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73065U -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73065U
CN221873065U CN202322907862.XU CN202322907862U CN221873065U CN 221873065 U CN221873065 U CN 221873065U CN 202322907862 U CN202322907862 U CN 202322907862U CN 221873065 U CN221873065 U CN 221873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welded
cooling structure
rapid cooling
low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78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 Zid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 Zidong filed Critical Xiao Zidong
Priority to CN2023229078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73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73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73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且公开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部顶端焊接有液压杆,所述放置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该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下,使得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冷凝管可以从下模具内部拿取,从而方便了工人对冷凝管中的水或者冷凝液进行及时的填充,而且在阀门的作用下,防止冷凝管中的水或者冷凝液渗漏出,并且在插块的作用下,保证上下模具可以重合,不会出现上下模具偏移的情况,在伸缩管的作用下,将风扇吹出的风送入到上模具内部的出风口处进行风冷,进而加快了冷却的速率,另一方面,风扇也就不会占有其他的空间位置,合理的利用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而且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并且不同的模具制造不同的零件。
由于使用模具都是通过注塑材料进行制造,通常情况下,模具中的注塑材料温度都比较高,不方便工人将塑型后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因此,就需要对塑型后的零件先进行冷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18171223 U公布了《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模具》,包括下模具以及其顶部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侧嵌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表面连通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下模具的侧面固定有多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远离下模具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内腔安装有第一风扇。
上述的现有技术,虽然通过水冷和风冷的双重冷却,有效提高了对模具以及产品的冷却速度,将热量快速发散至外界,使产品可以快速成型,但是,冷凝管中的水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冷凝管中的水需要定期的进行填充,这样就需要对冷凝管进行拆卸工作,并且风扇被设置在下模具上,使得下模具内部空间减小,从而不方便工人进行注料工作。
可见,亟需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用于在冷凝管拆卸和风扇位置的改进,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冷凝管中的水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冷凝管中的水需要定期的进行填充,这样就需要对冷凝管进行拆卸工作,并且风扇被设置在下模具上,使得下模具内部空间减小,从而不方便工人进行注料工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部顶端焊接有液压杆,所述放置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
所述液压杆底部焊接有上模具,且上模具内部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放置箱内壁上焊接有滑杆,且滑杆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焊接有推杆,所述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外部设置有伸缩管,且伸缩管一端焊接有进风口;
所述下模具顶部焊接有插块,所述下模具内部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顶部焊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设置有阀门,所述下模具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部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正面设置有箱门,且箱门正面焊接有门把。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出风口等距离设置在主管道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滑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杆一端贯穿滑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口径和进风口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进风口一端伸进入到伸缩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插块以下模具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槽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限位块一端伸进入到限位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下,使得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冷凝管可以从下模具内部拿取,从而方便了工人对冷凝管中的水或者冷凝液进行及时的填充,而且在阀门的作用下,防止冷凝管中的水或者冷凝液渗漏出,并且在插块的作用下,保证上下模具可以重合,不会出现上下模具偏移的情况。
第二、本实用新型在液压杆的作用下,使得上模具可以在放置箱内部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上模具可以和下模具重合,而且在推板、滑板和滑杆的联动下,使得风扇可以在放置箱内部进行水平位置上的运动,并且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二者分离后,在伸缩管的作用下,将风扇吹出的风送入到上模具内部的出风口处进行风冷,进而加快了冷却的速率,另一方面,风扇也就不会占有其他的空间位置,合理的利用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放置板和冷凝管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B处放大图。
其中:1、放置箱;2、箱门;3、门把;4、液压杆;401、上模具;402、主管道;403、出风口;404、滑杆;405、滑板;406、推杆;407、风扇;408、伸缩管;409、进风口;5、下模具;501、插块;502、放置板;503、冷凝管;504、阀门;505、限位槽;50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一种基于生态农业的多功能花园装置,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放置箱1,放置箱1内部顶端焊接有液压杆4,放置箱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5;
液压杆4底部焊接有上模具401,且上模具401内部设置有主管道402,主管道402底部设置有出风口403,放置箱1内壁上焊接有滑杆404,且滑杆404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板405,滑板405一侧焊接有推杆406,滑板405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407,风扇407外部设置有伸缩管408,且伸缩管408一端焊接有进风口409;
下模具5顶部焊接有插块501,下模具5内部设置有放置板502,且放置板502顶部焊接有冷凝管503,冷凝管503一端设置有阀门504,下模具5内部开设有限位槽505,且限位槽505内部设置有限位块50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槽505和限位块506的配合下,使得放置在放置板502上的冷凝管503可以从下模具5内部拿取,从而方便了工人对冷凝管503中的水或者冷凝液进行及时的填充,而且在阀门504的作用下,防止冷凝管503中的水或者冷凝液渗漏出,并且在插块501的作用下,保证上下模具5可以重合,不会出现上下模具5偏移的情况,在伸缩管408的作用下,将风扇407吹出的风送入到上模具401内部的出风口403处进行风冷,进而加快了冷却的速率,另一方面,风扇407也就不会占有其他的空间位置,合理的利用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放置箱1正面设置有箱门2,且箱门2正面焊接有门把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门把3可以将箱门2关闭,使得在进行冷却处理工作中,放置箱1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
具体的,出风口40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出风口403等距离设置在主管道402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出风口403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对塑型后的零件进行冷却,并且保证了塑型后的零件在多个方位上得到冷却,进而提高了冷却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滑杆404与滑板405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杆404一端贯穿滑板405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板405可以在推杆406的带动下,在滑杆404上进行运动,而且滑杆404对滑板405也起到了导向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伸缩管408口径和进风口409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进风口409一端伸进入到伸缩管408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管408可以进行水平位置上的运动,从而带动进风口409进入到主管道402内部,与主管道402连通,这样就可以利用风扇407进行冷却处理工作。
具体的,插块5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插块501以下模具5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具5的插块501可以进入到上模具401中,使得上模具401和下模具5可以被固定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在进行注塑时,上下模具5之间出现缝隙。
具体的,限位块506一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槽505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限位块506一端伸进入到限位槽505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506可以在限位槽505中进行水平运动,从而方便了工人将放置板502上的冷凝管503从下模具5中取出。
在使用时,在需要将冷凝管503从下模具5中拿取时,将放置板502从下模具5正面拉出,使得限位块506在限位槽505中进行向前的运动,之后,逆时针拧动冷凝管503一端上的阀门504,将冷凝液或者水倒入进冷凝管503内部即可,这样就完成了对冷凝管503定期添加冷凝液或者水的工作,最后根据上诉操作进行逆操作就可以将冷凝管503重新放入到下模具5内部了;
利用液压杆4带动上模具401进行向下的运动,使得上模具401可以和下模具5重合进行塑型工作,接着利用液压杆4带动上模具401进行向上的运动,当上模具401被带动到与伸缩管408同一直线的位置时,利用伸缩管408带动进风口409进入到上模具401内,与主管道402接通,然后利用推板带动滑板405在滑杆404上进行向放置箱1内的滑动,使得风扇407位置靠近进风口409处,最后启动风扇407,通过主管道402和出风口403对塑型后的零件进行冷却处理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包括放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内部顶端焊接有液压杆(4),所述放置箱(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5);
所述液压杆(4)底部焊接有上模具(401),且上模具(401)内部设置有主管道(402),所述主管道(402)底部设置有出风口(403),所述放置箱(1)内壁上焊接有滑杆(404),且滑杆(404)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板(405),所述滑板(405)一侧焊接有推杆(406),所述滑板(405)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407),所述风扇(407)外部设置有伸缩管(408),且伸缩管(408)一端焊接有进风口(409);
所述下模具(5)顶部焊接有插块(501),所述下模具(5)内部设置有放置板(502),且放置板(502)顶部焊接有冷凝管(503),所述冷凝管(503)一端设置有阀门(504),所述下模具(5)内部开设有限位槽(505),且限位槽(505)内部设置有限位块(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正面设置有箱门(2),且箱门(2)正面焊接有门把(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40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出风口(403)等距离设置在主管道(402)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04)与滑板(405)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杆(404)一端贯穿滑板(40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408)口径和进风口(409)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进风口(409)一端伸进入到伸缩管(408)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5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插块(501)以下模具(5)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06)一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槽(505)口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限位块(506)一端伸进入到限位槽(505)内部。
CN202322907862.X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Active CN221873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7862.XU CN221873065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7862.XU CN221873065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73065U true CN221873065U (zh) 2024-10-22

Family

ID=9310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7862.XU Active CN221873065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73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4395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716959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注塑用脱料装置
CN221873065U (zh)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CN213227457U (zh) 一种板材挤压成型模具
CN109396335A (zh) 一种液压机铸件成型模具
CN212792972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高精度铝棒加工模具
CN208148586U (zh) 一种模具自动顶出装置
CN210415422U (zh) 一种塑胶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8196743U (zh) 温控器壳注塑模具
CN213704392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0881066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成型用模具
CN211304678U (zh) 一种带风冷和水冷结构的铸造模具
CN210552858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4448261U (zh) 一种快速冷却式注塑装置
CN210308912U (zh) 一种工业用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9532019U (zh) 一种液压机铸件成型模具
CN209580204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塑胶制品用模具
CN206748960U (zh) 摩托车后挡泥板模具
CN206748967U (zh) 摩托车踏板模具
CN206748956U (zh) 便于产品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6500449U (zh) 一种铝棒挤压机
CN219294661U (zh) 一种灯壳体注塑成型模具
CN206085467U (zh) 一种衣架夹子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20348994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模具成型装置
CN213997711U (zh) 一种用于监控箱底座的模具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17

Address after: 400000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Qiaobeiyuan No. 3-5 1-9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nyiru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80, Group 2, Zaoping Village, Jiangkou Town, Yunyang County, Chongqing City 404500

Patentee before: Xiao Zid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