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80382U -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 Google Patents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80382U
CN221880382U CN202420403097.XU CN202420403097U CN221880382U CN 221880382 U CN221880382 U CN 221880382U CN 202420403097 U CN202420403097 U CN 202420403097U CN 221880382 U CN221880382 U CN 221880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abutting
ring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403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瑞建
李向英
叶迅良
卢再望
丁新
苏丽君
陈安定
黄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rtl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rt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rt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rtle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80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80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唇形密封双联球阀,阀盖部分限位于阀体外,部分伸入流道抵接于阀座上使其与球体密封配合,提高各部件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该结构易于拆装,同时,由于唇型密封圈具有自动补偿的能力,唇口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唇边紧贴密封面,提高了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可靠耐用。

Description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背景技术
双联球阀的结构为双联L形浮动三通球阀,该种球阀用手柄手动控制,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海洋、石油、天然气煤气、制药等行业的液压系统管路中,为了简化传统管路中多个阀门连接的复杂形式,减少系统中的泄漏点,目前常常采用双联球阀来替代普通的多个阀门。
授权公告号为CN2168129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双联球阀,其构建了一种双堵塞双排放球阀结构,取代了传统管路中多个阀门连接的复杂形式,减少了系统中的泄漏点,可快速实现排放、关闭功能,但该结构的阀体与阀盖之间通过定位销实现两者的定位,拆装麻烦,且密封性较差, 流体易从二者密封端面泄露,伴随使用时间的增加,阀体与阀盖之间磨损加重,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开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位于阀体内的两个阀腔,每个阀腔内均设有球体,每个球体均匹配有穿设至阀腔的阀杆及配合球体实现密封的阀座,球体随阀杆同步转动进而控制流道的流通和封闭,
所述阀盖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体两端,并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伸入流道内并具有抵接于阀座上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部位于流道外并具有抵接在阀体外端面上的第二抵接面,
所述流道靠近阀盖的一端均具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口径大于阀腔并与其形成第一限位台阶,
所述第一抵接部连接于第二抵接部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安装腔口径适配的第一环部,第一环部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第一安装腔内对第一抵接部与阀体形成密封。
优选的,所述阀体外端面与第一安装腔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第二抵接面对应于导向环槽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所述导向凸环与导向环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靠近第二抵接部一侧的端口具有导向扩口,导向扩口两端与相邻的第一安装腔内周圆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球体上下设置有支承座,所述阀座位于球体左右,每一阀座外周均具有与第一抵接面抵接配合的抵接环部一,所述第一抵接部一端伸入抵接环部一外周与流道内周之间抵接于支承座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部靠近支承座侧壁的一端外周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相邻的第一抵接部外周及端部圆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阀杆远离球体的一端套设有压套,压套与第一抵接部靠近球体的一端面、远离球体的阀腔侧壁之间均设有碟簧。
优选的,所述阀体上方具有可供阀杆一端穿过的第二安装腔,阀杆外套设有密封衬套,所述密封衬套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座上方,并具有相连的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第三抵接部伸入第二安装腔内并具有抵接于位于阀杆环周的抵接环部二上的第三抵接面,第四抵接部位于第二安装腔外并具有抵接于阀体上方的第四抵接面,
所述第二安装腔包括相连通的一级内腔和二级内腔,一级内腔口径小于二级内腔并与其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三抵接部具有与二级内腔口径适配的第二环部,第二环部位于二级内腔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二级内腔内并对阀体与第三抵接部外周形成密封。
优选的,所述阀体上端面与第二安装腔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第四抵接面对应于导向环槽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所述导向凸环与导向环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流道包括位于两个阀腔之间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道、垂直于第一通道并与其连通的第一调节通道,第一调节通道水平设置,阀体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通道相通的安装阀腔,所述安装阀腔内安装有控制第一调节通道的针型阀。
所述流道还包括垂直于第一通道并与安装阀腔连通的第二调节通道,第二调节通道位于第一调节通道下方并与其位于同一平面,两个调节通道之间具有30-90度夹角,所述阀体底部对应于第二调节通道出口处设有排污螺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阀盖部分限位于阀体外,部分伸入流道抵接于阀座上使其与球体密封配合,提高各部件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该结构易于拆装,同时,由于唇型密封圈具有自动补偿的能力,唇口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唇边紧贴密封面,提高了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盖正视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剖视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阀杆;4、阀座;5、第一安装腔;6、唇型密封圈;7、导向环槽;8、密封圈;9、支承座;10、密封衬套;11、碟簧;12、第一通道;13、第一调节通道;14、第二安装腔;15、针型阀;16、第二调节通道;17、螺塞;18、安装阀腔; 21、第一抵接部;22、第二抵接部;31、抵接环部二;41、抵接环部一;51、第一限位台阶;52、导向扩口;101、第三抵接部;102、第四抵接部;111、球体;141、一级内腔;142、二级内腔;143、第二限位台阶;211、第一抵接面;212、第一环部;213、导向斜面;221、第二抵接面;1011、第三抵接面;1012、第二环部;1021、第四抵接面;2211、导向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阀体1开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位于阀体1内的两个阀腔,每个阀腔内均设有球体111,每个球体111均匹配有穿设至阀腔的阀杆3及配合球体111实现密封的阀座4,球体111随阀杆3同步转动进而控制流道的流通和封闭,
所述阀盖2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体1两端,并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接部21和第二抵接部22,第一抵接部21伸入流道内并具有抵接于阀座4上的第一抵接面211,第二抵接部22位于流道外并具有抵接在阀体1外端面上的第二抵接面221,
所述流道靠近阀盖2的一端均具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安装腔5,所述第一安装腔5口径大于阀腔并与其形成第一限位台阶51,
所述第一抵接部21连接于第二抵接部22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安装腔5口径适配的第一环部212,第一环部212位于第一安装腔5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6,所述唇形密封圈6位于第一安装腔5内对第一抵接部21与阀体1形成密封。
通过以上设置,该结构易于拆装,将各部件顺次装入后通过螺纹件(在本实施例中为螺杆螺母的配合)将阀盖固定于阀体上,同时阀盖部分限位于阀体外,部分伸入流道内抵接于阀座上使其与球体密封配合,提高了阀盖与阀体之间连接稳定性,应用过程中阀盖相对于阀体不易产生轴向位移;
再者,通过唇型密封圈的自动补偿能力,唇口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唇边紧贴密封面,提高了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可靠耐用。
所述阀体1外端面与第一安装腔5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7,第二抵接面221对应于导向环槽7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7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2211,所述导向凸环2211与导向环槽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通过以上设置,在阀盖安装过程中,导向环槽与导向凸环配合从而对阀盖具有导向作用,提高了阀盖安装的便捷性,同时,阀盖部分位于导向环槽内,螺纹件锁紧于阀体上后,导向凸环抵于密封圈上,进一步提高了阀盖、阀体连接的稳定性和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安装腔5靠近第二抵接部22一侧的端口具有导向扩口52,导向扩口52两端与相邻的第一安装腔5内周圆滑过渡。通过以上设置,第二抵接部装入流道的过程中不易与第一环部摩擦损耗,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球体111上下设置有支承座9,所述阀座4位于球体111左右,每一阀座4外周均具有与第一抵接面211抵接配合的抵接环部一41,所述第一抵接部21一端伸入抵接环部一41外周与流道内周之间抵接于支承座9侧壁。通过以上设置,通过以上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阀盖、阀体、阀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抵接部21靠近支承座9侧壁的一端外周具有导向斜面213,导向斜面213与相邻的第一抵接部21外周及端部圆滑过渡。通过以上设置,在阀盖安装过程中,减少了第一抵接部与流道之间的摩擦损耗,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导向斜面的设置减小了阀盖与支承座的接触面积,使得螺纹件施予阀盖的力更加集中,进一步提高了阀盖与支承座连接的紧密性。
所述阀杆3远离球体111的一端套设有压套32,压套32与第一抵接部21靠近球体111的一端面、远离球体111的阀腔侧壁之间均设有碟簧11。通过以上设置,碟簧可在必要时自动转化为密封所需要的附加压缩载荷,提高了阀盖与球体、球体与阀体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本装置密封的可靠性。
所述阀体1上方具有可供阀杆3一端穿过的第二安装腔14,阀杆3外套设有密封衬套10,所述密封衬套10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座4上方,并具有相连的第三抵接部101和第四抵接部102,第三抵接部101伸入第二安装腔14内并具有抵接于位于阀杆3环周的抵接环部二31上的第三抵接面1011,第四抵接部102位于第二安装腔14外并具有抵接于阀体1上方的第四抵接面1021,
所述第二安装腔14包括相连通的一级内腔141和二级内腔142,一级内腔141口径小于二级内腔142并与其形成第二限位台阶143,所述第三抵接部101具有与二级内腔142口径适配的第二环部1012,第二环部1012位于二级内腔142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6,该唇形密封圈与第一环部端面所设的唇形密封圈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唇形密封圈6位于二级内腔142内并对阀体1与第三抵接部101外周形成密封。通过以上设置,提高了密封衬套与阀体之间密封的稳定性。
所述阀体1上端面与第二安装腔14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7,第四抵接面1021对应于导向环槽7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7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2211,所述导向凸环2211与导向环槽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导向环槽、导向凸环、密封圈的结构设置与三者在第一抵接部与阀体处的结构完全相同。通过以上设置,在密封衬套安装过程中,导向环槽与导向凸环配合从而对密封衬套具有导向作用,提高了密封衬套安装的便捷性,同时,密封衬套部分位于导向环槽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衬套、阀体连接的稳定性和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流道包括位于两个阀腔之间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道12、垂直于第一通道12并与其连通的第一调节通道13,第一调节通道13水平设置,阀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通道13相通的安装阀腔18,所述安装阀腔18内安装有控制第一调节通道13的针型阀15。通过以上设置,可通过针型阀精确控制第一调节通道的流通与否及流量,进而控制第一通道的流量。
所述流道还包括垂直于第一通道12并与安装阀腔18连通的第二调节通道16,第二调节通道16位于第一调节通道13下方并与其位于同一平面,两个调节通道之间具有30-90度夹角,所述阀体1底部对应于第二调节通道16出口处设有螺塞17。通过以上设置,针型阀控制第一调节通道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控制第二调节通道的流通与否,提高了流道调节的灵活性,底部螺塞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阀体(1)开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位于阀体(1)内的两个阀腔,每个阀腔内均设有球体(111),每个球体(111)均匹配有穿设至阀腔的阀杆(3)及配合球体(111)实现密封的阀座(4),球体(111)随阀杆(3)同步转动进而控制流道的流通和封闭,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2)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体(1)两端,并包括相连的第一抵接部(21)和第二抵接部(22),第一抵接部(21)伸入流道内并具有抵接于阀座(4)上的第一抵接面(211),第二抵接部(22)位于流道外并具有抵接在阀体(1)外端面上的第二抵接面(221),
所述流道靠近阀盖(2)的一端均具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安装腔(5),所述第一安装腔(5)口径大于阀腔并与其形成第一限位台阶(51),
所述第一抵接部(21)连接于第二抵接部(22)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安装腔(5)口径适配的第一环部(212),第一环部(212)位于第一安装腔(5)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6),所述唇形密封圈(6)位于第一安装腔(5)内对第一抵接部(21)与阀体(1)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外端面与第一安装腔(5)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7),第二抵接面(221)对应于导向环槽(7)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7)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2211),所述导向凸环(2211)与导向环槽(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5)靠近第二抵接部(22)一侧的端口具有导向扩口(52),导向扩口(52)两端与相邻的第一安装腔(5)内周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111)上下设置有支承座(9),所述阀座(4)位于球体(111)左右,每一阀座(4)外周均具有与第一抵接面(211)抵接配合的抵接环部一(41),所述第一抵接部(21)一端伸入抵接环部一(41)外周与流道内周之间抵接于支承座(9)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1)靠近支承座(9)侧壁的一端外周具有导向斜面(213),导向斜面(213)与相邻的第一抵接部(21)外周及端部圆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远离球体(111)的一端套设有压套(32),压套(32)与第一抵接部(21)靠近球体(111)的一端面、远离球体(111)的阀腔侧壁之间均设有碟簧(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方具有可供阀杆(3)一端穿过的第二安装腔(14),阀杆(3)外套设有密封衬套(10),所述密封衬套(10)通过螺纹件安装于阀座(4)上方,并具有相连的第三抵接部(101)和第四抵接部(102),第三抵接部(101)伸入第二安装腔(14)内并具有抵接于位于阀杆(3)环周的抵接环部二(31)上的第三抵接面(1011),第四抵接部(102)位于第二安装腔(14)外并具有抵接于阀体(1)上方的第四抵接面(1021),
所述第二安装腔(14)包括相连通的一级内腔(141)和二级内腔(142),一级内腔(141)口径小于二级内腔(142)并与其形成第二限位台阶(143),所述第三抵接部(101)具有与二级内腔(142)口径适配的第二环部(1012),第二环部(1012)位于二级内腔(142)内且其端面上设有唇形密封圈(6),所述唇形密封圈(6)位于二级内腔(142)内并对阀体(1)与第三抵接部(101)外周形成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端面与第二安装腔(14)同心设置有导向环槽(7),第四抵接面(1021)对应于导向环槽(7)处设置有伸入导向环槽(7)内与其配合的导向凸环(2211),所述导向凸环(2211)与导向环槽(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位于两个阀腔之间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道(12)、垂直于第一通道(12)并与其连通的第一调节通道(13),第一调节通道(13)水平设置,阀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通道(13)相通的安装阀腔(18),所述安装阀腔(18)内安装有控制第一调节通道(13)的针型阀(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唇形密封双联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垂直于第一通道(12)并与安装阀腔(18)连通的第二调节通道(16),第二调节通道(16)位于第一调节通道(13)下方并与其位于同一平面,两个调节通道之间具有30-90度夹角,所述阀体(1)底部对应于第二调节通道(16)出口处设有螺塞(17)。
CN202420403097.XU 2023-09-01 2024-03-01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Active CN2218803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8694X 2023-09-01
CN202322378694 2023-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80382U true CN221880382U (zh) 2024-10-22

Family

ID=93093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403097.XU Active CN221880382U (zh) 2023-09-01 2024-03-01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80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77095B (zh) 防自聚球阀
CN221880382U (zh) 唇形密封双联球阀
CN213271143U (zh) 一种超高压组合阀
CN202203421U (zh) 针形截止阀
CN209294453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降噪球阀
CN206904277U (zh) 一种燃气旋塞阀
CN214534597U (zh) 一种高密封型固定球阀
CN110578813A (zh) 一种可任意调节进气量的橡胶阀门
CN205278423U (zh) 新型耐高压高温闸阀
CN114688286A (zh) 一种上装式超低温浮动球阀
CN115076387A (zh) 一种u型金属密封蝶阀
CN211574272U (zh) 一种双闸阀水力控制阀组
CN203926952U (zh) 阀组件
CN214888931U (zh) 伸缩式蝶阀
CN221145404U (zh) 单向溢流阀
CN208442290U (zh) 高温高压立式焊接截止阀
CN112066022A (zh) 燃气系统的值班气控制阀
CN208041201U (zh) 微小流量v型调节球阀
CN113280131A (zh) 三偏心全金属蝶阀的装配方法
CN221800625U (zh) 一种锻钢抗冲刷截止阀
CN220956861U (zh) 硬密封蝶阀
CN220396555U (zh) 一种新型球阀
CN213271068U (zh) 一种高调节性蝶阀
CN105782474B (zh) 低温切断阀
CN115325196B (zh) 一种基于防漏处理工艺的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