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99076U -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99076U
CN221599076U CN202323414331.3U CN202323414331U CN221599076U CN 221599076 U CN221599076 U CN 221599076U CN 202323414331 U CN202323414331 U CN 202323414331U CN 221599076 U CN221599076 U CN 221599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screen
screen plate
saving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143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利华
王占海
汪永学
戴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du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du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du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du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143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99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99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99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属于油炸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油锅、过滤网板、油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过滤网板中部区域的第一过滤网孔纵截面呈倒“V”型,过滤网板四周区域的第二过滤网孔纵截面呈“V”型。通过本实用新型,根据伯努利原理,速度较大的液体会产生较低的压力,而速度较小的液体会产生较高的压力,这种速度和压力的变化将产生一个压力梯度,从而形成一个推动力,促使液体沿着速度减小的方向流动,使油锅底部涌上来的油能够快速扩散并回流,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炸制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属于油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炸食品,如炸鸡块、炸薯条、炸麻花、炸丸子、油条、油饼等,酥脆可口且易于保存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制作油炸食品时,就需要用到油炸炉,油炸炉是指通过使用食用油为主要原料,对食品进行炸制烹饪工艺的设备。随着油炸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各大食品厂、快餐店、酒店等都需要用到油炸炉。
炸炉(Fryer)是一种专门用于炸制食物的设备。它是一个封闭的容器,通常由金属制成,内部有一个加热元件和用于盛放油的容器。炸炉通过加热油将食物浸泡在高温油中,使其烹饪、变脆和呈现金黄色。
炸炉一般具有以下主要部件和特点:
油箱:炸炉内部有一个用于盛放油的油箱或油盆。它通常具有足够的容量来容纳所需的油量,并且有标记线以指示最大和最小油位。
加热元件:炸炉内部的加热元件负责将油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常见的加热元件包括电热管、燃气火焰或电磁加热器,具体取决于炸炉的类型和设计。
温度控制:炸炉通常配备温度控制器,可以设置和维持所需的油温。温度控制器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以保持恒定的油温。
过滤系统:一些高级炸炉设备还配备了油脂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和清除使用过的油中的杂质和食物残渣,延长油的使用寿命。
安全措施:炸炉通常设有安全功能,如过热保护和自动断电等,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现有的用于油炸食品的油炸炉油缸上下多为同等大小,使用中浪费了大量的油,增大的使用成本。因此,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68449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炸炉,油缸上部使用圆形结构,底部加热部分使用方形结构,在不减少使用面积的同时减少了油的用量,节约了成本。
但是上述的油炸炉仍然存在缺陷,即油锅底部相对集中的涌上来油会对油锅中的炸物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包括:
1、不均匀的炸热:当油锅底部涌上来的油较为集中时,炸热会在底部更加集中,而顶部的油温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炸物在底部过度炸烤,而在顶部炸烤不足,导致炸物的质量不均匀。
2、过度炸烤或炸糊:由于底部涌上来的油温度较高,炸物可能在底部过度炸烤甚至炸糊,而在顶部没有达到理想的炸烤程度。这会导致炸物的口感和外观质量下降。
3、油的变质:底部涌上来的油可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加热,导致油的质量下降,容易变质。这会对食物的口感和健康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对圆锅炸炉的底部过滤网板进行改进,使油锅底部涌上来的油能够快速扩散并回流,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包括:
壳体,提供结构支撑和保护内部组件;
油锅,安装于壳体上,用于容纳食用油,油锅为圆筒状结构,油锅底部为弧形结构,且油锅底部开设有安装槽;
过滤网板,呈弧形,设置于安装槽内,其上方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油箱,连接于安装槽及过滤网板下部,油箱为矩形结构,且油箱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油管道,所述第一排油管道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加热器,设置于油箱内部,热传递至油锅内食用油;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油箱内部,用于检测油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将所述过滤网板中部区域的第一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倒“V”型,将过滤网板四周区域的第二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V”型,如此设计,一方面能够提高油锅内热油的循环效率,中部倒“V”型孔和四周“V”型孔的设计可以引导涌上来的油形成上下循环。这种循环可以帮助均匀分布炸油箱中的热量,减少底部的热点,从而提高油的加热均匀性。
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油的流动速度,相对于直径上下相同的孔,V形孔的设计可以增加液体流经孔口的速度。通过增加流速,可以增加油的搅拌和对流效应,促进油的均匀混合和热量传递。由于上下循环和流动速度的增加,底部涌上来的油更容易与周围的油混合,并减少底部油的温度梯度。这有助于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均匀性。
基于流体动力学和伯努利原理的原理分析,中部倒“V”型孔和四周“V”型孔的设计可以促进上下循环和增加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油的均匀性和烹饪质量。
进一步的,设置有纵截面为倒“V”型的第一过滤网孔区域面积占整个过滤网板面积的1/3-1/2,可以在增加过滤效果的同时促进油的上下循环和节省能源。具体的面积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数据进行优化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内嵌设置有沥油篮,所述沥油篮于油锅的两侧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沥油篮侧壁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所述搭接边底端活动架设在所述壳体上。可以捞出油锅后炸物的油滴,提高收集效率。收集到的油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或回收利用,从而减少油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进一步的,围绕所述油锅的四周方向上均设置有隔热保温板。隔热保温板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通过在油锅的四周方向上设置隔热保温板,可以阻挡热量向外部环境的传递,减少热能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沥油篮底部为斜面结构,每个所述沥油篮底部均连接有第二排油管道,每个所述第二排油管道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沥油篮底部的斜面结构使油快速流向第二排油管道,提高了沥油效率。通过每个第二排油管道上的第二控制阀,可以精确控制油流的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油的流动,减少油滞留和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底部可以使油在底部集中,便于油的排放,由于油在底部形成较窄的区域,油的积聚更加集中,更容易通过第一排油管道将油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安装在所述油箱侧壁上,且所述电加热管为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沥油篮顶端连接设有提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底轮,至少两个移动底轮上设置有脚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正面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正面处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将过滤网板的中部区域的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倒“V”型,将过滤网板四周区域的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V”型,倒V形孔和V形孔的设计可以引导涌上来的油沿着特定的路径流动,当油通过中部的倒V形孔时,液体速度增加,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压力减小,中部涌上来的油向四周扩散,然后当油经过四周的V形孔时,液体速度减小,由于速度减小导致压力增大,由于液体速度的变化,根据伯努利原理,速度较大的液体会产生较低的压力,而速度较小的液体会产生较高的压力,这种速度和压力的变化将产生一个压力梯度,从而形成一个推动力,促使液体沿着速度减小的方向流动,使油锅底部涌上来的油能够快速扩散并回流,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炸制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炸炉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炸炉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中炸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中过滤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网板中部区域过滤网孔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过滤网板四周区域过滤网孔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油锅四周区域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炸炉底部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过滤网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为炸炉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油锅;3、过滤网板;4、油箱;5、第一排油管道;6、第一控制阀;7、加热器;8、温度传感器;9、第一过滤网孔;10、第二过滤网孔;11、沥油篮;12、搭接边;13、发泡围板;14、发泡封板;15、第二排油管道;16、第二控制阀;17、提拉把手;19、移动底轮;20、脚刹;21、温度控制器;22、电源开关;23、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目的在于对圆锅炸炉的底部过滤网板3进行改进,使油锅2底部涌上来的油能够快速扩散并回流,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均匀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炸炉包括:
壳体1,壳体1是炸炉的外部包装,提供结构支撑和保护内部组件的功能,它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方形外壳。
油锅2,油锅2是炸炉中用来容纳食用油的部分。它通常采用圆形设计,具有合适的容量和深度来容纳所需的油量。油锅2由不锈钢或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以承受高温和化学性质的要求。油锅2被安装在壳体1中部的凹槽内上,本实施例中油锅2为圆筒状结构,油锅2底部为弧形结构,且油锅2底部开设有安装槽。
过滤网板3,整体呈弧形,俯视图或仰视图为方形结构,过滤网板3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槽内,过滤网板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网孔,过滤网孔用于将油炸物的碎屑过滤,防止碎屑从油锅2内进入油箱4。
油箱4,连接于安装槽及过滤网板3下部,油箱4为矩形结构,在不减少使用面积的同时减少了油的用量,进而实现节油、节约成本,在油箱4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油管道5,排油管道是用于排出炸炉中已经使用过的食用油的管道,位于油箱4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油管道5将废油导出,以便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第一排油管道5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6,用于控制出油。
加热器7,设置于油箱4内部,热传递至油锅2内食用油,将电能转换成食用油的热能。
温度传感器8(未画出),设置于油箱4内部,用于检测油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参考图4-图6,申请人将过滤网板3中部区域的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倒“V”型,将过滤网板3四周区域的过滤网孔纵截面设计呈“V”型,如此设计,一方面能够提高油锅2内热油的循环效率,中部倒“V”型孔和四周“V”型孔的设计可以引导涌上来的油形成上下循环。这种循环可以帮助均匀分布炸油箱4中的热量,减少底部的热点,从而提高油的加热均匀性。
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油的流动速度,相对于直径上下相同的孔,V形孔的设计可以增加液体流经孔口的速度。通过增加流速,可以增加油的搅拌和对流效应,促进油的均匀混合和热量传递。由于上下循环和流动速度的增加,底部涌上来的油更容易与周围的油混合,并减少底部油的温度梯度。这有助于减少底部油温过高的问题,提高炸物的烹饪质量和均匀性。
基于流体动力学和伯努利原理的原理分析,中部倒“V”型孔和四周“V”型孔的设计可以促进上下循环和增加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油的均匀性和烹饪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设置有纵截面为倒“V”型过滤网孔的区域面积占整个过滤网板3面积的1/3-1/2,倒“V”型过滤网孔的区域面积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数据进行优化和调整,其面积大小与油箱4内加热器7的分布区域呈正相关,加热器7越集中,倒“V”型过滤网孔的区域面积越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壳体1上还内嵌设置有沥油篮11,沥油篮11于油锅2的两侧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沥油篮11侧壁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12,搭接边12底端活动架设在壳体1上。可以捞出油锅2后炸物的油滴,提高收集效率。收集到的油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或回收利用,从而减少油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7,围绕油锅2的四周方向上均设置有隔热保温板,隔热保温板包括油锅2四周且不与油锅2相接触的发泡围板13以及油锅2底部且与油锅2相接触的发泡封板14,发泡围板13与发泡封板14均采用。隔热保温板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通过在油锅2的四周方向上设置隔热保温板,可以阻挡热量向外部环境的传递,减少热能的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8,沥油篮11底部为斜面结构,每个沥油篮11底部均连接有第二排油管道15,每个第二排油管道15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6。沥油篮11底部的斜面结构使油快速流向第二排油管道15,提高了沥油效率。通过每个第二排油管道15上的第二控制阀16,可以精确控制油流的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油的流动,减少油滞留和浪费。第一控制阀6与第二控制阀16均采用手动控制的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油箱4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底部可以使油在底部集中,便于油的排放,由于油在底部形成较窄的区域,油的积聚更加集中,更容易通过第一排油管道5将油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9,加热器7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安装在油箱4侧壁上,且电加热管为U型结构。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电加热管,可以实现对油箱4的均匀加热。由于电加热管分布在油箱4侧壁上,热量可以从多个方向传递到油中,使油箱4内的温度更加均匀分布,减少了温度差异和局部过热的问题。U型结构的电加热管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热能输出。油可以充分接触到加热管的表面,加热效率更高,从而减少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沥油篮11顶端连接设有提拉把手17。通过在沥油篮11顶端设置提拉把手17,用户可以方便地提起和移动沥油篮11,无需额外工具或努力。这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1与图8,壳体1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底轮19,至少两个移动底轮19上设置有脚刹20,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底部前侧两个移动底轮19采用万向轮,后侧两个移动底轮19采用固定轮,前侧两个万向轮上安装有脚刹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参考图1与图11,壳体1正面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21,温度控制器21分别与加热器7和温度传感器8电性连接,壳体1正面处还设置有电源开关22和指示灯23。
工作原理:
参考图10,其中箭头表示油的流向,从炸油箱4底部集中涌上来的油,当油通过中部的倒V形孔时,即第一过滤网孔9,液体速度增加,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压力减小,产生的动压力可以推动液体沿着下方的方向流动。当油经过四周的V形孔时,即第二过滤网孔10,液体速度减小,由于速度减小导致压力增大,产生的动压力可以推动液体沿着上方的方向流动。
由于液体速度的变化,根据伯努利原理,速度较大的液体会产生较低的压力,而速度较小的液体会产生较高的压力。这种速度和压力的变化将产生一个压力梯度,从而形成一个推动力,促使液体沿着速度减小的方向流动,即从上部向下部回流。进而实现油循环流动,有助于均匀分布油温和热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包括:
壳体(1),提供结构支撑和保护内部组件;
油锅(2),安装于壳体(1)上,用于容纳食用油,油锅(2)为圆筒状结构,油锅(2)底部为弧形结构,且油锅(2)底部开设有安装槽;
过滤网板(3),呈弧形,设置于安装槽内,其上方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油箱(4),连接于安装槽及过滤网板(3)下部,油箱(4)为矩形结构,且油箱(4)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油管道(5),所述第一排油管道(5)安装有第一控制阀(6);
加热器(7),设置于油箱(4)内部,热传递至油锅(2)内食用油;
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油箱(4)内部,用于检测油温;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3)中部区域的第一过滤网孔(9)纵截面呈倒“V”型,过滤网板(3)四周区域的第二过滤网孔(10)纵截面呈“V”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纵截面为倒“V”型的第一过滤网孔(9)区域面积占整个过滤网板(3)面积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内嵌设置有沥油篮(11),所述沥油篮(11)于油锅(2)的两侧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沥油篮(11)侧壁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搭接边(12),所述搭接边(12)底端活动架设在所述壳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油锅(2)的四周方向上均设置有隔热保温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油篮(11)底部为斜面结构,每个所述沥油篮(11)底部均连接有第二排油管道(15),每个所述第二排油管道(15)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4)底部为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安装在所述油箱(4)侧壁上,且所述电加热管为U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油篮(11)顶端连接设有提拉把手(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底轮(19),至少两个移动底轮(19)上设置有脚刹(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正面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21),所述温度控制器(21)分别与所述加热器(7)和所述温度传感器(8)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正面处还设置有电源开关(22)和指示灯(23)。
CN202323414331.3U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Active CN221599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4331.3U CN221599076U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4331.3U CN221599076U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99076U true CN221599076U (zh) 2024-08-27

Family

ID=9244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14331.3U Active CN221599076U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99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7483B (zh) 一种烧烤锅
CN221599076U (zh) 一种新型省油圆锅炸炉
KR101667887B1 (ko) 수유식 튀김기
CN204483906U (zh) 一种双面烧烤器
CN218074637U (zh) 一种电炸炉
CN210138088U (zh) 一种沥油盘和油锅装置
CN211212726U (zh) 一种新型空气炸锅炸篮
CN202191163U (zh) 一种新型电磁和光波立体加热式多功能炒菜机
CN221242613U (zh) 防溅射的恒温式炸鸡炉
CN209346741U (zh) 一种烹饪用具
CN213524883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平扒炉
CN1082377A (zh) 灸烤器
CN212545297U (zh) 一种用于鱼罐头生产的油炸设备
CN220275416U (zh) 一种燃气烧烤架热量分布板
CN205072712U (zh) 一种节能炸炉
CN112971510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8074636U (zh) 一种分体式电热油炸锅
CN222237392U (zh) 一种可固液分离的煮食锅
CN220735198U (zh) 油炸炉加热组件及油炸炉
CN209883872U (zh) 电烤盘及电磁烤盘器
KR100817039B1 (ko) 순환 여과식 튀김기
CN220045644U (zh) 烹饪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14595569U (zh) 一种用于食物烘烤器具的烤盘及食物烘烤器具
CN217447435U (zh) 煎烤组件和煎烤设备
CN203869119U (zh) 一种空气腔均热排油的煤气灶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