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27645U -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27645U
CN221427645U CN202323141206.XU CN202323141206U CN221427645U CN 221427645 U CN221427645 U CN 221427645U CN 202323141206 U CN202323141206 U CN 202323141206U CN 221427645 U CN221427645 U CN 221427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fuse
copper
linear module
axis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412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杜清
许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lyland Xiamen Circui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lyland Xiamen Circui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lyland Xiamen Circui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lyland Xiamen Circui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412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27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27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27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沿着Y轴方向前后分布,并且同时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受Y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同步前后移动;自动压铆装置设置于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的上方,并且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受Z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沿着Z轴上下移动;保险丝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保险丝;铜帽上料装置用于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自动压铆装置包括压帽针,自动压铆装置上下移动,令压帽针上下活动地伸置于铜帽开口以及靠近于保险丝的灌砂孔;该压帽针用于将铜帽吸附移出铜帽上料装置,以及将铜帽压铆固定于保险丝的灌砂孔。借此,可实现保险丝压帽的自动化操作,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丝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背景技术
保险丝,是电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其主要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电路中正确安置保险丝,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安全运行,避免过热引燃发生火灾等危险。
在保险丝生产过程中,参阅图1,保险丝1灌砂后需要利用铜帽2将灌砂孔3进行铆压封堵,所述铜帽2可呈一端开口一端具有锥形凸起的圆柱状构造。现有的铜帽压帽操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工人将灌砂后的保险丝1拿到操作台上,然后手动拾取体积较小的铜帽2,将锥形凸起对准放置到保险丝灌砂孔3后,再操作手动铆压机的操纵杆,控制压帽针慢慢的下降对准铜帽2后将其铆压紧配合地固定于保险丝灌砂孔3。现有的压帽操作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导致保险丝生产成本上升,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可自动化生产,实现灌砂孔铜帽的自动压帽操作,具有生产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包括保险丝固定装置、铜帽上料装置、自动压铆装置、Y轴线性模组和Z轴线性模组;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沿着Y轴方向前后分布,并且同时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受Y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同步前后移动;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设置于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的上方,并且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受Z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沿着Z轴上下移动;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保险丝;
所述铜帽上料装置用于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包括压帽针,自动压铆装置上下移动,令压帽针上下活动地伸置于铜帽开口以及靠近于保险丝的灌砂孔;该压帽针用于将铜帽吸附移出铜帽上料装置,以及将铜帽压铆固定于保险丝的灌砂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X轴线性模组、视觉检测装置和控制模组;所述X轴线性模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用于驱动Z轴线性模组沿着X轴方向左右移动;所述自动压铆装置和视觉检测装置左右并排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于视觉检测装置、X轴线性模组、Y轴线性模组和Z轴线性模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动螺丝刀装置和/或砂量检测装置;所述电动螺丝刀装置和/或砂量检测装置左右并排于自动压铆装置和视觉检测装置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顶面设有用于容置保险丝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顶推限位保险丝侧壁的固定板,固定板受固定气缸的驱动而活动抵压于固定槽内的保险丝;所述固定座底面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铜帽上料装置包括旋转选料机构和摆动吸料机构;所述旋转选料机构包括装帽盒、旋转叶片和旋转电机;所述装帽盒用于装设若干的铜帽,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所述旋转叶片的末端具有沿着转动方向设置的铜帽座,铜帽座随着旋转叶片转动地经过装帽盒内,铜帽座尺寸匹配于铜帽的开口;所述摆动吸料机构包括摆动气缸和摆动吸帽杆,摆动吸帽杆一端连接摆动气缸,另一端具有铜帽吸附槽,铜帽吸附槽用于容置并吸附铜帽;所述摆动吸帽杆受摆动气缸驱动而摆动靠近铜帽座而对铜帽进行吸附,摆动吸帽杆复位后将铜帽置为开口向上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装帽盒具有弧形容槽;所述弧形容槽的中部下凹有弧形卡槽;所述旋转叶片的外端铜帽座贴近于弧形卡槽的侧壁和底壁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叶片包括旋转座和至少一个叶片,叶片一端连接于旋转座,另一端末端设有所述铜帽座;旋转座同轴连接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旋转叶片受旋转电机驱动而步进的转动;在旋转叶片停止并使所述铜帽座竖直向上时,铜帽座位于装帽盒外同时靠近于所述摆动吸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铜帽座呈带锥台凸起的柱状体,柱状体的外径等于铜帽开口的内径;所述叶片具有四个,而且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旋转座的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选料机构还包括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置于装帽盒,并且电连接于摆动吸料机构;用于检测竖直向上的铜帽座是否卡装有铜帽,以控制摆动吸料机构的摆动吸帽杆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帽针和摆动吸帽杆均连接有负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待压帽的保险丝利用保险丝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而铜帽上料装置自动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并保持保险丝的灌砂孔、开口向上的铜帽和压帽针位于Y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利用Y轴线性模组驱动铜帽上料装置移动,使铜帽正对的位于自动压铆装置的压帽针下方,接着利用Z轴线性模组驱动自动压铆装置下移使压帽针对铜帽进行吸附,然后将铜帽上移离开铜帽上料装置并位于保险丝上方;而Y轴线性模组再次运作驱动保险丝固定装置移动,使保险丝的灌砂孔正对的位于自动压铆装置的压帽针及铜帽下方,接着压帽针带着铜帽下降,使铜帽置入于灌砂孔内,同时自动压铆装置驱动压帽针下移将铜帽铆压固定于灌砂孔内,由此完成保险丝的压帽操作;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保险丝压帽的自动化操作,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保险丝与铜帽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是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过程。
标号说明:保险丝压帽设备100,保险丝固定装置10,固定座11,固定槽12,让位长槽121,固定板13,固定气缸14,铜帽上料装置20,旋转选料机构21,装帽盒211,弧形容槽2111,弧形卡槽2112,电机安装座2113,旋转叶片212,旋转座2121,叶片2122,旋转电机213,铜帽座214,检测组件215,摆动吸料机构22,摆动气缸221,摆动吸帽杆222,负压通道2221,铜帽吸附槽223,限位安装块224,气缸安装座2241,摆动杆让位区2242,摆动杆限位座2243,自动压铆装置30,压帽针31,Y轴线性模组40,Y轴模组连接板41,Z轴线性模组50,Z轴模组安装板51,X轴线性模组60,X轴模组固定板61,视觉检测装置70,电动螺丝刀装置80,电动螺丝刀81,砂量检测装置90,砂量测试针91,保险丝1,铜帽2,灌砂孔3,台面4,龙门架5,保险丝端帽6,保险丝管体7,连接端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100,包括保险丝固定装置10、铜帽上料装置20、自动压铆装置30、Y轴线性模组40和Z轴线性模组50;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沿着Y轴方向前后分布,并且同时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40,受Y轴线性模组40的驱动而同步前后移动;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30设置于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的上方,并且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50,受Z轴线性模组50的驱动而沿着Z轴上下移动;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保险丝1;
所述铜帽上料装置20用于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2;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30包括压帽针31,自动压铆装置30上下移动,令压帽针31上下活动地伸置于铜帽2开口以及靠近于保险丝1的灌砂孔3;该压帽针31用于将铜帽2吸附移出铜帽上料装置20,以及将铜帽2压铆固定于保险丝固定装置10内保险丝1的灌砂孔3。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时,将待压帽的保险丝1利用保险丝固定装置10进行固定,而铜帽上料装置20自动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2,并保持保险丝1的灌砂孔3、开口向上的铜帽2和压帽针31位于Y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利用Y轴线性模组40驱动铜帽上料装置20移动,使铜帽2正对的位于自动压铆装置30的压帽针31下方,接着利用Z轴线性模组50驱动自动压铆装置30下移使压帽针31对铜帽2进行吸附,然后将铜帽2上移离开铜帽上料装置20并位于保险丝1上方;而Y轴线性模组40再次运作驱动保险丝固定装置10移动,使保险丝1的灌砂孔3正对的位于自动压铆装置30的压帽针31及铜帽2下方,接着压帽针31带着铜帽2下降,使铜帽2置入于灌砂孔3内,同时自动压铆装置30驱动压帽针31下移将铜帽2铆压固定于灌砂孔3内,由此完成保险丝1的压帽操作;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保险丝1压帽的自动化操作,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分别连接安装于Y轴线性模组40的Y轴模组连接板41的前后侧,以受Y轴线性模组40驱动而前后同步移动;而该Y轴线性模组40可安装于一机台的台面4上。而所述Z轴线性模组50可安装于一左右横跨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的龙门架5上,以使自动压铆装置30可位于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的上方,以缩小设备体积,而自动压铆装置30连接安装于Z轴线性模组50的Z轴模组安装板51。
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该保险丝压帽设备100还包括控制模组(图未示)、X轴线性模组60、视觉检测装置70、电动螺丝刀装置80和砂量检测装置90,可丰富保险丝压帽设备100的功能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X轴线性模组60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50,具体的,所述Z轴线性模组50安装于X轴线性模组60的X轴模组固定板61上,X轴线性模组60可驱动Z轴线性模组50沿着X轴方向左右移动;所述自动压铆装置30、视觉检测装置70、电动螺丝刀装置80和砂量检测装置90左右并排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50的Z轴模组安装板51。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压铆装置30、电动螺丝刀装置80、砂量检测装置90和视觉检测装置70依次左右排列。
而所述控制模组可电连接于X轴线性模组60、Y轴线性模组40、Z轴线性模组50、视觉检测装置70,以实现更智能的自动化操作。
具体的,本设备运行时,由于保险丝1放置于保险丝固定装置10内时可能存在移位,并且不同保险丝1的灌砂孔3也可能存在公差,因此,可预先通过X轴线性模组60驱动Z轴线性模组50左右移动,使视觉检测装置70对准保险丝1的上表面进行视觉检测,判断出灌砂孔3的具体空间位置,以便于通过控制模组控制X轴线性模组60、Y轴线性模组40和Z轴线性模组50进行精准的驱动移动,使自动压铆装置30的压帽针31可准确的对位于灌砂孔3,确保压帽操作的精准。
而设置砂量检测装置90,该砂量检测装置90包括有砂量测试针91,可于压帽操作前,以及视觉检测后,砂量检测装置90在Z轴线性模组50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使砂量测试针91下降伸入保险丝1的灌砂孔3内,对保险丝1内的砂子是否灌满进行检测,若没灌满则发出警报,若已灌满则继续下一步的压帽操作,以此确保产品生产出厂的可靠性。
而设置电动螺丝刀装置80,电动螺丝刀装置80的底部设有电动螺丝刀81,可在压帽操作后,对保险丝1端帽的螺丝进行锁付,以将保险丝端帽6与保险丝管体7进行锁固固定。
同时,上述的砂量检测和螺丝锁付可均在视觉检测后进行,以提高对位的准确性。
所述电动螺丝刀装置80和/或砂量检测装置90也可电连接于控制模组,由控制模组控制运作。
并且上述的自动压铆装置30、电动螺丝刀装置80、砂量检测装置90和视觉检测装置70,在X轴线性模组60和Z轴线性模组50的驱动下进行升降及左右横移运动,而保险丝1与保险丝固定装置10在Y轴线性模组40的驱动下前后运动,由此实现三轴的配合运动。
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座11,固定座11顶面设有用于容置保险丝1的固定槽12,固定槽12内设有顶推限位保险丝1侧壁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受固定气缸14的驱动而活动抵压于固定槽12内的保险丝1。
所述固定板13可为软胶垫结构,固定气缸14可设置于固定座11的前侧,并且固定气缸14的输出端可从固定座11前侧侧壁伸入固定槽12而连接于固定板13,以驱动固定板13将保险丝1向后顶推抵于固定槽12的后侧槽壁,以此实现保险丝1在固定槽12内的限位固定;而固定气缸14松开对固定板13的抵顶后,即可从固定槽12内取出保险丝1。
所述固定槽12的槽底可设有前后方向的让位长槽121(参阅图10),用于给保险丝1下侧的保险丝端帽6连接端8进行让位,并且不妨碍保险丝1在固定槽12内的移动。
所述固定座11底面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40的Y轴模组连接板41前侧,以受Y轴线性模组40驱动而前后移动。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铜帽上料装置20包括旋转选料机构21和摆动吸料机构22。当然,该所述铜帽上料装置20也可采用现有的振动盘等常见的上料结构。
所述旋转选料机构21包括装帽盒211、旋转叶片212和旋转电机213;所述装帽盒211内装有若干的铜帽2,所述旋转电机213驱动旋转叶片212转动;所述旋转叶片212的末端具有沿着转动方向设置的铜帽座214,铜帽座214随着旋转叶片212转动地经过装帽盒211内,铜帽座214尺寸匹配于铜帽2的开口;本实施例的铜帽座214呈带锥台凸起的柱状体,柱状体的外径等于铜帽2开口的内径,而锥台凸起可便于对位卡入铜帽2开口。
由此,当旋转叶片212转动经过装帽盒211内时,铜帽座214可随机的伸入到某一个铜帽2的开口内进行卡装,而继续转动的旋转叶片212又利用铜帽座214将铜帽2带离装帽盒211,以供下述的摆动吸料机构22吸附。
如图9至图10所示,所述装帽盒211具有弧形容槽2111,以便于集中汇聚铜帽2,方便旋转叶片212的铜帽座214对铜帽2进行卡装,也提高卡装成功率;本实施例的弧形容槽2111的轴向朝向左右方向,而所述旋转叶片212的轴向也朝向左右方向。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卡装成功率,所述弧形容槽2111的中部下凹有弧形卡槽2112;所述旋转叶片212的外端铜帽座214贴近于弧形卡槽2112的侧壁和底壁进行转动。
设置该弧形卡槽2112,并使外端铜帽座214贴近弧形卡槽2112,也即设置弧形卡槽2112的宽度可略大于旋转叶片212的宽度,当铜帽座214在弧形卡槽2112内转动,而且弧形卡槽2112内也具有同向的铜帽2时,弧形卡槽2112可形成限位槽,可辅助铜帽座214卡装于铜帽2开口内,可有效提高卡装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212包括旋转座2121和至少一个叶片2122,本实施例的叶片2122具有四个,而且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旋转座2121的四周。
所述叶片2122一端连接于旋转座2121,另一端末端设有所述铜帽座214;旋转座2121同轴连接于旋转电机213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213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安装于装帽盒211左侧凸出的电机安装座2113,并且旋转电机213的输出端朝右侧伸向装帽盒211弧形容槽2111的上方,所述旋转叶片212的旋转座2121同轴连接于旋转电机213的输出端,因此旋转叶片212的各叶片2122可转动伸入伸出于装帽盒211内的弧形容槽2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212受旋转电机213驱动而步进的转动;在旋转叶片212停止并使所述铜帽座214竖直向上时,此时铜帽座214位于装帽盒211外同时靠近于所述摆动吸料机构22。以便于摆动吸料机构22实现对铜帽2的吸附转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选料机构21还包括有检测组件215,检测组件215设置于装帽盒211,并且电连接于摆动吸料机构22;用于检测竖直向上的铜帽座214是否卡装有铜帽2,以控制摆动吸料机构22运行。
所述检测组件215可为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装设于装帽盒211右侧弧形容槽2111的开口边缘,并且朝向左侧的电机安装座2113,同时对位于转动位于装帽盒211外的旋转叶片212的末端铜帽座214,以检测该铜帽座214上是否卡装有铜帽2,检测到有铜帽2再控制摆动吸料机构22运作。
利用铜帽座214卡装铜帽2,还可确保铆压到保险丝1的铜帽2均为合格无形变的铜帽2结构。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摆动吸料机构22包括摆动气缸221和摆动吸帽杆222,摆动吸帽杆222一端连接摆动气缸221,另一端具有铜帽吸附槽223,铜帽吸附槽223用于容置并吸附铜帽2;所述摆动吸帽杆222受摆动气缸221驱动而摆动靠近铜帽座214而对铜帽2进行吸附,摆动吸帽杆222复位后将铜帽2置为开口向上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摆动吸料机构22和旋转选料机构21前后设置,摆动吸料机构22相比旋转选料机构21更靠近于保险丝固定装置10的保险丝1。所述摆动吸料机构22还包括限位安装块224,限位安装块224可安装位于装帽盒211的前侧,而装帽盒211安装于Y轴模组连接板41后侧。
所述摆动气缸221和摆动吸帽杆222可左右设置,摆动气缸221可安装连接于限位安装块224左侧的气缸安装座2241,气缸安装座2241的右侧为摆动杆让位区2242,摆动杆让位区2242的前侧则具有摆动杆限位座2243,摆动吸帽杆222的后端与摆动气缸221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可于摆动杆让位区2242内转动,而摆动吸帽杆222的前端具有所述铜帽吸附槽223,并且摆动吸帽杆222的前端向下限位于摆动杆限位座2243,以在复位时保持水平,使铜帽2开口向上。
所述摆动吸帽杆222内可设有负压通道2221,负压通道2221一端连通于该铜帽吸附槽223,另一端连接于负压装置(图未示),以此使得铜帽吸附槽223具有负压吸附功能,以当摆动吸帽杆222摆动时,铜帽吸附槽223可翻转罩设于铜帽座214的铜帽2上方,然后将铜帽2吸附固定到铜帽吸附槽223内,摆动吸帽杆222再次摆动复位后,铜帽2随着铜帽吸附槽223移动靠近保险丝固定装置10,并且保持为开口向上的状态,以便于上述的自动铆压装置的压帽针31对铜帽2进行吸附。
而本实施例的所述压帽针31底面可设有负压开口(图未示),并且负压开口头同样连通于负压装置,以此,当压帽针31伸入到铜帽吸附槽223内的铜帽2开口内后,关闭铜帽吸附槽223的负压吸力同时开启压帽针31的负压吸力,即可将铜帽2吸附到压帽针3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100,通过设置有保险丝固定装置10固定保险丝1,并使其灌砂孔3向上,而设置铜帽上料装置20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2,在利用前后移动的保险丝固定装置10和铜帽上料装置20配合上下升降的自动压铆装置30的压帽针31;可借由压帽针31将铜帽2吸附转移到保险丝1上,并直接铆压,由此实现自动化的保险丝1压帽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有视觉检测装置70、电动螺丝刀装置80和砂量检测装置90,可保障保险丝1生产质量,实现保险丝压帽设备100多功能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铜帽上料装置20由旋转选料机构21和摆动吸料机构22相互配合,结构体积小,生产效率高,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及“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本申请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Claims (10)

1.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险丝固定装置、铜帽上料装置、自动压铆装置、Y轴线性模组和Z轴线性模组;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沿着Y轴方向前后分布,并且同时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受Y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同步前后移动;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设置于保险丝固定装置和铜帽上料装置的上方,并且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受Z轴线性模组的驱动而沿着Z轴上下移动;
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保险丝;
所述铜帽上料装置用于输出开口向上的铜帽;
所述自动压铆装置包括压帽针,自动压铆装置上下移动,令压帽针上下活动地伸置于铜帽开口以及靠近于保险丝的灌砂孔;该压帽针用于将铜帽吸附移出铜帽上料装置,以及将铜帽压铆固定于保险丝的灌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X轴线性模组、视觉检测装置和控制模组;所述X轴线性模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用于驱动Z轴线性模组沿着X轴方向左右移动;所述自动压铆装置和视觉检测装置左右并排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于视觉检测装置、X轴线性模组、Y轴线性模组和Z轴线性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螺丝刀装置和/或砂量检测装置;所述电动螺丝刀装置和/或砂量检测装置左右并排于自动压铆装置和视觉检测装置的连接于Z轴线性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顶面设有用于容置保险丝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顶推限位保险丝侧壁的固定板,固定板受固定气缸的驱动而活动抵压于固定槽内的保险丝;所述固定座底面连接于Y轴线性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帽上料装置包括旋转选料机构和摆动吸料机构;所述旋转选料机构包括装帽盒、旋转叶片和旋转电机;所述装帽盒用于装设若干的铜帽,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所述旋转叶片的末端具有沿着转动方向设置的铜帽座,铜帽座随着旋转叶片转动地经过装帽盒内,铜帽座尺寸匹配于铜帽的开口;所述摆动吸料机构包括摆动气缸和摆动吸帽杆,摆动吸帽杆一端连接摆动气缸,另一端具有铜帽吸附槽,铜帽吸附槽用于容置并吸附铜帽;所述摆动吸帽杆受摆动气缸驱动而摆动靠近铜帽座而对铜帽进行吸附,摆动吸帽杆复位后将铜帽置为开口向上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帽盒具有弧形容槽;所述弧形容槽的中部下凹有弧形卡槽;所述旋转叶片的外端铜帽座贴近于弧形卡槽的侧壁和底壁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包括旋转座和至少一个叶片,叶片一端连接于旋转座,另一端末端设有所述铜帽座;旋转座同轴连接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旋转叶片受旋转电机驱动而步进的转动;在旋转叶片停止并使所述铜帽座竖直向上时,铜帽座位于装帽盒外同时靠近于所述摆动吸料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帽座呈带锥台凸起的柱状体,柱状体的外径等于铜帽开口的内径;所述叶片具有四个,而且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旋转座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选料机构还包括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置于装帽盒,并且电连接于摆动吸料机构;用于检测竖直向上的铜帽座是否卡装有铜帽,以控制摆动吸料机构的摆动吸帽杆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帽针和摆动吸帽杆均连接有负压装置。
CN202323141206.XU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Active CN221427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41206.XU CN221427645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41206.XU CN221427645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27645U true CN221427645U (zh) 2024-07-26

Family

ID=9201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41206.XU Active CN221427645U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27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5901B (zh) 一种电磁阀线圈自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7393385A (zh)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CN105479144A (zh) 双工位自动压装机构
CN114733782A (zh) 一种激光芯片测试分选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21427645U (zh) 一种保险丝压帽设备
CN114799604A (zh) 全自动焊接设备
CN110733701A (zh) 一种混合型活性炭采样管自动化生产线
CN117769158A (zh) 一种pcba电路板制造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5885344U (zh) 自动翻板机
CN111113027A (zh) 一种适用于削笔刀滚齿的装配设备
CN214393135U (zh) 一种自动螺丝锁付机
CN221185419U (zh) 一种膜式燃气表膜片自动上料设备
CN212845783U (zh) 一种线路板蚀刻边缘检测装置
CN113579150A (zh) 一种冲压机构的转盘式自动上钉装置
CN114272820A (zh) 混匀机构和样本分析仪
CN217433337U (zh) 一种侧焊定位机构及焊接设备
CN115430613B (zh) 吸嘴更换装置及晶片分选机
CN115780954A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led灯板焊接夹紧系统及方法
CN217889315U (zh) 冲压机构及封口装置
CN217060418U (zh) 一种fpca、pcba双模半自动测试装置设备
CN113507027B (zh) 一种端子自动安装检测设备
CN214225390U (zh) 测试摇摆机
CN216758837U (zh) 胶盖端子刷盒组装机
CN115815366A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冲孔检验装置
CN212384098U (zh) 一种汽车饰条端盖自动筛选导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