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25695U -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25695U
CN221425695U CN202323417298.XU CN202323417298U CN221425695U CN 221425695 U CN221425695 U CN 221425695U CN 202323417298 U CN202323417298 U CN 202323417298U CN 221425695 U CN221425695 U CN 221425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electric instru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172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峰成
杨家林
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172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25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25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25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涉及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杆,支杆连接有监测箱,监测箱内连接有电仪器,监测箱开设有用于电仪器放置的空腔,监测箱连接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监测箱内转动连接有朝向电仪器的第二风扇,进风管道的位于第二风扇和出风管道之间。本申请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第一风扇带动监测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第二风扇吹动温度较低的空气朝靠近电仪器的方向移动,第二风扇带动监测箱内的空气脱离空腔,从而增强电仪器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是指用于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状况的各种仪器和设,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现有公开号为CN21993498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仪器箱,所述电仪器箱一端的上侧安装进风口,所述电仪器箱另一端的下侧安装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并且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连接有风扇,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滤网。
上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装置通过安装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时启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使得可以让电仪器箱内的空气流动起来,当电仪器温度较高时,可以用来很好散热,避免影响电仪器的正常运作,当出现下雨或因温差大导致电仪器箱内比较潮湿,出现水凝珠时,可以用来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水珠渗入电仪器内导致电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检测,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但是上述的智慧灯杆的控制装置依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通过电仪器箱内的空气流动对电仪器的散热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导致电仪器散热过慢,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为了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连接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连接有电仪器,所述监测箱开设有用于所述电仪器放置的空腔,所述监测箱连接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监测箱内转动连接有朝向所述电仪器的第二风扇,所述进风管道的位于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出风管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第一风扇带动监测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第二风扇带动温度较低的空气吹向电仪器,温度较低的空气携带电仪器散发的热气朝靠近出风管道的方向移动,第二风扇带动监测箱内的气体脱离空腔,从而增强电仪器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所述监测箱内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移连接有载板,所述第二风扇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上,所述监测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板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组件驱动载板往复滑移,即第二风扇往复滑移,第二风扇对电仪器分散降温。如果持续对电仪器同一部位吹风,可能会导致电仪器局部温度降低,而其他部位的温度仍然较高。这可能会引起电仪器内部温度不均,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监测箱内的连接杆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监测箱上,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偏心处,所述载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接柱滑移配合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连接杆转动,抵接柱绕着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轴心线转动,抵接柱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滑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往复滑移,从而实现第二风扇的往复滑移。
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腰型槽和两个抵接槽,两个所述抵接槽均与所述腰型槽连通,所述腰型槽位于两个抵接槽之间,所述载板连接有用于引导所述抵接柱脱离所述腰型槽进入所述抵接槽的引导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柱在抵接槽内滑移时,抵接柱与抵接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滑移。当抵接柱脱离抵接槽进入腰型槽时,此时载板静止,第二风扇对电仪器的一侧面吹风;当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另一个抵接槽时,抵接柱与该抵接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当抵接柱再次进入腰型槽时,第二风扇对电仪器的另一侧面吹风。对电仪器的两侧停留吹风,使得电仪器中部吹风的时间和电仪器两侧吹风的时间大致相同,实现电仪器分布降温。
可选的,所述引导件是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引导板与所述载板通过复位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抵接槽的过程中,抵接柱与导向面活动抵接,引导板转动,导向面对抵接柱的滑移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抵接槽。当抵接柱进入抵接槽内时,复位件带动引导板复位,为抵接柱脱离抵接槽进入腰型槽提供空间。
可选的,所述载板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引导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柱滑移配合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导板滑移时,导向柱与弧形槽的滑移配合,对引导板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引导板滑移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载板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板滑移时,限位块沿着限位槽滑移,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滑移配合,对载板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载板滑移的稳定性,即提高第二风扇滑移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过滤板和所述监测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过滤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的固体颗粒和灰尘,从而减少灰尘通过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入到空腔内,即减少灰尘附着在电仪器上,对电仪器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一风扇位于过滤板和监测箱之间,减少灰尘附着在第一风扇上,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连接有干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环可以吸收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的水分,减少水分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入到空腔内,使得监测箱内保持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减少水分影响电仪器的监测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干燥环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螺纹连接在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上,便于安装或拆卸安装板,即提高干燥环安装或拆卸的效率,便于更换安装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第一风扇带动监测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第二风扇吹动温度较低的空气朝靠近电仪器的方向移动,第二风扇带动监测箱内的空气脱离空腔,从而增强电仪器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的正常运行。
2、往复组件驱动载板往复滑移,即第二风扇往复滑移,第二风扇对电仪器分散降温。如果持续对电仪器同一部位吹风,可能会导致电仪器局部温度降低,而其他部位的温度仍然较高。这可能会引起电仪器内部温度不均,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示出了监测箱。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示出了干燥环。
图6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示出了往复组件。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支杆;12、太阳能板;13、储电箱;2、监测箱;21、遮雨板;22、电仪器;23、空腔;24、进风管道;241、第一风扇;242、过滤板;243、安装板;244、主动杆;245、干燥环;25、出风管道;26、支撑板;261、限位槽;3、载板;31、第二风扇;32、限位块;4、往复组件;41、连接杆;411、抵接柱;42、驱动件;43、连接板;431、滑槽;4311、腰型槽;4312、抵接槽;432、导向柱;44、引导件;441、引导板;4411、导向面;4412、弧形槽;45、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11,支杆11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2。支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箱2和储电箱13,监测箱2位于储电箱13和太阳能板12之间,太阳能板12与储电箱13电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监测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雨板21,监测箱2内固定连接有电仪器22,监测箱2开设有供电仪器22安装的空腔23,储电箱13与电仪器22电连接。监测箱2相对两侧分别倾斜固定连接有与空腔23连通的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进风管道24位于出风管道25和遮雨板21之间。进风管道24靠近空腔23的一端高于进风管道24远离空腔23的一端,出风管道25靠近空腔23的一端高于出风管道25远离空腔23的一端。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241,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相对的第一风扇241转动的电机,电机与储电箱13电连接。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42,第一风扇241位于空腔23和过滤板242之间。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内均螺纹连接有安装板243,过滤板242位于安装板243和第一风扇241之间,安装板2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杆244,安装板243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环245,干燥环245内安装有活性炭,当活性炭吸收较多水分时,将安装板243拆卸下来进行高温处理,使干燥环245恢复吸湿能力。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监测箱2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位于电仪器22和遮雨板21之间,支撑板26滑移连接有载板3,载板3转动连接有第二风扇31,载板3固定连接有驱动第二风扇31转动的电机,监测箱2连接有用于驱动载板3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4。往复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空腔23内的连接杆41和用于驱动连接杆41转动的驱动件42,储电箱13与驱动件42电连接。驱动件42是电机,驱动件42外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件4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驱动件42固定连接在监测箱2的外表面,遮雨板21遮盖驱动件42,驱动件42的输出端贯穿监测箱2的一侧内壁,连接杆41的一端与驱动件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杆41远离驱动件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抵接柱411,抵接柱411位于连接杆41远离驱动件42的一端。
结合图7和图8所示,载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凹陷开设有用于与抵接柱411滑移配合的滑槽431,滑槽431包括开设在连接板43上的腰型槽4311和两个抵接槽4312,两个抵接槽4312均与腰型槽4311连通,腰型槽4311位于两个抵接槽4312之间,抵接柱411在抵接槽4312内滑移时,抵接柱411能够带动连接板43滑移,抵接柱411在腰型槽4311内滑移时,连接板43处于静止的状态。连接板43远离载板3的一侧连接有引导抵接柱411脱离腰型槽4311进入抵接槽4312的引导件44,引导件44是转动连接在载板3上的引导板441,引导板441开设有四个导向面4411。引导板441与载板3通过复位件45连接,复位件45是复位弹簧,复位件4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43和引导板441固定连接。连接板43远离载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32,引导板441开设有用于与导向柱432滑移配合的弧形槽4412。载板3相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支撑板26开设有供限位块32卡入且滑移的限位槽26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当电仪器22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42、第二风扇31和两个第一风扇241打开,驱动件42驱动连接杆41绕着驱动件42的输出端的轴心线转动,即抵接柱411绕着驱动件42的输出端的轴心线转动,当抵接柱411在其中抵接槽4312内滑移时,载板3滑移,当抵接柱411在腰型槽4311内滑移时,载板3处于静止的状态,当抵接柱411脱离腰型槽4311进入另一个抵接槽4312时,载板3往另一个方向滑移,从而实现载板3的往复滑移。室外的冷风通过进风管道24进入空腔23内,第二风扇31将冷风吹向电仪器22,冷风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电仪器22散发的热气,热气被吹向出风管道25并从出风管道25排出,增强电仪器22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22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22的正常运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11),所述支杆(11)连接有监测箱(2),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电仪器(22),所述监测箱(2)开设有用于所述电仪器(22)放置的空腔(23),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与所述空腔(23)连通的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241),所述监测箱(2)内转动连接有朝向所述电仪器(22)的第二风扇(31),所述进风管道(24)的位于所述第二风扇(31)和所述出风管道(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滑移连接有载板(3),所述第二风扇(31)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3)上,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板(3)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内的连接杆(41)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41)转动的驱动件(42),所述驱动件(42)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上,所述连接杆(41)连接有抵接柱(411),所述抵接柱(411)位于所述驱动件(42)的输出端的偏心处,所述载板(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接柱(411)滑移配合的滑槽(4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31)包括设置在所述载板(3)上的腰型槽(4311)和两个抵接槽(4312),两个所述抵接槽(4312)均与所述腰型槽(4311)连通,所述腰型槽(4311)位于两个抵接槽(4312)之间,所述载板(3)连接有用于引导所述抵接柱(411)脱离所述腰型槽(4311)进入所述抵接槽(4312)的引导件(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44)是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3)上的引导板(441),所述引导板(441)设置有导向面(4411),所述引导板(441)与所述载板(3)通过复位件(4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3)连接有导向柱(432),所述引导板(44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柱(432)滑移配合的弧形槽(44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3)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支撑板(26)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32)滑移配合的限位槽(2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连接有过滤板(242),所述第一风扇(241)位于所述过滤板(242)和所述监测箱(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连接有干燥环(2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螺纹连接有安装板(243),所述干燥环(245)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43)上。
CN202323417298.XU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Active CN221425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7298.XU CN221425695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7298.XU CN221425695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25695U true CN221425695U (zh) 2024-07-26

Family

ID=9201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17298.XU Active CN221425695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25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2019A (zh) 空调室内机
CN221425695U (zh)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CN216432061U (zh) 一种空调节能通风管道
CN113534915B (zh) 一种智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CN113381326B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散热电器柜
CN221991946U (zh) 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转轮除湿机组
CN208271084U (zh) 快速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2436194U (zh) 一种idc机柜底部送风装置
CN113597201A (zh) 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雾化智能控制机的控制器
CN116191233A (zh) 一种实时监测的变电站
CN117847641A (zh) 转轮除湿新风一体机及其除湿方法
CN216204538U (zh) 一种冷气可分流的节能风冷机
CN210273240U (zh) 一种双电源电气控制机械设备
CN214281978U (zh) 控制柜用散热装置
CN114204430A (zh) 一种户外电力柜的除湿装置
CN222254279U (zh) 一种智能水泵控制器
CN213421298U (zh) 一种双系统无盲区调温的除湿机
CN211930339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双电源切换箱
CN222896972U (zh) 一种内设除湿机构的不锈钢配电箱
CN221036899U (zh) 一种模块化的消雾冷却塔
CN214627003U (zh) 通信通道智能切换装置
CN113751985B (zh) 一种冷风机装配流水线
CN221611550U (zh) 一种节能型送风装置
CN218919603U (zh) 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控制柜
CN219776106U (zh) 一种节能型全功能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