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22608U -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22608U CN221722608U CN202420073516.8U CN202420073516U CN221722608U CN 221722608 U CN221722608 U CN 221722608U CN 202420073516 U CN202420073516 U CN 202420073516U CN 221722608 U CN221722608 U CN 221722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section bar
- heat
- window frame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属于内开窗结构技术领域,该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窗框内型材、窗框外型材、保温结构,上窗扇内型材和下窗扇内型材位于窗扇内部,窗扇外型材位于窗扇外部,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与窗扇外型材之间有空隙,空隙通过保温结构填充,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位于内开窗结构底部,与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活动连接,窗框内型材位于窗框内部,窗框外型材位于窗框内部,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内部通过保温结构填充,窗扇外型材和窗框外型材之间通过双胶条搭接结构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窗框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保温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开窗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背景技术
窗框是窗户的框架结构,用于固定和支撑窗户玻璃,并提供窗户的开启和关闭的功能。窗框作为窗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窗户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窗户不仅要满足通风和采光的需要,还要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隔音性能和节能效果。
传统的窗框结构通常采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本身的保温性能较差,导致窗户的保温效果不佳。在冬季或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窗户容易发生热量传递,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增加能源消耗。此外,传统窗框结构的密封性能也较差,容易漏风、漏雨,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提高窗框结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中,包括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窗框内型材、窗框外型材、保温结构,所述上窗扇内型材和下窗扇内型材位于窗扇内部,与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窗扇外型材位于窗扇外部,与所述玻璃固定连接,所述上窗扇内型材、所述下窗扇内型材与所述窗扇外型材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通过所述保温结构填充,所述窗框内型材和所述窗框外型材位于所述上窗扇内型材、所述下窗扇内型材、所述窗扇外型材底部,与所述下窗扇内型材、所述窗扇外型材活动连接,所述窗框内型材位于窗框内部,所述窗框外型材位于窗框内部,所述窗框内型材和所述窗框外型材内部通过所述保温结构填充,所述窗扇外型材和所述窗框外型材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机构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机构为双胶条搭接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窗扇外型材可拆卸连接,所述窗扇外型材的外侧底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顶部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胶条顶部设有与第一凹陷相适应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胶条截面为倒T型,所述第一胶条靠近所述窗扇外型材的一侧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第一胶条底部垂直,所述延长部长度等于所述缺口高度;所述第二胶条截面为三角形,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胶条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窗框外型材顶部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胶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窗框外型材最高处至所述窗扇外型材的距离。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双胶条搭接结构,以及软-软拼接结构,可有效增加气密、水密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窗扇外型材与玻璃通过第二密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机构为发泡胶体条,为中空结构,外侧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窗扇外型材外侧顶部的第三凹陷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底部还设有长尾,所述长尾延伸至所述窗扇外型材的中部。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尼龙隔热条和保温背板,所述尼龙隔热条位于所述保温结构的中下部,与所述窗框内型材和所述窗框外型材相接触,所述尼龙隔热条内部填充隔热棉,所述保温背板位于所述保温结构最底部,顶部与所述尼龙隔热条底部相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隔热条包括上框扇和下框扇,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中间间隔有隔热棉。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为尼龙隔热条。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上框扇和下框扇设置为尼龙隔热条,且在上框扇和下框扇中间添加隔热棉条,有效提高了窗框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背板为挤塑板。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挤塑板作为保温背板,可有效增加内开窗结构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上窗扇内型材和所述窗扇外型材中间固定有三层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优秀的保温性能:通过在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窗框内型材、窗框外型材之间设置保温结构,有效地阻隔了室内外的热量传递,提高了窗户的保温性能。这种设计尤其在冬季或夏季,能够显著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的设置,增加了窗户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这种设计使得窗户在面对风、雨、雪等外部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不易变形;
灵活的活动连接: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与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底部活动连接,使得窗户在开启和关闭时更为流畅,同时也方便了窗户的清洁和维护;
密封性能的提升:密封机构,特别是双胶条搭接结构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窗户的密封性能。这种密封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室外空气、尘土等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和洁净;
节能环保:由于采用了保温结构和密封机构,这种隔热内开窗结构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提升居住的安全性:这种结构的窗户在面对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情况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室内,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
增加设计的多样性: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窗框内型材、窗框外型材的不同设计和搭配,为窗户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于美观和实用的需求;
简化安装和维护:由于各个部件之间连接的优化设计,使得安装和维护变得更为简单和方便,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的第一密封机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的第二密封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上窗扇内型材;12、下窗扇内型材;2、窗扇外型材;3、窗框内型材;4、窗框外型材;5、保温结构;51、尼龙隔热条;52、保温背板;6、第一密封机构;61、第一胶条;62、第二胶条;63、第二密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上窗扇内型材11、下窗扇内型材12、窗扇外型材2、窗框内型材3、窗框外型材4、保温结构5,上窗扇内型材11和下窗扇内型材12位于窗扇内部,与玻璃固定连接,窗扇外型材2位于窗扇外部,与玻璃固定连接,上窗扇内型材11、下窗扇内型材12与窗扇外型材2之间有空隙,空隙通过保温结构5填充,窗框内型材3和窗框外型材4位于上窗扇内型材11、下窗扇内型材12、窗扇外型材2底部,与下窗扇内型材12、窗扇外型材2活动连接,窗框内型材3位于窗框内部,窗框外型材4位于窗框内部,窗框内型材3和窗框外型材4内部通过保温结构5填充,窗扇外型材2和窗框外型材4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机构6进行密封,第一密封机构6为双胶条搭接结构。
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机构6包括第一胶条61和第二胶条62,第一胶条61与窗扇外型材2可拆卸连接,窗扇外型材2的外侧底部设有缺口,缺口顶部设有第一凹陷,第一胶条61顶部设有与第一凹陷相适应的第一凸起,第一胶条61截面为倒T型,第一胶条61靠近窗扇外型材2的一侧设有延长部,延长部与第一胶条61底部垂直,延长部长度等于缺口高度;第二胶条62截面为三角形,内部为中空结构,第二胶条62外侧设有第二凸起,窗框外型材4顶部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陷,第二胶条62的宽度大于窗框外型材4最高处至窗扇外型材2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窗扇外型材2与玻璃通过第二密封机构63固定连接,第二密封机构63为发泡胶体条,为中空结构,外侧设有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与窗扇外型材2外侧顶部的第三凹陷相适应。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机构63底部还设有长尾,长尾延伸至窗扇外型材2的中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温结构5包括尼龙隔热条51和保温背板52,尼龙隔热条51位于保温结构5的中下部,与窗框内型材3和窗框外型材4相接触,尼龙隔热条51内部填充隔热棉,保温背板52位于保温结构5最底部,顶部与尼龙隔热条51底部相接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尼龙隔热条51包括上框扇和下框扇,上框扇和下框扇中间间隔有隔热棉。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框扇和下框扇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框扇和下框扇为尼龙隔热条。
其中上框扇和下框扇采用54mm的腹腔尼龙隔热条。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温背板52为挤塑板。
其中,挤塑板采用50kg/m3的xps挤塑板。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窗扇内型材11和窗扇外型材2中间固定有三层玻璃。
其中,玻璃采用5+16Ar+5+16Ar+5暖边充氩气隔热玻璃,K<0.65w.h/m2。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隔热原理:通过在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窗框内型材、窗框外型材之间设置保温结构,有效地阻隔了室内外的热量传递。保温结构能够将室内温度与室外环境隔离,减少热量流失或外部热量进入室内,从而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开窗原理:由于上窗扇内型材、下窗扇内型材与窗扇外型材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这些空隙通过保温结构填充,使得窗户在关闭状态下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同时,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与下窗扇内型材、窗扇外型材底部活动连接,使得窗户可以顺利开启和关闭;
密封原理:密封机构,特别是双胶条搭接结构的使用,能够保证窗户的密封性。当窗户关闭时,双胶条搭接结构能够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密封,防止外部空气、尘土等进入室内。这种密封方式能够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稳定性和安全性:窗框内型材和窗框外型材的设置增加了窗户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得窗户在面对风、雨、雪等外部压力时不易变形或损坏。同时,由于密封性能的提升,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节能环保:由于采用了保温结构和密封机构,这种隔热内开窗结构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传递,降低空调和取暖设备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窗扇内型材(11)、下窗扇内型材(12)、窗扇外型材(2)、窗框内型材(3)、窗框外型材(4)、保温结构(5),所述上窗扇内型材(11)和下窗扇内型材(12)位于窗扇内部,与玻璃固定连接,所述窗扇外型材(2)位于窗扇外部,与所述玻璃固定连接,所述上窗扇内型材(11)、所述下窗扇内型材(12)与所述窗扇外型材(2)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通过所述保温结构(5)填充,所述窗框内型材(3)和所述窗框外型材(4)位于所述上窗扇内型材(11)、所述下窗扇内型材(12)、所述窗扇外型材(2)底部,与所述下窗扇内型材(12)、所述窗扇外型材(2)活动连接,所述窗框内型材(3)位于窗框内部,所述窗框外型材(4)位于窗框内部,所述窗框内型材(3)和所述窗框外型材(4)内部通过所述保温结构(5)填充,所述窗扇外型材(2)和所述窗框外型材(4)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机构(6)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机构(6)为双胶条搭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6)包括第一胶条(61)和第二胶条(62),所述第一胶条(61)与所述窗扇外型材(2)可拆卸连接,所述窗扇外型材(2)的外侧底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顶部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胶条(61)顶部设有与第一凹陷相适应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胶条(61)截面为倒T型,所述第一胶条(61)靠近所述窗扇外型材(2)的一侧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第一胶条(61)底部垂直,所述延长部长度等于所述缺口高度;所述第二胶条(62)截面为三角形,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胶条(62)外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窗框外型材(4)顶部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胶条(62)的宽度大于所述窗框外型材(4)最高处至所述窗扇外型材(2)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外型材(2)与玻璃通过第二密封机构(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机构(63)为发泡胶体条,为中空结构,外侧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窗扇外型材(2)外侧顶部的第三凹陷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机构(63)底部还设有长尾,所述长尾延伸至所述窗扇外型材(2)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5)包括尼龙隔热条(51)和保温背板(52),所述尼龙隔热条(51)位于所述保温结构(5)的中下部,与所述窗框内型材(3)和所述窗框外型材(4)相接触,所述尼龙隔热条(51)内部填充隔热棉,所述保温背板(52)位于所述保温结构(5)最底部,顶部与所述尼龙隔热条(51)底部相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隔热条(51)包括上框扇和下框扇,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中间间隔有隔热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扇和所述下框扇为尼龙隔热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背板(52)为挤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扇内型材(11)和所述窗扇外型材(2)中间固定有三层玻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73516.8U CN221722608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73516.8U CN221722608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22608U true CN221722608U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69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73516.8U Active CN221722608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22608U (zh) |
-
2024
- 2024-01-12 CN CN202420073516.8U patent/CN2217226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61004U (zh) | 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门窗型材 | |
CN203223123U (zh) | 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门窗型材 | |
CN221722608U (zh) | 一种隔热内开窗结构 | |
CN213175331U (zh) | 节能推拉门窗 | |
CN202832002U (zh) | 一种高性能提升推拉门 | |
CN212154561U (zh) | 一种保温铝合金门窗 | |
CN219733178U (zh) | 框扇同平面及纱窗一体铝合金隔热平开窗 | |
CN207348695U (zh) | 推拉门窗上轨的密封结构 | |
CN202100131U (zh) | 一种节能复合门窗 | |
CN213330756U (zh) | 一种节能建筑门窗用隔热保温结构 | |
CN204571684U (zh) | 一种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高性能内开窗 | |
CN212535453U (zh) | 一种高气密隔热性能窗体铝合金推拉窗 | |
CN209959057U (zh) | 一种五道密封窗 | |
CN221462167U (zh) | 窗户 | |
CN201943537U (zh) | 全密封节能隔音推拉门窗 | |
CN2526446Y (zh) | 多功能内开内倒铝合金窗 | |
CN221799555U (zh) | 一种内开内倒窗结构 | |
CN215108343U (zh) | 一种断桥无缝焊接窗纱一体窗 | |
CN221646743U (zh) | 一种新型外开窗纱一体式隔热平开窗 | |
CN221462180U (zh) | 单体窗 | |
CN105888449A (zh) | 一种铝合金型材 | |
CN222633169U (zh) | 一种内外开等温线全隐窗纱一体 | |
CN213269737U (zh) | 具有纱窗能的一体断桥窗 | |
CN219672455U (zh) | 一种高保温内外平齐外开窗 | |
CN222478528U (zh) | 一种被动式节能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