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84614U -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84614U CN221984614U CN202420474234.9U CN202420474234U CN221984614U CN 221984614 U CN221984614 U CN 221984614U CN 202420474234 U CN202420474234 U CN 202420474234U CN 221984614 U CN221984614 U CN 2219846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driving mechanism
- shower nozzle
- grinding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29910001651 eme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涉及外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位移组件,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相对设置,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上均安装有夹持机构,位移组件上设置有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砂轮驱动机构上安装有砂轮,支架上安装有限位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排滚轮对工件磨削点的相对位置进行两个方向的支撑限位,通过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第一弹簧、滑杆使得滚轮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上进行限位支撑,提高工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工件的中心线和磨削点出现偏差,避免工件发生变形,保证工件磨削加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背景技术
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使用最广泛,能加工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磨床。在所有的磨床中,外圆磨床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类机床,它一般是由基础部分的铸铁床身,工作台,支撑并带动工件旋转的头架、尾座、安装磨削砂轮的砂轮架,控制磨削工件尺寸的横向进给机构,控制机床运动部件动作的电器和液压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54727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外圆磨床,其主要通过设置Z向直线导轨和X向直线导轨以及回转平台控制打磨装置进行移动和旋转,从而打磨时只需通过固定机构控制工件自身转动,由打磨装置运动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磨削。
对比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可知,在对工件进行外圆打磨加工时,一般是通过工件的两端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这种支撑方式为悬臂支撑,打磨的方式为单侧磨削,在对一些长度较大的工件进行外圆打磨加工时,由于工件长度大,工件缺少相应的支撑,工件转动时的轴心力和打磨时的推力会使得工件中心线和磨削点之间发生偏差,对工件的打磨质量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位移组件,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相对设置,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上均安装有夹持机构,位移组件上设置有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砂轮驱动机构上安装有砂轮,支架上安装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和砂轮相对设置,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位移组件、夹持机构和砂轮驱动机构工作采用现有技术,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通过夹持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并带动工件进行转动,砂轮驱动机构通过砂轮对工件进行磨削,通过限位机构对工件的磨削位置进行支撑限位,提高工件加工位置的稳定性,通过位移组件带动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进行移动,从而对整个工件进行加工;
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缓冲箱,缓冲箱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缓冲箱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位于缓冲箱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滑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下表面均安装有调节组件,安装架内转动安装有两排活动架,两排活动架上下相对设置,活动架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轮,活动架滑动连接调节组件,两排活动架的中心位置和砂轮的中心位置等高,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之间电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缓冲箱移动,从而使得滚轮接触到工件,滚轮移动过程中接触到工件时,滚轮受到反向推力,滚轮带动活动架移动,两排滚轮相向移动,两排滚轮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贴合在工件上,通过调节组件对活动架移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两排滚轮移动角度过大,保证两排滚轮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上,滚轮接触到工件的同时,安装架通过滑杆带动缓冲组件顶紧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缓冲组件使得滚轮和工件之间缓冲接触,避免硬接触发生损坏,提高安全性,通过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大小,从而对滚轮是否贴合在工件上进行判断,滚轮顶紧在工件上时,电动推杆停止移动,加工过程中,当工件的尺寸因为磨削或表面凹凸不平发生变化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发生变化时,从而能够及时对滚轮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滚轮能够持续对工件进行限位,有效避免工件的加工位置出现变形和偏差,保证加工的质量。
进一步的,滚轮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通过滚轮上的耐磨层提高滚轮的耐磨性能,延长滚轮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
进一步的,缓冲组件包括顶板、第一弹簧,顶板安装在滑杆位于缓冲箱内的端部上,第一弹簧套接在滑杆位于缓冲箱内的部分上,第一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缓冲箱和顶板,滚轮移动过程中接触到工件时,滑杆受到反向推力,滑杆带动顶板在缓冲箱内移动,同时,顶板对第一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进行缓冲,避免滚轮和工件发生硬接触碰撞,提高安全性,滑杆通过顶板顶紧在压力传感器上,并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对滚轮及时停止移动,加工完成后,通过第一弹簧使得滑杆和顶板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密封箱、支杆,密封箱等距离设置在安装架的上下表面,密封箱和活动架的位置相对应,密封箱上设置有连接阀,密封箱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支杆滑动连接密封箱和安装架,支杆位于安装架内的端部设置有压块,压块滑动连接活动架,支杆位于密封箱内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滑板,密封滑板密封滑动连接密封箱,第二弹簧位于支杆的两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密封滑板和密封箱,密封箱上的连接阀连接外部输气装置,根据需要,外部输气装置往密封箱内输送一定量的气体,密封箱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密封滑板带动支杆移动,支杆带动压块对活动架进行推动,从而对活动架进行限位,从而对滚轮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使得滚轮能够对不同直径尺寸的工件进行限位,滚轮接触工件进行限位时,滚轮通过活动架对压块和支杆进行反向推动,支杆带动密封滑板移动,密封滑板对密封箱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同时,密封滑板对第二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进行缓冲,避免滚轮和工件发生硬接触,从而对滚轮和工件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夹持机构采用三爪卡盘夹紧机构,夹持机构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尖锥,夹持机构采用的三爪卡盘夹紧机构工作采用现有技术,通过三爪卡盘夹紧机构能够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夹紧的同时对工件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工件端部出现偏移,保证加工的质量,对工件进行夹紧时,通过定位尖锥对工件进行定位,便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
进一步的,位移组件包括电机、螺杆,电机共两个且设置在工作台的侧面,螺杆共两个且均转动安装在工作台上,两个螺杆分别连接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两个螺杆分别螺纹连接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电机和外部控制器之间电连接,两个电机分别通过螺杆带动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砂轮对整个工件进行磨削,同时,磨削过程中,通过滚轮对工件的不同磨削位置进行支撑限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第一喷头组件安装在砂轮驱动机构上,第一喷头组件上安装有两个喷头,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砂轮的上方的两侧,第二喷头组件设置在缓冲箱的上下表面两侧,第二喷头组件位于两组滚轮的两侧,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连接外部冷却液输送装置,磨削加工过程中,外部冷却液输送装置把冷却液输送到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内,并通过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喷出,通过第一喷头组件上两个喷头的交叉设置,从而对砂轮的磨削点进行两个角度的交叉冲洗,从而对砂轮的磨削位置进行有效降温,且能对砂轮和工件上的碎屑进行有效冲洗,避免碎屑粘附在砂轮上,通过第二喷头组件对滚轮进行有效降温,避免滚轮升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两排滚轮对工件磨削点的相对位置进行两个方向的支撑和限位,并通过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第一弹簧、滑杆使得滚轮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上,使得滚轮能够持续对工件进行限位支撑,提高工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工件的中心线和磨削点出现偏差,避免工件发生变形,保证工件磨削加工的质量。
2、通过密封滑板压缩密封箱内的气体、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从而对滚轮进行缓冲,有效避免滚轮和工件发生硬接触碰撞损坏,从而对滚轮和工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缓冲箱和安装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缓冲箱和安装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砂轮和滚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夹持机构和定位尖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的砂轮和第一喷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工作台;2、固定支撑驱动机构;3、移动支撑驱动机构;4、夹持机构;5、砂轮驱动机构;6、砂轮;7、第一喷头组件;8、第二喷头组件;9、电机;10、螺杆;11、支架;12、电动推杆;13、缓冲箱;14、压力传感器;15、顶板;16、第一弹簧;17、滑杆;18、安装架;19、活动架;20、滚轮;21、密封箱;22、密封滑板;23、第二弹簧;24、支杆;25、压块;26、定位尖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位移组件,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相对设置,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上均安装有夹持机构4,位移组件上设置有砂轮驱动机构5和支架11,砂轮驱动机构5上安装有砂轮6,支架11上安装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和砂轮6相对设置,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位移组件、夹持机构4和砂轮驱动机构5工作采用现有技术,如图1、图2所示,把工件放置到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之间,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通过夹持机构4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并带动工件进行转动,通过砂轮驱动机构5带动砂轮6接触到工件,砂轮驱动机构5带动砂轮6进行转动,通过砂轮6对工件进行磨削,通过限位机构对工件的磨削位置进行支撑限位,提高工件加工位置的稳定性,通过位移组件带动砂轮驱动机构5和支架11进行移动,从而对整个工件进行加工;
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安装在支架11上,电动推杆12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缓冲箱13,缓冲箱13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缓冲箱13上滑动安装有滑杆17,滑杆17位于缓冲箱13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滑杆17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安装架18,安装架18的上下表面均安装有调节组件,安装架18内转动安装有两排活动架19,两排活动架19上下相对设置,活动架19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轮20,活动架19滑动连接调节组件,两排活动架19的中心位置和砂轮6的中心位置等高,电动推杆12、压力传感器14与外部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如图1-图4、图6所示,通过电动推杆12带动缓冲箱13移动,缓冲箱13通过滑杆17、安装架18和活动架19带动滚轮20移动,使得滚轮20接触到工件,滚轮20移动过程中接触到工件时,滚轮20受到反向推力,滚轮20带动活动架19移动,两排滚轮20相向移动,两排滚轮20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贴合在工件上,通过调节组件对活动架19移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两排滚轮20移动角度过大,保证两排滚轮20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上,通过两排滚轮20对工件磨削点的相对位置进行两个方向的支撑和限位,滚轮20接触到工件的同时,滚轮20通过活动架19对安装架18施加反向推力,安装架18通过滑杆17带动缓冲组件顶紧在压力传感器14上,通过缓冲组件使得滚轮20和工件之间缓冲接触,避免硬接触发生损坏,提高安全性,通过压力传感器14受到的压力大小,从而对滚轮20是否贴合在工件上进行判断,滚轮20顶紧在工件上时,电动推杆12停止移动,加工过程中,当工件的尺寸因为磨削或表面凹凸不平发生变化时,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发生变化时,从而能够及时对滚轮2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滚轮20能够持续对工件进行限位,有效避免工件的加工位置出现变形和偏差,保证加工的质量。
滚轮20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如图3-图6所示,通过滚轮20上的耐磨层提高滚轮20的耐磨性能,减少滚轮20的磨损,延长滚轮20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
缓冲组件包括顶板15、第一弹簧16,顶板15安装在滑杆17位于缓冲箱13内的端部上,第一弹簧16套接在滑杆17位于缓冲箱13内的部分上,第一弹簧16的两端固定连接缓冲箱13和顶板15,如图4所示,滚轮20移动过程中接触到工件时,滑杆17受到反向推力,滑杆17带动顶板15在缓冲箱13内移动,同时,顶板15对第一弹簧16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20进行缓冲,避免滚轮20和工件发生硬接触碰撞,提高安全性,滑杆17通过顶板15顶紧在压力传感器14上,并对压力传感器14施加压力,从而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大小及时对滚轮20停止移动,加工完成后,通过第一弹簧16使得滑杆17和顶板15进行复位。
调节组件包括密封箱21、支杆24,密封箱21等距离设置在安装架18的上下表面,密封箱21和活动架19的位置相对应,密封箱21上设置有连接阀,密封箱2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3,支杆24滑动连接密封箱21和安装架18,支杆24位于安装架18内的端部设置有压块25,压块25滑动连接活动架19,支杆24位于密封箱21内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滑板22,密封滑板22密封滑动连接密封箱21,第二弹簧23位于支杆24的两侧,第二弹簧23的两端分别连接密封滑板22和密封箱21,密封箱21上的连接阀连接外部输气装置,如图3、图5所示,在第二弹簧23的拉力作用下,密封滑板22受到拉力,使得密封滑板22带动支杆24移动,支杆24带动压块25对活动架19进行推动,从而对活动架19进行限位,使得两排活动架19和滚轮20维持在安装架18的中心位置两侧,根据滚轮20需要倾斜的角度,外部输气装置往密封箱21内输送一定量的气体,密封箱21内的压强增大,滚轮20接触工件时,两排滚轮20受到阻力进行相向滑动,滚轮20通过活动架19对压块25和支杆24进行反向推动,支杆24带动密封滑板22移动,密封滑板22对密封箱21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同时,密封滑板22对第二弹簧23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20进行缓冲,避免滚轮20和工件发生硬接触,从而对滚轮20和工件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密封滑板22移动一定距离后,密封箱21内压强对密封滑板22的推力进行抵消,从而使得密封滑板22无法继续移动,从而形成对活动架19和滚轮20的限位,使得滚轮20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表面对工件进行限位。
夹持机构4采用三爪卡盘夹紧机构,夹持机构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尖锥26,夹持机构4采用的三爪卡盘夹紧机构工作采用现有技术,如图1、图2、图7所示,通过三爪卡盘夹紧机构能够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夹紧的同时,并对工件的两端进行中心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工件端部出现偏移,保证加工的质量,对工件进行安装夹紧时,通过定位尖锥26对工件进行定位,便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
位移组件包括电机9、螺杆10,电机9共两个且设置在工作台1的侧面,螺杆10共两个且均转动安装在工作台1上,两个螺杆10分别连接两个电机9的输出轴,两个螺杆10分别螺纹连接砂轮驱动机构5和支架11,电机9和外部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如图1、图2所示,两个电机9分别通过螺杆10带动砂轮驱动机构5和支架11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砂轮6和滚轮20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砂轮6对整个工件进行磨削,同时,磨削过程中,滚轮20跟随砂轮6进行移动,通过滚轮20对工件的不同磨削位置进行支撑限位。
还包括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第一喷头组件7安装在砂轮驱动机构5上,第一喷头组件7上安装有两个喷头,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砂轮6的上方的两侧,第二喷头组件8设置在缓冲箱13的上下表面两侧,第二喷头组件8位于两组滚轮20的两侧,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连接外部冷却液输送装置,如图1-图3、图6、图8所示,磨削加工过程中,外部冷却液输送装置把冷却液输送到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内,并通过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喷出,通过第一喷头组件7上两个喷头的交叉设置,从而对砂轮6的磨削点进行两个角度的交叉冲洗,从而对砂轮6的磨削位置进行有效降温,且能对砂轮6和工件上的碎屑进行有效冲洗,避免碎屑粘附在砂轮6上,通过第二喷头组件8对滚轮20和工件的接触位置进行降温,有效避免滚轮20升温。
工作原理:如图1、图2所示,把工件放置在夹持机构4之间,通过定位尖锥26对工件进行定位,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通过定位尖锥26对工件进行顶紧夹持,通过夹持机构4对工件的两端进行限位夹紧,固定支撑驱动机构2、移动支撑驱动机构3和夹持机构4带动工件进行转动;通过砂轮驱动机构5带动砂轮6接触到工件;如图3、图5所示,在第二弹簧23的拉力作用下,密封滑板22受到拉力,使得密封滑板22带动支杆24移动,支杆24带动压块25对活动架19进行推动,从而对活动架19进行限位,使得两排活动架19和滚轮20维持在安装架18的中心位置两侧;
如图1-图4、图6所示,通过电动推杆12带动缓冲箱13移动,缓冲箱13通过滑杆17、安装架18和活动架19带动滚轮20移动,使得滚轮20接触到工件,滚轮20移动过程中接触到工件时,滚轮20受到反向推力,滚轮20带动活动架19移动,两排滚轮20相向移动,两排滚轮20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贴合在工件上;
两排滚轮20贴合到工件的过程中,如图3、图5所示,根据滚轮20需要倾斜的角度,外部输气装置往密封箱21内输送一定量的气体,密封箱21内的压强增大;滚轮20和活动架19发生移动时,滚轮20通过活动架19对压块25和支杆24进行反向推动,支杆24带动密封滑板22移动,密封滑板22对密封箱21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同时,密封滑板22对第二弹簧23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20进行缓冲,避免滚轮20和工件发生硬接触;
如图5所示,密封滑板22移动一定距离后,密封箱21内压强对密封滑板22的推力进行抵消,从而使得密封滑板22无法继续移动,从而形成对活动架19和滚轮20的限位,使得滚轮20能够始终贴合在工件表面,通过两排滚轮20对工件磨削点的相对位置进行两个方向的支撑和限位;
如图1-图4、图6所示,滚轮20接触到工件的同时,滚轮20通过活动架19对安装架18施加反向推力,安装架18通过滑杆17带动顶板15在缓冲箱13内移动,同时,顶板15对第一弹簧16进行拉伸,从而对滚轮20进行缓冲,避免滚轮20和工件发生硬接触碰撞,滑杆17通过顶板15顶紧在压力传感器14上,通过压力传感器14受到的压力大小,从而对滚轮20是否贴合在工件上进行判断,滚轮20顶紧在工件上时,电动推杆12停止移动;
当工件的尺寸因为磨削或表面凹凸不平发生变化时,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弹簧16使得滑杆17和顶板15进行回缩,保证滚轮20始终贴合在工件上,同时,如图1、图2所示,电动推杆12继续进行伸缩,从而能够及时对滚轮2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滚轮20能够持续对工件进行限位,有效避免工件的中心线和磨削点出现偏差;
如图1、图2所示,两个电机9分别通过螺杆10带动砂轮驱动机构5和支架11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砂轮6和滚轮20进行移动,使得砂轮6对整个工件进行磨削,同时,使得滚轮20跟随砂轮6进行移动,通过滚轮20对工件的不同磨削位置进行支撑限位;
如图1-图3、图6、图8所示,磨削加工过程中,外部冷却液输送装置把冷却液输送到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内,并通过第一喷头组件7、第二喷头组件8喷出,通过第一喷头组件7上两个喷头的交叉设置,从而对砂轮6的磨削点进行两个角度的交叉冲洗,从而对砂轮6的磨削位置进行有效降温,且能对砂轮6和工件上的碎屑进行有效冲洗;通过第二喷头组件8对滚轮20和工件的接触位置进行降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撑驱动机构、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位移组件,所述固定支撑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支撑驱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支撑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支撑驱动机构上均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位移组件上设置有砂轮驱动机构和支架,所述砂轮驱动机构上安装有砂轮,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和所述砂轮相对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箱上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缓冲箱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下表面均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架内转动安装有两排活动架,两排所述活动架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活动架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两排所述活动架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砂轮的中心位置等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顶板、第一弹簧,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缓冲箱内的端部上,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缓冲箱内的部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和所述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密封箱、支杆,所述密封箱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上下表面,所述密封箱和所述活动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箱上设置有连接阀,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支杆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箱和所述安装架,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安装架内的端部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架,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密封箱内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滑板,所述密封滑板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箱,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支杆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密封滑板和所述密封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采用三爪卡盘夹紧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尖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电机、螺杆,所述电机共两个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螺杆共两个且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螺纹连接所述砂轮驱动机构和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砂轮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喷头组件上安装有两个喷头,两个所述喷头分别位于所述砂轮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第二喷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箱的上下表面两侧,所述第二喷头组件位于两组所述滚轮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74234.9U CN221984614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74234.9U CN221984614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84614U true CN221984614U (zh) | 2024-11-12 |
Family
ID=9336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74234.9U Active CN221984614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846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238247A (zh) * | 2024-12-09 | 2025-01-03 | 青州瑞诺特齿轮有限公司 | 一种齿轮轴磨削加工装置及方法 |
-
2024
- 2024-03-12 CN CN202420474234.9U patent/CN2219846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238247A (zh) * | 2024-12-09 | 2025-01-03 | 青州瑞诺特齿轮有限公司 | 一种齿轮轴磨削加工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9107A (zh) | 双工位高精度胶辊磨砺机 | |
CN113319660A (zh) | 一种轴承套圈的侧壁和端面打磨装置 | |
CN221984614U (zh) | 一种机械加工外圆磨床 | |
CN113977423A (zh) | 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 |
CN114310628A (zh) | 一种数控三轴自动换磨头铝合金球冠抛光机 | |
CN113319720A (zh) | 一种机械制造智能抛光设备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 |
CN101066580A (zh) | 外圆磨削式平面磨床 | |
CN118699896A (zh) | 一种高精度轴承套圈磨削用磨床 | |
CN115741263B (zh) | 一种碳化硅多功能高速滚圆磨床 | |
CN201136118Y (zh) | 钢管砂带抛光机 | |
CN113732843B (zh) | 一种刹车盘打磨装置 | |
CN216179326U (zh) | 一种门锁加工用抛光装置 | |
CN213164718U (zh) | 一种大直径绝缘棒表面打磨机 | |
CN210307261U (zh) | 一种浮动式胶辊抛光机 | |
CN111085925A (zh) | 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机 | |
CN219131852U (zh) | 一种伺服冲头抛光机 | |
CN217942771U (zh) | 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 | |
CN114603445B (zh) | 一种基于轴侧加工的自动化控制式磨削一体化装置 | |
CN211681434U (zh) | 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机 | |
CN218984306U (zh) | 一种可曲面抛光的磨床 | |
CN216066888U (zh) | 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 |
CN113290478B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112355870A (zh) | 一种板材抛光机 | |
CN222932487U (zh) | 一种数控内圆磨床专用夹具 | |
CN215825072U (zh) | 一种管模清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