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00067U -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00067U CN221900067U CN202323354836.5U CN202323354836U CN221900067U CN 221900067 U CN221900067 U CN 221900067U CN 202323354836 U CN202323354836 U CN 202323354836U CN 221900067 U CN221900067 U CN 2219000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fixedly connected
- battery
- conductiv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第二连接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SB插头,所述导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携带充电线,能够直接将USB的插头插进通用的USB接口中直接充电,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背景技术
我们常见的可充电的电池大多数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1085123.4,公开了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锂电池,两端设有正极盖帽和负极环,壳体上还设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壳和电路板,充电壳设有充电口,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与正极盖帽固定;电路板置于充电壳内,包括保护板和充电板,充电板的充电端连接有USB插口,充电板设有充电模块,锂电池置于充电模块上,USB插口置于充电口内,充电板和保护板电连接,保护板与锂电池连接,并与正极盖帽和负极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电池使用方法相同,在充电时采用USB线缆的插头插入USB插口内,利用充电板实现对锂电池的充电,使用简单,无需匹配充电头,将充电壳直接与壳体连接实现长度延伸,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然而上述电池是在侧面开设有充电孔,在充电时利用充电线插进充电孔中充电,由于该装置使用的是type-c充电孔,所以想要充电还必须配备相应的充电线,一旦忘记携带充电线就无法进行充电,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主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需要使用与该装置相对应的充电线也能够对电池进行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壳,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第二连接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SB插头,所述导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SB插头插进USB接口的内部,接收电能,导电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将电能传递进锂电池的内部,为锂电池充电,不需要携带充电线,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电杆位于第一连接壳的内部,且导电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SB插头位于第一连接壳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杆插进第一连接壳内部与内部的导电块接触,使得导电杆上固定的导电板能够将锂电池的电能传递进导电块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块与第一凹槽的卡合来连接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杆穿过第一通孔与导电块的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杆与导电块相贴合使得导电块内的电流与导电杆上的电流流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壳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二通孔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孔内部的连接板与第二连接壳内部的导电块相贴合,使得电流流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锂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壳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塑胶底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能够保护锂电池表面不被磨损,第二凹槽内壁固定的塑胶底壳保护锂电池在受到外界撞击时不容易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塑胶底壳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通孔内部的负极块与锂电池底部相贴合,保证了电流在负极块与锂电池中的流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通过第一连接壳、导电杆、USB插头,在使用中当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固定在第一连接壳内部的第二连接壳拔出,第二连接壳的表面固定的连接座的表面固定有USB插头,将第二连接壳转向,使得第二连接壳内固定的正极块进入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第二连接壳的内部固定有导电块,导电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与连接座上的USB插头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与插进第一通孔中的导电杆相连接,将USB插头插进USB接口的内部,接收电能,导电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将电能传递进锂电池的内部,为锂电池充电,相较于常规的电池在充电时利用充电线插进充电孔中充电,使用的是type-c充电孔,所以想要充电还必须配备相应的充电线,一旦忘记携带充电线就无法进行充电,具有局限性,该装置不需要携带充电线,能够直接将USB的插头插进通用的USB接口中直接充电。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通过第一连接壳、凸块、第二连接壳,在使用中如果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第二连接壳从通过凸块连接的第一连接壳的内部拔出,将安装在第二连接壳表面的USB插头插进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将USB插头隐藏起来,使得固定在第二连接壳另一表面的正极块位于外部,此时电池能够像普通电池一样直接使用,USB插头与正极块安装在第二连接壳两端的设计能够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图。
图例说明:
1、锂电池;2、导电板;3、导电杆;4、第一连接壳;5、第一凹槽;6、USB插头;7、连接座;8、第二连接壳;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凸块;12、导电块;13、连接板;14、正极块;15、外壳;16、第二凹槽;17、塑胶底壳;18、负极块;19、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包括锂电池1,锂电池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2,导电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3,导电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4,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壳8,第二连接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2,第二连接壳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SB插头6,导电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块14,当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固定在第一连接壳4内部的第二连接壳8拔出,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固定的连接座7的表面固定有USB插头6,将第二连接壳8转向,使得第二连接壳8内固定的正极块14进入到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第二连接壳8的内部固定有导电块12,导电块1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8上开设的第二通孔10与连接座7上的USB插头6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8上开设的第一通孔9与插进第一通孔9中的导电杆3相连接,将USB插头6插进USB接口的内部,接收电能,导电杆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将电能传递进锂电池1的内部,为锂电池1充电。
导电杆3位于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且导电杆3的数量为两个,USB插头6位于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第一连接壳4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1,凸块11位于第一凹槽5的内部,如果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第二连接壳8从通过凸块11连接的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拔出,将安装在第二连接壳8表面的USB插头6插进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将USB插头6隐藏起来,使得固定在第二连接壳8另一表面的正极块14位于外部,此时电池能够像普通电池一样直接使用,USB插头6与正极块14安装在第二连接壳8两端的设计能够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场景,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导电杆3穿过第一通孔9与导电块12的表面相贴合,第二连接壳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0,连接板13位于第二通孔10的内部,锂电池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15,外壳15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壳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外壳1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塑胶底壳17,塑胶底壳1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9,第三通孔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块18。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固定在第一连接壳4内部的第二连接壳8拔出,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固定的连接座7的表面固定有USB插头6,将第二连接壳8转向,使得第二连接壳8内固定的正极块14进入到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第二连接壳8的内部固定有导电块12,导电块1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8上开设的第二通孔10与连接座7上的USB插头6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壳8上开设的第一通孔9与插进第一通孔9中的导电杆3相连接,将USB插头6插进USB接口的内部,接收电能,导电杆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将电能传递进锂电池1的内部,为锂电池1充电,如果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第二连接壳8从通过凸块11连接的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拔出,将安装在第二连接壳8表面的USB插头6插进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将USB插头6隐藏起来,使得固定在第二连接壳8另一表面的正极块14位于外部,此时电池能够像普通电池一样直接使用,USB插头6与正极块14安装在第二连接壳8两端的设计能够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场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包括锂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板(2),所述导电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3),所述导电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4),所述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壳(8),所述第二连接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2),所述第二连接壳(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SB插头(6),所述导电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正极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3)位于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且导电杆(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USB插头(6)位于第一连接壳(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4)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位于第一凹槽(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壳(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导电杆(3)穿过第一通孔(9)与导电块(12)的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壳(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连接板(13)位于第二通孔(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15),所述外壳(15)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壳(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塑胶底壳(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底壳(1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9),所述第三通孔(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块(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54836.5U CN221900067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54836.5U CN221900067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00067U true CN221900067U (zh) | 2024-10-25 |
Family
ID=9313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54836.5U Active CN221900067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00067U (zh) |
-
2023
- 2023-12-11 CN CN202323354836.5U patent/CN2219000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72537B1 (ko) | Usb 단자 구비형 배터리 | |
CN105098225B (zh) | 充电圆柱锂电池 | |
CN207398186U (zh) | 二次电池 | |
CN107681068B (zh) |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 |
WO2018145361A1 (zh) | 一种柱型电池及其用途 | |
CN221900067U (zh) | 一种方便充电的电池 | |
CN210167477U (zh) |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 |
CN208706787U (zh) |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
CN201191624Y (zh) | 一种可充电电池 | |
CN215989396U (zh) | 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插头连接器 | |
CN210668577U (zh) | 一种带有接线口的锂电池 | |
CN204905970U (zh) | 实时监测汽车电瓶电压的车载充电器 | |
CN212033176U (zh) | 一种带有通用充电接口的圆柱电池 | |
CN206650106U (zh) | 一种柱型电池 | |
CN210805910U (zh) | 一种双头可充放电带防呆的锂电池 | |
CN105826609B (zh) | 锂离子电池组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22338380U (zh) | 一种锂电池的降压电路组件及1.5v锂电池 | |
CN201307623Y (zh) |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 |
CN204720512U (zh) |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 |
CN220438899U (zh) | 触控笔和触控装置 | |
CN221708775U (zh) | 带有充电接口的锂电池 | |
CN216958327U (zh) | 一种多组合低温使用锂离子电池组 | |
CN221531002U (zh) |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外壳 | |
CN205829260U (zh) | 一种直插式旋转电源充电器 | |
CN211046530U (zh) | 一种易于电极稳定导电的可充电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