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27287U -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27287U CN221727287U CN202323332296.0U CN202323332296U CN221727287U CN 221727287 U CN221727287 U CN 221727287U CN 202323332296 U CN202323332296 U CN 202323332296U CN 221727287 U CN221727287 U CN 2217272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ox
- electric
- protection shel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防护外壳,所述电池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且电池防护外壳的外壁设置有防撞组件,并且电池防护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电池防护外壳可以对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空气中灰尘堆积影响电助力自行车电池正常工作,当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工作时会伴随着发热,当电池防护外壳温度过高时,微合金化铜材质的散热片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另外有防撞组件,当外界力量撞击电池防护外壳时,海绵材料的防护缓冲垫与缓冲弹簧能够对外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撞击力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的影响避免其受到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是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交通工具。
在中国专利202122013531.2中,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固定装置,电池的电极端连接电池座,另一端连接在自行车架上;电池卡扣手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电池的连接在自行车架上的一端;电池座可伸缩的连接在自行车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在安装时只需将电极端伸入到电池座中并压紧,然后将非电极端扣在电池卡扣手柄下方,电池座内的弹簧便会将电池固定在自行车架中,在拆卸电池时只需将电池向电池座方向推动,便可以直接拿出电池。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可以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长时间工作时伴随着发热,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而目前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其两端没有存在相应的降温装置,另外当外界力量撞击电池时,电池没有相应的设备对外界撞击缓冲来降低对电池的影响,同时目前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固定装置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存在更换困难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助力自行车电池长时间工作时伴随着发热,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而目前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其两端没有存在相应的降温装置,另外当外界力量撞击电池时,电池没有相应的设备对外界撞击缓冲来降低对电池的影响,同时目前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固定装置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存在更换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防护外壳,所述电池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且电池防护外壳的外壁设置有防撞组件,并且电池防护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组件;
所述电池固定组件,包括电池盒、复位弹簧、把手、盒盖、卡环、门栓外壳、插销、散热片、电池正负极、电助力自行车电池,所述电池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电池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电池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盒盖,且盒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电池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门栓外壳,且门栓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电池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正负极,并且电池盒的内部安装有电助力自行车电池。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通过复位弹簧与电池防护外壳构成弹性结构,且电池防护外壳的中轴线与电池盒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为螺旋形状设置,且散热片的材质为微合金化铜材料设置,并且散热片关于电池防护外壳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盒盖与电池盒构成转动结构,且盒盖与卡环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插销与门栓外壳构成滑动结构,且插销与卡环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缓冲弹簧、防护缓冲垫,所述缓冲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防护缓冲垫通过缓冲弹簧与电池防护外壳构成弹性结构,且缓冲弹簧、防护缓冲垫均关于电池防护外壳的外壁等角度设置,并且防护缓冲垫的材质为海绵材料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组件关于电池防护外壳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关于安装板的内部等间距设置,且安装板关于电池防护外壳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握住把手向外拉动电池盒即可对其内部电池进行更换,松开手后电池盒因复位弹簧的弹力恢复原状,此时电池盒缩回到电池防护外壳,电池防护外壳可以对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空气中灰尘堆积影响电助力自行车电池正常工作,另外当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工作时会伴随着发热,当电池防护外壳温度过高时,微合金化铜材质的散热片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撞组件,当外界力量撞击电池防护外壳时,海绵材料的防护缓冲垫与缓冲弹簧能够对外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撞击力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的影响避免其受到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安装组件,将螺丝穿过安装孔将安装板固定在电助力自行车上,避免电助力自行车启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发生脱落,增加整个装置的牢固性,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组件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撞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防护外壳;2、电池固定组件;3、防撞组件;4、安装组件;201、电池盒;202、复位弹簧;203、把手;204、盒盖;205、卡环;206、门栓外壳;207、插销;208、散热片;209、电池正负极;210、电助力自行车电池;301、缓冲弹簧;302、防护缓冲垫;401、安装板;40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防护外壳1,电池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2,且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组件3,并且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组件4;
电池固定组件2,包括电池盒201、复位弹簧202、把手203、盒盖204、卡环205、门栓外壳206、插销207、散热片208、电池正负极209、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电池盒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2,且电池盒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03,电池盒2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盒盖204,且盒盖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环205,电池盒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门栓外壳206,且门栓外壳2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207,电池盒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208,且散热片2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正负极209,并且电池盒201的内部安装有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电池盒201利用复位弹簧202在电池防护外壳1的内部具有弹性作用,螺旋形状的散热片208其的材质为微合金化铜材料,盒盖204利用合页与电池盒201相连,且盒盖204与卡环205为一体化设置,插销207可以在门栓外壳206的内部左右滑动,且插销207可以与卡环205卡合在一起;通过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2,握住把手203向外拉动电池盒201即可对其内部电池进行更换,松开手后电池盒201因复位弹簧202的弹力恢复原状,此时电池盒201缩回到电池防护外壳1,电池防护外壳1可以对其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空气中灰尘堆积影响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正常工作,另外当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工作时会伴随着发热,当电池防护外壳1温度过高时,微合金化铜材质的散热片208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与图5所示,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防撞组件3,包括缓冲弹簧301、防护缓冲垫302,海绵材料的防护缓冲垫302通过缓冲弹簧301具有良好的支撑性,且缓冲弹簧301、防护缓冲垫302均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壁等角度设置;通过设置有防撞组件3,当外界力量撞击电池防护外壳1时,海绵材料的防护缓冲垫302与缓冲弹簧301能够对外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撞击力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的影响避免其受到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安装组件4,包括安装板401、安装孔402,安装组件4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两侧对称设置,安装板401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402;通过设置有安装组件4,将螺丝穿过安装孔402将安装板401固定在电助力自行车上,避免电助力自行车启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发生脱落,增加整个装置的牢固性,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工作原理:将整个装置放到预想的地方,利用螺丝穿过安装孔402将安装板401固定在电助力自行车上合适的位置,之后,握住把手203往外拉动电池盒201,此时复位弹簧202发生形变,电池盒201被拉到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部即可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进行安装和更换,首先,将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放在电池盒201的内部,其两端顶住电池正负极209,当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工作伴随发热时,微合金化铜材质的散热片208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之后合上盒盖204,盒盖204与电池盒201之间利用合页相连,之后滑动插销207使其与卡环205卡合在一起,结构简单,便于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的安装与更换;
当外界出现撞击力时,缓冲弹簧301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海绵材料的防护缓冲垫302与缓冲弹簧301能够对外界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撞击力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的影响避免其受到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防护外壳(1),所述电池防护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固定组件(2),且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组件(3),并且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组件(4);
所述电池固定组件(2),包括电池盒(201)、复位弹簧(202)、把手(203)、盒盖(204)、卡环(205)、门栓外壳(206)、插销(207)、散热片(208)、电池正负极(209)、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所述电池盒(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2),且电池盒(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03),所述电池盒(2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盒盖(204),且盒盖(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环(205),所述电池盒(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门栓外壳(206),且门栓外壳(2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销(207),所述电池盒(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208),且散热片(2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正负极(209),并且电池盒(201)的内部安装有电助力自行车电池(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201)通过复位弹簧(202)与电池防护外壳(1)构成弹性结构,且电池防护外壳(1)的中轴线与电池盒(20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散热片(208)的形状为螺旋形状设置,且散热片(208)的材质为微合金化铜材料设置,并且散热片(208)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04)与电池盒(201)构成转动结构,且盒盖(204)与卡环(205)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插销(207)与门栓外壳(206)构成滑动结构,且插销(207)与卡环(205)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3),包括缓冲弹簧(301)、防护缓冲垫(302),所述缓冲弹簧(3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缓冲垫(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缓冲垫(302)通过缓冲弹簧(301)与电池防护外壳(1)构成弹性结构,且缓冲弹簧(301)、防护缓冲垫(302)均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外壁等角度设置,并且防护缓冲垫(302)的材质为海绵材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安装板(401)、安装孔(402),所述安装板(4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402),所述安装组件(4)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02)关于安装板(40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且安装板(401)关于电池防护外壳(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32296.0U CN221727287U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32296.0U CN221727287U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27287U true CN221727287U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69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32296.0U Active CN221727287U (zh) | 2023-12-07 | 2023-12-07 |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27287U (zh) |
-
2023
- 2023-12-07 CN CN202323332296.0U patent/CN2217272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905867B2 (ja) | 充電式電気掃除機 | |
JP5019766B2 (ja) | 電動自転車 | |
CN108321457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电池组 | |
CN20631308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固定散热装置 | |
CN109326755A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瓶框 | |
CN221727287U (zh) | 电助力自行车电池装置 | |
CN215680856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用有利于电池散热的电池槽结构 | |
CN111326687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 |
CN211789127U (zh) | 一种石墨烯电池的安防外壳 | |
CN214384776U (zh) | 一种防短路的电动车锂电池保护装置 | |
CN209562179U (zh) | 一种散热式车载充电器 | |
CN211789128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锂电池组外壳 | |
CN113764771A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支撑架 | |
CN215578701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及其散热结构 | |
CN222088753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换电箱的电池仓 | |
CN118712635B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支架及动力电池 | |
CN211150642U (zh) | 一种石墨烯电池的快速降温装置 | |
CN220341775U (zh) | 一种通风电气柜 | |
CN213566313U (zh) | 一种隐藏电池组车架主管及电动车 | |
CN213093264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 |
CN218731233U (zh) | 一种动力蓄电池散热结构 | |
CN216055034U (zh) | 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托盘 | |
CN210576296U (zh) |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车载铅酸蓄电池 | |
CN221928457U (zh) | 一种汽车电池上盖 | |
CN216435885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三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