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90465U -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90465U
CN221990465U CN202420705559.3U CN202420705559U CN221990465U CN 221990465 U CN221990465 U CN 221990465U CN 202420705559 U CN202420705559 U CN 202420705559U CN 221990465 U CN221990465 U CN 22199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ir
main body
heat dissipation
protectiv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7055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Ruich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Ruich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Ruich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Ruich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7055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9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9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90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涉及发动机防护技术领域,该防护支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箱体表面设有风管,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风机,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用于主体减震的缓冲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界空气从进风管位置进入,在管道内壁的引导下,气体会被压缩,当压缩的空气从出风管位置排出时,气体的体积会膨胀,从而对外做功,使得自身的温度降低,对箱体内部的主体起到降温效果,通过第一阻尼弹簧、缓冲套、第二阻尼弹簧和缓冲杆之间的配合,将主体产生的竖直方向震动进行吸收,避免了在进行减震时,转轴与连接轴位置产生偏移,使其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输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发动机防护罩是汽车众多零部件的其中之一,其安装在汽车车辆的前端,发动机油底壳的下方,具有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可以适当的抵挡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石块等物体的飞溅冲击,为发动机油底壳提供一定的保护功能,但是现有的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是不及时将多余的热量排出,会造成整个发动机及其零件的老化与损坏,且发动机使用的过程发动机会产生震动,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可以消除现有防护支架存在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发动机产生热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下端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箱体表面设有风管,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风机,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用于主体的缓冲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箱体下端,所述底板上均分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有螺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风管外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设置在箱体表面,且均匀设有多个,所述风管内侧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设置在箱体内壁上,且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进风管的内径大于出风管内径。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箱体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表面设有与风管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箱体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滑板上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杆上端设有把手。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之间设有主体,所述箱体左侧表面设有旋转环,所述主体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设置在旋转环内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主体右侧表面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上设有风机。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板,所述套板设置在主体左侧外侧,所述套板表面设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末端设置在箱体左侧内壁上,所述箱体右侧内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内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末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表面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末端与连接板表面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放置座内壁上设有橡胶垫。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风机,使得风机对主体进行降温操作,还可以拉动把手,使得风管打开,使得外界空气从进风管位置进入,在管道内壁的引导下,气体会被压缩,当压缩的空气从出风管位置排出时,气体的体积会膨胀,从而对外做功,使得自身的温度降低,对箱体内部的主体起到降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板、第一阻尼弹簧、缓冲套、第二阻尼弹簧和缓冲杆之间的配合,将主体在工作中,产生的竖直方向震动进行吸收减弱,避免了在进行竖直方向减震时,转轴与连接轴产生偏移,使其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00、箱体;101、主体;102、驱动轴;200、底板;201、安装孔;202、螺栓;300、风管;301、进风管;302、出风管;303、滑槽;304、滑板;305、通风孔;306、凹槽;307、固定杆;308、把手;400、放置座;401、橡胶垫;402、旋转环;500、连接杆;501、连接板;502、风机;503、套板;504、第一阻尼弹簧;505、缓冲杆;506、限位板;507、第二阻尼弹簧;508、缓冲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包括箱体100;箱体100下端设有固定组件,箱体100表面设有风管300,箱体100内部设有主体101,主体101上设有风机502,箱体100内部设有用于主体101减震的缓冲组件。
固定组件包括底板200,底板200设置在箱体100下端,底板200上均分布有多个安装孔201,安装孔201内部设有螺栓202,使用时,通过螺栓202将装置固定在规定位置。
风管300外侧设有进风管301,进风管301设置在箱体100表面,且均匀设有多个,风管300内侧设有出风管302,出风管302设置在箱体100内壁上,且均匀设有多个,进风管301的内径大于出风管302内径,使用时,外界空气从进风管301位置进入时,在管道内壁的引导下,气体会被压缩,当压缩的空气从出风管302位置排出时,气体的体积会膨胀,从而对外做功,使得自身的温度降低,对箱体100内部的主体101起到降温效果。
箱体100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303,滑槽303内部滑动设有滑板304,滑板304表面设有与风管300相对应的通风孔305,箱体100上端设有凹槽306,滑板304上端设有固定杆307固定杆307滑动设置在凹槽306内部,固定杆307上端设有把手308,使用时,拉动把手308,使得滑板304在滑槽303内部进行滑动,当通风孔305与风管300位置相对应时,外界空气会进入箱体100内部进行降温操作,当通风孔305与风管300位置不对应时,滑板304会将箱体100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物体进入箱体100内部。
箱体100内部设有放置座400,放置座400内壁上设有橡胶垫401,放置座400之间设有主体101,箱体100左侧表面设有旋转环402,主体101输出端设有驱动轴102,驱动轴102转动设置在旋转环402内部,使用时,将主体101安装至放置座400之间,且通过设置旋转环402方便了驱动轴102的旋转。
主体101右侧表面设有连接杆500,连接杆500末端设有连接板501,连接板501内壁上设有风机502,使用时,启动风机502,使得风机502对主体101进行降温操作。
实施例2
缓冲组件包括套板503,套板503设置在主体101左侧外侧,套板503表面设有第一阻尼弹簧504,第一阻尼弹簧504末端设置在箱体100左侧内壁上,箱体100右侧内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套508,缓冲套508内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弹簧507,第二阻尼弹簧507末端设有限位板506,限位板506表面设有缓冲杆505,缓冲杆505末端与连接板501表面连接,使用时,通过套板503、第一阻尼弹簧504、缓冲套508、第二阻尼弹簧507和缓冲杆505之间的配合,将主体101在工作中,产生的竖直方向震动进行吸收减弱。
上述实施例公布了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此防护支架使用时,通过螺栓202将装置固定在规定位置,再通过套板503、第一阻尼弹簧504、缓冲套508、第二阻尼弹簧507和缓冲杆505之间的配合,将主体101在工作中,产生的竖直方向震动进行吸收减弱,在主体101工作过程中,可以启动风机502,使得风机502对主体101进行降温操作,还可以拉动把手308,使得滑板304在滑槽303内部进行滑动,当通风孔305与风管300位置相对应时,外界空气从进风管301位置进入时,在管道内壁的引导下,气体会被压缩,当压缩的空气从出风管302位置排出时,气体的体积会膨胀,从而对外做功,使得自身的温度降低,对箱体100内部的主体101起到降温效果,当通风孔305与风管300位置不对应时,滑板304会将箱体100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物体进入箱体100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包括箱体(1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下端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箱体(100)表面设有风管(300),所述箱体(100)内部设有主体(101),所述主体(101)上设有风机(502),所述箱体(100)内部设有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200),所述底板(200)设置在箱体(100)下端,所述底板(200)上均分布有多个安装孔(201),所述安装孔(201)内部设有螺栓(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300)外侧设有进风管(301),所述进风管(301)设置在箱体(100)表面,且均匀设有多个,所述风管(300)内侧设有出风管(302),所述出风管(302)设置在箱体(100)内壁上,且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进风管(301)的内径大于出风管(302)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303),所述滑槽(303)内部滑动设有滑板(304),所述滑板(304)表面设有与风管(300)相对应的通风孔(305),所述箱体(100)上端设有凹槽(306),所述滑板(304)上端设有固定杆(307)所述固定杆(307)滑动设置在凹槽(306)内部,所述固定杆(307)上端设有把手(3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部设有放置座(400),所述放置座(400)之间设有主体(101),所述箱体(100)左侧表面设有旋转环(402),所述主体(101)输出端设有驱动轴(102),所述驱动轴(102)转动设置在旋转环(40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右侧表面设有连接杆(500),所述连接杆(500)末端设有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内壁上设有风机(5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板(503),所述套板(503)设置在主体(101)左侧外侧,所述套板(503)表面设有第一阻尼弹簧(504),所述第一阻尼弹簧(504)末端设置在箱体(100)左侧内壁上,所述箱体(100)右侧内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套(508),所述缓冲套(508)内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弹簧(507),所述第二阻尼弹簧(507)末端设有限位板(506),所述限位板(506)表面设有缓冲杆(505),所述缓冲杆(505)末端与连接板(501)表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400)内壁上设有橡胶垫(401)。
CN202420705559.3U 2024-04-08 2024-04-08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Active CN22199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705559.3U CN221990465U (zh) 2024-04-08 2024-04-08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705559.3U CN221990465U (zh) 2024-04-08 2024-04-08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90465U true CN221990465U (zh) 2024-11-12

Family

ID=9336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705559.3U Active CN221990465U (zh) 2024-04-08 2024-04-08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90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8208U (zh) 一种减震散热电机
CN115573950A (zh) 一种空气悬浮风机的降噪装置及其降噪方法
CN221990465U (zh) 一种便于发动机散热的防护支架
CN112968566A (zh) 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
CN211405708U (zh) 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用动力电机
CN105781731B (zh) 一种车载变频发电机组
CN219081761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层的隔音降噪结构
CN111734662A (zh) 一种防震型不锈钢风机
CN217873475U (zh) 一种离心风机减振降噪装置
CN211975840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防护装置
CN216142940U (zh) 一种离心风机负压密封装置
CN215761929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柴油发电机组
CN115549391A (zh) 一种静音效果好的液冷回路电机
CN112879544A (zh) 一种履带式行走组件的减速机构散热装置
CN222215388U (zh) 一种降噪电动缸
CN2194061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修的车载充电机
CN217883081U (zh) 一种汽车隔音降噪装置
CN216033617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汽车空调风门执行器马达
CN222598087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的降噪装置
CN214617143U (zh) 一种高台安装的立式离心风机
CN220646314U (zh) 一种工业散热风扇的降噪减震结构
CN219809157U (zh) 一种减震式散热风机
CN220134061U (zh) 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组
CN219967072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电机座
CN214707403U (zh) 一种高效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