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06126U -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06126U
CN221806126U CN202420323542.1U CN202420323542U CN221806126U CN 221806126 U CN221806126 U CN 221806126U CN 202420323542 U CN202420323542 U CN 202420323542U CN 221806126 U CN221806126 U CN 221806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iode
fixedly connected
light source
heat
packag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3235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ita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ita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ita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ita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3235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06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06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06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属于激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和上盖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内腔的底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和封装壳体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的顶部设有激光二极管本体,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设有吸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板、散热翅片、电机、扇叶和转杆设置,配合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散热结构仅靠金属导热座进行散热,无法将热量快速导出,导致热量极易出现蓄积的情况,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高温会造成激光二极管光源输出效率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二极管包括单异质结(SH)、双异质结(DH)和量子阱(QW)激光二极管,量子阱激光二极管具有阈值电流低,输出功率高的优点,是市场应用的主流产品。同激光器相比,激光二极管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的优点,由于激光二极管瞬态高发热的缘故,当激光二极管开始工作或输入突然增大时,会产生瞬间高温,激光二极管为热敏感器件,高温会造成光输出效率降低,为了保证激光二极管的稳定、高效出光,需要设置相应的散热结构,及时将激光二极管工作产生高温导出。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9329273U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封装壳体、设置于封装壳体内的金属导热座和安装于金属导热座上的多个激光二极管,所述的金属导热座具有散热部,封装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散热部穿出或用于裸露所述散热部的第一让位孔,散热部设置有散热装置。使得激光二极管产生热量及时传导至金属导热座,金属导热座导出的热量通过散热部设置的散热装置散热,从而实现了激光二极管热量的快速导出。
现有散热结构仅靠金属导热座进行散热,无法将热量快速导出,导致热量极易出现蓄积的情况,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高温会造成激光二极管光源输出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板和上盖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内腔的底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和封装壳体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的顶部设有激光二极管本体,所述封装壳体的内壁设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封装壳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采用上述方案,在激光二极管本体工作的时候,通过吸热板对激光二极管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并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输送至封装壳体的外部,达到初步散热的目的,然后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进行转动,通过转杆带动扇叶进行转动,通过扇叶转动产生气流,加速封装壳体内腔的空气流速,最后含有热量的空气通过散热口输出,达到双重散热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作为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装壳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腔设有防尘网。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防尘网的设置,对灰尘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封装壳体的内腔,大大提高了封装壳体内腔的洁净度。
作为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装壳体的左侧且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所述供电箱的内腔设有蓄电池。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蓄电池的设置,对电机进行供电,维持电机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内腔的四周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数量为四个。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螺栓的设置,并利用安装螺栓自身的特性,方便对安装板进行快速拆装,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
作为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装壳体内腔的左侧的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封装壳体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对温度实时监测,并配合PLC控制器进行使用,及时启动电机对热量进行疏导,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作为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柄,所述上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板。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凸板的设置,配合上盖板进行使用,对封装壳体的顶部进行封闭,达到对封装壳体内腔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板、散热翅片、电机、扇叶和转杆设置,配合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散热结构仅靠金属导热座进行散热,无法将热量快速导出,导致热量极易出现蓄积的情况,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高温会造成激光二极管光源输出效率降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网的设置,对灰尘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封装壳体的内腔,大大提高了封装壳体内腔的洁净度,通过安装螺栓的设置,并利用安装螺栓自身的特性,方便对安装板进行快速拆装,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通过凸板的设置,配合上盖板进行使用,对封装壳体的顶部进行封闭,达到对封装壳体内腔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封装壳体;3、电路板;4、激光二极管本体;5、螺纹块;6、紧固螺栓;7、散热口;8、防尘网;9、吸热板;10、散热翅片;11、电机;12、扇叶;13、转杆;14、温度传感器;15、PLC控制器;16、供电箱;17、蓄电池;18、安装螺栓;19、上盖板;20、握柄;21、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上盖板19,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装壳体2,见图3所示,封装壳体2内腔的左侧的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4,封装壳体2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5,通过温度传感器14的设置,对温度实时监测,并配合PLC控制器15进行使用,及时启动电机11对热量进行疏导,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封装壳体2内腔的底部设有电路板3,电路板3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5,螺纹块5和封装壳体2之间通过紧固螺栓6固定连接,电路板3的顶部设有激光二极管本体4,封装壳体2的内壁设有吸热板9,吸热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0,封装壳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3,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2,见图1所示,封装壳体2的左侧且位于电机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6,供电箱16的内腔设有蓄电池17,通过蓄电池17的设置,对电机11进行供电,维持电机11的正常运行,在激光二极管本体4工作的时候,通过吸热板9对激光二极管本体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并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10,通过散热翅片10将热量输送至封装壳体2的外部,达到初步散热的目的,然后通过电机11带动转杆13进行转动,通过转杆13带动扇叶12进行转动,通过扇叶12转动产生气流,加速封装壳体2内腔的空气流速,最后含有热量的空气通过散热口7输出,达到双重散热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见图2所示,封装壳体2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口7,散热口7的内腔设有防尘网8,通过防尘网8的设置,对灰尘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封装壳体2的内腔,大大提高了封装壳体2内腔的洁净度,见图1所示,安装板1内腔的四周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18,安装螺栓18的数量为四个,通过安装螺栓18的设置,并利用安装螺栓18自身的特性,方便对安装板1进行快速拆装,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见图1所示,上盖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柄20,上盖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板21,通过凸板21的设置,配合上盖板19进行使用,对封装壳体2的顶部进行封闭,达到对封装壳体2内腔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的目的。
在使用时,首先将电路板3放置在封装壳体2内腔的底部,并通过紧固螺栓6将螺纹块5和封装壳体2进行固定,其次将激光二极管本体4依次与电路板3的顶部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将上盖板19复位,对封装壳体2的顶部进行密封,然后在激光二极管本体4工作的时候,通过吸热板9对激光二极管本体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并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10,通过散热翅片10将热量输送至封装壳体2的外部,达到初步散热的目的,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4对封装壳体2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输送至PLC控制器15,通过PLC控制器15进行分析,当封装壳体2内腔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通过PLC控制器15启动电机11,通过电机11带动转杆13进行转动,通过转杆13带动扇叶12进行转动,通过扇叶12转动产生气流,加速封装壳体2内腔的空气流速,最后含有热量的空气通过散热口7输出,达到双重散热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上盖板(19),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装壳体(2),所述封装壳体(2)内腔的底部设有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3)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和封装壳体(2)之间通过紧固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的顶部设有激光二极管本体(4),所述封装壳体(2)的内壁设有吸热板(9),所述吸热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0),所述封装壳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2)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口(7),所述散热口(7)的内腔设有防尘网(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2)的左侧且位于电机(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电箱(16),所述供电箱(16)的内腔设有蓄电池(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内腔的四周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18),所述安装螺栓(18)的数量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2)内腔的左侧的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封装壳体(2)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柄(20),所述上盖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板(21)。
CN202420323542.1U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Active CN221806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323542.1U CN221806126U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323542.1U CN221806126U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06126U true CN221806126U (zh) 2024-10-01

Family

ID=9287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323542.1U Active CN221806126U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06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900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电力箱
CN217327479U (zh) 一种高效数据中心发电机组散热结构
CN221806126U (zh) 一种激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结构
CN217241203U (zh) 内置封闭散热风道防水机箱
CN213634327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结构
CN212626550U (zh) 一种火电机组负荷智能优化分配主机
CN212360024U (zh)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组
CN21118475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箱体的控制器
CN21274426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压机
CN21016188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
CN210041751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光伏汇流箱
CN212164024U (zh) 一种无人机使用的高效能散热集成电路板
CN221488007U (zh) 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箱体散热结构
CN207783368U (zh) 一种散热箱体
CN219514469U (zh) 一种电力现货市场的电费结算装置
CN217154127U (zh) 一种激光光源用密封结构
CN216218399U (zh) 一种用于上位机的智能化自动控制装置
CN223007724U (zh) 一种高效的5kw电机控制器
CN211296477U (zh) 一种风机发电机的散热设备
CN213280514U (zh) 一种新型电气设备散热装置
CN217910796U (zh) 一种可长时间碎纸的碎纸机
CN221509387U (zh) 一种高压大功率储能变流器
CN211260384U (zh) 一种改进型的半导体照明装置
CN222053675U (zh) 一种具有高温预警功能的锂电池控制板
CN215070121U (zh) 电动三轮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