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02473U -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02473U
CN221702473U CN202420123769.1U CN202420123769U CN221702473U CN 221702473 U CN221702473 U CN 221702473U CN 202420123769 U CN202420123769 U CN 202420123769U CN 221702473 U CN221702473 U CN 221702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
pipe
dewatering system
san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237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杰
杨岩
闫哲
郎路光
马水鸿
刘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1237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02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02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02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包括: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其中,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内设置有无砂管和潜水泵。该综合降水系统为高水位基坑工程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降水解决方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风险,而且优化了成本支出,同时也考虑了环保要求,有助于实现工程的经济、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能够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水位地区,基坑工程施工中,降水的效率、有效性对于工程施工的工期,基坑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降水工程,单一的降水方法难以满足土方开挖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如何采用多种降水措施组合降水,保证施工效率与安全需要进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解决了单一的降水方法难以满足土方开挖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包括:
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
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
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
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
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
其中,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内设置有无砂管和潜水泵。
优选地,所述的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包括无砂管、潜水泵、自吸泵排水管、管井盖板、潜水泵排水管和备用自吸泵。
优选地,所述的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包括无砂管、潜水泵、钢制封井器和封井钢板,所述的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采用潜水泵进行降水,所述封井钢板焊接至钢制封井器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包括无砂管、潜水泵和盲沟,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内设置排水沟并填入级配砂石形成盲沟,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内设置有无砂管和抽水管形成的集水明排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包括无砂管、潜水泵和级配砂石滤水层,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中设置有级配砂石形成滤水层,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内设置有无砂管和抽水管形成的集水明排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高效降水:通过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的早期启动,该系统可以快速对基坑大面进行降水,有效控制基坑内的水位,为后续施工提供干燥环境。
风险预防: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的设计可以避免后封井可能带来的渗漏隐患,提前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可靠性与维护性: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允许直观观测水位,并且便于更换维护水泵,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适应性: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和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的设计能够根据坑的大小和实际遇到的水情况,灵活适应不同条件,保证降水效率。
工程质量保障:系统中的各个降水方式结合使用,可以确保基坑工程在高水位地区的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水位问题产生的工程事故。
经济效益: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降水系统组合,可以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降低工程总体成本。
环境友好:系统在降水过程中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波动,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施工周期缩短:系统的高效降水能力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程总体施工周期,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总结来说,该综合降水系统为高水位基坑工程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降水解决方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风险,而且优化了成本支出,同时也考虑了环保要求,有助于实现工程的经济、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它能够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应用实践。
附图说明
图1是综合降水系统平面图;
图2是结构外降水井降水大样;
图3是结构外降水井封闭降水大样;
图4是结构内先封闭降水井降水大样;
图5是结构内先封闭降水井封井大样;
图6是结构内后封闭降水井降水大样;
图7是结构内后封闭降水井封井大样;
图8是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大样;
图9是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大样。
其中:1-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2-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3-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4-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5-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6-无砂管、7-潜水泵、8-升井无砂管、9-混凝土、10-自吸泵排水管、11-管井盖板、12-潜水泵排水管、13-备用自吸泵、14-水泥砂浆、15-钢制封井器、16-级配砂石、17-封井钢板、18-盲沟、19-级配砂石滤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包括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1、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先启用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1对基坑大面进行降水;再同时启用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合理配置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与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的比例,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可避免后封井可能带来的渗漏隐患,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可做到直观观测水位以及便于更换维护水泵;对于坑中坑部位,依据坑的大小及开挖后遇到明水情况,分别采用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快速降水、快速封闭底板。
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1主要由无砂管6、潜水泵7构成,为5个降水系统中最早开始降水,最后进行封井的系统,其封闭条件是基坑回填完成。回填时,通过升井无砂管8降管井提升至原始水位以上,然后采用混凝土9进行封井。
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主要由无砂管6、潜水泵7、自吸泵排水管10、管井盖板11、潜水泵排水管12、备用自吸泵13构成,垫层施工之前,下自吸泵排水管10,利用管井盖板11对无砂管6现行封闭,再依次浇筑垫层,施工防水及筏板。潜水泵排水管12暗埋于垫层之下,引至基坑边。若后期潜水泵7损坏,则接入自吸泵13,继续降水。回填时,通过注浆机注入水泥砂浆14进行封井。
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主要由无砂管6、潜水泵7、钢制封井器15构成,垫层施工之前,下封井器;防水施工时,在封井器翼环位置收头;仅采用潜水泵7进行降水。回填时采用级配砂石16填至垫层下,其上采用混凝土9封至筏板以下100mm处,再用封井钢板17焊接至钢制封井器15内壁上。
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主要由无砂管6、潜水泵7、盲沟18构成。坑中坑位置水头较高,开挖遇明水,则进行明排。采用潜水泵7对坑中坑进行临时降水,待挖至坑底以上300mm时在坑中一侧设置排水沟,内填级配砂石组成盲沟18,并于两端设置无砂管6,通过埋设于砖胎膜与坑侧壁的抽水管形成集水明排系统4。潜水泵7与埋设在垫层之下的抽水管12及管井盖板11实现管井提前封闭。
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主要由无砂管6、潜水泵7、级配砂石滤水层19构成。坑中坑位置水头较高,开挖遇明水,则进行明排,当盲沟排水无法满足降水效率要求,无法有效降水时,对基底进行500~800厚度的超挖,大面回填级配砂石组成级配砂石滤水层19,并于两端设置无砂管6,通过埋设于砖胎膜与坑侧壁的抽水管形成集水明排系统5。潜水泵7与埋设在垫层之下的抽水管12及管井盖板11实现管井提前封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1);
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
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
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
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
其中,地下室周边管井降水系统(1)内设置有无砂管(6)和潜水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内先封闭降水系统(2)包括无砂管(6)、潜水泵(7)、自吸泵排水管(10)、管井盖板(11)、潜水泵排水管(12)和备用自吸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包括无砂管(6)、潜水泵(7)、钢制封井器(15)和封井钢板(17),所述的结构内后封闭降水系统(3)采用潜水泵(7)进行降水,所述封井钢板(17)焊接至钢制封井器(15)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包括无砂管(6)、潜水泵(7)和盲沟(18),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内设置排水沟并填入级配砂石(16)形成盲沟(18),所述的坑中坑盲沟明排+管井降水系统(4)内设置有无砂管(6)和抽水管形成的集水明排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包括无砂管(6)、潜水泵(7)和级配砂石滤水层(19),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中设置有级配砂石形成滤水层(19),所述的坑中坑砂石换填滤水+管井降水系统(5)内设置有无砂管(6)和抽水管形成的集水明排系统。
CN202420123769.1U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Active CN221702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23769.1U CN221702473U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23769.1U CN221702473U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02473U true CN221702473U (zh) 2024-09-13

Family

ID=9265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23769.1U Active CN221702473U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02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7266B (zh) 一种降水井封井防水施工方法
CN107326918B (zh) 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及其施工工艺
CN104711994A (zh) 基坑深井降水及封堵施工方法
CN110219313B (zh) 一种地下施工盲井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236284A (zh) 一种地下室底部及四周地下水引排方法及结构
CN212506349U (zh) 一种用于超深基坑管井降水带水封井装置
CN114439027A (zh) 水电工程深厚强透水地基上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施工方法
CN221702473U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基坑工程的综合降水系统
CN103669333B (zh) 便于真空降水的抗滑桩
CN111042212A (zh) 一种用于大底板抗浮的后置式薄壁钢管泄水装置及方法
CN215669621U (zh) 一种高压降水井封堵装置
CN110344390B (zh) 一种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7627026A (zh) 一种复合降水施工方法及管井封闭装置
CN204551507U (zh) 一种岩石地基小导管局部降水装置
CN211898587U (zh) 一种用于大底板抗浮的后置式薄壁钢管泄水装置
CN210216332U (zh) 峡谷区水电工程导流洞全洞段检修用挡水坝结构
CN113774942A (zh) 一种用于沉井水下封底的施工方法
CN219430808U (zh) 一种降水井防渗封堵结构
CN219261074U (zh) 一种基坑槽底埋泵降水结构
CN203654265U (zh) 便于真空降水的抗滑桩
CN221681784U (zh) 一种新型四面过水泄水口
CN2205984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深井降低地下水位后封堵装置
CN220266611U (zh) 一种新型疏干井封堵装置
CN222083595U (zh) 一种管涌应急处置装置
CN115324090B (zh) 地下工程坑中坑降水与封井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