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99025U -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99025U
CN221799025U CN202223396684.0U CN202223396684U CN221799025U CN 221799025 U CN221799025 U CN 221799025U CN 202223396684 U CN202223396684 U CN 202223396684U CN 221799025 U CN221799025 U CN 221799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rrazzo
seamless
integral floor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66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水波
孙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3966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99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99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99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底涂层、磨石层、抛光面层,所述基层为底涂层下的构造层,所述底涂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辊涂而成,承担基层缺陷修复与磨石层粘合的作用,所述磨石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混合而成,所述抛光面层包括设置于磨石层表面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防潮、防滑、耐冲击、抗裂、环保、无缝、易清洁、使用寿命长、整体美观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Description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建筑地面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混凝土地面、金刚砂耐磨地面、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花岗岩或大理石和瓷砖地面,因有不同程度的龟裂、起砂、起灰、起壳、多格缝、易碎、空鼓等现象存在,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更高追求,基于此问题如何优化地面结构,已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装饰领域的一项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底涂层、磨石层、抛光面层,所述基层为底涂层下的构造层,所述底涂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辊涂而成,承担基层缺陷修复与磨石层粘合的作用,所述磨石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混合而成,所述抛光面层包括设置于磨石层表面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层是通过混凝土、陶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水泥砂浆中任一种材料施工形成的构造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构造层为垫层、填充层、隔离层、结构层、找平层中任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层的厚度为20~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涂层的辊涂厚度为0.2~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涂层、磨石层以及抛光面层中添加有导电纤维,所述基层与底涂层之间设置铜箔连通接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石层铺设厚度为3~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石骨料包括绿色循环再生颗粒、天然石材颗粒、石粉、特种水泥以及颜料配比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光面层厚度0.1~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缝磨石整体地面的任意颜色或图案拼接都是无缝的,任意颜色或图案效果均是通过调整磨石骨料的级配来实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了内聚力强、粘接性能优、固化无收缩、耐腐蚀性好、抗压强度高、韧性好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为胶凝材料,具有与楼地面基层结合性好、无收缩、不起壳、耐磨、防潮、抗裂、易清洁等优点,与楼地面板块同等面积施工无需设置分割条或分割缝,可超大面积同时施工,有利于进度控制。
2.磨石骨料利用绿色循环再生颗粒、天然石材颗粒、石粉、特种水泥以及颜料配比制成,利废骨料的含量达80%~95%,具有节能、节土、利废和保护环境等优点。
3. 磨石层铺设厚度最小可做到3mm,有利于楼层空间利用,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适宜新旧地面施工。
4. 能按使用需求添加防静电功能,有多功能、低物耗、低能耗、少污染、具有无缝、整体性好、装饰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无缝磨石整体地面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无缝磨石整体地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层1、底涂层2、磨石层3、抛光面层4,基层1为底涂层2下的构造层,底涂层2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辊涂而成,承担基层1缺陷修复与磨石层3粘合的作用,磨石层3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拌和料经现场摊铺、压制、抹光、固化、研磨施工而成,抛光面层4由磨石层3通过涂抹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补孔胶泥进行表面补孔处理后,经固化、精磨、抛光而成。
基层1是通过混凝土、陶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水泥砂浆中任一种材料施工形成的构造层,可以是垫层、填充层、隔离层、结构层、找平层中任一种,厚度为20~300mm,本实施例厚度为30mm。
底涂层2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辊涂而成,其厚度为0.2mm~1.0mm,本实施例为1mm;磨石层3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和磨石骨料拌和料经摊铺、压制、抹光、固化、研磨施工而成,其厚度为3~30mm,本实施例为8mm;抛光面层4由磨石层3通过涂抹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补孔胶泥进行表面补孔处理后,经固化、精磨、抛光而成,其厚度为0.1mm~1.0mm,本实施例厚度为1mm。
底涂层2、磨石层3及抛光面层4的整个固化过程无收缩,是通过涂布、摊铺、压制、固化、研磨、补孔、养护、精磨、抛光等工艺与基层1结合为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可在底涂层2与磨石层3和抛光面层4中添加导电纤维,基层1与底涂层2之间设置铜箔连通接地线泄放导电实现防静电。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实施例,其任意颜色或图案可通过调整磨石骨料中的碎玻璃、陶粒、碎瓷片、贝壳和各种天然石材颗粒与石粉和颜料的配比来体现,图2为同一基层上a、b、c、d、e、f六个不同颜色和图案拼接形成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示意图。
任意颜色或图案效果都是通过调整磨石骨料的级配来体现,不同的颜色或图案采用整体无缝拼接,具有与楼地面基层1结合性好、无收缩、不起壳、耐磨、防潮、抗裂、易清洁、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包含以下制作过程:
基层:
A、基层1是以混凝土、陶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施工形成的构造层,可以是铺设厚度在20~300mm之间的垫层、填充层、隔离层、结构层和找平层。
B、基层1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且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拉拔强度最低值不低于1.2Mpa。
C、底涂层2施工前应对基层1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并符合下列规定:
a、当基层1抗压强度小于25MPa应采取补强处理或重新施工;
b、基层1存在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时宜采用填充密封法,将裂缝切成20mm深20mm宽的V型槽,采用无溶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浆料填充压平;
c、采用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兼做基层1时,空鼓面积在≯1㎡时可采用注浆法处理,空鼓面积>1㎡时应剔除后重新施工;
d、基层1有起砂、浮浆、表面脱落现象时应用机械清除;
e、基层1平整度大于2mm时应进行找平修补处理;
f、当基层1有旧涂膜层时,宜采用机械磨削彻底清除旧涂膜;
g、基层1抹光面宜采用抛丸或打磨法进行粗糙面处理以增强层间粘结强度;
h、基层1含水率在4~8%之间时,可采用通风、提高室内温度等方式降低混凝土含水率,抑或采用防潮底涂进行封闭处理,大于8%时应采用防潮层处理。
底涂层:
A、底涂层2采用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均为双组份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由环氧树脂主剂与环氧树脂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而聚氨酯粘合剂则是由聚氨酯脂主剂与聚氨酯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不可以混合使用。
B、底涂层2起基层1缺陷修复与磨石层3粘合作用,可根据需要涂布1~2层,无防静电要求时涂抹厚度为0.2~0.5mm;有防静电要求时涂抹厚度为0.5~1.0mm,在底涂层2与磨石层3和抛光面层4中添加导电纤维,基层1与底涂层2之间设置铜箔连通接地线泄放导电可实现防静电。
C、底涂层2施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格按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底涂配比并拌和均匀;
b、底涂拌和均匀后应及时倒于基层1上,通过镘刮或辊涂工艺涂布均匀,不得有漏涂和堆涂;
c、底涂层2需分层施工时,在第1层施工完成,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养护固化后,才可进行第2层施工,施工过程应做好成品保护。
磨石层:
A、磨石层3是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为粘合材料,利用碎玻璃、陶粒、碎瓷片、贝壳等绿色循环再生颗粒和石英石、砾石、砂粒等天然石材颗粒与少量石粉、特种水泥、颜料等配比制成磨石骨料,按比例现场拌和混合,经摊铺、压制、抹光、固化、研磨等工艺形成与基层1结合为整体的,可任意颜色与图案拼接、可超大面积同时施工的整体面层。
B、磨石层3铺设厚度为3~30mm,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按1:4~1:14的比例现场拌和混合后,经摊铺、压制、抹光、固化、研磨等工艺成型,其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含量为6~20%,磨石骨料的含量为80%~94%。
C、磨石层3采用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均为双组份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由环氧树脂主剂与环氧树脂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而聚氨酯粘合剂则是由聚氨酯脂主剂与聚氨酯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不可以混合使用。
D、磨石骨料中碎玻璃、陶粒、碎瓷片、贝壳等绿色循环再生颗粒和石英石、砾石、砂粒等天然石材颗粒总含量为80%~90%,石粉、特种水泥、无机颜料等总含量为10%~20%,有防静电要求时还可添加适度的导电纤维。
E、任意颜色与图案的无缝拼接可采用格条拼接或无格条拼接,具体做法如下:
①格条拼接通常根据设计或铺设厚度选用铝条、铜条、不锈钢条或塑料条等,按设计图型、分区或跳色位置放线安装格条,再进行不同颜色与图案的磨石层3铺装,经养护、固化、研磨最终形成整体拼接效果。
②无格条拼接采用制模跳仓铺装或成型切割铺装
制模跳仓铺装:适宜形状较小且复杂多样的图案,通常根据设计或铺设厚度选用PU软板或橡胶板,按图定制、安装模板后,采用对应颜色与图案进行磨石层3跳仓铺装;
成型切割铺装:适用于形状较大且简单的图案,无需制模,但应先按图放样跳仓铺装,磨石层3铺装成活宜超出放样线2~3cm,在通过补孔、养护、固化后经原位放样切边成型,最后按图填仓铺装。
F、磨石层3施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的拌和及混合比例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拌和混合后立即进行摊铺,不同颜色的拌和料应分区进行摊铺、压实和抹光,压实厚度比设计厚度高1~2mm,平整度≯2mm;
b、任意颜色与图案拼的接都不得出现串色和毛边,拼缝需顺直、误差≤2mm,不得有明显的缝隙或折痕,交接面应平整、密实,无气孔、麻面或污染;
c、材料拌和、混合、摊铺、压制、抹光、研磨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压制、抹光时抹光机装配尼龙抹光板施工,研磨需依次装配30#~300#的金刚石磨头或磨盘,全程采用干磨,磨掉厚度1~2mm,确保完成面平整、密实、纹理均匀;
d、磨石层3拌和料的配比及搅拌混合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摊铺、压实、抹光、固化、研磨、补孔、养护等整个施工过程需做好成品保护。
抛光面层:
A、抛光面层4是用于提高磨石层3密实度和强度,提升其耐磨、防潮、防滑、耐冲击、抗裂、环保、无缝、易清洁、抗老化性能,保持地面整体美观性和耐久性的面层。
B、抛光面层4厚度为0.1~1.0mm,由磨石层3表面通过涂抹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补孔胶泥后,经机械挤压、结合、养护、固化、精磨、抛光而成。
C、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补孔胶泥,是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补孔粉料的混和物,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补孔粉料比例为1:6~1:10。
D、补孔胶泥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双组份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由环氧树脂主剂与环氧树脂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聚氨酯粘合剂由聚氨酯脂主剂与聚氨酯专用固化剂现场混和而成,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不可以混合使用。
E、补孔粉料为石粉或特种水泥与颜料配比制成的与磨石层3色彩一致的定制粉料,可根据防静电需要添加适度的导电粉。
F、抛光面层4的精磨采用干磨和水磨依次进行,干磨时用研磨机依次装配50#~300#干磨片施工,水磨时用研磨机依次装配400#~1500#树脂水磨片进行,精磨完成并清洁干净后需喷涂抛光蜡,再用调速抛光机装配百洁抛光垫抛光形成媲美天然石材的磨石层3。
G、抛光面层4补孔粉料的色彩应与磨石层3一致,混和料的配比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涂抹、挤压、养护、固化、精磨、抛光等整个施工过程需做好成品保护,最终形成完整产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辊涂得到的底涂层、由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粘合剂与磨石骨料混合得到的磨石层及包括有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泥的抛光面层,所述基层为构造层,所述底涂层承担基层缺陷修复与磨石层粘合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是通过混凝土、陶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水泥砂浆中任一种材料施工形成的构造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层为垫层、填充层、隔离层、结构层、找平层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2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的辊涂厚度为0.2~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与底涂层之间设置铜箔连通接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石层铺设厚度为3~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面层厚度0.1~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磨石整体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磨石整体地面的任意颜色或图案拼接都是无缝的,任意颜色或图案效果均是通过调整磨石骨料的级配来实现。
CN202223396684.0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Active CN221799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6684.0U CN221799025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6684.0U CN221799025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99025U true CN221799025U (zh) 2024-10-01

Family

ID=9288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6684.0U Active CN221799025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99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7303B (zh) 一种现浇无机人造水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86457B (zh) 一种耐磨抗裂硬化地面施工方法
CN111608362A (zh) 一种混凝土地坪找平层的防空鼓防开裂工艺
CN110080494A (zh) 一种环氧磨石地坪防开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38082A (zh) 一种环氧水磨石湿铺工艺
CN210659122U (zh) 一种环氧磨石地坪防开裂结构
CN111734085A (zh) 一种浮动整体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46021A (zh) 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无分隔晶磨石地面施工工法
CN110130615B (zh) 基于磷镁材料和自流平石膏的室内复合地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55191A (zh) 一种半预贴式瓷砖及其铺贴方法
CN221799025U (zh) 一种无缝磨石整体地面
CN118123986A (zh) 一种grc反打预制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方法
CN210597982U (zh) 一种楼地面带背栓复合铜板结构
CN118388193A (zh) 一种地坪快速成型混合材料及地坪快速成型、修复方法
KR100858347B1 (ko) 건축물의 바닥 건식 마감 시공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시공된 건축물의 건식 마감 바닥판
CN204940039U (zh) 一种植石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CN110843103A (zh) 一种预应力装饰混凝土栈道板及其制备方法
US8920067B2 (en) Concrete decorative inlay process
CN206487171U (zh) 一种混凝土地面冻伤的修补结构
CN216634850U (zh) 一种复合整体装配式地板
CN114876155A (zh) 不发火细石混凝土磨光地面施工工艺
CN208533945U (zh) 一种柔性装配地砖
KR200385757Y1 (ko) 현무암 단입도 골재를 사용한 다공성 레진 바닥포장 및 타일
CN206328981U (zh) 一种带主题效果的水泥抹灰装饰体结构
CN217810280U (zh) 一种采用再生混凝土基层的预制pc仿石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