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83729U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83729U CN221483729U CN202322728862.3U CN202322728862U CN221483729U CN 221483729 U CN221483729 U CN 221483729U CN 202322728862 U CN202322728862 U CN 202322728862U CN 221483729 U CN221483729 U CN 2214837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heat dissipation
- outdoor unit
- air duct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包括并列安置在空调外机机箱内的第一散热风扇、压缩机和压缩机后部空调外机机箱箱体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隔离空调外机机箱安置的系统控制器,在所述压缩机的正上方设置有通向空调外机机箱外的风道,所述风道中通过风扇连接件安置有第二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时段制冷运行容易停机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制冷运行稳定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存在一个极限温度,在高温季节,室外环境温度过高,超过空调系统工作的极限温度时,会导致空调压缩机散热不正常,压机缩处于过热保护状态,无法实现正常制冷功能。
基于此,需要对现有空调系统的室外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强化压缩机散热,改善空调系统的制冷运行效果。
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的散热主要从水冷(含喷雾)和风冷两方面入手。比如:申请号分别为202010947463.4、202120052705.3、202220044730.1和2021230166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利用水冷技术对空调外机进行散热的系统,主要通过机械部件的运动带动喷水或喷雾系统,对空调外机进行降温。申请号为201822218657.1和20202104688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利用风冷技术对空调外机进行散热的装置,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和扇叶等组件。上述专利提出的系统或装置是通过直接供电系统为水和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不具有节能性和环保性,且没有特别考虑压缩机的强化散热,不能为高温天气可能出现的压缩机热保护行为提供有效预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强化空调外机的散热,解决了现有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时段制冷运行容易停机的问题。提高空调制冷运行稳定性,提高机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包括并列安置在空调外机机箱1内的第一散热风扇2、压缩机3和压缩机3后部空调外机机箱1箱体壁上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隔离空调外机机箱1安置的系统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的正上方设置有通向空调外机机箱1外的风道6,所述风道中通过风扇连接件5安置有第二散热风扇4。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系统控制器9包含第一负载端口910、第二负载端口911、第二负载开关912和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所述第一负载端口910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2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端口911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串联在第二负载端口911和第二散热风扇4之间,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为常开状态。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风道6为筒状体,自下而上由第一段风道611、风道连接环613和第二段风道612构成,所述第二段风道6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段风道612外侧安装有防护网614。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风道6的上端还设置风帽7。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风道6的断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按运行目的,控制方法为:
当所述系统控制器9接收到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的温度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闭合,则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旋转,为所述压缩机3散热;当所述系统控制器9接收到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的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断开,则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不工作。
所述温度值达到设定值为48℃,所述温度值小于设定值为4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仅仅对现有空调机箱进行了稍许改装即可实现对压缩机的强化散热,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且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空调机组相比,只增加了第二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额外增加的能耗极少。
3.通过CFD技术对空调外机散热现象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对外机散热环境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控制线路连接图,
图3为风道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网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中标记说明:1—空调外机机箱、2—第一散热风扇、3—压缩机、4—第二散热风扇、5—风扇连接件、6—风道、7—风帽、8—温度传感器、9—系统控制器。
图2中标记说明:910—第一负载端口、911—第二负载端口、912—第二负载开关、913—温度信号接收端口。
图3中标记说明:611—第一段风道、612—第二段风道、613—风道连接环、614—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安置在空调外机机箱1内的第一散热风扇2、压缩机3和压缩机3后部空调外机机箱1箱体壁上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隔离空调外机机箱1安置的系统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的正上方设置有通向空调外机机箱1外的风道6,所述风道中通过风扇连接件5安置有第二散热风扇4。
其中,所述系统控制器9包含第一负载端口910、第二负载端口911、第二负载开关912和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所述第一负载端口910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2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端口911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串联在第二负载端口911和第二散热风扇4之间,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为常开状态。所述风道6为筒状体,自下而上由第一段风道611、风道连接环613和第二段风道612构成,所述第二段风道6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段风道612外侧安装有防护网614。
所述风道6的上端还设置风帽7,所述风道6的断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按运行目的,控制方法为:
当所述系统控制器9接收到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的温度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闭合,则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旋转,为所述压缩机3散热;当所述系统控制器9接收到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的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断开,则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不工作,所述温度值达到设定值为48℃,所述温度值小于设定值为43℃。
基于以上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应用CFD技术对制冷量为10kW的空调机组在40℃空气环境的制冷运行工况进行仿真计算,与没有增加强化散热装置的空调机组相比较,空调外机机箱最高温度可以降低4℃,本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可以改善外机散热环境,维持空调系统制冷运行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包括并列安置在空调外机机箱(1)内的第一散热风扇(2)、压缩机(3)和压缩机(3)后部空调外机机箱(1)箱体壁上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隔离空调外机机箱(1)安置的系统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3)的正上方设置有通向空调外机机箱(1)外的风道(6),所述风道中通过风扇连接件(5)安置有第二散热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器(9)包含第一负载端口(910)、第二负载端口(911)、第二负载开关(912)和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所述第一负载端口(910)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2)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端口(911)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相连接,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串联在第二负载端口(911)和第二散热风扇(4)之间,所述温度信号接收端口(913)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开关(912)为常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6)为筒状体,自下而上由第一段风道(611)、风道连接环(613)和第二段风道(612)构成,所述第二段风道(612)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风道(612)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网(6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6)的上端还设置风帽(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6)的断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8862.3U CN221483729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28862.3U CN221483729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83729U true CN221483729U (zh) | 2024-08-06 |
Family
ID=9236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28862.3U Active CN221483729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837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164118A (zh) * | 2024-09-18 | 2024-12-20 | 青岛海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环境空气源热泵散热装置 |
-
2023
- 2023-10-11 CN CN202322728862.3U patent/CN2214837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164118A (zh) * | 2024-09-18 | 2024-12-20 | 青岛海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环境空气源热泵散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75203U (zh) | 一种高效率无动力风机变压器 | |
CN221483729U (zh)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 | |
CN107575976A (zh) |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 |
CN201315730Y (zh) | 一种散热型机柜 | |
CN201571292U (zh) | 一种主动散热式机柜 | |
CN201536316U (zh) | 一种户外电源柜 | |
CN205001129U (zh) | 一种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空水空冷却系统 | |
CN210130052U (zh) | 一种节能改造模块和改造后的机房空调系统 | |
CN202229361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15051265B (zh) | 一种配电室温控方法 | |
CN101718455A (zh) | 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冷却方法和装置 | |
CN207442679U (zh) |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高压变频器冷却系统 | |
CN205918509U (zh) | 一种适合高环境温度工作的集装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 |
CN203413880U (zh) | 一种使地埋管换热器排热和取热平衡的主动恢复系统 | |
CN202973396U (zh) | 空气源冷水机组 | |
CN215301271U (zh) | 一种电控柜散热装置 | |
CN206503678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引风散热装置 | |
CN117490146A (zh) | 一种空调外机强化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278616U (zh) | 隔爆型变频器机芯腔体温湿度控制系统 | |
CN202127583U (zh) | 机房提升功率密度系统 | |
CN209877173U (zh) | 空调室外机能源回收装置 | |
CN201918886U (zh) |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散热装置 | |
CN201561511U (zh) | 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冷却装置 | |
CN207378981U (zh) |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 |
CN201066456Y (zh) | 相变材料墙体恒温节能通信设备机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