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64091U -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64091U CN221464091U CN202322890394.XU CN202322890394U CN221464091U CN 221464091 U CN221464091 U CN 221464091U CN 202322890394 U CN202322890394 U CN 202322890394U CN 221464091 U CN221464091 U CN 2214640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er
- block
- combined air
- mounting seat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包括安装座和冷却器本体,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器本体,且所述冷却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还包括: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流通孔,所述盒体顶部的左侧开设固定有加液口。该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通过按压驱动杆,并在贴合块和推动块的配合使用下,能够推动活动块进行转动,解除对限位块的固定,即可将冷却器本体拆下,从而便于快速对冷却器本体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的维修,且通过导热杆能够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空腔内,再利用第二空腔内的冷却液能够对导热杆进行水冷降温,从而提高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用于冷却流体的换热设备,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去除热量,冷却器的种类较多,其中循环冷却器是指采用机械形式制冷的冷却器,例如公开号为“CN218646104U”的水循环冷却器,安装板、活动腔、卡块、插口、螺杆、螺套、手柄、弹簧、推板、推块、滑块、滑槽的配合,当水循环冷却器出现损坏时,只要握住手柄,旋转螺杆,就能快速对水循环冷却器进行拆装,大大提高拆装效率;散热片的设置提高了水循环冷却器的散热效果,换热管外壁设置的散热翅片,增大油液的散热面积,凸条的设置,增大了换热管内管壁的面积,增大了水流与内管壁的接触面,进一步加大了散热面积,更好的提高了冷却效果,但该水循环冷却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上述机构在使用时,是利用散热翅片对高温高压的液体进行散热,但散热翅片在吸收热量后,还需通过风冷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但该散热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散热,且现有的循环冷却器大多是通过螺栓固定的,使得一旦需要循环冷却器进行拆卸维修时,需要依次拆卸多个螺栓才能将循环冷却器拆下,但该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使用。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循环冷却器在使用时,对高温高压的液体的散热效率较低,且大多是通过螺栓固定的,使得一旦需要循环冷却器进行拆卸维修时,需要依次拆卸多个螺栓才能将循环冷却器拆下,但该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包括安装座和冷却器本体,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器本体,且所述冷却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
还包括: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流通孔,所述盒体顶部的左侧开设固定有加液口,且所述盒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
所述盒体内部位于隔板下方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盒体内部位于隔板的上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冷却器本体内壁的顶部贯穿固定有导热杆,且所述导热杆的顶部伸入第一空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限位块呈倒立的“T”字形状设置,并且所述限位块下端的两侧均铰接有活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动块转动并抵在限位槽内,能够对限位块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贴合块和推动块,且所述贴合块与推动块的相反面均为倾斜设置,并且所述贴合块与推动块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贴合块带动推动块进行移动,同时推动块推动活动块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壁顶部的左右均贯穿连接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与安装座之间为滑动连接,并且所述驱动杆的底部固定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引导块的底部与贴合块的倾斜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驱动杆带动引导块挤压贴合块,继而使得贴合块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与两个活动块的侧面相连接,且所述活动块与推动块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能够带动贴合块和引导块复位。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口,且所述进液口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封堵块移动并与进液口分离,继而使得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气囊,且两个所述气囊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囊发生膨胀并推动封堵块进行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通过按压驱动杆,并在贴合块和推动块的配合使用下,能够推动活动块进行转动,解除对限位块的固定,即可将冷却器本体拆下,从而便于快速对冷却器本体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的维修,且通过导热杆能够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空腔内,再利用第二空腔内的冷却液能够对导热杆进行水冷降温,从而提高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其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活动块,通过按压驱动杆,并由于引导块与贴合块相贴合,可以使得贴合块驱动推动块进行移动,继而使得活动块发生转动,而后向上拉动限位块,即可将冷却器本体拆下,从而便于快速对冷却器本体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的维修;
(2)设置有导热杆,通过导热杆能够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空腔内,此时气囊受热发生膨胀,并带动封堵块移动并与进液口分离,使得第二空腔内的冷却液进入到第二空腔内,对导热杆进行水冷降温,从而提高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杆和引导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与第二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冷却器本体;3、散热片;4、流通孔;5、盒体;6、隔板;7、第一空腔;8、第二空腔;9、导热杆;10、限位槽;11、限位块;12、活动块;13、驱动杆;14、贴合块;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推动块;18、引导块;19、进液口;20、连接板;21、气囊;22、封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包括安装座1和冷却器本体2,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器本体2,且冷却器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5;
还包括:冷却器本体2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散热片3,且散热片3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流通孔4,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0,冷却器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限位槽10与限位块11的位置相对应,且限位块11呈倒立的“T”字形状设置,并且限位块11下端的两侧均铰接有活动块12,安装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贴合块14和推动块17,且贴合块14与推动块17的相反面均为倾斜设置,并且贴合块14与推动块17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5相连接,安装座1内壁顶部的左右均贯穿连接有驱动杆13,且驱动杆13与安装座1之间为滑动连接,并且驱动杆13的底部固定有引导块18,引导块18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且引导块18的底部与贴合块14的倾斜面相贴合,限位块1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16与两个活动块12的侧面相连接,且活动块12与推动块17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1-图4所示,高温高压的液体进入到冷却器本体2内部,同时高温高压的液体穿过散热片3上的流通孔4,并能够对高温高压的液体进行散热,高温高压的液体进入到冷却器本体2内部,同时高温高压的液体穿过散热片3上的流通孔4,并能够对高温高压的液体进行散热,当需要对冷却器本体2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手动按压两个驱动杆13,并由于引导块18与贴合块14相贴合,可以使得贴合块14驱动推动块17进行移动,继而使得活动块12发生转动(此时第二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而后向上拉动限位块11,即可将冷却器本体2拆下,而后将维修后的冷却器本体2上的限位块11插入安装座1上的限位槽10内,此时活动块12在第二弹簧16的弹力下复位,并对限位块11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快速对冷却器本体2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维修,此时活动块12复位并带动推动块17和贴合块14复位,同时驱动杆13复位。
盒体5顶部的左侧开设固定有加液口,且盒体5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6;盒体5内部位于隔板6下方设有第一空腔7,且盒体5内部位于隔板6的上方设有第二空腔8,冷却器本体2内壁的顶部贯穿固定有导热杆9,且导热杆9的顶部伸入第一空腔7内部,隔板6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口19,且进液口19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封堵块22,封堵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隔板6的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气囊21,且两个气囊21的底部与连接板20的顶部相接触;
如图1和图5所示,通过加液口往盒体5内部加入冷却液,通过导热杆9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空腔7内,此时气囊21受热发生膨胀,并通过连接板20带动封堵块22移动,继而使得封堵块22与进液口19进行分离,此时第二空腔8内的冷却液从进液口19进入到第二空腔8内,对导热杆9进行水冷降温。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时,结合图1-图5所示,首先高温高压的液体穿过散热片3上的流通孔4,并能够对高温高压的液体进行散热,然后再通过导热杆9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空腔7内,此时第二空腔8内的冷却液从进液口19进入到第二空腔8内,对导热杆9进行水冷降温,从而提高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而后冷却后的液体再排出冷却器本体2,实现循环冷却的目的,接着当需要对冷却器本体2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手动按压两个驱动杆13,而后向上拉动限位块11,即可将冷却器本体2拆下,从而便于快速对冷却器本体2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维修,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包括安装座(1)和冷却器本体(2),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器本体(2),且所述冷却器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盒体(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冷却器本体(2)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散热片(3),且所述散热片(3)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流通孔(4),所述盒体(5)顶部的左侧开设固定有加液口,且所述盒体(5)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6);
所述盒体(5)内部位于隔板(6)下方设有第一空腔(7),且所述盒体(5)内部位于隔板(6)的上方设有第二空腔(8),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冷却器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
所述冷却器本体(1)内壁的顶部贯穿固定有导热杆(9),且所述导热杆(9)的顶部伸入第一空腔(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与限位块(11)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限位块(11)呈倒立的“T”字形状设置,并且所述限位块(11)下端的两侧均铰接有活动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贴合块(14)和推动块(17),且所述贴合块(14)与推动块(17)的相反面均为倾斜设置,并且所述贴合块(14)与推动块(17)的相对面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壁顶部的左右均贯穿连接有驱动杆(13),且所述驱动杆(13)与安装座(1)之间为滑动连接,并且所述驱动杆(13)的底部固定有引导块(18),所述引导块(18)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引导块(18)的底部与贴合块(14)的倾斜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16)与两个活动块(12)的侧面相连接,且所述活动块(12)与推动块(17)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口(19),且所述进液口(19)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封堵块(22),所述封堵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底部对称嵌入安装有气囊(21),且两个所述气囊(21)的底部与连接板(20)的顶部相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90394.XU CN221464091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90394.XU CN221464091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64091U true CN221464091U (zh) | 2024-08-02 |
Family
ID=9234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90394.XU Active CN221464091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64091U (zh) |
-
2023
- 2023-10-27 CN CN202322890394.XU patent/CN2214640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61880A (zh) | 一种地埋式防水散热型电气柜 | |
CN119510818B (zh) | 一种用于半桥功率模块的测试工装 | |
CN221464091U (zh) | 一种联合式空冷器的循环冷却器 | |
CN201521927U (zh) | Led灯采用增强型蒸发段的回路热管散热装置 | |
CN114749566A (zh) | 一种机械设备零部件冲压装置 | |
CN221551866U (zh) | 一种igbt模块冷却装置 | |
CN202217657U (zh) | 半导体芯片制冷装置 | |
CN111770668A (zh) | 一种高散热集成电路板 | |
CN214333358U (zh) | 用于真空炉的活塞式冷却装置 | |
CN201650434U (zh) | 斯特林发动机冷却与散热装置 | |
CN101634533A (zh) | 高导热均温箱回路热管散热装置 | |
CN102191988B (zh) | 斯特林发动机冷却与散热装置 | |
CN214753718U (zh) | 一种智能芯片用散热片组件 | |
CN201476650U (zh) | 高导热均温箱热管散热装置 | |
CN112562977B (zh) | 一种变压器的顶部具有穿透性散热效果的散热结构 | |
CN114916210A (zh) | 一种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循环散热装置 | |
CN113543556A (zh) | 一种多功能便于散热的电气柜 | |
CN211178040U (zh) | 一种新型管束空气冷却器 | |
CN221233027U (zh) | 一种便捷组装型盖板 | |
CN210374740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型热管散热器 | |
CN220235295U (zh) | 一种高散热性的oled导热板 | |
CN201681825U (zh) | 热管原理型材式超导散热器 | |
CN220356133U (zh) | 一种双道循环的盘旋冷水机 | |
CN218585887U (zh) | 一种固态继电器 | |
CN217468395U (zh) | 一种高强度铝质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