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92194U -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92194U CN221892194U CN202323400261.6U CN202323400261U CN221892194U CN 221892194 U CN221892194 U CN 221892194U CN 202323400261 U CN202323400261 U CN 202323400261U CN 221892194 U CN221892194 U CN 221892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face
- shaping
- mold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29910052573 porcela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1161 mammalian embryo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NLYAJNPCOHFWQQ-UHFFFAOYSA-N kaolin Chemical compound O.O.O=[Al]O[Si](=O)O[Si](=O)O[Al]=O NLYAJNPCOHFWQQ-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包括支座,支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支座的上端面且固定连接有呈圆形的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轨,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呈半圆状的模具座,模具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模具座的内部安装有可更换的塑形模具,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底座旋转,底座旋转带动塑形模具旋转,电机带动塑形轮旋转,对位于塑形轮与塑形模具之间的瓷器泥胚进行旋压塑形,安装块与安装槽插接,方便对安装在模具座内部的塑形模具进行更换,安装板与塑形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塑形轮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瓷器塑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瓷器,常见瓷器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瓷器材料一般硬度较高,瓷器需要经过塑形、煅烧等多道工序加工,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瓷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现有技术中对瓷器进行塑形大多采用手工进行,将泥块放置在塑形台上,通过电机带动塑形台旋转,然后由人工对泥块进行塑形处理;
现有的塑形方式具有以下不足:
虽然手工塑形效果较好,但是手工塑形对工人的要求较高,需要人工反复进行调整且效率较低,而且手工塑形需要工人一直低头进行工作,长期工作对工人的颈椎会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具有旋压高效塑形和节省人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支座的上端面且固定连接有呈圆形的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呈半圆状的模具座,所述模具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模具座的内部安装有可更换的塑形模具。
为了对液压缸进行固定和方便液压缸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所述支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液压缸。
为了带动塑形轮配合塑形模具进行塑形作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形轮。
为了带动液压缸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延伸至驱动杆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液压缸螺纹连接。
为了配合气缸工作,方便模具座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模具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孔。
为了带动两个模具座进行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位于空腔内部的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延伸至限位孔的内部。
为了方便塑形模具的安装和拆卸更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优选的,所述模具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塑形模具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启动气缸,两个气缸分别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延伸至限位孔的内部,从而带动两个模具座向相对方向移动,使两个塑形模具进行合并,然后将瓷器泥胚放入合并后的塑形模具中,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液压缸移动,当液压缸移动到塑形模具的上方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带动塑形轮移动到塑形模具的内部将瓷器泥胚冲压成型。
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底座旋转,底座旋转带动塑形模具旋转,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塑形轮旋转,从而对位于塑形轮与塑形模具之间的瓷器泥胚进行旋压塑形,安装块与安装槽插接,方便对安装在模具座内部的塑形模具进行更换,安装板与塑形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塑形轮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瓷器塑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座与塑形模具拆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中,1、支座;2、驱动电机;3、底座;4、滑轨;5、模具座;6、滑块;7、塑形模具;8、支撑杆;9、驱动杆;10、液压缸;11、电机;12、安装板;13、塑形轮;14、伺服电机;15、丝杆;16、滑动槽;17、空腔;18、限位孔;19、气缸;20、限位杆;21、安装槽;22、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包括支座1,支座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延伸至支座1的上端面且固定连接有呈圆形的底座3;
底座3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轨4,底座3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呈半圆状的模具座5,模具座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滑轨4相匹配的滑块6,滑块6与滑轨4滑动连接,模具座5的内部安装有可更换的塑形模具7。
本实施例中:启动气缸19,两个气缸19分别带动限位杆20移动,限位杆20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从而带动两个模具座5向相对方向移动,使两个塑形模具7进行合并,然后将瓷器泥胚放入合并后的塑形模具7中,启动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液压缸10移动到塑形模具7的上方,启动液压缸10,液压缸10带动塑形轮13移动到塑形模具7的内部将瓷器泥胚冲压成型,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底座3旋转,底座3旋转带动塑形模具7旋转,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塑形轮13旋转,从而对瓷器泥胚进行旋压塑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驱动杆9,驱动杆9的下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6,滑动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液压缸10。
本实施例中:驱动杆9的下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6,方便液压缸10在驱动杆9的下端面移动,支撑杆8对驱动杆9起到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液压缸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形轮13。
本实施例中: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塑形轮13旋转配合塑形模具7对瓷器泥胚进行旋压塑形,安装板12与塑形轮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塑形轮13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驱动杆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延伸至驱动杆9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与液压缸1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启动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液压缸10在滑动槽16的内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模具座5的下端面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8。
本实施例中:空腔17为了使模具座5安装到底座3的上端,限位孔18用于配合限位杆20使气缸19带动模具座5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位于空腔17内部的气缸19,两个气缸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启动气缸19,两个气缸19分别带动限位杆20移动,限位杆20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从而带动两个模具座5向相对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模具座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1,塑形模具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21相匹配的安装块22,安装块22与安装槽21插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块22与安装槽21插接,方便对安装在模具座5内部的塑形模具7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瓷器塑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启动气缸19,两个气缸19分别带动限位杆20移动,限位杆20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从而带动两个模具座5向相对方向移动,使两个塑形模具7进行合并,然后将瓷器泥胚放入合并后的塑形模具7中;
启动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液压缸10移动到塑形模具7的上方,启动液压缸10,液压缸10带动塑形轮13移动到塑形模具7的内部将瓷器泥胚冲压成型,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底座3旋转,底座3旋转带动塑形模具7旋转,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塑形轮13旋转,从而对瓷器泥胚进行旋压塑形;
塑形完成后启动气缸19,两个气缸19带动两个模具座5向相反方向移动,使两个塑形模具7分离,从底部拖住塑形完成的瓷器泥胚,然后从塑形轮13上将其取下即可;
安装板12与塑形轮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塑形轮13进行更换,安装块22与安装槽21插接,方便对安装在模具座5内部的塑形模具7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瓷器塑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延伸至支座(1)的上端面且固定连接有呈圆形的底座(3);
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轨(4),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呈半圆状的模具座(5),所述模具座(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滑轨(4)相匹配的滑块(6),所述滑块(6)与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模具座(5)的内部安装有可更换的塑形模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下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6),所述滑动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液压缸(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形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延伸至驱动杆(9)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与液压缸(10)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具座(5)的下端面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位于空腔(17)内部的气缸(19),两个所述气缸(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1),所述塑形模具(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21)相匹配的安装块(22),所述安装块(22)与安装槽(21)插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00261.6U CN221892194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00261.6U CN221892194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92194U true CN221892194U (zh) | 2024-10-25 |
Family
ID=93137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00261.6U Active CN221892194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92194U (zh) |
-
2023
- 2023-12-13 CN CN202323400261.6U patent/CN221892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892194U (zh) | 一种瓷器生产加工塑形装置 | |
CN207859418U (zh) | 一种玩具车轮注塑模具 | |
CN221583295U (zh) | 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 | |
CN209191221U (zh) | 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 | |
CN222511258U (zh) | 一种适用于提高模具冲裁效果的装置 | |
CN221953951U (zh) |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精密模具 | |
CN221272123U (zh) | 超高精级复合节能型材成型模具 | |
CN206030454U (zh) | 一种三工位取料机器人 | |
CN220593882U (zh) | 一种便于出料的双门板模具 | |
CN219486285U (zh) | 一种成型的模具 | |
CN2923113Y (zh) | 低压铸造机的侧模开合机构 | |
CN221913058U (zh) | 一种成型稳定的连接器加工模具 | |
CN220426483U (zh) | 一种精密新能源电池壳零件拉伸模具 | |
CN213002138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机身下梁模具 | |
CN221756335U (zh) | 一种耐火泥的制备用成型装置 | |
CN214687538U (zh) |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汽车内置物架成型模具 | |
CN213198545U (zh) | 一种注塑机的模具更换机构 | |
CN222270667U (zh) | 一种绝缘子泥坯冲压成型装置 | |
CN220162993U (zh) | 一种自动开合双模箱 | |
CN221792353U (zh) | 一种砂轮片的加工模具 | |
CN221937121U (zh) | 一种水泥砖脱模设备 | |
CN214605391U (zh) | 一种方便更换的塑料模具 | |
CN220741838U (zh) | 一种硅橡胶保护套成型模具 | |
CN216732301U (zh) | 一种石板膏生产用防粘连脱模装置 | |
CN219926736U (zh) | 一种方便固定的注塑加工用开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