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69783U -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69783U
CN221469783U CN202322895268.3U CN202322895268U CN221469783U CN 221469783 U CN221469783 U CN 221469783U CN 202322895268 U CN202322895268 U CN 202322895268U CN 221469783 U CN221469783 U CN 221469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dust box
air inlet
dus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95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轩
邓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95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69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69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69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尘盒包括尘盒本体和翻转片,尘盒本体构造有集尘腔体,以及与集尘腔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负压风机相连接;翻转片设于集尘腔体内,遮挡于进风口处,翻转片与尘盒本体可转动连接,并且翻转片与尘盒本体上开设进风口的侧壁相间隔。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片,以减小进风口处的风道的横截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处的风速。从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在清除尘盒内的垃圾时,在能达到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应用较低功率的负压风机,从而可降低能耗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可降低清除垃圾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集尘箱内,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被扫起的灰尘收纳于集尘箱中,当集尘箱中的灰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将其由集尘箱中清除。
商用清洁机器人清扫面积大、干垃圾清扫回收多,为了保证机器人清扫垃圾的回收效率,行业内机器人基站采用大功率负压风机来回收机器人本体的垃圾,大功率风机使用过程中,不仅噪音大成本也高,同时也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使用大功率风机导致噪音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一种尘盒,所述尘盒包括:
尘盒本体,构造有集尘腔体,以及与所述集尘腔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与负压风机相连接;
翻转片,设于所述集尘腔体内,遮挡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翻转片与所述尘盒本体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翻转片与所述尘盒本体上开设所述进风口的侧壁相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盒还包括:
挡风板,设于所述集尘腔体内,并连接于所述尘盒本体,所述挡风板与开设所述进风口的侧壁呈锐角设置,所述翻转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挡风板的底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和所述翻转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端侧壁相邻近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盒还包括连接环,所述翻转片和所述挡风板通过所述连接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片能够相对所述挡风板自由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腔体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上,所述出风口低于所述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腔体的腔底壁的首端与所述进风口的底壁相平齐,所述腔底壁的尾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底壁相平齐,所述腔底壁被构造为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自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向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渐缩;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自上向下渐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接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渐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腔底壁相接的位置,并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部位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出至与所述出风口的两个侧壁相平齐;
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接,以限定出一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的壁面的坡度小于所述凸起部的坡度。
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如上所述的尘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盒,尘盒本体中的集尘腔体用于容纳垃圾,通过在尘盒本体上设置与集尘腔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使得当负压风机开启时,外部空气能够从进风口进入吹扫至集尘腔体内,并将集尘腔体内的垃圾从出风口扫除集尘腔体。通过在出风口处连接负压风机,以使得出风口侧形成负压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的风速。而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片,以减小进风口处的风道的横截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处的风速。从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在清除尘盒内的垃圾时,在能达到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应用较低功率的负压风机,从而可降低能耗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可降低清除垃圾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尘盒在另一方向上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尘盒本体100;集尘腔体110;第一侧壁120;进风口121;第二侧壁130;第三侧壁140;出风口141;内凹空间150;腔底壁160;第四侧壁170;凸起部180;翻转片200;顶盖支架300;挡风板310;连接环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盒,尘盒包括尘盒本体100和翻转片200,尘盒本体100构造有集尘腔体110,以及与集尘腔体110相连通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41,出风口141用于与负压风机相连接;翻转片200设于集尘腔体110内,遮挡于进风口121处,翻转片200与尘盒本体100可转动连接,并且翻转片200与尘盒本体100上开设进风口121的侧壁相间隔。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尘盒,尘盒本体100中的集尘腔体110用于容纳垃圾,通过在尘盒本体100上设置与集尘腔体110相连通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41,以使得当负压风机开启时,外部空气能够从进风口121进入吹扫至集尘腔体110内,并将集尘腔体110内的垃圾从出风口141扫除集尘腔体110。通过在出风口141处连接负压风机,以使得出风口141侧形成负压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121的风速。而通过在进风口121处设置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片200,以减小进风口121处的风道的横截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121处的风速。从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在清除尘盒内的垃圾时,在能达到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应用较低功率的负压风机,从而可降低能耗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可降低清除垃圾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将翻转片200可转动地连接在进风口121处,当清扫机器人本机在清扫地面垃圾时,翻转片200容易被垃圾顶起,不影响垃圾从进风口121处进入尘盒。当清除尘盒内的垃圾时,负压风机连接在进风口121,并形成负压环境,翻转片200在负压作用下旋转,可以减小进风口121处的风道的面积,从而提高风速,风速增大,使得垃圾更容易被吸进基站内。
需要说明的是,翻转片200可以连接在开设有进风口121的集尘腔体110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与集尘腔体110间接连接。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挡风板310设于集尘腔体110内,并连接于尘盒本体100,挡风板310与开设进风口121的侧壁呈锐角设置,翻转片200可转动地连接于挡风板310的底端。
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地,尘盒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与集尘腔体110相连通的开口,尘盒还包括顶盖支架300,顶盖支架300用于支撑和安装尘盒的顶盖。顶盖支架300铰接在尘盒本体100的顶部,以通过顶盖遮挡尘盒本体100的顶部的开口。挡风板310设置在顶盖支架300上,当顶盖支架300相对尘盒本体100的顶部的开口相闭合时,挡风板310在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上的投影能够遮挡大部分的进风口121。将挡风板310设置成与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呈锐角的形式,以使得挡风板310与集尘腔体110的腔底壁160之间距离沿进风口121处的进风方向逐渐减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风速,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风进行导向,从而有利于清扫集尘腔体110内的垃圾。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310和翻转片20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端侧壁相邻近的位置。如此设置,以使将自进风口121处流入的风通过挡风板310和翻转片200导向至与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从而可避免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和与进风口121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连接处产生吹扫死角,以提高集尘腔体110内垃圾清扫的效果。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尘盒还包括连接环400,翻转片200和挡风板310通过连接环400可转动连接,翻转片200能够相对挡风板310自由转动。将翻转片200与挡风板310通过连接环400可转动连接,一方面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另一方面,使得翻转片200能够相对挡风板310自由转动,从而使得翻转片200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落到集尘腔体110的底部,在清除垃圾时,翻转片200能够在负压作用下旋转,如此可减小进风口121的面积。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腔体110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第三侧壁140和第四侧壁170,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40相对设置,进风口121开设于第一侧壁120上,出风口141开设于第三侧壁140上,出风口141低于进风口121。将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41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减小风道的行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吹扫效率。而将出风口141设置成低于进风口121的方式,以使得垃圾在负压的作用下更容易克服重力,从而更加有利于清理集尘腔体110内的垃圾。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腔体110的腔底壁160的首端与进风口121的底壁相平齐,腔底壁160的尾端与出风口141的底壁相平齐,腔底壁160被构造为弧面。将集尘腔体110的腔底壁160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21的底壁和出风口141的底壁相平齐,以避免在集尘腔体110的腔底壁160与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41处产生吹扫死角,从而保证清洁效果。而将腔底壁160设置为弧面,有利于使得风道更加顺滑,从而提高清扫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之间的距离,自朝向进风口121的一端向朝向出风口141的一端渐缩;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之间的距离,自上向下渐缩。将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之间的距离,设置成自朝向进风口121的一端向朝向出风口141的一端渐缩的形式,使得自进风口121向出风口141的形成的风道的宽度逐渐较小,从而使得风速逐渐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清扫效率。而将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之间的距离,设置成自上向下渐缩的形式,使得集尘腔体110从上到下的空间逐渐减小,从而在提高清除垃圾的效率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集尘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侧壁140与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相接的端部,与第一侧壁120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渐缩。如此设置,以使得第三侧壁140在与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30相接的位置不产生吹扫死角,从而有利于清扫该部分的垃圾。而且能够使得集尘腔体110的空间更大一些,以收集更多的垃圾,从而有利于提高集尘腔体11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与腔底壁160相接的位置,并远离第一侧壁120的部位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部180,凸起部180凸出至与出风口141的两个侧壁相平齐;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位于出风口141上方的位置与第三侧壁140相接,以限定出一内凹空间150,内凹空间150的壁面的坡度小于凸起部的坡度。由于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41设置在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30上靠近腔底壁160的位置,因此将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与腔底壁160相接的位置,并远离第一侧壁120的部位设置成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至与出风口141的两个侧壁相平齐,以使得从进风口121进入的风能够沿着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将垃圾从出风口141处清扫出去,而且在出风口141出不产生死角。而将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位于出风口141上方的部位与第三侧壁140相接形成内凹空间150,以增大集尘腔体110的空间,从而提高垃圾的盛放空间。而将内凹空间150的壁面的坡度设置成小于凸起部180的坡度,使得内凹空间150内的垃圾能够沿着内凹空间150的侧壁向下滑动,从而从出风口141处流出。
具体的,第二侧壁130和第四侧壁170在出风口141的位置附近被设置为喇叭口状的结构,位于出风口141上方形成以具有坡度的内凹空间150。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包括如上的尘盒。通过在清洁机器人中使用如上的尘盒,通过在进风口121处设置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片200,以减小进风口121处的风道的横截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进风口121处的风速。从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在清除尘盒内的垃圾时,在能达到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应用较低功率的负压风机,从而可降低能耗进而降低成本,同时可降低清除垃圾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包括:
尘盒本体,构造有集尘腔体,以及与所述集尘腔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与负压风机相连接;
翻转片,设于所述集尘腔体内,遮挡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翻转片与所述尘盒本体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翻转片与所述尘盒本体上开设所述进风口的侧壁相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还包括:
挡风板,设于所述集尘腔体内,并连接于所述尘盒本体,所述挡风板与开设所述进风口的侧壁呈锐角设置,所述翻转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挡风板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和所述翻转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端侧壁相邻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还包括连接环,所述翻转片和所述挡风板通过所述连接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片能够相对所述挡风板自由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腔体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上,所述出风口低于所述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腔体的腔底壁的首端与所述进风口的底壁相平齐,所述腔底壁的尾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底壁相平齐,所述腔底壁被构造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自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向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渐缩;
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自上向下渐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接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渐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集尘腔体的腔底壁相接的位置,并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部位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出至与所述出风口的两个侧壁相平齐;
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接,以限定出一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的壁面的坡度小于所述凸起部的坡度。
10.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尘盒。
CN202322895268.3U 2023-10-27 2023-10-27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21469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5268.3U CN221469783U (zh) 2023-10-27 2023-10-27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5268.3U CN221469783U (zh) 2023-10-27 2023-10-27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69783U true CN221469783U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6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95268.3U Active CN221469783U (zh) 2023-10-27 2023-10-27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69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37603C2 (ru) Компактный робот-пылесос
CN21560549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基站
CN211609618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水箱尘盒的扫地机器人
CN205548455U (zh) 一种地拖双风道结构
CN214208244U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221469783U (zh)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CN216702454U (zh) 一种清洁扫地机器人
CN213030577U (zh) 带有吹风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113576334A (zh) 带有收集站的扫地机器人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09153432U (zh) 多功能充电式吸尘器
CN218870140U (zh) 一种高效集尘宝集尘机构
CN216167226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清洁组件
CN218074838U (zh) 清洁系统
CN221450555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基站
CN219089115U (zh) 清洁设备
CN211723008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7772198U (zh) 一种集尘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15191290U (zh) 一种吸拖一体机
CN221266082U (zh) 集尘盒及扫地机
CN21953816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主机及扫地机器人
CN216090308U (zh) 带有收集站的扫地机器人
CN218515707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尘盒水箱空间利用结构
CN217429892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20415839U (zh) 一种磁悬浮空气压缩机用隔离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