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09760U -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09760U
CN221909760U CN202323665348.6U CN202323665348U CN221909760U CN 221909760 U CN221909760 U CN 221909760U CN 202323665348 U CN202323665348 U CN 202323665348U CN 221909760 U CN221909760 U CN 22190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asting mold
plate
rod
hig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653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ingt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ingt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ingt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ingt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653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0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0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0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包括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开通有浇灌口,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铸造模具,铸造模具的浇筑口与箱体上的浇灌口相通,铸造模具上设置有用于降温的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降温板内流动有降温液,降温板上设置有用于提供降温液的供液件,降温板上设置有降温杆,铸造模具上开设有供降温杆插接的降温槽口,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降温杆插接至降温槽口内的驱动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铸造金属成型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灌进铸造模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
公告号为CN2084505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设置在上模底部的下模以及安装在上模顶部的浇注斗,浇注斗的顶部设置有推拉口,浇注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浇注口,浇注口的内部安装有分料挡板,浇注口的底部设置有浇注通道,上模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顶部安装有风球,下模的内部设置有型腔。
为了保证铸造金属的成型效果,需要在铸造金属冷却之后才可以与铸造模具分离,由于上述技术中的铸造金属属于自然冷却,所以冷却时间较长,导致铸造金属冷却至脱模期间,该模具无法继续使用,存在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铸造金属的成型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包括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通有浇灌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铸造模具,所述铸造模具的浇筑口与箱体上的浇灌口相通,所述铸造模具上设置有用于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所述降温板内流动有降温液,所述降温板上设置有用于提供降温液的供液件,所述降温板上设置有降温杆,所述铸造模具上开设有供降温杆插接的降温槽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降温杆插接至降温槽口内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融化的金属液浇筑进铸造模具内部之后,驱动件驱动降温杆插接进降温槽口内,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铸造模具上的热量传递至降温杆上,降温板内的降温液将降温杆上的热量吸收,以此实现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有利于提高铸造模具的耐高温效果,有利于加快铸造金属的冷却速度,缩短铸造金属冷却所需要的时间,有利于铸造金属脱模,提高铸造模具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供液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降温板之间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软管使降温液在储液箱于降温板之间流动,以此提高降温液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箱体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气缸,所述降温板设置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降温板靠近铸造模具,使降温杆插入铸造模具上的降温槽口内,从而实现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降温杆上开设有与降温板的内部相通的冷却槽口,所述降温杆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与降温板的内侧壁紧贴,另一端与冷却槽口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降温板内且位于隔板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着降温液的流动方向交错布置,所述降温液由降温杆上的冷却槽口内流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有利于降温板内的降温液流入降温杆的冷却槽口内,由于降温杆插接至铸造模具内,以此提高了降温杆与降温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降温杆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降温杆同轴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降温板上,所述隔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冷却槽口的内侧壁紧贴,所述降温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启动转动件,转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隔板转动,改变降温液流入降温杆内冷却槽口的液体量,以此改变降温杆对铸造模具的冷却速度,从而控制铸造金属的冷却成型速度,有利于提高铸造金属稳定成型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降温杆在降温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降温杆与降温槽口一一对应,所述转动轴背向模具的一侧延伸至降温板外且同轴设置有同步轮,多个同步轮上共同套设有一个同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降温杆有利用提高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效果,同步带有利于同时控制所有的隔板转动,便于工人对多个隔板实现控制。
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设置在降温板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其中一个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实现对多个转动轴同步控制,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控制的同步性。
可选的,所述降温板与铸造模具之间顶撑有压簧,所述铸造模具上设置有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轴线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过降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降温杆直接插入铸造模具上的降温槽口内而产生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降温杆与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融化的金属液浇筑进铸造模具内部之后,驱动件驱动降温杆插接进降温槽口内,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铸造模具上的热量传递至降温杆上,降温板内的降温液将降温杆上的热量吸收,以此实现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有利于提高铸造模具的耐高温效果,有利于加快铸造金属的冷却速度,缩短铸造金属冷却所需要的时间,有利于铸造金属脱模,提高铸造模具的利用率;
2.导流板有利于降温板内的降温液流入降温杆的冷却槽口内,由于降温杆插接至铸造模具内,以此提高了降温杆与降温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降温杆对铸造模具的降温效果;
3.工人启动转动件,转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隔板转动,改变降温液流入降温杆内冷却槽口的液体量,以此改变降温杆对铸造模具的冷却速度,从而控制铸造金属的冷却成型速度,有利于提高铸造金属稳定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铸造模具、导料斗和降温板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铸造模具、降温杆和同步带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储液箱、导流板和降温杆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浇灌口;3、铸造模具;4、降温组件;41、降温板;42、供液件;421、储液箱;422、软管;4221、供液管;4222、回流管;423、水泵;43、降温杆;44、降温槽口;45、驱动件;451、驱动气缸;5、冷却槽口;6、隔板;7、导流板;8、转动轴;9、转动件;91、驱动电机;10、同步轮;11、同步带;12、压簧;13、导向杆;14、温度传感器;15、箱门;16、导料斗;17、分流板;18、驱动杆;19、限位块;20、滑槽;21、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参照图1,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包括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箱体1,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箱门15,箱体1的顶部开通有浇灌口2,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浇灌口2的下方同轴栓接有导料斗16,箱体1的内部布置有铸造模具3,铸造模具3由两块关于其浇筑口对称的部件拼合而成,导料斗16的下端与铸造模具3的浇筑口相通,铸造模具3上布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14。
分体设计方便铸造金属冷却之后与铸造模具3分离,导料斗16便于融化的金属流入铸造模具3内,为融化的金属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铸造模具3上布置有用于降温的降温组件4,降温组件4包括布置在箱体1上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41,铸造模具3相互分离的两侧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均布置有降温板41,降温板41的底部布置有承载板21,承载板21焊接于箱体1上。
参照图2、图3和图4,降温板41内焊接有导流板7,降温板41内流动有降温液,降温液为水等液体,导流板7沿着降温液的流动方向交错布置,使降温液在降温板41内呈S形流动,降温板41上布置有用于提供降温液的供液件42,供液件42包括焊接在箱体1外的储液箱421,储液箱421与降温板41之间连通有软管422,软管422包括供液管4221和回流管4222,供液管4221上连通有水泵423,水泵423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水泵423,水泵423使降温液按照储液箱421、供液管4221、水泵423、降温板41、回流管4222和储液箱421的顺序流动,提高了降温液的循环利用率。
参照图2、图3和图4,降温板41上焊接有多个降温杆43,铸造模具3上开设有供降温杆43插接的降温槽口44,降温杆43的周向外侧壁靠近降温槽口44的周向内侧壁,降温杆43与降温槽口44一一对应,降温杆43上开设有与降温板41的内部相通的冷却槽口5,降温杆43内沿其轴线方向布置有隔板6,隔板6靠近降温板41的一端焊接有分流板17,分流板17位于相邻两个导流板7之间且与降温板41的内侧壁紧贴,隔板6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冷却槽口5的内侧壁紧贴。
参照图2、图3和图4,隔板6背向分流板17的一端与冷却槽口5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距,降温液由降温杆43上的冷却槽口5内流动,分流板17上背向隔板6的一侧焊接有与降温杆43同轴的转动轴8,转动轴8转动穿设于降温板41上,转动轴8背向分流板17的一侧延伸至降温板41外且同轴焊接有同步轮10,多个同步轮10上共同套设有一个同步带11。
参照图2、图3和图4,降温板41上布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转动的转动件9,转动件9包括栓接在箱体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91,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上同轴滑动套设有驱动杆18,驱动杆18上焊接有限位块19,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供限位块19滑移的滑槽20,驱动杆18同轴焊接于其中一个转动轴8上。
工人通过系统观察温度传感器14传输的温度值,并启动驱动电机91转动一定的角度,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通过同步轮10与同步带11带动所有的转动轴8转动,从而使分流板17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此改变降温液流入冷却槽口5内的液体量,进而控制铸造模具3的冷却速度。
参照图2、图3和图4,箱体1上布置有用于驱动降温杆43插接至降温槽口44内的驱动件45,驱动件45包括栓接于箱体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气缸451,降温板41焊接于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上,降温板41与铸造模具3之间顶撑有压簧12,铸造模具3上焊接有与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轴线平行的导向杆13,导向杆13滑动穿过降温板41。
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驱动气缸451,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推动降温板41靠近铸造模具3,驱动杆18上的限位块19在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上的滑槽20内滑移,铸造模具3的两部件相互接触并抵接,压簧12受力收缩,降温杆43缓缓插入降温槽口44内,以此实现对铸造模具3的降温冷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当融化的金属液浇筑进铸造模具3内部之后,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驱动气缸451,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推动降温板41靠近铸造模具3,驱动杆18上的限位块19在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上的滑槽20内滑移,铸造模具3的两部件相互接触并抵接,压簧12受力收缩,降温板41带动降温杆43缓缓插入降温槽口44内。
之后,工人通过控制系统观察温度传感器14传输的温度值,并启动驱动电机91,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通过驱动杆18带动转动轴8转动一定的角度,并通过同步轮10与同步带11带动所有的转动轴8转动,从而使分流板17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此改变降温液流入冷却槽口5内的液体量,进而控制铸造模具3的冷却速度,以此提高铸造金属冷却成型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通有浇灌口(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铸造模具(3),所述铸造模具(3)的浇筑口与箱体(1)上的浇灌口(2)相通,所述铸造模具(3)上设置有用于降温的降温组件(4),所述降温组件(4)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41),所述降温板(41)内流动有降温液,所述降温板(41)上设置有用于提供降温液的供液件(42),所述降温板(41)上设置有降温杆(43),所述铸造模具(3)上开设有供降温杆(43)插接的降温槽口(44),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降温杆(43)插接至降温槽口(44)内的驱动件(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件(42)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储液箱(421),所述储液箱(421)与降温板(41)之间连通有软管(422),所述软管(422)上连通有水泵(423),所述水泵(423)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5)包括设置于箱体(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气缸(451),所述降温板(41)设置于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杆(43)上开设有与降温板(41)的内部相通的冷却槽口(5),所述降温杆(43)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一端与降温板(41)的内侧壁紧贴,另一端与冷却槽口(5)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降温板(41)内且位于隔板(6)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沿着降温液的流动方向交错布置,所述降温液由降温杆(43)上的冷却槽口(5)内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与降温杆(43)同轴的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转动穿设于降温板(41)上,所述隔板(6)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冷却槽口(5)的内侧壁紧贴,所述降温板(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转动的转动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杆(43)在降温板(4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降温杆(43)与降温槽口(44)一一对应,所述转动轴(8)背向模具的一侧延伸至降温板(41)外且同轴设置有同步轮(10),多个同步轮(10)上共同套设有一个同步带(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9)包括设置在降温板(4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91),所述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其中一个转动轴(8)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41)与铸造模具(3)之间顶撑有压簧(12),所述铸造模具(3)上设置有与驱动气缸(451)的活塞杆轴线平行的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滑动穿过降温板(41)。
CN202323665348.6U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Active CN22190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65348.6U CN221909760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65348.6U CN221909760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09760U true CN221909760U (zh) 2024-10-29

Family

ID=9320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65348.6U Active CN221909760U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09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909760U (zh) 一种耐高温的铸造模具
CN210359183U (zh) 一种代替人工叉壳接钢水的浇铸机
CN221639515U (zh) 用于凸轮轴罩盖的双边进料浇铸模
CN217121694U (zh) 一种电机转子压铸模
CN211758368U (zh) 一种压铸真空机系统
CN221109784U (zh) 铸造用型砂冷却装置
CN215237633U (zh) 一种变速箱铸造模具
CN211727458U (zh) 铸件加工浇铸用进料装置
CN210632893U (zh) 一种铸造用型砂冷却装置
CN210702352U (zh) 一种自动消除阀体铸件内缩松现象的装置
CN111873344A (zh) 一种滤清器外壳加工用的自动成型装置
CN222326697U (zh) 一种铸造用连续浇铸装置
CN217964619U (zh) 一种熔融陶瓷覆膜砂混砂机吹风冷却装置
CN219378944U (zh) 一种脱模装置及模具
CN116037892B (zh) 一种具有涡轮片旋转散热快速冷却分流锥的模板结构
CN219188550U (zh) 一种高尺寸精度的砂芯结构
CN219378950U (zh) 一种底座铸造设备
CN218429501U (zh) 一种基于橡胶模具的辅助脱模组件
CN221695226U (zh) 一种精密压铸分散式多点浇口模具
CN220837808U (zh) 一种提高注蜡效率的珠宝快速注蜡装置
CN220880430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扇电机壳体的砂芯模具
CN112338180B (zh) 一种高效率防溢铁水浇铸辅助装置
CN212684633U (zh) 一种方便冷却水排出的汽车空调风门生产用注塑模具
CN117531980B (zh) 一种铜铸件高精密锻造模具
CN221018595U (zh) 一种离心浇铸管件的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