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75179U -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75179U CN221775179U CN202323475190.6U CN202323475190U CN221775179U CN 221775179 U CN221775179 U CN 221775179U CN 202323475190 U CN202323475190 U CN 202323475190U CN 221775179 U CN221775179 U CN 2217751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plate
- base
- centre gripping
- threaded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夹板、移动夹板、电动伸缩杆、夹持卡块和夹持卡板,首先通过移动夹板靠近固定夹板将模具进行固定夹持,随后再利用电机间接带动移动板与电动伸缩杆进行移动,使其带动夹持卡块移动,根据模具内部工件的长度调整夹持卡块的位置并将夹持卡板放置在底座的上方,最后通过夹持卡块和夹持卡板将工件卡住,利用移动块间接带动夹持卡块和夹与工件移动,从而达到了更加便捷且将模具进行固定的取模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18640263U公开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包括操作台,操作台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顶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上述专利方案虽然能够有效的解决需要手动取模的问题,但是在取模的过程未设置对模具进行固定的装置,在取模的过程当中会因模具晃动从而导致工件收缩,且在取模时需要通过多个电动伸缩杆进行配合,该过程繁琐复杂,极其耗费作业人员的时间与精力。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挖槽,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贯穿挖槽并延伸至挖槽的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卡块,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与夹持卡块相适配的夹持卡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贯穿滑槽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夹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板的正面与移动夹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每个所述防滑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具收纳箱,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电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夹板、移动夹板、电动伸缩杆、夹持卡块和夹持卡板,首先通过移动夹板靠近固定夹板将模具进行固定夹持,随后再利用电机间接带动移动板与电动伸缩杆进行移动,使其带动夹持卡块移动,根据模具内部工件的长度调整夹持卡块的位置并将夹持卡板放置在底座的上方,最后通过夹持卡块和夹持卡板将工件卡住,利用移动块间接带动夹持卡块和夹与工件移动,从而达到了更加便捷且将模具进行固定的取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塑模具取模机构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塑模具取模机构的左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塑模具取模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注塑模具取模机构中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电机;4、固定板;5、第一轴承;6、第一螺纹杆;7、移动板;8、挖槽;9、电动伸缩杆;10、夹持卡块;11、夹持卡板;12、滑槽;13、第二轴承;14、第二螺纹杆;15、移动夹板;16、固定夹板;17、防滑块;18、控制面板;19、工具收纳箱;20、支撑腿;21、防滑垫;22、握把;2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7,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挖槽8,移动板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底端贯穿挖槽8并延伸至挖槽8的下方,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卡块10,底座1的上方设有与夹持卡块10相适配的夹持卡板1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3,第二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远离第二轴承13的一端贯穿滑槽12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第二螺纹杆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夹板15,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16。
固定夹板16的正面与移动夹板15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7,每个防滑块1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具收纳箱19,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8,通过设置的防滑块17,可以有效的增加模具固定时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的工具收纳箱19,可放置一些工具来定时对该装置进行维修与检测,通过设置的控制面板18,可更加快速便捷的启动该装置进行作业。
控制面板18通过导线与电机3电连接,控制面板18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9电连接,第二螺纹杆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握把22,握把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0,每个支撑腿20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1,通过设置的握把22与限位板23,可在转动第二螺纹杆14时更加方便舒适不会脱手,通过设置的支撑腿20,可以为该取模装置提供支撑空间,来防止与底座1与地面接触受到侵蚀,通过设置的防滑垫21,增加支撑腿20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将模具放置在固定夹板16和移动夹板15之间,随后通过手动来转动第二螺纹杆14,使移动夹板15移动并向固定夹板16的同时夹住模具使其固定,接着根据工件的长度来启动电机3带动第一螺纹杆6旋转,在第一螺纹杆6旋转的同时会带动移动板7和电动伸缩杆9移动,然后根据工件的长度来停止移动板7和电动伸缩杆9移动来到达指定距离,再接着将夹持卡板11与工件的一端进行镶套,再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9带动夹持卡块10并与夹持卡板11进行卡接,在卡接的同时会将工件的一端卡住,最后再次启动电机3间接带动夹持卡块10和夹持卡板11与工具进行移动,从而完成取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挖槽(8),所述移动板(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底端贯穿挖槽(8)并延伸至挖槽(8)的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卡块(10),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与夹持卡块(10)相适配的夹持卡板(1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二螺纹杆(14)远离第二轴承(13)的一端贯穿滑槽(12)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夹板(1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板(16)的正面与移动夹板(15)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7),每个所述防滑块(1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具收纳箱(19),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8)通过导线与电机(3)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8)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9)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握把(22),所述握把(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0),每个所述支撑腿(20)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75190.6U CN22177517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75190.6U CN22177517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75179U true CN221775179U (zh) | 2024-09-27 |
Family
ID=9283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75190.6U Active CN221775179U (zh) | 2023-12-20 | 2023-12-20 |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75179U (zh) |
-
2023
- 2023-12-20 CN CN202323475190.6U patent/CN2217751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66966A (zh) | 一种模具制造用打磨装置 | |
CN22177517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取模机构 | |
CN216325057U (zh) | 一种砂箱翻转装置 | |
CN21416145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模具钻孔装置 | |
CN214321903U (zh) | 金属模具加工机床 | |
CN214982853U (zh) |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塑料模具 | |
CN215159038U (zh) | 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模具夹持装置 | |
CN213919199U (zh) | 一种精密产品模具生产用定位装置 | |
CN212420438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固定装置 | |
CN211990596U (zh) | 一种模具夹持装置 | |
CN222003028U (zh) | 一种机械模具生产用表面抛光装置 | |
CN222661623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模具生产用夹具 | |
CN222627452U (zh) | 一种高稳定性机械加工用夹持装置 | |
CN220094377U (zh) | 一种按键模具工装夹具 | |
CN216575212U (zh) | 一种新型模具定位工装 | |
CN218903667U (zh) | 模具钻孔机 | |
CN218906110U (zh) | 一种注塑件边角切割装置 | |
CN219293902U (zh) | 一种玻璃钢制品添加表面图案用辅助工装 | |
CN219054327U (zh) | 一种多工位模具加工夹具 | |
CN222369762U (zh) | 一种模具清洁结构 | |
CN217046645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检修用线切割装置 | |
CN221858061U (zh) | 一种模具加工设备通用底座 | |
CN211626370U (zh) | 一种用于模具平整度测量的装置 | |
CN221540558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夹持装置 | |
CN220388737U (zh) | 一种模具生产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