气孔出口向下倾斜;烟气管道内固设多个交叉错位布置的折流板;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交叉错位布置的多个折流板协同作用,提高了烟气管道中气体的湍动效果,使烟气与臭氧能够充分接触和混合,保证了臭氧的利用率;(2)通过多角度喷嘴,扩大了布气支管喷气角度范围,有效的提高了臭氧和烟气的混合效果,侧面喷气孔与顶面喷气孔相连可平衡回吸压力,且开口下的侧面喷气孔还有一定防堵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大多来自于燃料燃烧,如工业窑炉等,对于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消减主要来源于电厂的烟气脱硝、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等方式。臭氧是一种氧化剂,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除去工业烟气中的氨氧化物等污染物,因此常用于烟气管道的尾气脱硝。
现有技术中的低温臭氧脱硝作为一种新型脱硝方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现有臭氧脱硝装置中的臭氧布气系统结构比较简单,烟气在烟气管道内接触不充分,烟气与臭氧混合效果不佳,造成臭氧利用率低与浪费;现有布气管上的气体喷孔的朝向单一,喷气角度范围小,不利于臭氧与烟气进行充分混合,且烟道内还存有一定的烟灰等固体颗粒,落入布气管喷孔时容易造成喷孔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烟气与臭氧在烟气管道内接触不充分,烟气与臭氧混合效果不佳;以及现有布气管上的气体喷孔喷气角度范围小且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包括烟气管道、臭氧主管和布气支管,所述臭氧主管安装于所述烟气管道侧壁的外侧,所述臭氧主管沿所述烟气管道直径等距离安装多个布气支管,多个所述布气支管穿过所述烟气管道侧壁,所述布气支管包括位于所述烟气管道内部的喷管段和位于所述烟气管道外部的连接段,所述喷管段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多角度喷嘴,所述多角度喷嘴上开设多个顶部喷气孔和多个侧面喷气孔,所述顶端喷气孔和所述侧面喷气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面喷气孔出口向下倾斜;所述烟气管道内固设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固设于所述布气支管上方,的喷管段和位于所述烟气管道外部的连接段,所述喷管段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多角度喷嘴,所述多角度喷嘴上开设多个顶部喷气孔和多个侧面喷气孔,所述顶端喷气孔和所述侧面喷气孔一对一连通,所述侧面喷气孔出口向下倾斜;所述烟气管道内固设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固设于所述布气支管上方,多个所述折流板交叉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多角度喷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的上部为风帽锥顶,所述顶部喷气孔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锥面上,侧面喷气孔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周面上。
作为优选,沿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烟气管道内设置有至少3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所在平面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臭氧主管的气体入口处安装对接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布气支管的尾部安装固定法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喷管段之间安装密闭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臭氧主管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层和碳纤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1)通过交叉错位布置的多个折流板协同作用,提高了烟气管道中气体的湍动效果,使烟气与臭氧能够充分接触和混合,从而保证了臭氧的利用率,使烟气的脱硝效果更好;
(2)通过多角度喷嘴,扩大了布气支管喷气角度范围,有效的提高了臭氧和烟气的混合效果,侧面喷气孔与顶面喷气孔相连可平衡回吸压力,且开口下的侧面喷气孔还有一定防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臭氧脱硝布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臭氧脱硝布气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臭氧脱硝布气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多角度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臭氧脱硝布气装置折流板布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烟气管道;2. 臭氧主管;
3. 布气支管;301. 喷管段;302. 连接段;303. 固定法兰;304. 密闭法兰;
4. 多角度喷嘴;401. 顶部喷气孔;402. 侧面喷气孔;403. 喷头主体;
5. 折流板;6. 对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烟气管道1、臭氧主管2和布气支管3,臭氧主管2安装于烟气管道1侧壁的外侧,臭氧主管2沿烟气管道1直径水平方向等距离安装多个布气支管3,多个布气支管3贯穿烟气管道1侧壁,布气支管3包括位于烟气管道1内部的喷管段301和位于烟气管道1外部的连接段302,喷管段301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多角度喷嘴4,多角度喷嘴4上开设多个顶部喷气孔401和多个侧面喷气孔402,顶部喷气孔401和侧面喷气孔402一对一连通,侧面喷气孔402出口向下倾斜;烟气管道1内固设多个折流板5,多个折流板5固设于布气支管3上方,多个折流板5交叉错位布置。
如图4所示,多角度喷嘴4包括喷头主体403,喷头主体403的上部为风帽锥顶,顶部喷气孔401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锥面上,侧面喷气孔402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周面上。
如图5所示,沿烟气的流动方向,烟气管道1内设置有至少3个折流板5,折流板5所在平面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如图1和图3所示,臭氧主管2的气体入口处安装对接法兰6。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布气支管3的尾部均安装固定法兰303,多个连接段302与喷管段301之间均安装密闭法兰304。
臭氧主管2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层和碳纤维层,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工作原理:当含氮氧化物的烟气由烟气管道1向上排出时,工作人员打开臭氧主管2,臭氧气体由臭氧主管2进入多个布气支管3,并由多个布气支管3喷管段301中的多个多角度喷嘴4中喷出。在喷气过程中,臭氧在每个喷头主体403的多个顶部喷气孔402和多个侧面喷气孔402分别沿着风帽锥顶的圆锥面和风帽锥顶的圆周面从不同方向喷出,有效的提高了臭氧和烟气的混合效果,侧面喷气孔402与顶面喷气孔401相连,可平衡回吸压力,且当顶面喷气孔401落入烟灰等固体颗粒物时,侧面喷气孔402向下倾斜可使颗粒物沿着侧面喷气孔402孔壁向下排出。
当烟气经过多个布气管3上方时,交叉错位布置的多个折流板5协同作用,提高了烟气管道1中气体的湍动效果,使烟气与臭氧能够充分接触和混合,从而保证了臭氧的利用率,使烟气的脱硝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包括烟气管道(1)、臭氧主管(2)和布气支管(3),所述臭氧主管(2)安装于所述烟气管道(1)侧壁的外侧,所述臭氧主管(2)沿所述烟气管道(1)直径水平方向等距离安装多个布气支管(3),多个所述布气支管(3)贯穿所述烟气管道(1)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支管(3)包括位于所述烟气管道(1)内部的喷管段(301)和位于所述烟气管道(1)外部的连接段(302),所述喷管段(301)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多角度喷嘴(4),所述多角度喷嘴(4)上开设多个顶部喷气孔(401)和多个侧面喷气孔(402),所述顶部喷气孔(401)和所述侧面喷气孔(402)一对一连通,所述侧面喷气孔(402)出口向下倾斜;所述烟气管道(1)内固设多个折流板(5),多个所述折流板(5)固设于所述布气支管(3)上方,多个所述折流板(5)交叉错位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度喷嘴(4)包括喷头主体(403),所述喷头主体(403)的上部为风帽锥顶,所述顶部喷气孔(401)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锥面上,侧面喷气孔(402)的出口位于风帽锥顶的圆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烟气管道(1)内设置有至少3个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所在平面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主管(2)的气体入口处安装对接法兰(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布气支管(3)的尾部均安装固定法兰(303),多个所述连接段(302)与所述喷管段(301)之间均安装密闭法兰(3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脱硝布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主管(2)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层和碳纤维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13608.5U CN222034206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13608.5U CN222034206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34206U true CN222034206U (zh) | 2024-11-22 |
Family
ID=9350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613608.5U Active CN222034206U (zh) | 2023-12-28 | 2023-12-28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34206U (zh) |
-
2023
- 2023-12-28 CN CN202323613608.5U patent/CN2220342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14019U (zh) | 一种新型scr脱硝装置 | |
CN107008144B (zh) | 一种实现scr烟气脱硝多级喷氨的装置及烟气脱硝方法 | |
CN203577639U (zh) | 用于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旋流混合装置 | |
CN102166472A (zh) | 用于scr脱硝系统的旋流式喷氨装置 | |
CN113144642A (zh) | 一种用于蒸发热解的装置 | |
CN208839373U (zh) | 一种用于水泥scr脱硝的氨水蒸发装置 | |
CN205386412U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硝系统 | |
CN203916431U (zh) | 一种气相氧化结合湿法吸收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装置 | |
CN222034206U (zh) | 一种臭氧脱硝布气装置 | |
CN206996271U (zh) | 一种实现scr烟气脱硝多级喷氨的装置 | |
CN206858496U (zh) | 一种活化还原贫氧燃烧系统 | |
CN202113779U (zh) | 用于scr脱硝系统的旋流式喷氨装置 | |
CN209735350U (zh) | 一种烟气混合扰流装置 | |
CN219252203U (zh) | 一种适用于sncr工艺的喷氨装置 | |
CN215842431U (zh) | 一种烟道型气体混合反应器 | |
CN112495170B (zh) | 一种进气分配器和烟气净化系统 | |
CN213286364U (zh) |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烟气分流脱硝系统 | |
CN214809860U (zh) | 一种用于蒸发热解的装置 | |
CN112657334B (zh) | 脱硝余热锅炉 | |
CN108905555B (zh) | 一种复合式烟道臭氧分布系统 | |
CN221432620U (zh) | 一种用于scr脱硝系统的喷氨格栅喷嘴装置 | |
CN208526247U (zh) | 一种氧化脱硝的混合装置 | |
CN209549175U (zh) | 一种高效混合烟气的脱硫脱硝装置 | |
CN219539910U (zh) | 一种工业废气脱硝氧化反应塔 | |
CN208711444U (zh) | 一种scr脱硝防堵提效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