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65561U -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65561U CN221565561U CN202420295715.3U CN202420295715U CN221565561U CN 221565561 U CN221565561 U CN 221565561U CN 202420295715 U CN202420295715 U CN 202420295715U CN 221565561 U CN221565561 U CN 2215655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wall
- linkage
- gearbox
- far a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包括行车本体,行车本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加强筋,行车本体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一侧的行车本体顶端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架,行车本体一端的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角座,角座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远离角座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后驱轮,行车本体远离角座一侧外壁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臂,第一联动臂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轴转动安装有前驱轮,角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变速箱,第一变速箱远离角座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调整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还方便行车本体进行自动化行走,进而可便捷的将行车本体转运至指定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方向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是人们对吊车、航车、天车等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通常行车的方向不便于调节,使得行车移送转运时有所不便,为了改善该类现象,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行车方向调整装置。
目前的行车方向调整装置通常是在行车本体的底端活动设置多组滚轮,当需要调节行车方向时,由人员推动行车进行相应调节,即可达到调整行车方向的目的,根据上述可知,该调整装置虽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但通常不便于自动化调节滚轮的角度,使得行车方向在调整时较为不便,且人工调整的方式使得人员劳动强度较高,时常困扰着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调整装置虽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但通常不便于自动化调节滚轮的角度,使得行车方向在调整时较为不便,且人工调整的方式使得人员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包括行车本体,所述行车本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加强筋,所述行车本体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的行车本体顶端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行车本体一端的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角座,所述角座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远离角座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后驱轮,所述行车本体远离角座一侧外壁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臂,所述第一联动臂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轴转动安装有前驱轮。
优选的,所述角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变速箱,所述第一变速箱远离角座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设置,以驱动第一变速箱进行运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臂远离行车本体的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臂,所述第二联动臂远离第一联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联动臂,通过第三联动臂、第二联动臂等相关部件的设置,以便调节后驱轮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臂之间的行车本体外壁上通过支架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二变速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设置,以驱动第二变速箱进行运转。
优选的,所述齿轮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皆延伸至齿轮箱的外部,通过齿条的设置,以便齿轮箱运转时带动齿条进行平移。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联动座,通过联动座的设置,以便对第四联动臂进行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联动座远离齿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联动臂,所述第四联动臂远离联动座的一端与第一联动臂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第四联动臂的设置,以便对第一联动臂与齿条进行连接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箱远离第一旋转驱动件的一端通过导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以使得主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不仅提高了调整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还方便行车本体进行自动化行走,进而可便捷的将行车本体转运至指定区域;
(1)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经第二变速箱驱动齿轮箱进行旋转,使得齿轮箱内置的齿轮带动齿条进行平移,此时齿条依次经第四联动臂与第一联动臂等相关部件带动前驱轮进行转动,即可自动化调节前驱轮的方向,相较于传统人工调节的方式,从而提高了调整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2)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经第一变速箱驱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因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以使得主动齿轮经从动齿轮带动后驱轮缓慢转动,从而方便行车本体进行自动化行走;
(3)通过后驱轮具备自动行走的功能,且前驱轮具备自动调节角度的功能,从而方便将行车本体转运至指定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驱轮后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齿轮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车本体;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角座;5、后驱轮;6、第一旋转驱动件;7、加强筋;8、前驱轮;9、第二旋转驱动件;10、第一联动臂;11、第二联动臂;12、第三联动臂;13、第四联动臂;14、齿条;15、齿轮箱;16、第二变速箱;17、联动座;18、第一变速箱;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包括行车本体1,行车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加强筋7,行车本体1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一侧的行车本体1顶端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架3,行车本体1一端的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角座4,角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变速箱18,第一变速箱18远离角座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6;
使用时,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6的设置,以驱动第一变速箱18进行运转;
第一变速箱18远离第一旋转驱动件6的一端通过导轴设置有主动齿轮20,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19相互啮合;
使用时,通过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19相互啮合,以使得主动齿轮20旋转时带动从动齿轮19进行转动;
角座4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远离角座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后驱轮5,行车本体1远离角座4一侧外壁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臂10,第一联动臂10远离行车本体1的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臂11,第二联动臂11远离第一联动臂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联动臂12;
使用时,通过第三联动臂12、第二联动臂11等相关部件的设置,以便调节后驱轮5的角度;
第二联动臂11之间的行车本体1外壁上通过支架设置有齿轮箱15,齿轮箱1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变速箱16,第二变速箱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9;
使用时,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9的设置,以驱动第二变速箱16进行运转;
齿轮箱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条14,齿条14的两端皆延伸至齿轮箱15的外部;
使用时,通过齿条14的设置,以便齿轮箱15运转时带动齿条14进行平移;
齿条14的一端设置有联动座17;
使用时,通过联动座17的设置,以便对第四联动臂13进行安置处理;
联动座17远离齿条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联动臂13,第四联动臂13远离联动座17的一端与第一联动臂10的内壁转动连接;
使用时,通过第四联动臂13的设置,以便对第一联动臂10与齿条14进行连接处理;
第一联动臂10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轴转动安装有前驱轮8。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6经第一变速箱18驱动主动齿轮20进行旋转,因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19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20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19的直径,即可使主动齿轮20带动从动齿轮19缓慢旋转,并使从动齿轮19带动后驱轮5缓慢转动,进而无需人员推动行车本体1,以使行车本体1具备自动行走的功能,之后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9经第二变速箱16驱动齿轮箱15进行旋转,使得齿轮箱15内置的齿轮带动齿条14进行平移,此时齿条14依次经第四联动臂13与第一联动臂10等相关部件带动前驱轮8进行转动,即可自动化调节前驱轮8的方向,以提升调整装置操控时的便捷性,综上所述:因后驱轮5具备自动行走的功能,且前驱轮8具备自动调节角度的功能,以便将行车本体1转运至指定区域进行使用,从而完成该行车调整装置的使用。
Claims (8)
1.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本体(1),所述行车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加强筋(7),所述行车本体(1)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一侧的行车本体(1)顶端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行车本体(1)一端的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角座(4),所述角座(4)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19),所述从动齿轮(19)远离角座(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后驱轮(5),所述行车本体(1)远离角座(4)一侧外壁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联动臂(10),所述第一联动臂(10)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轴转动安装有前驱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变速箱(18),所述第一变速箱(18)远离角座(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臂(10)远离行车本体(1)的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臂(11),所述第二联动臂(11)远离第一联动臂(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联动臂(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臂(11)之间的行车本体(1)外壁上通过支架设置有齿轮箱(15),所述齿轮箱(1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变速箱(16),所述第二变速箱(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的两端皆延伸至齿轮箱(15)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4)的一端设置有联动座(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座(17)远离齿条(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联动臂(13),所述第四联动臂(13)远离联动座(17)的一端与第一联动臂(10)的内壁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箱(18)远离第一旋转驱动件(6)的一端通过导轴设置有主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19)相互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95715.3U CN221565561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95715.3U CN221565561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65561U true CN221565561U (zh) | 2024-08-20 |
Family
ID=92294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95715.3U Active CN221565561U (zh) | 2024-02-18 | 2024-02-18 |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65561U (zh) |
-
2024
- 2024-02-18 CN CN202420295715.3U patent/CN2215655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61562U (zh) | 一种洗地机驱动转向装置 | |
CN221565561U (zh) | 一种智能调整行车方向的装置 | |
CN201564700U (zh) | 简易型电动轮椅 | |
CN211943570U (zh) | 两轮独立式行走转向装置 | |
CN113417952A (zh) | 一种水利水电设备用制动结构及制动方法 | |
CN206468780U (zh) | 双输出取力装置 | |
CN207403827U (zh) | 双变形履带行走部及具有其的机器人移动平台 | |
CN216763753U (zh) | 一种空间网布恒张力大卷装控制装置 | |
CN216331226U (zh) | 一种多角度转向式驱动车桥 | |
CN209291898U (zh) | 一种新型驱动结构 | |
CN205273578U (zh) | 轮组翻转机构 | |
CN210739838U (zh) | 一种安装机底盘移动机构 | |
CN202596412U (zh) | 客车塞拉门电动装置 | |
CN219565116U (zh) | 一种转向轻便的水泥推车 | |
CN216479192U (zh) | 一种化工厂仪表仪器转动助力装置 | |
CN217496095U (zh) | 一种道路故障车辆的托举牵引机构 | |
CN113250507B (zh) | 一种智慧停车场用的无间隙自动泊车机构及泊车方法 | |
CN221233610U (zh) | 一种台面具有固定结构的电动平车 | |
CN218171970U (zh) | 一种双轮卧式舵轮 | |
CN215709137U (zh) | 一种应用于板材产品的物料分拣机构 | |
CN219295446U (zh) | 一种车桥生产转运装置 | |
CN206106189U (zh) | 一种转塔式滚塑机直臂 | |
CN216820599U (zh) | 一种新型农耕机转向系统 | |
CN218094096U (zh) | 一种轴助航轨机器万向转弯的链轮行星齿装置 | |
CN217415948U (zh) | 一种仿蜘蛛六足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