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56982U - 一种引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56982U
CN221556982U CN202322143564.8U CN202322143564U CN221556982U CN 221556982 U CN221556982 U CN 221556982U CN 202322143564 U CN202322143564 U CN 202322143564U CN 221556982 U CN221556982 U CN 221556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astening block
support column
base
fixedly inst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35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代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g Fengb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1435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56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56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56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引流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底杆。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后的滴液瓶挂在支撑柱外侧的挂钩上,且引流管从底板外侧的开口槽中穿过并将滴液瓶放置在紧固块一和紧固块二之间,随后通过转动把手,从而通过螺纹杆带动滑块和紧固块二向紧固块一进行靠近,从而对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滴液瓶受到外力带动引流管产生晃动,影响引流效果或导致患者连接部位发生脱落流血等现象,通过启动双向电机带动两组丝杆本体转动,从而带动外侧的两组丝杆套和连杆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将防滑板顶起进行支撑防滑,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稳,产生移动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引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引流机构。
背景技术
内科一般分为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等,内科的检查意义是用于了解胸部、心肺听诊、肠鸣音、心率、杂音、心律、肝、脾腹壁静脉曲张等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内科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引流治疗,引流架是医院病房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医疗设备,引流架的主要作用是将滴液瓶悬挂在引流架上,让滴液瓶中的药液缓慢的进入患者的身体,进行辅助治疗。
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15460665U,公开了一种大内科临床用引流装置,通过进行调节导杆的高度,把导杆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接着把患者的引流管挂在对应的挂钩上,防止患者或是医护人员不小心碰到引流管,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可以实现根据病床的高度,调节方形筒的位置,使托板与U形框板紧紧夹住病床的床板一侧,防止装置滑落,影响引流。但是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在调节导杆高度的过程中,需要转动顶丝,随后对导杆进行拉伸调节作用,不仅在调节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身高要求,同时使用过程中进行调节较为麻烦,并且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悬挂固定滴液瓶时,容易导致受到外力产生晃动,容易影响引流效果,并且通过U形框板紧紧夹住病床的床板进行加固作用,虽然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但是固定或者拆下较为麻烦,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机构,具备方便调节高度,同时可对滴液瓶进行限位固定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晃动,影响引流效果,同时放置过程中稳固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底杆,所述底杆的内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底座的底侧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底座的底侧环形等距排布安装三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顶杆和电动推杆,所述顶杆套接在底杆的内侧,且所述顶杆和底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顶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调节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带动顶杆在底杆的内侧进行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调节使用,调节方便快捷,同时在放置盘的作用下,方便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放置医用品或物件。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底板、紧固块一和紧固块二,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安装座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紧固块一,所述底板顶侧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紧固块二,所述紧固块一和紧固块二的内侧设置有软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紧固块二与紧固块一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内侧的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同时在软垫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滴液瓶进行防护作用,避免装置倾倒损坏滴液瓶。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侧的后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紧固块二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滴液瓶时,转动把手,从而通过螺纹杆带动滑块和紧固块二向紧固块一进行靠近,从而对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滴液瓶受到外力带动引流管产生晃动。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有双向电机、丝杆本体、丝杆套、连接座和连杆,所述双向电机的驱动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本体,所述丝杆本体的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两组丝杆套,所述丝杆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接座分别以两块为一组,活动安装在连杆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装置时,通过启动双向电机带动两组丝杆本体转动,从而带动外侧的两组丝杆套和连杆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将防滑板顶起进行支撑防滑,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稳,产生移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连杆远离丝杆套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顶侧分别开设有三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万向轮相匹配,所述防滑板的底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增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滑板顶出的过程中,与地面接触,并在防滑橡胶垫的作用下避免装置产生滑动,同时在增重块的作用下提高装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提高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后的滴液瓶挂在支撑柱外侧的挂钩上,且引流管从底板外侧的开口槽中穿过并将滴液瓶放置在紧固块一和紧固块二之间,随后通过转动把手,从而通过螺纹杆带动滑块和紧固块二向紧固块一进行靠近,从而对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滴液瓶受到外力带动引流管产生晃动,影响引流效果或导致患者连接部位发生脱落流血等现象;
2、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调节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带动顶杆在底杆的内侧进行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调节使用,调节方便快捷,随后在需要进行移动装置时,直接推动装置,从而通过底座底侧的万向轮进行滑动;
3、本实用新型在放置装置时,通过启动双向电机带动两组丝杆本体转动,从而带动外侧的两组丝杆套和连杆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将防滑板顶起进行支撑防滑,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稳,产生移动的现象,并且在增重块的作用下提高装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提高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撑柱;3、底杆;4、调节组件;5、紧固组件;6、加固组件;7、万向轮;8、防滑板;301、放置盘;401、顶杆;402、电动推杆;501、安装座;502、底板;503、紧固块一;504、紧固块二;5021、滑槽;5022、把手;5023、螺纹杆;601、双向电机;602、丝杆本体;603、丝杆套;604、连接座;605、连杆;801、通孔;80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机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底杆3,底杆3的内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支撑柱2的外侧设置有紧固组件5,底座1的底侧设置有加固组件6,底座1的底侧环形等距排布安装三组万向轮7。
具体的,调节组件4包括有顶杆401和电动推杆402,顶杆401套接在底杆3的内侧,且顶杆401和底杆3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02,顶杆40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底杆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盘301。优点是,通过启动电动推杆402带动顶杆401在底杆3的内侧进行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调节使用,调节方便快捷。
具体的,紧固组件5包括有安装座501、底板502、紧固块一503和紧固块二504,安装座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的外侧,且安装座501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502,底板502顶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紧固块一503,底板502顶侧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紧固块二504,紧固块一503和紧固块二504的内侧设置有软垫。优点是,通过调节紧固块二504与紧固块一503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内侧的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同时在软垫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滴液瓶进行防护作用,避免装置倾倒损坏滴液瓶。
具体的,底板502顶侧的后端开设有滑槽5021,滑槽5021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紧固块二50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槽5021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5023,螺纹杆5023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螺纹杆502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022。优点是,通过转动把手5022,从而通过螺纹杆5023带动滑块和紧固块二504向紧固块一503进行靠近,从而对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滴液瓶受到外力带动引流管产生晃动。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作为对上一个实施例的改进。具体的,加固组件6包括有双向电机601、丝杆本体602、丝杆套603、连接座604和连杆605,双向电机601的驱动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本体602,丝杆本体602的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两组丝杆套603,丝杆套60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604,连接座604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连杆605,连接座604分别以两块为一组,活动安装在连杆605的两端。优点是,通过启动双向电机601带动两组丝杆本体602转动,从而带动外侧的两组丝杆套603和连杆605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将防滑板8顶起进行支撑防滑,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稳,产生移动的现象。
具体的,连杆605远离丝杆套603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板8,防滑板8的顶侧分别开设有三组通孔801,通孔801的大小与万向轮7相匹配,防滑板8的底侧开设有安装槽802,安装槽80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增重块。优点是,在增重块的作用下提高装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提高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防滑橡胶垫的作用下避免装置产生滑动。
在使用时,将连接后的滴液瓶挂在支撑柱2外侧的挂钩上,且引流管从底板502外侧的开口槽中穿过并将滴液瓶放置在紧固块一503和紧固块二504之间,随后通过转动把手5022,从而通过螺纹杆5023带动滑块和紧固块二504向紧固块一503进行靠近,从而对滴液瓶进行固定限位,有利于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滴液瓶受到外力带动引流管产生晃动,影响引流效果或导致患者连接部位发生脱落流血等现象,随后在需要进行调节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402带动顶杆401在底杆3的内侧进行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调节使用,调节方便快捷,随后在需要进行移动装置时,直接推动装置,从而通过底座1底侧的万向轮7进行滑动,同时在放置装置时,通过启动双向电机601带动两组丝杆本体602转动,从而带动外侧的两组丝杆套603和连杆605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将防滑板8顶起进行支撑防滑,从而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稳,产生移动的现象,并且在增重块的作用下提高装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提高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引流机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底杆(3),所述底杆(3)的内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所述支撑柱(2)的外侧设置有紧固组件(5),所述底座(1)的底侧设置有加固组件(6),所述底座(1)的底侧环形等距排布安装三组万向轮(7);
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有顶杆(401)和电动推杆(402),所述顶杆(401)套接在底杆(3)的内侧,且所述顶杆(401)和底杆(3)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02),所述顶杆(40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底杆(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盘(301);
所述紧固组件(5)包括有安装座(501)、底板(502)、紧固块一(503)和紧固块二(504),所述安装座(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的外侧,且所述安装座(501)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502),所述底板(502)顶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紧固块一(503),所述底板(502)顶侧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紧固块二(504),所述紧固块一(503)和紧固块二(504)的内侧设置有软垫;
所述加固组件(6)包括有双向电机(601)、丝杆本体(602)、丝杆套(603)、连接座(604)和连杆(605),所述双向电机(601)的驱动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本体(602),所述丝杆本体(602)的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两组丝杆套(603),所述丝杆套(60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604),所述连接座(604)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连杆(605),所述连接座(604)分别以两块为一组,活动安装在连杆(605)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02)顶侧的后端开设有滑槽(5021),所述滑槽(5021)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所述紧固块二(50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5021)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螺纹杆(5023),所述螺纹杆(5023)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杆(502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05)远离丝杆套(603)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板(8),所述防滑板(8)的顶侧分别开设有三组通孔(801),所述通孔(801)的大小与万向轮(7)相匹配,所述防滑板(8)的底侧开设有安装槽(802),所述安装槽(80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增重块。
CN202322143564.8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引流机构 Active CN221556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564.8U CN22155698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引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564.8U CN22155698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引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56982U true CN221556982U (zh) 2024-08-20

Family

ID=92296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3564.8U Active CN22155698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引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56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2058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床
CN221556982U (zh) 一种引流机构
CN211460910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多功能专用床
CN204618633U (zh) 一种肿瘤妇科用护理床
CN211301491U (zh) 一种肿瘤内科保守治疗辅助装置
CN211327407U (zh)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新型护理支架
CN210990804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托架
CN210330984U (zh) Picc置管搁置架
CN211187845U (zh) 医用儿科护理救援车
CN221751734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支架
CN221808175U (zh) 一种肢体支撑架
CN218793352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便携的输液架
CN214857582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装置
CN218607580U (zh) 可调节式床上输液架
CN210485277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氧气瓶固定装置
CN219896303U (zh) 用于肾内护理的可调式辅助托架
CN217660943U (zh) 输液架
CN221787067U (zh) 一种儿科护理输液装置
CN22007032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输液辅助悬挂架
CN211131892U (zh) 一种移动式眼科护理治疗架
CN221771072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0813021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输液架
CN21636577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妇科检查床
CN214158170U (zh) 一种内科用的护理输液架
CN218075477U (zh) 临床病人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ong Fengbo

Inventor after: Zhang Daiy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Daiy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222

Address after: No. 1 Xiangyang Street, Longyao Town, Longyao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055350

Patentee after: Kong Fengb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Group 3, Majiawan Village, Cangshan Town, Zhongjiang Coun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8107

Patentee before: Zhang Daiy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