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70547U -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 Google Patents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70547U
CN221470547U CN202321874477.3U CN202321874477U CN221470547U CN 221470547 U CN221470547 U CN 221470547U CN 202321874477 U CN202321874477 U CN 202321874477U CN 221470547 U CN221470547 U CN 221470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vertical support
rod
fixedly connected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44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一凝
贾海英
程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744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70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70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70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挂液架和助行架,所述助行架包括手托架和横撑杆,所述手托架包括手撑杆、竖撑杆一和竖撑杆二,所述手撑杆水平设置,所述竖撑杆一和所述竖撑杆二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撑杆的两端,所述手托架和所述横撑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下部,两个所述横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且左右两个铰接轴分别与该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和右侧竖向滑移固定连接。解决了由于助行器不能拆卸,也不能折叠收回,在安放输液架时,比较占用空间,而且还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是用于吊挂药液瓶或药液袋的配套用品,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医疗辅助设备。现在应用的普通可移动输液架一般由支撑杆和挂钩组成,一般只能提供悬挂液体。
目前,患者在手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帮助通气,以利于术后机体尽快恢复,但病人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引流管较多、体质虚弱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得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需要由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协助患者活动,这样比较耗费人力。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121770983.9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输液架,通过助行器能很好的支撑患者,设置的刹车脚轮能方便患者借助助行器边活动,边输液,利用伸缩杆可调节输液架整体的高度,实现输液高度的调节,使患者输液更加舒适,患者活动时,可将引流袋挂在第二挂钩上,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一直提着引流袋,节约了人力。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助行器不能拆卸,也不能折叠收回,在安放输液架时,比较占用空间,而且还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行动,同时,输液架的高度调节通过松动锁紧螺栓,使第二套杆在第一套杆内滑动来调节,高度调整完毕后再将锁紧螺栓锁紧,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1、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解决了由于助行器不能拆卸,也不能折叠收回,在安放输液架时,比较占用空间,而且还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包括挂液架和能够展开与收回的助行架,所述助行架包括手托架和横撑杆,所述手托架包括手撑杆、竖撑杆一和竖撑杆二,所述手撑杆水平设置,所述竖撑杆一和所述竖撑杆二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撑杆的两端,所述手托架和所述横撑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下部,两个所述横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且左右两个铰接轴分别与该所述竖撑杆二的左侧和右侧竖向滑移固定连接,所述挂液架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手托架的上端。
较佳的,所述挂液架包括挂液结构和升降杆,所述挂液结构包括连接板和挂钩,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所述挂钩设置多个且均匀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周侧,所述挂钩的开口朝上。
较佳的,所述升降杆包括下节杆、上节杆和丝杆一,所述下节杆与所述上节杆均为空心管,所述下节杆的内壁上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槽一,所述上节杆的外侧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一尺寸相匹配,所述上节杆套设在所述下节杆内且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一内,所述连接板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节杆的上端,所述丝杆一套设在所述上节杆内且与所述上节杆螺纹连接,所述下节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下节杆的轴线重合,所述丝杆一的下端穿过通孔且固定连接有旋钮一,所述旋钮一与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通过所述连接块与其中一个所述手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手撑杆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
较佳的,其中一个所述竖撑杆二的左右侧分别设有滑槽二和滑槽三,两个所述横撑杆滑动端的铰接轴为紧固螺杆,左右两个所述紧固螺杆分别沿径向穿过左右两个所述横撑杆的滑动端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二和所述滑槽三内,所述紧固螺杆与所述横撑杆的滑动端相对转动,两个所述紧固螺杆伸出两个所述横撑杆外的部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
较佳的,所述助行架还包括竖撑杆三,所述竖撑杆三为空心管,所述竖撑杆一的长度小于所述竖撑杆二的长度,所述竖撑杆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的下端设有凸起,所述竖撑杆三设有两个,所述竖撑杆三通过所述对接件下端的凸起插入其上端内与所述竖撑杆一的下端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竖撑杆三和所述竖撑杆一的总长度与所述竖撑杆二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竖撑杆一下端与两个所述竖撑杆三上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紧固螺杆且该侧均设有连接撑杆,所述竖撑杆一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上端的紧固螺杆的自由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连接撑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滑孔,所述紧固螺杆穿过所述条形滑孔且通过所述紧固件和所述紧固螺杆与所述竖撑杆一和所述竖撑杆三可拆卸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竖撑杆二和所述竖撑杆三的下端均设有万向轮组件,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刹车轮、丝杆二、旋钮二和转块,所述转块的下端与所述刹车轮的顶端竖向转动连接,所述转块的上端与所述旋钮二的下端同轴竖向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二的上端与所述丝杆二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丝杆二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竖撑杆二和所述竖撑杆三的下端内。
较佳的,所述竖撑杆一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上端分别设有底托件,所述底托件包括连接环和托块,所述托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环的外侧,两个所述托块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环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竖撑杆一的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的上端,两个所述底托件分别位于所述竖撑杆一上紧固螺杆的下侧和所述竖撑杆三上紧固螺杆的上侧。
较佳的,所述托块的上表面设有托槽,所述托槽为通槽,所述托槽的横截面与所述连接撑杆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较佳的,所述条形滑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条形滑孔垂直的让位孔,两个所述让位孔与所述条形滑孔相连通且偏向所述连接撑杆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患者在输液并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与位于横撑杆滑动端的竖撑杆二的紧固件,将位于竖撑杆二右侧的横撑杆的滑动端向上滑动,位于竖撑杆二左侧的横撑杆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将两个手托架推开,根据患者的身形,可以调整两个手托架之间的距离,然后松开竖撑杆一下端和竖撑杆三上端的紧固件,向上提起手托架或向下拉竖撑杆三,使对接件下端的凸起从竖撑杆三的上端拔出,竖撑杆三带动其上端外侧的紧固螺杆向下滑动,此时,竖撑杆三和竖撑杆一分离,然后以竖撑杆三下端的紧固螺杆为轴心顺时针转动连接撑杆,使连接撑杆水平,将竖撑杆一下端的紧固件拧紧,再次使竖撑杆一的下端与连接撑杆的靠近手托架的一端固定,然后沿连接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竖撑杆三,直到连接撑杆远离手托架的一端,并使竖撑杆保持竖直并与竖撑杆二平行,再将竖撑杆三上端的紧固件拧紧,使竖撑杆三的上端与连接撑杆远离手托架的一端固定,最后再次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与位于横撑杆滑动端的竖撑杆二的紧固件,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展开状态,这样就增大了助行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样,患者就可以边输液边进行康复训练,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患者可以将身上的引流袋挂在横撑杆上,不需要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协助,节省人力;
2、当患者不输液或不需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与位于横撑杆滑动端的竖撑杆二的紧固件,将位于竖撑杆二右侧的横撑杆的滑动端向下滑动,位于竖撑杆二左侧的横撑杆的滑动端向上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将两个手托架收回,将然后拧松竖撑杆一下端和竖撑杆三上端的紧固件,将竖撑杆三滑动回连接撑杆靠近手托架的一端,再次以竖撑杆三下端的紧固螺杆为轴心逆时针转动连接撑杆,使连接撑杆竖直,然后向上提起竖撑杆三或向下按压手托架,使对接块下端的凸起重新插入竖撑杆三的上端内,随后将竖撑杆一下端和竖撑杆三上端的紧固件拧紧,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与位于横撑杆滑动端的竖撑杆二的紧固件,然后将该输液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还不会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
3、当助行架处于收回状态时,两个竖撑杆一的下端的托块位于其相对侧,竖撑杆三上端的托块位于两个手托架内,这样可以防止底托架划伤患者或医务人员,并且还可以节省空间;当连接撑杆转动到水平位置且竖撑杆二滑动到连接撑杆远离手托架的一端时,将竖撑杆一下端的托块和竖撑杆三上端的托块分别转动到竖撑杆一的外侧和竖撑杆三的外侧,并将连接撑杆放置在两个托块上,最后在拧紧竖撑杆三上端和竖撑杆一下端的紧固件,进一步增加助行器展开后的稳定性。
4、当需要调整挂液结构的高度时,旋拧旋钮一,旋钮一带动丝杆一转动,下节杆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上节杆随着丝杆一转动,丝杆一带动上节杆沿滑槽一上下滑动,达到调整挂液结构高度的目的,方便快捷。
5、当需要调整助行架的平稳度时,旋拧旋钮二,旋钮二带动丝杆二转动,丝杆二带动刹车轮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平的作用,同时刹车轮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行走,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底托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竖撑杆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支架与竖撑杆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两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输液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升降杆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的万向轮组件与竖撑杆一或竖撑杆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挂液结构;11、连接板;12、挂钩;2、升降杆;21、下节杆;211、滑槽一;22、上节杆;221、滑轨;23、丝杆一;24、连接块;25、旋钮一;3、手托架;31、竖撑杆一;32、手撑杆;33、竖撑杆二;34、滑槽二;35、防滑套;36、对接件;37、滑槽三;4、竖撑杆三;5、连接撑杆;51、条形滑孔;52、让位孔;6、横撑杆;7、底托件;71、连接环;72、托块;73、托槽;8、紧固件;9、万向轮组件;91、丝杆二;92、旋钮二;93、转块;94、刹车轮;10、紧固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如图1所示,包括挂液架和能够展开与收回的助行架,助行架包括手托架3和横撑杆6,手托架3包括手撑杆32、竖撑杆一31和竖撑杆二33,手撑杆32水平设置,竖撑杆一31和竖撑杆二33分别固定连接在手撑杆32的两端,手托架3和横撑杆6均设有两个,两个横撑杆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其中一个竖撑杆二33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下部,两个横撑杆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竖撑杆二33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且左右两个铰接轴分别与该竖撑杆二33的左侧和右侧竖向滑移固定连接,挂液架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手托架3的上端。当患者在输液并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推开,根据患者的身形,可以调整两个手托架3之间的距离,患者双手撑在手撑杆32上,助行架辅助患者行走,这样,患者就可以边输液边进行康复训练,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患者可以将身上的引流袋挂在横撑杆6上,不需要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协助,节省人力;当患者不输液或不需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收回,然后将该输液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还不会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同时,在搬运该输液架时,工作人员可以手握手撑杆32进行搬运,方便实用。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其中一个竖撑杆二33的左右侧分别设有滑槽二34和滑槽三37,两个横撑杆6滑动端的铰接轴为紧固螺杆10,左右两个紧固螺杆10分别沿径向穿过左右两个横撑杆6的滑动端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二34和滑槽三37内,紧固螺杆10与横撑杆6的滑动端相对转动,两个紧固螺杆10伸出两个横撑杆6外的部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8。当两个手托架3打开或收回后,旋拧紧固件8将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固定,使该输液架在处于打开和收回的状态时均保持稳定。
如图3所示,手撑杆32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35。防止患者在进行康复行走时,患者的手与手撑杆32发生相对滑动,使患者失去平衡而摔倒。
手托架3由空心管弯制。这样可以减轻助行架的重量,方便搬运和移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助行架还包括竖撑杆三4,竖撑杆三4为与手托架3相同空心管,竖撑杆一31的长度小于竖撑杆二33的长度,竖撑杆一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对接件36,对接件36的下端设有凸起,竖撑杆三4设有两个,竖撑杆三4通过对接件36下端的凸起插入其上端内与竖撑杆一31的下端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竖撑杆三4和竖撑杆一31的总长度与竖撑杆二33的长度相同,两个竖撑杆一31下端与两个竖撑杆三4上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杆10且该侧均设有连接撑杆5,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螺杆10的自由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件8,连接撑杆5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滑孔51,紧固螺杆10穿过条形滑孔51且通过紧固件8和紧固螺杆10与竖撑杆一31和竖撑杆三4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患者在输液并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推开,根据患者的身形,可以调整两个手托架3之间的距离,然后松开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向上提起手托架3或向下拉竖撑杆三4,使对接件36下端的凸起从竖撑杆三4的上端拔出,竖撑杆三4带动其上端外侧的紧固螺杆10向下滑动,此时,竖撑杆三4和竖撑杆一31分离,然后以竖撑杆三4下端的紧固螺杆10为轴心顺时针转动连接撑杆5,使连接撑杆5水平,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紧固件8拧紧,再次使竖撑杆一31的下端与连接撑杆5的靠近手托架3的一端固定,然后沿连接撑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竖撑杆三4,直到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并使竖撑杆保持竖直并与竖撑杆二33平行,再将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拧紧,使竖撑杆三4的上端与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固定,最后再次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如图9所示,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展开状态,这样就增大了助行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患者就可以边输液边进行康复训练,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当患者不输液或不需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收回,将然后拧松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将竖撑杆三4滑动回连接撑杆5靠近手托架3的一端,再次以竖撑杆三4下端的紧固螺杆10为轴心逆时针转动连接撑杆5,使连接撑杆5竖直,然后向上提起竖撑杆三4或向下按压手托架3,使对接块下端的凸起重新插入竖撑杆三4的上端内,随后将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拧紧,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然后将该输液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还不会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分别设有底托件7,底托件7包括连接环71和托块72,托块72固定连接在连接环71的外侧,两个托块72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环71同轴转动连接在竖撑杆一31的下端和竖撑杆三4的上端,两个底托件7分别位于竖撑杆一31上紧固螺杆10的下侧和竖撑杆三4上紧固螺杆10的上侧。当助行架处于收回状态时,两个竖撑杆一31的下端的托块72位于其相对侧,竖撑杆三4上端的托块72位于两个手托架3内,这样可以防止底托架划伤患者或医务人员,并且还可以节省空间;当连接撑杆5转动到水平位置且竖撑杆二33滑动到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时,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托块72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托块72分别转动到竖撑杆一31的外侧和竖撑杆三4的外侧,并将连接撑杆5放置在两个托块72上,最后在拧紧竖撑杆三4上端和竖撑杆一31下端的紧固件8,进一步增加助行器展开后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托块72的上表面设有托槽73,托槽73为通槽,托槽73的横截面与连接撑杆5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防止连接撑杆5脱出托块72上表面,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5所示,条形滑孔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条形滑孔51垂直的让位孔52,两个让位孔52与条形滑孔51相连通且偏向连接撑杆5的右侧。当连接撑杆5转动到水平位置且竖撑杆二33滑动到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时,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托块72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托块72分别转动到竖撑杆一31的外侧和竖撑杆三4的外侧,然后向上提起连接撑杆5,此时竖撑杆一31下端的紧固螺杆10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螺杆10滑动到让位孔52的下端,这样就可以防止连接撑杆5阻碍托块72的转动。
如图1和图7所示,挂液架包括挂液结构1和升降杆2,挂液结构1包括连接板11和挂钩12,连接板11固定连接在升降杆2的顶端,挂钩12设置多个且均匀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1的周侧,挂钩12的开口朝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升降杆2包括下节杆21、上节杆22和丝杆一23,下节杆21与上节杆22均为空心管,下节杆21的内壁上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槽一211,上节杆22的外侧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轨221,滑轨221与滑槽一211尺寸相匹配,上节杆22套设在下节杆21内且滑轨221滑动连接在滑槽一211内,连接板11水平固定连接在上节杆22的上端,丝杆一23套设在上节杆22内且与上节杆22螺纹连接,下节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下节杆21的轴线重合,丝杆一23的下端穿过通孔且固定连接有旋钮一25,旋钮一25与连接块2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升降杆2通过连接块24与其中一个手托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当需要调整挂液结构1的高度时,旋拧旋钮一25,旋钮一25带动丝杆一23转动,下节杆21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上节杆22随着丝杆一23转动,丝杆一23带动上节杆22沿滑槽一211上下滑动,达到调整挂液结构1高度的目的,方便快捷。
如图10所示,竖撑杆二33和竖撑杆三4的下端均设有万向轮组件9,万向轮组件9包括刹车轮94、丝杆二91、旋钮二92和转块93,转块93的下端与刹车轮94的顶端竖向转动连接,转块93的上端与旋钮二92的下端同轴竖向转动连接,旋钮二92的上端与丝杆二91同轴固定连接,两个丝杆二91分别螺纹连接在竖撑杆二33和竖撑杆三4的下端内。当需要调整助行架的平稳度时,旋拧旋钮二92,旋钮二92带动丝杆二91转动,丝杆二91带动刹车轮94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平的作用,同时刹车轮94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行走,较为省力。
采用本实用新型,当患者在输液并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推开,根据患者的身形,可以调整两个手托架3之间的距离,然后松开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向上提起手托架3或向下拉竖撑杆三4,使对接件36下端的凸起从竖撑杆三4的上端拔出,竖撑杆三4带动其上端外侧的紧固螺杆10向下滑动,此时,竖撑杆三4和竖撑杆一31分离,然后以竖撑杆三4下端的紧固螺杆10为轴心顺时针转动连接撑杆5,使连接撑杆5水平,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托块72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托块72分别转动到竖撑杆一31的外侧和竖撑杆三4的外侧,将连接撑杆5抬起并放置在两个托块72上,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紧固件8拧紧,再次使竖撑杆一31的下端与连接撑杆5的靠近手托架3的一端固定,然后沿连接撑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竖撑杆三4,直到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并使竖撑杆保持竖直并与竖撑杆二33平行,再将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拧紧,使竖撑杆三4的上端与连接撑杆5远离手托架3的一端固定,最后再次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展开状态,这样就增大了助行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患者就可以边输液边进行康复训练,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当患者不输液或不需要起身做康复活动时,拧松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将位于竖撑杆二33右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下滑动,位于竖撑杆二33左侧的横撑杆6的滑动端向上滑动,此时,两个横撑杆6将两个手托架3收回,将然后拧松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抬起连接撑杆5,将竖撑杆一31下端的托块72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托块72分别转动到竖撑杆一31的内侧和靠近手托架3的一侧,将竖撑杆三4滑动回连接撑杆5靠近手托架3的一端,再次以竖撑杆三4下端的紧固螺杆10为轴心逆时针转动连接撑杆5,使连接撑杆5竖直,然后向上提起竖撑杆三4或向下按压手托架3,使对接块下端的凸起重新插入竖撑杆三4的上端内,随后将竖撑杆一31下端和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件8拧紧,拧紧用来连接横撑杆6与位于横撑杆6滑动端的竖撑杆二33的紧固件8,然后将该输液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还不会影响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行动;当需要调整挂液结构1的高度时,旋拧旋钮一25,旋钮一25带动丝杆一23转动,下节杆21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上节杆22随着丝杆一23转动,丝杆一23带动上节杆22沿滑槽一211上下滑动;当需要调整助行架的平稳度时,旋拧旋钮二92,旋钮二92带动丝杆二91转动,丝杆二91带动刹车轮94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平的作用,同时刹车轮94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行走,较为省力。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液架和能够展开与收回的助行架,所述助行架包括手托架(3)和横撑杆(6),所述手托架(3)包括手撑杆(32)、竖撑杆一(31)和竖撑杆二(33),所述手撑杆(32)水平设置,所述竖撑杆一(31)和所述竖撑杆二(3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撑杆(32)的两端,所述手托架(3)和所述横撑杆(6)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撑杆(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撑杆二(33)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下部,两个所述横撑杆(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所述竖撑杆二(33)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上部且左右两个铰接轴分别与该所述竖撑杆二(33)的左侧和右侧竖向滑移固定连接,所述挂液架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手托架(3)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液架包括挂液结构(1)和升降杆(2),所述挂液结构(1)包括连接板(11)和挂钩(12),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杆(2)的顶端,所述挂钩(12)设置多个且均匀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1)的周侧,所述挂钩(12)的开口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包括下节杆(21)、上节杆(22)和丝杆一(23),所述下节杆(21)与所述上节杆(22)均为空心管,所述下节杆(21)的内壁上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槽一(211),所述上节杆(22)的外侧面设有与其轴线平行的滑轨(221),所述滑轨(221)与所述滑槽一(211)尺寸相匹配,所述上节杆(22)套设在所述下节杆(21)内且所述滑轨(22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一(211)内,所述连接板(11)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节杆(22)的上端,所述丝杆一(23)套设在所述上节杆(22)内且与所述上节杆(22)螺纹连接,所述下节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下节杆(21)的轴线重合,所述丝杆一(23)的下端穿过通孔且固定连接有旋钮一(25),所述旋钮一(25)与所述连接块(2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2)通过所述连接块(24)与其中一个所述手托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撑杆(32)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竖撑杆二(33)的左右侧分别设有滑槽二(34)和滑槽三(37),两个所述横撑杆(6)滑动端的铰接轴为紧固螺杆(10),左右两个所述紧固螺杆(10)分别沿径向穿过左右两个所述横撑杆(6)的滑动端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二(34)和所述滑槽三(37)内,所述紧固螺杆(10)与所述横撑杆(6)的滑动端相对转动,两个所述紧固螺杆(10)伸出两个所述横撑杆(6)外的部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架还包括竖撑杆三(4),所述竖撑杆三(4)为空心管,所述竖撑杆一(31)的长度小于所述竖撑杆二(33)的长度,所述竖撑杆一(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对接件(36),所述对接件(36)的下端设有凸起,所述竖撑杆三(4)设有两个,所述竖撑杆三(4)通过所述对接件(36)下端的凸起插入其上端内与所述竖撑杆一(31)的下端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竖撑杆三(4)和所述竖撑杆一(31)的总长度与所述竖撑杆二(33)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竖撑杆一(31)下端与两个所述竖撑杆三(4)上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紧固螺杆(10)且该侧均设有连接撑杆(5),所述竖撑杆一(31)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4)上端的紧固螺杆(10)的自由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件(8),所述连接撑杆(5)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滑孔(51),所述紧固螺杆(10)穿过所述条形滑孔(51)且通过所述紧固件(8)和所述紧固螺杆(10)与所述竖撑杆一(31)和所述竖撑杆三(4)可拆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二(33)和所述竖撑杆三(4)的下端均设有万向轮组件(9),所述万向轮组件(9)包括刹车轮(94)、丝杆二(91)、旋钮二(92)和转块(93),所述转块(93)的下端与所述刹车轮(94)的顶端竖向转动连接,所述转块(93)的上端与所述旋钮二(92)的下端同轴竖向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二(92)的上端与所述丝杆二(91)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丝杆二(91)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竖撑杆二(33)和所述竖撑杆三(4)的下端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一(31)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4)上端分别设有底托件(7),所述底托件(7)包括连接环(71)和托块(72),所述托块(7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环(71)的外侧,两个所述托块(72)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环(71)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竖撑杆一(31)的下端和所述竖撑杆三(4)的上端,两个所述底托件(7)分别位于所述竖撑杆一(31)上紧固螺杆(10)的下侧和所述竖撑杆三(4)上紧固螺杆(10)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块(72)的上表面设有托槽(73),所述托槽(73)为通槽,所述托槽(73)的横截面与所述连接撑杆(5)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滑孔(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条形滑孔(51)垂直的让位孔(52),两个所述让位孔(52)与所述条形滑孔(51)相连通且偏向所述连接撑杆(5)的右侧。
CN202321874477.3U 2023-07-17 2023-07-17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Active CN221470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4477.3U CN221470547U (zh) 2023-07-17 2023-07-17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4477.3U CN221470547U (zh) 2023-07-17 2023-07-17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70547U true CN221470547U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6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4477.3U Active CN221470547U (zh) 2023-07-17 2023-07-17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70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1278U (zh) 一种便于起身的医疗辅助用护理床
CN205459710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助行器
CN111134988A (zh) 一种骨科护理的床上腿部支撑装置
CN110368265A (zh) 多功能移位机
CN221470547U (zh) 术后快速康复多功能输液架
CN209808947U (zh)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CN211050108U (zh) 多功能移位机
CN220237301U (zh)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用助行器
CN204910300U (zh) 一种输液架
CN219539024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架
CN218106337U (zh) 一种输液助行一体结构
CN103784283B (zh) 一种icu多功能机械臂
CN215689620U (zh) 输液助行器
CN112043518B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多功能康复护理病床
CN210447522U (zh) 一种可调节的四肢消毒用支架
CN210542357U (zh)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多功能助行器
CN222399749U (zh) 一种精神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14761667U (zh) 一种多功能骨科病床牵引架
CN216933929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助行器
CN22007032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输液辅助悬挂架
CN211157136U (zh) 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安全助行器
CN207323795U (zh) 一种便于调节输液瓶高度的输液架
CN211584134U (zh) 用于老年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多功能助行器
CN215021803U (zh) 一种心脏术后活动用辅助装置
CN209392179U (zh) 多功能床头下肢牵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