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39332U -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39332U
CN221539332U CN202322814928.0U CN202322814928U CN221539332U CN 221539332 U CN221539332 U CN 221539332U CN 202322814928 U CN202322814928 U CN 202322814928U CN 221539332 U CN221539332 U CN 221539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old
worm
shaft
polishing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14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世克
王保团
毛军克
尹留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Noda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dingshan No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ingshan Noda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dingshan No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14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39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39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39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模具抛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轮,大蜗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形架,C形架内转动连接有小蜗轮轴,该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通过大蜗轮能够带动其上的结构和碳素模具一起旋转,从而调整到需要的横向角度,通过以上结构的运转,能够使碳素模具在被抛光时只需转动需要的把手,即可轻松的调节碳素模具的横向角度和俯仰角度,避免了由于碳素模具质量较重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时较为困难,导致的碳素模具边角处抛光不便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对碳素模具抛光的效率和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模具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打磨抛光装置是一种代替人工用砂纸或油石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打磨的工具,可以除去模具表面的毛刺、油污从而使模具工作表面光滑、平整。模具打磨抛光一般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加模具表面的光洁度,使模具刻出的产品表面光洁、美观,另一个是使模具很容易脱模。
现有抛光技术中,人们通常将金属模具放在放置台上,并使用磨头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在当前模具抛光的区域结束抛光时,和对模具型腔内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的抛光时,需要调整模具的角度以及位置,以适应操作人员观察抛光情况,由于碳素模具自身重量比较重,重复的搬动位置和调整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碳素模具抛光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具备便于调节多种角度等优点,解决了碳素模具质量较重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时较为困难,影响碳素模具抛光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调节多种角度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轮,大蜗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形架,C形架内转动连接有小蜗轮轴;
其中,小蜗轮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块,碳素模具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碳素模具固定板,小蜗轮轴的两端转动贯穿出C形架的外表面;
其中,小蜗轮轴的右端固定套设有小蜗轮,C形架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L形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蜗杆槽,蜗杆槽内转动连接有小蜗杆轴,小蜗杆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小蜗杆。
优选的,所述小蜗杆轴的两端转动贯穿出L形块的外表面,小蜗杆轴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俯仰角度调节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大蜗杆固定座,两个大蜗杆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大蜗杆轴,大蜗杆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杆。
优选的,所述大蜗杆轴的两端转动贯穿出两个大蜗杆固定座的外表面,大蜗杆轴的右端固定套设有横向角度调节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抛光机,抛光机外表面设置有抛光手柄,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亚克力罩,透明亚克力罩的正表面设置有袖套,袖套延伸进透明亚克力罩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当需要调节俯仰角度时,通过手动将俯仰角度调节把手以小蜗杆轴的轴心为圆心旋转,从而带动小蜗杆轴和其上的小蜗杆同时旋转,小蜗杆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小蜗轮上的齿牙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小蜗轮能够向下旋转,向下旋转的小蜗轮通过小蜗轮轴带动转动块旋转,从而使转动块上的小蜗轮轴能够带动其上的碳素模具进行俯仰角度的调节,当需要调节横向角度时,通过转动横向角度调节把手,横向角度调节把手通过抛光机带动大蜗杆旋转,大蜗杆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大蜗轮上的齿牙施加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大蜗轮能够带动其上的结构和碳素模具一起旋转,从而调整到需要的横向角度,通过以上结构的运转,能够使碳素模具在被抛光时只需转动需要的把手,即可轻松的调节碳素模具的横向角度和俯仰角度,避免了由于碳素模具质量较重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时较为困难,导致的碳素模具边角处抛光不便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对碳素模具抛光的效率和便利性。
2、该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通过设置的蜗轮蜗杆具有的自锁性,可以使碳素模具在被调整到任意角度时,都能够自动锁定,避免了在对碳素模具的抛光过程中,碳素模具发生偏移而导致损伤模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碳素模具抛光的成功率。
3、该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通过设置的透明亚克力罩和袖套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碳素模具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金属粉末不会到处飘散出去,使得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大大提高,同时也避免了金属粉末被操作人员吸入口鼻所带来的危害健康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轴;3、大蜗轮;4、C形架;5、小蜗轮轴;6、转动块;7、碳素模具固定板;8、L形块;9、蜗杆槽;10、小蜗杆轴;11、小蜗杆;12、转动槽;13、俯仰角度调节把手;14、大蜗杆固定座;15、大蜗杆;16、大蜗杆轴;17、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8、抛光机;19、抛光手柄;20、透明亚克力罩;21、袖套;22、小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包括有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轮3,大蜗轮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形架4,C形架4内转动连接有小蜗轮轴5,小蜗轮轴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块6,碳素模具固定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碳素模具固定板7,小蜗轮轴5的两端转动贯穿出C形架4的外表面,小蜗轮轴5的右端固定套设有小蜗轮22,C形架4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8,L形块8的外表面开设有蜗杆槽9,蜗杆槽9内转动连接有小蜗杆轴10,小蜗杆轴10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小蜗杆11,小蜗杆轴10的两端转动贯穿出L形块8的外表面,小蜗杆轴10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12,转动槽12内转动连接有俯仰角度调节把手1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之间转动连接有大蜗杆轴16,大蜗杆轴16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杆15,大蜗杆轴16的两端转动贯穿出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的外表面,大蜗杆轴16的右端固定套设有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抛光机18,抛光机18外表面设置有抛光手柄19,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亚克力罩20,透明亚克力罩20的正表面设置有袖套21,袖套21延伸进透明亚克力罩20内,使用时通过将需要进行打磨的碳素模具固定在碳素模具固定板7上,操作人员通过将双手伸入袖套21中,手持抛光手柄19对碳素模具表面进行抛光,通过设置的透明亚克力罩20和袖套21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碳素模具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金属粉末不会到处飘散出去,使得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大大提高,同时也避免了金属粉末被操作人员吸入口鼻所带来的危害健康问题,操作当需要调节俯仰角度时,通过手动将俯仰角度调节把手13以小蜗杆轴10的轴心为圆心旋转,从而带动小蜗杆轴10和其上的小蜗杆11同时旋转,小蜗杆11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小蜗轮22上的齿牙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小蜗轮22能够向下旋转,向下旋转的小蜗轮22通过小蜗轮轴5带动转动块6旋转,从而使转动块6上的小蜗轮轴5能够带动其上的碳素模具进行俯仰角度的调节,当需要调节横向角度时,通过转动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通过抛光机18带动大蜗杆15旋转,大蜗杆15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大蜗轮3上的齿牙施加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大蜗轮3能够带动其上的结构和碳素模具一起旋转,从而调整到需要的横向角度,通过以上结构的运转,能够使碳素模具在被抛光时只需转动需要的把手,即可轻松的调节碳素模具的横向角度和俯仰角度,避免了由于碳素模具质量较重挪动调整位置和角度时较为困难,导致的碳素模具边角处抛光不便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对碳素模具抛光的效率和便利性,而通过设置的蜗轮蜗杆具有的自锁性,可以使碳素模具在被调整到任意角度时,都能够自动锁定,避免了在对碳素模具的抛光过程中,碳素模具发生偏移而导致损伤模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碳素模具抛光的成功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需要进行打磨的碳素模具固定在碳素模具固定板7上,操作人员通过将双手伸入袖套21中,手持抛光手柄19对碳素模具表面进行抛光,操作当需要调节俯仰角度时,通过手动将俯仰角度调节把手13以小蜗杆轴10的轴心为圆心旋转,从而带动小蜗杆轴10和其上的小蜗杆11同时旋转,小蜗杆11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小蜗轮22上的齿牙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小蜗轮22能够向下旋转,向下旋转的小蜗轮22通过小蜗轮轴5带动转动块6旋转,从而使转动块6上的小蜗轮轴5能够带动其上的碳素模具进行俯仰角度的调节,当需要调节横向角度时,通过转动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通过抛光机18带动大蜗杆15旋转,大蜗杆15旋转时通过其上的齿牙槽向大蜗轮3上的齿牙施加向左的作用力,从而使大蜗轮3能够带动其上的结构和碳素模具一起旋转,从而调整到需要的横向角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轮(3),大蜗轮(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形架(4),C形架(4)内转动连接有小蜗轮轴(5);
其中,小蜗轮轴(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块(6),碳素模具固定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碳素模具固定板(7),小蜗轮轴(5)的两端转动贯穿出C形架(4)的外表面;
其中,小蜗轮轴(5)的右端固定套设有小蜗轮(22),C形架(4)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8),L形块(8)的外表面开设有蜗杆槽(9),蜗杆槽(9)内转动连接有小蜗杆轴(10),小蜗杆轴(10)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小蜗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蜗杆轴(10)的两端转动贯穿出L形块(8)的外表面,小蜗杆轴(10)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12),转动槽(12)内转动连接有俯仰角度调节把手(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之间转动连接有大蜗杆轴(16),大蜗杆轴(16)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大蜗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蜗杆轴(16)的两端转动贯穿出两个大蜗杆固定座(14)的外表面,大蜗杆轴(16)的右端固定套设有横向角度调节把手(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抛光机(18),抛光机(18)外表面设置有抛光手柄(19),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亚克力罩(20),透明亚克力罩(20)的正表面设置有袖套(21),袖套(21)延伸进透明亚克力罩(20)内。
CN202322814928.0U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Active CN221539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4928.0U CN221539332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14928.0U CN221539332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39332U true CN221539332U (zh) 2024-08-16

Family

ID=9225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14928.0U Active CN221539332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39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1619U (zh) 一种便于五金配件毛边打磨的五金模具
CN215036235U (zh) 一种齿轮箱壳体的全方位打磨装置
CN221539332U (zh) 一种碳素模具生产用的表面抛光设备
CN222569482U (zh) 一种齿轮打磨装置
CN212886953U (zh) 一种铜棒生产用外表面抛光装置
CN218613324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零件打磨装置
CN218051942U (zh) 一种打磨抛光机械臂
CN214722908U (zh) 一种墓碑石打磨抛光机
CN210818845U (zh) 一种铸件打磨装置
CN211639349U (zh) 一种自调式自动抛光机
CN210649958U (zh) 一种球形透镜研磨装置
CN113635189A (zh) 一种用于锻铸件表面抛光打磨系统及加工工艺
CN208050921U (zh) 一种铸件打磨装置
CN21416236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零件表面毛刺打磨装置
CN207358812U (zh) 一种立式磨光机
CN222134559U (zh) 一种玉器加工用手动抛光机构
CN212824475U (zh) 一种木梳生产用具有固定结构的切割设备
CN221716562U (zh) 一种家具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22199949U (zh) 一种切面透镜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18225846U (zh) 一种治具以及用该治具的磨平机
CN221871485U (zh) 一种带有夹持组件的五金件打磨砂带机
CN218697050U (zh) 一种汽车配件打磨装置
CN218891575U (zh) 一种数控刀具加工的台式打磨机
CN221871626U (zh) 一种平面高速抛光机用固定装置
CN222570179U (zh) 一种铝制壳体表面多点位磨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