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03843U - 板簧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板簧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03843U
CN221503843U CN202323020294.8U CN202323020294U CN221503843U CN 221503843 U CN221503843 U CN 221503843U CN 202323020294 U CN202323020294 U CN 202323020294U CN 221503843 U CN221503843 U CN 221503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spring assembly
utility
plate spr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02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
栾广博
刘东安
米彬
王博
高嵩
任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202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03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0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03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簧总成及车辆,板簧总成包括板簧和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板簧的内部,且加强件沿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板簧,其中,加强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板簧的结构强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总成,板簧总成包括板簧和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板簧的内部,且加强件沿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板簧,加强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板簧的结构强度,可以增加板簧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高板簧的承载能力,以减少板簧的变形程度。

Description

板簧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簧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普通板簧通常为多片簧,由金属材料制备形成,本身自重大。目前常用的轻量化手段为复合材料板簧,与钢铁材料、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减振性能好、可设计性强、易于加工等优点;在汽车上使用复合材料板簧可以显著减轻汽车自重、降低油耗、提高汽车安全舒适性。但是复合材料板簧结构强度不足,其承载能力有限,在车辆行驶时,复合材料板簧易出现较大的变形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簧总成,加强件设置在板簧的内部,且加强件沿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板簧,可以增加板簧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高板簧的承载能力,以减少板簧的变形程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板簧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簧总成,包括:板簧;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板簧的内部,且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板簧,其中,所述加强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板簧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总成,板簧总成包括板簧和加强件,加强件设置在板簧的内部,且加强件沿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板簧,加强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板簧的结构强度,可以增加板簧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高板簧的承载能力,以减少板簧的变形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由复合材料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沿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金属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板簧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加强件分别临近所述板簧的两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的截面内,所述板簧的截面为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总成还包括两个第一安装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板簧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金属卷耳,所述金属卷耳与车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板簧总成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车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板簧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环绕在所述板簧的外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簧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板簧总成,板簧由复合材料构成,加强件设置在板簧的内部,不仅可以增加板簧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板簧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总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板簧总成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板簧总成;
10、板簧;
20、加强件;21、金属条;
30、第一安装部;31、金属卷耳;311、铰接孔;32、搭接板;
40、第二安装部;41、金属片;
5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总成100。
参照图1-图3,板簧总成100包括板簧10和加强件20,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用于增加板簧10的强度,且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长度方向(例如参照附图1中的e1方向)贯穿板簧10,其中,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大于板簧10的结构强度,可以更好地增加板簧10的结构强度,以减少板簧10的变形程度,还可以提高板簧10的承载能力。在车辆行驶时,板簧10会产生弹性变形,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可以减少板簧10的变形程度。例如,加强件20可以为金属材质、玄武岩或者碳纤维丝。
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可以增加加强件20固定至板簧10内的稳定性,相较于将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外周侧,加强件20易从板簧10上脱落,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加强件20与板簧10的连接性更可靠。板簧10通常用于车辆的悬架,在车辆行驶时,板簧10会产生弹性变形,将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加强件20不易从板簧10内脱落。
板簧10通常用于车辆的悬架,板簧10承受车辆的重物负载力,并进行向下的传递作用;还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在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和道路不平的状况下,板簧10可以为车辆的提供缓冲减力;或者是在车辆行驶或者转向的时候进行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簧总成100,板簧总成100包括板簧10和加强件20,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且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长度方向贯穿板簧10,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大于板簧10的结构强度,可以增加板簧10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高板簧10的承载能力,以减少板簧10的变形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板簧10由复合材料构成,可以减轻板簧10的重量。相关技术中的板簧10采用刚板制备而成,由钢板制备成的板簧10自重较大,轻量化效果差;本申请采用复合材料制备板簧10,可以降低板簧10的重量,进而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在板簧10内设置加强件20,相较于纯复合材料构成的板簧10,还可以降低板簧10的成本,本申请的板簧总成100,可以在增加强度,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材料,板簧10可以由玻璃纤维材料制备形成,玻璃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成熟、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不高。
例如,玻璃纤维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布,板簧总成100的加工工艺如下所示,可以先向玻璃纤维布上喷涂树脂材料,再将喷涂后的玻璃纤维布置于模压模具中,再依次放置喷涂后的玻璃纤维布,其中在多层玻璃纤维布之间可以放置加强件20,再将玻璃纤维布与加强件20压紧,以获得模压加工成型的板簧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加强件20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宽度方向(例如参照附图1中的e2方向)间隔开设置,可以合理布置多个加强件20在板簧10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在板簧10的宽度方向上增加整个板簧10的强度;多个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还可以减少加强件20的用量,进而可以降低板簧总成100的重量。
多个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厚度方向(例如参照附图1中的e3方向)间隔开设置,可以合理布置多个加强件20在板簧10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在板簧10的厚度方向上增加整个板簧10的强度;多个加强件20沿板簧10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还可以减少加强件20的用量,进而可以降低板簧总成100的重量。
多个加强件20在板簧10内可以呈多排多列的方式布置,使得多个加强件20可以均匀地布置在板簧10内,可以均匀地增加板簧10各处的结构强度,使得板簧10整体的结构强度较为均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加强件20包括金属条21,金属条21沿板簧10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使得加强件20的成本低廉。例如,金属条21可以由钢材质构成。再例如,在垂直于板簧10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的截面内,金属条2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可以增加金属条21与板簧10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板簧10承受的界面剪切力。
例如,在金属条21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防滑层,以提高金属条21与复合材料构成的板簧10结合强度,以防止金属条21与板簧10产生相对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在板簧10的厚度方向上,多个加强件20分别临近板簧10的两端设置。在车辆行驶时,在板簧10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板簧10的中部的截面的受到的力最小,越靠近板簧10两端的板簧10的受力越大,将多个加强件20临近板簧10的两端设置,可以更好地增加板簧10的强度。
加强件20的模量大于板簧10的模量,将加强件20设置在临近板簧10的两端的位置处,可以充分发挥加强件20高模量的特性,使得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可以起到加强板簧10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在垂直于板簧10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的截面内,板簧10的截面为矩形,可以使得加工板簧10的工艺简单,便于板簧10的加工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板簧总成100还包括两个第一安装部30,两个第一安装部30分别位于板簧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安装部30包括金属卷耳31,金属卷耳31与车架固定连接,以将板簧总成100固定至车架上。例如,金属卷耳31上形成有铰接孔311,可以采用支架穿设于铰接孔311,以将金属卷耳31连接至车架上。
再例如,第一安装部30还包括搭接板32,搭接板32可以与金属卷耳31相连,搭接板32可以与板簧10搭接。在搭接板32上具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板簧10上具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可以采用螺栓5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第一安装部30与板簧10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板簧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安装部40,第二安装部40与车架固定相连,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板簧总成100与车架连接的牢固性。第二安装部40位于板簧10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第二安装部40包括金属片41,金属片41环绕在板簧10的外周侧,金属片41可以增加板簧10的强度,且金属片41位于板簧10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可以增加板簧10的中部的结构强度。
例如,金属片41上具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板簧10上具有第五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可以采用螺栓51依次穿设于第三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以将金属片41固定至板簧10的外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簧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板簧总成100,板簧10由复合材料构成,加强件20设置在板簧10的内部,不仅可以增加板簧10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板簧10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簧;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板簧的内部,且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板簧,其中,所述加强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板簧的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由复合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板簧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沿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金属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簧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加强件分别临近所述板簧的两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板簧的长度方向所在直线的截面内,所述板簧的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安装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板簧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金属卷耳,所述金属卷耳与车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车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板簧的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环绕在所述板簧的外周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总成。
CN202323020294.8U 2023-11-08 2023-11-08 板簧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150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0294.8U CN221503843U (zh) 2023-11-08 2023-11-08 板簧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0294.8U CN221503843U (zh) 2023-11-08 2023-11-08 板簧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03843U true CN221503843U (zh) 2024-08-09

Family

ID=9212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0294.8U Active CN221503843U (zh) 2023-11-08 2023-11-08 板簧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03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4640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member
CN104684794A (zh) 设置有由带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背部加强支撑杆的车辆仪表板横梁
CN221503843U (zh) 板簧总成及车辆
CN109404455A (zh) 一种frp叶片弹簧及其总成
CN111267957A (zh) 车架
CN109404458B (zh) 张力叶片弹簧总成及悬架结构
CN211809847U (zh) 一种牵引车车架及牵引车
CN211519248U (zh) 一种燃油箱固定装置及燃油箱总成
CN210063157U (zh) 一种通过拉挤成型梁来加强碳纤维地板横梁的地板结构
CN210047305U (zh) 一种车门护板扶手加强支架、车门及汽车
CN215944253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重型汽车驾驶室顶盖总成
CN113353110B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端墙结构及其成型工艺
CN211107411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上裙板
CN221340582U (zh) 一种复合材料裙板及轨道车辆
CN114228417B (zh) 飞行汽车的后车体结构及飞行汽车
CN219634586U (zh) 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的整体成型模具
CN221292851U (zh) 板簧结构、车辆的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219056377U (zh) 前副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373511U (zh) 后悬架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42634U (zh) 板簧支架、底盘和车辆
CN216861108U (zh) 摆臂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353508U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总成、拖曳臂总成和车辆
CN214492517U (zh) 减振动力总成的悬置支架和车辆
CN214084433U (zh) 一种内嵌式前副车架加强支撑结构
CN218640949U (zh) 车辆的机舱纵梁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