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60955U -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60955U CN221860955U CN202420428012.3U CN202420428012U CN221860955U CN 221860955 U CN221860955 U CN 221860955U CN 202420428012 U CN202420428012 U CN 202420428012U CN 221860955 U CN221860955 U CN 221860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fixedly connected
- notebook computer
- support plate
- cooling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座和散热器载板,所述散热器载板设置于散热器底座顶部,所述散热器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管接口,所述水冷管路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管接口,所述散热器载板中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顶部安装有网孔透气板,所述通风口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顶端延伸至导风罩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管路中部盘绕于通风口外侧,水冷管路不会对散热风扇造成遮挡,散热风扇通过旋拧卡接安装于导风罩底端,当散热风扇出现故障时,只需对其进行旋拧抽离便可快速完成拆卸,方便对散热风扇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背景技术
对笔记本电脑来说,在性能与便携性对抗中,散热成为最关键的因素,笔记本电脑散热一直是笔记本电脑核心技术中的瓶颈。有时笔记本电脑会莫名奇妙的死机,一般就是系统温度过高导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好的散热器可以延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笔记本电脑散热器能够使笔记本产生的热量更快的扩散到电脑外部,不影响笔记本的使用功能,不会使电脑的线路出现腐蚀现象,以保证笔记本电脑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一些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在使用时,其上设置有冷却管路和风扇,但冷却管路和风扇均设置于箱体内,且风扇位于冷却管路的下方,风扇出现故障时不方便进行拆卸维修。
例如公告号为CN206726105U公开的一种笔记本电脑混合散热器,该专利通过冷却管中的冷却水对笔记本进行降温,同时通过排气扇加快散热器内部的空气对流速度,既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同时又能够提高散热器内部热空气置换速率,提高散热器的降温、散热效果。
但该专利的冷却管和排气扇均设置于机箱内,且排风扇位于冷却管的正下方,排风扇出现故障时不方便进行拆卸维修。
因此,发明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以解决上述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座和散热器载板,所述散热器载板设置于散热器底座顶部,所述散热器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管接口,所述水冷管路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管接口,所述散热器载板中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顶部安装有网孔透气板,所述通风口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顶端延伸至导风罩内部,所述导风罩底部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导风罩内壁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开口槽与弧形限位槽一端相连通,所述散热风扇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贯穿开口槽并延伸至弧形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块与弧形限位槽相卡接。
抓住散热风扇底端进行旋动时,限位块能够沿着弧形限位槽进行移动,直至限位块移动至开口槽处,便可将散热风扇向下抽离出来。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路两端均呈蛇形往复弯折设置,所述水冷管路中部盘绕于通风口外侧设置。
对水冷管路进行弯折和盘绕,可增大水冷管路与散热器载板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载板一端与散热器底座铰接设置,所述一号管接口和二号管接口均远离铰接处设置,所述一号管接口和二号管接口均与散热器载板底部保持垂直。
将散热器载板撑起后,一号管接口和二号管接口和被高高抬起,方便将外接的冷却水循环装置与一号管接口和二号管接口进行对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罩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所述开口槽和弧形限位槽数量均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弧形限位槽末端之间的连线相垂直。
漏斗状的导风罩能够帮助散热风扇对热空气进行汇集,从而方便快速将笔记本电脑底部的热空气给排走。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载板底部两侧均铰接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散热器底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支撑板相匹配。
将支撑板向下翻折并与收纳槽抵接在一起,从而将散热器载板给撑起来。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载板顶部靠近铰接处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托举卡扣,所述托举卡扣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通过托举卡扣对笔记本电脑底部进行托举,以避免笔记本电脑向下滑落。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底座和散热器载板表面四角均做倒圆处理,所述散热风扇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高于散热器底座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
散热器载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散热风扇会收纳在散热器底座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载板由铝合金导热板制成,所述水冷管路由导热铜管制成。
散热器载板和水冷管路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提高热传导效率,从而加快笔记本电脑的散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管路中部盘绕于通风口外侧,水冷管路不会对散热风扇造成遮挡,散热风扇通过旋拧卡接安装于导风罩底端,当散热风扇出现故障时,只需对其进行旋拧抽离便可快速完成拆卸,方便对散热风扇进行维修;
2.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水冷管路通冷却水来吸收热量,另一方面通过散热风扇将笔记本电脑底部的热空气向外排出,实现水冷风冷混合式散热,有利于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撑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开时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撑开时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载板的底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器底座;2、散热器载板;3、水冷管路;4、一号管接口;5、二号管接口;6、网孔透气板;7、导风罩;8、散热风扇;9、开口槽;10、弧形限位槽;11、限位块;12、支撑板;13、收纳槽;14、托举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座1和散热器载板2,散热器载板2设置于散热器底座1顶部,散热器载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冷管路3,水冷管路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管接口4,水冷管路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管接口5,散热器载板2中部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顶部安装有网孔透气板6,通风口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罩7,导风罩7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顶端延伸至导风罩7内部,导风罩7底部开设有开口槽9,导风罩7内壁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0,开口槽9与弧形限位槽10一端相连通,散热风扇8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贯穿开口槽9并延伸至弧形限位槽10内部,限位块11与弧形限位槽10相卡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水冷管路3两端均呈蛇形往复弯折设置,水冷管路3中部盘绕于通风口外侧设置,散热器载板2一端与散热器底座1铰接设置,一号管接口4和二号管接口5均远离铰接处设置,一号管接口4和二号管接口5均与散热器载板2底部保持垂直,导风罩7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开口槽9和弧形限位槽10数量均设为两个,两个开口槽9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弧形限位槽10末端之间的连线相垂直,散热器载板2底部两侧均铰接设置有支撑板12,散热器底座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与支撑板12相匹配,散热器载板2顶部靠近铰接处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托举卡扣14,托举卡扣14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散热器底座1和散热器载板2表面四角均做倒圆处理,散热风扇8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高于散热器底座1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散热器载板2由铝合金导热板制成,水冷管路3由导热铜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散热器载板2绕着铰接处向上抬起一定高度,然后将支撑板12向下翻折,并让支撑板12底端与收纳槽13一端抵接在一起,使得散热器底座1、散热器载板2和支撑板12三者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此时散热器载板2为倾斜状态,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散热器载板2顶部,并通过托举卡扣14对笔记本电脑底部进行托举,以避免笔记本电脑向下滑落;
笔记本电脑工作时会持续产生热量,需要对笔记本电脑进行辅助散热,将外接的冷却水循环装置与一号管接口4和二号管接口5进行对接,通过外接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向水冷管路3内部持续通入冷却水,笔记本电脑底部散热器载板2相接触,热量会向散热器载板2进行传递,冷却水流经水冷管路3时会吸收散热器载板2上的热量,从而加快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同时,通过散热风扇8抽取笔记本电脑与散热器载板2之间的热气,并将热气向外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
当散热风扇8出现故障时,先用手抓住散热风扇8底端,然后对散热风扇8进行90度旋拧,使得散热风扇8外侧的限位块11沿着弧形限位槽10移动至开口槽9处,之后将散热风扇8向外抽离即可,方便对散热风扇8进行拆卸维修。
Claims (8)
1.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座(1)和散热器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载板(2)设置于散热器底座(1)顶部,所述散热器载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冷管路(3),所述水冷管路(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管接口(4),所述水冷管路(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管接口(5),所述散热器载板(2)中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顶部安装有网孔透气板(6),所述通风口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罩(7),所述导风罩(7)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扇(8),所述散热风扇(8)顶端延伸至导风罩(7)内部,所述导风罩(7)底部开设有开口槽(9),所述导风罩(7)内壁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0),所述开口槽(9)与弧形限位槽(10)一端相连通,所述散热风扇(8)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贯穿开口槽(9)并延伸至弧形限位槽(10)内部,所述限位块(11)与弧形限位槽(10)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路(3)两端均呈蛇形往复弯折设置,所述水冷管路(3)中部盘绕于通风口外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载板(2)一端与散热器底座(1)铰接设置,所述一号管接口(4)和二号管接口(5)均远离铰接处设置,所述一号管接口(4)和二号管接口(5)均与散热器载板(2)底部保持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7)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所述开口槽(9)和弧形限位槽(10)数量均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9)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弧形限位槽(10)末端之间的连线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载板(2)底部两侧均铰接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散热器底座(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3),所述收纳槽(13)与支撑板(12)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载板(2)顶部靠近铰接处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托举卡扣(14),所述托举卡扣(14)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底座(1)和散热器载板(2)表面四角均做倒圆处理,所述散热风扇(8)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高于散热器底座(1)底面所处的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载板(2)由铝合金导热板制成,所述水冷管路(3)由导热铜管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28012.3U CN221860955U (zh) | 2024-03-06 | 2024-03-06 |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28012.3U CN221860955U (zh) | 2024-03-06 | 2024-03-06 |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60955U true CN221860955U (zh) | 2024-10-18 |
Family
ID=9303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28012.3U Active CN221860955U (zh) | 2024-03-06 | 2024-03-06 |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60955U (zh) |
-
2024
- 2024-03-06 CN CN202420428012.3U patent/CN2218609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52991B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 |
CN107943254B (zh)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装置及其散热模块 | |
WO2009043240A1 (en) | Flat heat pipe radiat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208999940U (zh) | 一种基于双主板结构的计算机水冷系统 | |
CN205028233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 |
CN210924472U (zh) | 一种计算机主机冷却降温装置 | |
CN221860955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组装式混合散热器 | |
CN217279471U (zh) | 一种可循环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 | |
CN20556611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逆变器装置 | |
CN210954926U (zh) |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机构 | |
CN111857287A (zh) | 一种笔记本cpu废热回收及保温加热装置 | |
CN219889932U (zh) | 散热装置和冰箱 | |
CN219574768U (zh) | 一种内存条模组水冷散热装置及服务器水冷散热系统 | |
CN208222069U (zh) | 一种lng液化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 |
CN213457958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 | |
CN112996358B (zh) | 基于脉动热管的楔形扰流相变热沉装置及换热方法 | |
CN209388254U (zh) | 一种硬盘散热装置 | |
CN210666654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散热机构 | |
CN114546076A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 | |
CN210270795U (zh) | 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装置 | |
CN209879442U (zh) | 一种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散热装置 | |
CN220357539U (zh) |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 | |
CN220473946U (zh) | 一种扩展型服务器散热器结构 | |
CN218768071U (zh) | 一种计算机快速散热装置 | |
CN218473289U (zh) | 一种交换机冷却底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