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34753U -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34753U CN221734753U CN202323455742.7U CN202323455742U CN221734753U CN 221734753 U CN221734753 U CN 221734753U CN 202323455742 U CN202323455742 U CN 202323455742U CN 221734753 U CN221734753 U CN 221734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fixedly connected
- gear
- blocks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涉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机构、连接机构、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和同步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外表面上的若干固定块,相应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相应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端与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使电机一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时,使双向螺纹杆上的两个夹持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底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底模具浇筑和拆模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申请号为“CN202022522490.5”,该专利主要通过设置组装机构,只需转动转块可带动卡杆位移,以便于完成模具本体的更换组装,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便于模具本体的更换组装,提高加工效率,设置缓压机构削弱模具本体受到的挤压力,从而延长模具本体的使用寿命。
但是在模具浇筑完成后,模件需要进行拆卸,而模件在模具内成型后很难取下,人工手动操作既费事又费力,且现有的模具无法对模具进行固定,导致需要将模具取下再进行顶模,影响模具的后续使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使电机一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时,使双向螺纹杆上的两个夹持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底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底模具浇筑和拆模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模具无法对模具进行固定,导致需要将模具取下再进行顶模,影响模具的后续使用,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机构、连接机构、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和同步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外表面上的若干固定块,相应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相应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端与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若干螺纹块外表面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壁设置有两个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双向螺纹杆末端上的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部的底模具,所述底模具顶面设置有模槽,所述底模具的顶面设置有顶模具,所述顶模具与底模具的顶面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模具的顶面设置有浇筑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顶模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底面上的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顶杆,所述顶杆延伸至底模具的内部,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座和底模具均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面上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固定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顶杆贯穿齿轮二,所述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顶杆与齿轮二螺纹连接,所述顶杆与齿轮二同心,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顶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使电机一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时,使双向螺纹杆上的两个夹持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底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底模具浇筑和拆模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有同步组件,皮带轮与皮带相互配合,使两个双向螺纹杆能够同步转动;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使底模具与顶模具能够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其之间的连接更紧致,较少产品的误差;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柱与垫块相互配合,为固定座顶部的零件提供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装置底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顶模组件,使电机二在带动齿轮一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二转动,同时齿轮二带动顶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模件顶出,提高模具的顶出的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的顶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座;2、固定机构;3、连接机构;4、支撑机构;5、固定板;21、固定块;22、电机一;23、双向螺纹杆;24、螺纹块;241、连接杆;242、凹槽;25、夹持块;26、滑轨;27、皮带轮;271、皮带;31、底模具;32、模槽;33、顶模具;34、螺纹孔;35、螺栓;36、滑槽;37、浇筑口;41、支撑柱;42、垫块;51、电机二;52、转轴;53、齿轮一;54、顶杆;55、齿轮二;56、螺纹槽;5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连接机构3、支撑机构4,固定机构2包括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和同步组件;
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外表面上的若干固定块21,相应固定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2,两个固定块2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3,相应双向螺纹杆23的前端与电机一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双向螺纹杆2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24。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若干螺纹块24外表面上的连接杆241,连接杆241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25,固定座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242,连接杆241的外表面与凹槽242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座1的内壁设置有两个滑轨26。
通过设置有夹持组件,使双向螺纹杆23上的两个夹持块25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底模具31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底模具31浇筑时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3所示,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双向螺纹杆23末端上的皮带轮27,两个皮带轮27之间设置有皮带271。
通过设置有同步组件,皮带轮27与皮带271相互配合,使两个双向螺纹杆23能够同步转动。
其中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内部的底模具31,底模具31顶面设置有模槽32,底模具31的顶面设置有顶模具33,顶模具33与底模具31的顶面均设置有螺纹孔34,螺纹孔3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35,底模具3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滑槽36,滑槽36的内壁与滑轨2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顶模具33的顶面设置有浇筑口37。
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3,使底模具31与顶模具33能够通过螺栓35进行固定,使其之间的连接更紧致,较少产品的误差。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组件和顶模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底面上的若干支撑柱41,若干支撑柱4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42,支撑柱4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贯穿有顶杆54,顶杆54延伸至底模具31的内部,固定板5与固定座1和底模具31均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4,支撑柱41与垫块42相互配合,为固定座1顶部的零件提供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装置底部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5所示,顶模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的底面上的电机二51,电机二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2,转轴52贯穿固定板5,固定板5与转轴52转动连接,转轴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53,固定板5的顶面转动连接有齿轮二55,顶杆54贯穿齿轮二55,顶杆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槽56,顶杆54与齿轮二55螺纹连接,顶杆54与齿轮二55同心,齿轮一53与齿轮二55啮合,顶杆5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57。
通过设置有顶模组件,使电机二51在带动齿轮一53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二55转动,同时齿轮二55带动顶杆54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模件顶出,提高模具顶出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2,使电机一22在带动双向螺纹杆23转动时,使双向螺纹杆23上的两个夹持块25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底模具31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底模具31浇筑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有同步组件,皮带轮27与皮带271相互配合,使两个双向螺纹杆23能够同步转动;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3,使底模具31与顶模具33能够通过螺栓35进行固定,使其之间的连接更紧致,较少产品的误差;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4,支撑柱41与垫块42相互配合,为固定座1顶部的零件提供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装置底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顶模组件,使电机二51在带动齿轮一53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二55转动,同时齿轮二55带动顶杆54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模件顶出,提高模具的顶出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连接机构(3)、支撑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和同步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外表面上的若干固定块(21),相应所述固定块(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2),两个所述固定块(2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3),相应所述双向螺纹杆(23)的前端与电机一(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2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若干螺纹块(24)外表面上的连接杆(241),所述连接杆(241)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25),所述固定座(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242),所述连接杆(241)的外表面与凹槽(24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的内壁设置有两个滑轨(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双向螺纹杆(23)末端上的皮带轮(27),两个所述皮带轮(27)之间设置有皮带(2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内部的底模具(31),所述底模具(31)顶面设置有模槽(32),所述底模具(31)的顶面设置有顶模具(33),所述顶模具(33)与底模具(31)的顶面均设置有螺纹孔(34),所述螺纹孔(3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35),所述底模具(3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滑槽(36),所述滑槽(36)的内壁与滑轨(2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模具(33)的顶面设置有浇筑口(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组件和顶模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底面上的若干支撑柱(41),若干所述支撑柱(4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42),所述支撑柱(4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所述固定板(5)上贯穿有顶杆(54),所述顶杆(54)延伸至底模具(3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5)与固定座(1)和底模具(31)均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的底面上的电机二(51),所述电机二(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贯穿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与转轴(5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53),所述固定板(5)的顶面转动连接有齿轮二(55),所述顶杆(54)贯穿齿轮二(55),所述顶杆(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槽(56),所述顶杆(54)与齿轮二(55)螺纹连接,所述顶杆(54)与齿轮二(55)同心,所述齿轮一(53)与齿轮二(55)啮合,所述顶杆(5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5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55742.7U CN221734753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55742.7U CN221734753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34753U true CN221734753U (zh) | 2024-09-20 |
Family
ID=9273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55742.7U Active CN221734753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34753U (zh) |
-
2023
- 2023-12-19 CN CN202323455742.7U patent/CN2217347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17613U (zh) | 一种军工机械壳体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 | |
CN111531794A (zh)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成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8321544A (zh) | 一种粉末冶金模具辅助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1734753U (zh) | 一种组装式金属模具 | |
CN112406031B (zh) | 带有槽型倒角工艺的转子铁芯模具 | |
CN118720109A (zh) | 一种金属铸造快速脱模装置 | |
CN211437801U (zh) | 一种易更换拆卸的精密模具 | |
CN210706212U (zh) | 一种精密模具加工用紧固装置 | |
CN219806426U (zh) | 一种稳定散热注塑模具 | |
CN212097368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曲面件注塑模具 | |
CN221909711U (zh) | 一种酒类包装盒底座加工模具 | |
CN208068696U (zh) |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装置 | |
CN218139659U (zh) | 一种新型热压模具高效脱料结构 | |
CN221756654U (zh) | 一种方便顶出的医疗器械外壳生产用模具 | |
CN221952278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局部薄壁件压铸模具 | |
CN221892379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坐垫模具 | |
CN221952136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 |
CN222004140U (zh) | 一种模具顶出装置 | |
CN218700994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出模功能的手柄模具 | |
CN219190921U (zh) | 一种带精定位模块的塑胶模架 | |
CN221518508U (zh) |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浇注加工的夹紧装置 | |
CN21305575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工装 | |
CN214521713U (zh) | 电容器组件成型专用模具 | |
CN221851080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水冷却机构 | |
CN216370109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模芯的压铸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