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66342U - 一种可变形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形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66342U
CN221866342U CN202323437818.3U CN202323437818U CN221866342U CN 221866342 U CN221866342 U CN 221866342U CN 202323437818 U CN202323437818 U CN 202323437818U CN 221866342 U CN221866342 U CN 221866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leg
push rod
electric push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378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u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u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378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66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66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66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形轮椅,包括控制箱和底架,在底架的下方设有脚轮,在底架上方设置有中心支撑架,在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装置,在中心支撑架的顶面上设有坐垫,在中心支撑架的后侧面分别铰接有背部支撑架和背部电动推杆,背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背部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背部支撑架上设有背部垫,在中心支撑架的前侧面从上到下分别铰接有腿部支撑架、中间支撑架和腿部电动推杆,腿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中间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腿部支撑架上设有腿部垫,腿部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脚部支撑架的同一侧铰接。本实用新型兼具轮椅和转运床的双重功能,切换灵活,方便了病患的转运。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形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轮椅,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椅是一种常见的转运工具,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的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等。现有轮椅大多仅有折叠收纳功能,不可进行变形为床体,不能满足具有躺位需求的患者;在医院中一些病患的转运工作对于护士来说比较困难,例如将病患转运至不同高度的平台及床面上比较困难;医院虽然有转运床可以使用,但是转运床的功能不能与轮椅有效结合,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变形轮椅,使其兼具轮椅的坐姿和转运床的躺姿等双重功能,既可满足医院使用,也可满足患者居家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可变形轮椅,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装置兼具轮椅和转运床的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形轮椅,包括控制箱和底架,在底架的下方四角各安装一个脚轮,在底架上方设置有中心支撑架,所述中心支撑架包括一个水平的顶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在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装置,在中心支撑架的顶面上设有坐垫,在中心支撑架的后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架和背部电动推杆,背部电动推杆位于背部支撑架的下方,背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背部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背部支撑架上设有背部垫,背部电动推杆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背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在中心支撑架的前侧面从上到下分别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架、中间支撑架和腿部电动推杆,腿部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平行,中间支撑架平行位于腿部支撑架和腿部电动推杆之间,腿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中间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腿部支撑架上设有腿部垫,腿部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脚部支撑架的同一侧铰接,脚部支撑架始终保持水平,腿部电动推杆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腿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并同时调节腿部支撑架与脚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架的中心上方固定安装有升降柱,所述中心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柱的上方,升降柱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扶手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与控制箱电性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扶手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竖板和水平扶手,竖板与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侧面平行;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横板固定连接,丝杆竖直自由穿过横板,在横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外侧与扶手装置的竖板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变形轮椅,中心支撑架顶面和脚部支撑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通过背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通过腿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并同时调节腿部支撑架与脚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从而使得轮椅的整体姿态可调;当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同时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也为钝角时,此时轮椅的状态是常用的坐姿状态;当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为平角,且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也为平角时,此时轮椅的状态是躺姿状态,可以作为转运床使用,患者可以平躺在轮椅上,在转运过程中左右两侧扶手是升起状态防止人体掉落,当转运到目的地后,可以将两侧扶手降落下来,同时调整升降柱的高度,以调节整个支撑架的高度,从而方便患者的转移。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轮椅的坐姿和转运床的躺姿之间灵活切换,兼具轮椅和转运床的双重功能,方便了病患的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变形轮椅的坐姿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中隐藏扶手装置后露出扶手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可变形轮椅的躺姿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扶手装置下降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详细说明。
图中的标记如下:底架1,脚轮11,电动升降柱12,中心支撑架2,扶手装置21,保护板22,电机23,丝杆24,螺母25,横板26,连接块27,坐垫28,扶手211,竖板212,导槽221,背部支撑架3,把手31,背部垫32,背部电动推杆33,4控制箱,腿部支撑架5,腿部垫51,中间支撑架6,腿部电动推杆61,脚部支撑架7,脚部垫71。
如图1-3所示,一种可变形轮椅,包括底架1,在底架1的下方四角各安装一个脚轮11,共四个脚轮,可方便轮椅移动。在所述底架1的中心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动升降柱12,在电动升降柱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中心支撑架2,电动升降柱可驱动中心支撑架上升或下降。所述中心支撑架2包括一个水平的顶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中心支撑架的顶面和侧面将升降柱包围起来,在中心支撑架2的顶面上设有坐垫28方便患者坐下,坐垫可支撑患者的臀部和大腿部;在所述中心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保护板22和扶手装置21,保护板22将驱动装置罩住遮挡起来,在保护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竖直导槽221,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竖板212和水平扶手211,竖板与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侧面平行,驱动装置与扶手装置的竖板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扶手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3,电机23与中心支撑架的侧面固定连接,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杆2,丝杆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在丝杆2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5,螺母25与横板26固定连接,丝杆24竖直自由穿过横板26,在横板26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个连接块27,连接块27穿过保护板22的导槽221后与扶手装置的竖板212固定连接。这样,当电机带动丝杆旋转后,螺母会带动横板及连接块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扶手装置上升或下降。
在所述中心支撑架2的后侧面分别铰接有背部支撑架3和背部电动推杆33,背部电动推杆33位于背部支撑架3的下方,背部电动推杆33的输出端与背部支撑架3的下表面铰接,在背部支撑架3上设有背部垫32以供人体背部抵靠支撑,在背部支撑架3的下方外侧还固定设有把手31以方便人手握住推动轮椅,背部电动推杆33可调节背部支撑架3与中心支撑架2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在中心支撑架2的前侧面从上到下分别铰接有腿部支撑架5、中间支撑架6和腿部电动推杆61,腿部支撑架5和中间支撑架6平行,中间支撑架6位于腿部支撑架5和腿部电动推杆61之间,腿部电动推杆61的输出端与中间支撑架6的下表面铰接,在腿部支撑架5上设有腿部垫51以支撑人体的小腿部;所述腿部支撑架5和中间支撑架6的另一端分别同时与脚部支撑架7的同一侧铰接,脚部支撑架7始终保持水平,在脚部支撑架7上设有脚部垫71,所述腿部电动推杆61可调节腿部支撑架5与中心支撑架2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并同时调节腿部支撑架5与脚部支撑架7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
在所述底架1或中心支撑架2上还连接设置有控制箱4,控制箱内可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器,上述电动升降柱12、电机23、背部电动推杆33、腿部电动推杆61等均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当然脚轮11也可以采用电动驱动。控制箱4还可以外联手控器,手控器可以设置在扶手上,如果患者的手部可以正常活动的话,患者可以操作手控器来调整轮椅的运动或姿态。
本轮椅装置在使用时,中心支撑架顶面和脚部支撑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通过背部电动推杆将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钝角,例如120度,同时通过腿部电动推杆将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也调整为钝角,例如150度,此时轮椅的状态就是常用的坐姿状态,病人患者可以坐到轮椅上,方便转运。当需要病人躺下时,通过背部电动推杆将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平角即180度,同时通过腿部电动推杆将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也调整为平角即180度,此时腿部支撑架与脚部支撑架也同步变化到平角状态,此时背部垫、坐垫、腿部垫、脚部垫共面,此时轮椅的状态就是常用的躺姿状态,如图4所示,病人患者可以躺在上面方便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左右两侧扶手是升起状态可防止人体掉落。当转运到目的地后,需要将病人平移到另一个平台(例如手术台或检查平台)时,此时可以将两侧扶手降落下来与坐垫高度一致(如图5所示),同时调整升降柱的高度,使得坐垫高度与待转移平台的高度一致或略高,从而极大方便了患者的转移,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本专利兼具轮椅的坐姿和转运床的躺姿等双重功能,切换灵活,既可满足医院使用,也可满足患者居家使用。

Claims (4)

1.一种可变形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和底架,在底架的下方四角各安装一个脚轮,在底架上方设置有中心支撑架,所述中心支撑架包括一个水平的顶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在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装置,在中心支撑架的顶面上设有坐垫,在中心支撑架的后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架和背部电动推杆,背部电动推杆位于背部支撑架的下方,背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背部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背部支撑架上设有背部垫,背部电动推杆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背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背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在中心支撑架的前侧面从上到下分别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架、中间支撑架和腿部电动推杆,腿部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平行,中间支撑架平行位于腿部支撑架和腿部电动推杆之间,腿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中间支撑架的下表面铰接,在腿部支撑架上设有腿部垫,腿部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脚部支撑架的同一侧铰接,脚部支撑架始终保持水平,腿部电动推杆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腿部电动推杆可调节腿部支撑架与中心支撑架顶面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并同时调节腿部支撑架与脚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在钝角与平角之间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的中心上方固定安装有升降柱,所述中心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柱的上方,升降柱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扶手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与控制箱电性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扶手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竖板和水平扶手,竖板与中心支撑架的左右侧面平行;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横板固定连接,丝杆竖直自由穿过横板,在横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外侧与扶手装置的竖板固定连接。
CN202323437818.3U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可变形轮椅 Active CN221866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37818.3U CN221866342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可变形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37818.3U CN221866342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可变形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66342U true CN221866342U (zh) 2024-10-22

Family

ID=9309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37818.3U Active CN221866342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可变形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66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60960A (en) Combination wheelchair and lifting device
US6427270B1 (en) Cantilevered mobile bed/chair apparatus for safety patient transfer
US8484773B2 (en) Combined bed/chair transporter with leg lift
US5996150A (en) Cantilevered mobile bed/chair apparatus for safety patient transfer
US6691349B2 (en) Patient bed with leg lifter
US5230113A (en) Multiple position adjustable day night patient bed chair
CN108836674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US20110030142A1 (en) Patient care and transport assembly
CN108938265B (zh) 防治滋生褥疮的医疗床
CN104013502A (zh) 多功能轮椅
CN205729672U (zh) 一种轮椅式电动调控病床
CN209996629U (zh) 一种可移动辅助起坐椅
AU686835B2 (en) Patient transfer chair system
CN110037870A (zh) 一种组合式医用护理床
KR20170101333A (ko) 배드이송형 전동휠체어
CN20907523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113995592B (zh) 一种半自动分离对接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KR20130098508A (ko) 와상환자용 이동수단
CN221866342U (zh) 一种可变形轮椅
EP3600205A1 (en) Adjustable bed solution
TW201836569A (zh) 升降式多功能護理輪椅
CN219614269U (zh) 一种移位助行一体组合装置
CN117442442A (zh) 一种姿态可调护理床
CN203970712U (zh) 多功能轮椅
CN21331101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护理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