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47308U -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47308U CN221947308U CN202420341652.0U CN202420341652U CN221947308U CN 221947308 U CN221947308 U CN 221947308U CN 202420341652 U CN202420341652 U CN 202420341652U CN 221947308 U CN221947308 U CN 221947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plate
- rear end
- battery pack
- module
-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包括底壳、多个电芯、前端板、后端板和条形连接片。各电芯均设置于底壳,前端板和后端板分设于各电芯的两端,前端板和后端板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底壳,前端板上设置接线座。条形连接片分设于各电芯的两侧,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前端板和后端板。本申请的电池包,没有模组概念,电池包直接由多个电芯和相关固定组件进行装配形成电池包,电池包整体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通常包括外壳和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外壳形成有空腔,电池模组容纳于空腔内,且各电池模组均需要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外壳内的空腔,电池包的内部结构复杂,各电池模组按照一定排列规则装配空腔内,因为电池模组体积通常较大,装配时,各电池模组之间还需要预留空隙,使得电池包体积偏大,且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小,同时电池模组上均设置有钣金结构,也使得电池包重量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包括:
底壳;
多个电芯,各所述电芯均设置于所述底壳;
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设于各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接线座;
条形连接片,所述条形连接片分设于各所述电芯的两侧,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
可选地,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均具有弯折边;
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的弯折边,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的弯折边上。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
所述弯折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螺钉的螺柱贯穿所述条形连接片和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柱,所述螺母和所述螺钉的帽体分别限位于所述弯折边和所述条形连接片上。
可选地,包括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压缩配置于所述后端板和所述电芯之间。
可选地,包括至少两个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为长条片;
各所述缓冲件平行且间隔设置。
可选地,靠近所述后端板的电芯的表面上覆盖有绝缘板;
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绝缘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
可选地,包括加强件;
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壳和所述后端板。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为板体;
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
所述加强件贴合固定于所述侧板,所述加强件贴合于所述后端板的弯折边上,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弯折边。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上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
两个紧固件分别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连接于所述后端板的弯折边。
可选地,所述后端板和所述电芯之间形成腔体;
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散热透孔;
所述散热透孔连通所述腔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电池包,没有模组概念,电池包直接由多个电芯和相关固定组件进行装配形成电池包,电池包整体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模组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模组的电池包的打开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模组的电池包的打开盖体后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模组的电池包的后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模组的电池包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芯100、底壳411、底板4111、侧板4112、前端板412、后端板413、条形连接片414、紧固件415、螺钉4151、螺母4152、弯折边416、第一连接孔4161、盖体42、接线座8、加强件92、第二连接孔921、散热透孔922。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包括底壳411、多个电芯100、前端板412、后端板413和条形连接片414。各所述电芯100均设置于所述底壳411,所述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分设于各所述电芯100的两端,所述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均通过紧固件415连接于所述底壳411,所述前端板412上设置接线座8。所述条形连接片414分设于各所述电芯100的两侧,所述条形连接片414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15连接于所述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本申请的电池包,没有模组概念,电池包直接由多个电芯和相关固定组件进行装配形成电池包,电池包整体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本申请通过紧固件415将底壳411、前端板412、后端板413和条形连接片414连围合成一个可容纳电芯100的腔。电芯100容纳在可以容纳电芯100的腔内,无需先装配电池模组,再由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这样不仅装配速率高,且电芯100定位精准。电芯100的装配、拆卸过程操作更轻松,自动化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也节省大量的设备、场地、人工和时间的成本。再者条形连接片414不用环绕电芯100一周,降低了装配工艺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盖体42,所述盖体42覆盖在电芯100上方。盖体42可以连接与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前端板412和所述后端板413均具有弯折边416,所述条形连接片414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上的弯折边416,所述条形连接片414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15固定于所述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上的弯折边416上。条形连接片414两端分别贴合于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的弯折边416上,进而通过紧固件将相贴合的条形连接片414和弯折边416连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415包括螺钉4151和螺母4152,所述弯折边41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61,所述螺钉4151的螺柱贯穿所述条形连接片414和所述第一连接孔4161,所述螺母4152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柱,所述螺母4152和所述螺钉4151的帽体分别限位于所述弯折边416和所述条形连接片414上。通过传统的螺栓连接结构,即可有效的连接固定条形连接片414和弯折边416,装配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条形连接片414,两个条形连接片414分设在电池包的两侧。条形连接片414安装时电芯100已经位于前端板412和后端板413之间,通过夹紧装置夹持前端板412,后端板413,使电芯100之间压紧。然后通过螺钉4151穿过第一连接孔4161与螺母4152连接即可快速完成电池包的装配。且电芯100的固定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无模组的电池包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压缩配置于所述后端板413和所述电芯100之间。缓冲剂可防止后端板413与电芯100之间产生冲撞或摩擦,对电芯100形成保护。并且缓冲件隔开后端板413与电芯100,使后端板413与电芯100之间形成缝隙,更利于电芯100的热量扩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无模组的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长条片,各所述缓冲件平行且间隔设置。将缓冲件设置为平行的两个,这样保证电芯100受力均衡,对电芯施加的夹紧力更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靠近所述后端板413的电芯100的表面上覆盖有绝缘板,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绝缘板和所述后端板413之间。绝缘板起到缓冲和绝缘的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无模组的电池包还包括加强件92,所述加强件92分别连接所述底壳411和所述后端板413。条形连接片414距离底壳411有一定距离,为了防止后端板413远离底壳411的一端发生严重形变,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底壳411和所述后端板413之间设置加强件92,加固了两者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电池包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件92为板体,所述底壳411包括底板4111和设置于底板4111两侧的侧板4112。所述加强件92贴合固定于所述侧板4112,所述加强件92贴合于所述后端板413的弯折边416上,且通过紧固件415固定于所述弯折边416。侧板4112位于整个电池包的侧面,这样便于连接加强件92。紧固件415可以为螺栓。加强件92可以焊接于弯折边4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件92上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921,两个第二连接孔921沿垂直底板4111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两个紧固件415分别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921连接于所述后端板413的弯折边4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后端板413和末端的所述电芯100之间形成腔体(或者称间隙),所述加强件92上设置散热透孔922,所述散热透孔922连通所述腔体。散热孔的设置将腔体和外界连通,有利于电芯100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多个电芯,各所述电芯均设置于所述底壳;
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设于各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接线座;
条形连接片,所述条形连接片分设于各所述电芯的两侧,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均具有弯折边;
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的弯折边,所述条形连接片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的弯折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
所述弯折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螺钉的螺柱贯穿所述条形连接片和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柱,所述螺母和所述螺钉的帽体分别限位于所述弯折边和所述条形连接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压缩配置于所述后端板和所述电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为长条片;
各所述缓冲件平行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后端板的电芯的表面上覆盖有绝缘板;
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绝缘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件;
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壳和所述后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板体;
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
所述加强件贴合固定于所述侧板,所述加强件贴合于所述后端板的弯折边上,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弯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上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
两个紧固件分别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连接于所述后端板的弯折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组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板和所述电芯之间形成腔体;
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散热透孔;
所述散热透孔连通所述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1652.0U CN221947308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1652.0U CN221947308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47308U true CN221947308U (zh) | 2024-11-01 |
Family
ID=93241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41652.0U Active CN221947308U (zh) | 2024-02-23 | 2024-02-23 |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47308U (zh) |
-
2024
- 2024-02-23 CN CN202420341652.0U patent/CN2219473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43951B2 (ja) | 電池の製造方法 | |
CN108258168A (zh) | 方形电芯模组 | |
CN207947332U (zh) | 方形电芯模组 | |
CN205429045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US11264669B2 (en) | Battery box and battery module | |
CN105118941A (zh) | 一种电池成组模块 | |
CN219017792U (zh) | 大容量储能的电池装置 | |
CN209896151U (zh) |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固定结构 | |
CN215070183U (zh) | 电池包箱体与电池包 | |
JP7322159B2 (ja) |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と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 |
CN113540635A (zh) | 围框、围框组件及电池包 | |
CN221947308U (zh) | 一种无模组的电池包 | |
CN217114695U (zh) | 线束板组件及电池装置 | |
CN117977091A (zh) | 电池箱、电池和用电装置 | |
CN206461001U (zh) | 一种中间带加强结构的电池模组 | |
CN216213792U (zh) | 电池模组 | |
CN212571195U (zh) | 电芯组固定结构 | |
CN220553468U (zh) | 模组组装及焊接支撑用一体工装 | |
CN221947302U (zh) | 一种新型电池包 | |
CN221783346U (zh) | 一种电池包外壳及电池包 | |
CN222601223U (zh) | 电池箱 | |
CN219917424U (zh) | 侧板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 |
CN219643027U (zh) | 一种锂电池包钣金箱体 | |
WO2023284518A1 (zh) |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 |
CN222463243U (zh) | 一种三轮车磷酸铁锂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