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20742U -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20742U
CN221420742U CN202421471248.1U CN202421471248U CN221420742U CN 221420742 U CN221420742 U CN 221420742U CN 202421471248 U CN202421471248 U CN 202421471248U CN 221420742 U CN221420742 U CN 22142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rain
water
rod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4712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万庆
孙志新
周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ua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ua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ua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ua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4712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2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2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20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处理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分离腔与处理室,所述分离腔的一端设于蓄水池的侧壁上,所述蓄水池与分离腔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件控制两个隔离板,以雨水的降雨量大小所产生的对隔离板的冲击力大小,选择性地开放不同数量的污水管,适应范围广,同时雨污自下向上的流动方式与清洁水的流动方式相反,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便于投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排放污水及农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城镇污水由于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使得污水直接流进河道。
直接流进河道的污水造成了水质污染,且随着污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水质严重污染,且局部地区形成黑臭水体,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
我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雨热同期,也就是说,全年的降雨量大不相同,针对不同降雨量,所需要的设备不一样,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弹性件控制两个隔离板,以雨水的降雨量大小所产生的对隔离板的冲击力大小,选择性地开放不同数量的污水管,适应范围广,同时雨污自下向上的流动方式与清洁水的流动方式相反,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便于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分离腔与处理室,所述分离腔的一端设于蓄水池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与分离腔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所述雨污分离机构包括进水口、进水管、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进水口设于分离腔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和滤网二,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于进水口上,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和滤网二设置,所述进水管上靠近进水口处开设有辅助槽,所述分离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一,所述分离腔的内上壁上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杆一滑动连接于滑槽一上,所述滑杆二滑动连接于滑槽二上,所述滑杆一的下端上设有浮盘,所述滑杆一的上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滑杆二转动相连,所述滑杆二上远离铰接杆的一端上设有隔水盘,所述隔水盘与辅助槽相匹配,所述滑槽一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滑杆一的上端相连;雨污首先进入蓄水池内,蓄水池会阻隔雨污中的大颗粒沙石,余下雨污将排出蓄水池,经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进入分离腔内,雨污在分离腔内是自下而上排放的,也就是说,雨污先经过滤网二的过滤,再经过滤网一的过滤,然后进入处理室内进行最后的处理,在分离腔内,若是水流过大,雨污会自下而上地将浮盘托起,浮盘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杆一会沿着滑槽一的方向向上滑动,进而通过铰接杆,推动滑杆二沿着滑槽二的方向滑动,分离腔内的雨污越多,浮盘上升得越高,那么滑杆二带动隔水盘运动的距离越远,直到分离腔内所容纳的雨污体积增至最大时,隔水盘会完全进入辅助槽内,将进水管封堵住,暂时关闭分离腔内雨污的进入,在上述过程中,浮盘上升,浮力大于弹簧的弹力,使得弹簧被压缩,雨量减少时,弹簧复位,隔水盘会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腔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处理室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所述雨水消毒机构包括进气管和转杆,所述进气管设于处理室的侧壁上,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处理室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转动相连,所述进气管上靠近转杆的一端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转杆上设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设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呈瓢状设置;在本装置中,进气管远离转杆的一端与消毒气体源相连,消毒气体可选取氯气等,氯气经进气口进入处理室内,与处理室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同时,转杆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连,启动该驱动装置,会通过转杆带动辅助杆转动,从而控制辅助杆上的辅助件,以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当辅助杆转动一周,会将瓢内的污水送回原处,且由于隔水盘的存在,处理室内的雨污的最高液位不会超出进气管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上靠近进气管的一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上设有沉降孔。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开设有雨污入口,所述沉降板上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成对设置,所述隔离板上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雨污入口的侧壁相连,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与蓄水池的内侧壁相连,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与进水口相连;初始时,两个隔离板相互靠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其产生的雨污经雨污入口进入蓄水池,经沉降板与沉降孔,隔离出大颗的杂质与沙石,然后经污水管进入进水口内,若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污入口处的污水进水量变多,直至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进行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一的孔径小于滤网二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腔的上壁上设有清洁入口,所述分离腔的底壁上设有清洁出口;经过长时间的污水处理作业,滤网一和滤网二上附着的微小杂质越堆越多,处理效率变低,此时,打开清洁入口,注入水,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和滤网二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出口。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初始时,受到弹性件的控制,两个隔离板相互靠近,所开放的污水管较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遇到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进行作业,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2)遇到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在分离腔内,所容纳的雨污体积增至最大时,隔水盘将进水管封堵住,其余的水量会继续增加对弹性杆的挤压力,以开放更多的污水管;
(3)雨污自下向上,先经过滤网二的过滤,再经过滤网一的过滤,在清洁时,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和滤网二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排出,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
(4)消毒气体源与处理室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转杆带动辅助杆转动,通过辅助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大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腔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蓄水池,2、分离腔,3、处理室,4、雨污分离机构,5、进水口,6、进水管,7、滑杆一,8、滑杆二,10、滤网一,11、滤网二,12、辅助槽,13、滑槽一,14、滑槽二,15、浮盘,16、铰接杆,17、隔水盘,18、排水口,19、排水管,20、雨水消毒机构,21、进气管,22、转杆,23、进气口,24、辅助杆,25、辅助件,26、单向进气阀,27、沉降板,28、沉降孔,29、雨污入口,30、隔离板,31、伸缩板,32、弹性杆,33、污水管,34、清洁入口,35、清洁出口,36、净水出口,37、弹簧。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分离腔2与处理室3,所述分离腔2的一端设于蓄水池1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3与分离腔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4,所述雨污分离机构4包括进水口5、进水管6、滑杆一7和滑杆二8,所述进水口5设于分离腔2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设于进水口5上,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设置,所述进水管6上靠近进水口5处开设有辅助槽12,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一13,所述分离腔2的内上壁上设有滑槽二14,所述滑杆一7滑动连接于滑槽一13上,所述滑杆二8滑动连接于滑槽二14上,所述滑杆一7的下端上设有浮盘15,所述滑杆一7的上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杆16,所述铰接杆16与滑杆二8转动相连,所述滑杆二8上远离铰接杆16的一端上设有隔水盘17,所述隔水盘17与辅助槽12相匹配,所述分离腔2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与处理室3相连,所述滑槽一13内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与滑杆一7的上端相连;雨污首先进入蓄水池1内,蓄水池1会阻隔雨污中的大颗粒沙石,余下雨污将排出蓄水池1,经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6进入分离腔2内,雨污在分离腔2内是自下而上排放的,也就是说,雨污先经过滤网二11的过滤,再经过滤网一10的过滤,然后进入处理室3内进行最后的处理,在分离腔2内,若是水流过大,雨污会自下而上地将浮盘15托起,浮盘1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杆一7会沿着滑槽一13的方向向上滑动,进而通过铰接杆16,推动滑杆二8沿着滑槽二14的方向滑动,分离腔2内的雨污越多,浮盘15上升得越高,那么滑杆二8带动隔水盘17运动的距离越远,直到分离腔2内所容纳的雨污体积增至最大时,隔水盘17会完全进入辅助槽12内,将进水管6封堵住,暂时关闭分离腔2内雨污的进入,在上述过程中,浮盘15上升,浮力大于弹簧37的弹力,使得弹簧37被压缩,雨量减少时,弹簧37复位,隔水盘17会打开。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20,所述雨水消毒机构20包括进气管21和转杆22,所述进气管21设于处理室3的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21转动相连,所述进气管21上靠近转杆22的一端上设有进气口23,所述转杆22上设有辅助杆24,所述辅助杆24上设有辅助件25,所述辅助件25呈瓢状设置,所述转杆22上靠近进气管21的一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26;在本装置中,进气管21远离转杆22的一端与消毒气体源相连,消毒气体可选取氯气等,氯气经进气口23进入处理室3内,与处理室3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同时,转杆22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连,启动该驱动装置,会通过转杆22带动辅助杆24转动,从而通过辅助杆24上的辅助件25,以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当辅助杆24转动一周,会将瓢内的污水送回原处,且由于隔水盘17的存在,处理室3内的雨污的最高液位不会超出进气管21的高度。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沉降板27,所述沉降板27上设有沉降孔28,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开设有雨污入口29,所述沉降板27上滑动连接有隔离板30,所述隔离板30成对设置,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伸缩板31,所述伸缩板31与雨污入口29的侧壁相连,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弹性杆32,所述弹性杆32与蓄水池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设有污水管33,所述污水管33与进水口5相连;初始时,两个隔离板30相互靠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其产生的雨污经雨污入口29进入蓄水池1,经沉降板27与沉降孔28,隔离出大颗的杂质与沙石,然后经污水管33进入进水口5内,若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污入口29处的污水进水量变多,直至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32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30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33进行作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滤网一10的孔径小于滤网二11孔径。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分离腔2的上壁上设有清洁入口34,所述分离腔2的底壁上设有清洁出口35,所述处理室3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出口36;经过长时间的污水处理作业,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上附着的微小杂质越堆越多,处理效率变低,此时,打开清洁入口34,注入水,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35排出。
具体使用时,初始状态下的两个隔离板30相互靠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其产生的雨污经雨污入口29进入蓄水池1,经沉降板27与沉降孔28,隔离出大颗的杂质与沙石,然后经污水管33进入进水口5内,若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污入口29处的污水进水量变多,直至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32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30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33进行作业;
雨污经污水管33排出蓄水池1,经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6进入分离腔2内,雨污在分离腔2内是自下而上排放的,也就是说,雨污先经过滤网二11的过滤,在经过滤网一10的过滤,然后进入处理室3内进行最后的处理,在分离腔2内,若是水流过大,雨污会自下而上地将浮盘15托起,浮盘1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滑杆一7会沿着滑槽一13的方向向上滑动,进而通过铰接杆16,推动滑杆二8沿着滑槽二14的方向滑动,分离腔2内的雨污越多,浮盘15上升得越高,那么滑杆二8带动隔水盘17运动的距离越远,直到分离腔2内所容纳的雨污体积增至最大时,隔水盘17会完全进入辅助槽12内,将进水管6封堵住,暂时关闭分离腔2内雨污的进入,在上述过程中,浮盘15上升,浮力大于弹簧37的弹力,使得弹簧37被压缩,雨量减少时,弹簧37复位,隔水盘17会打开;
在处理室3内,进气管21远离转杆22的一端与消毒气体源相连,比如氯气等,氯气经进气口23进入处理室3内,与处理室3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同时,转杆22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连,启动该驱动装置,会通过转杆22带动辅助杆24转动,从而通过辅助杆24上的辅助件25,以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当辅助杆24转动一周,会将瓢内的污水送回原处,且由于隔水盘17的存在,处理室3内的雨污的最高液位不会超出进气管21的高度,清洁完成的雨水可经过清洁出口35排出;
经过长时间的污水处理作业,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上附着的微小杂质越堆越多,处理效率变低,此时,打开清洁入口34,注入水,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35排出。
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分离腔(2)与处理室(3),所述分离腔(2)的一端设于蓄水池(1)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3)与分离腔(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4),所述雨污分离机构(4)包括进水口(5)、进水管(6)、滑杆一(7)和滑杆二(8),所述进水口(5)设于分离腔(2)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设于进水口(5)上,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设置,所述进水管(6)上靠近进水口(5)处开设有辅助槽(12),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一(13),所述分离腔(2)的内上壁上设有滑槽二(14),所述滑杆一(7)滑动连接于滑槽一(13)上,所述滑杆二(8)滑动连接于滑槽二(14)上,所述滑杆一(7)的下端上设有浮盘(15),所述滑杆一(7)的上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杆(16),所述铰接杆(16)与滑杆二(8)转动相连,所述滑杆二(8)上远离铰接杆(16)的一端上设有隔水盘(17),所述隔水盘(17)与辅助槽(12)相匹配,所述滑槽一(13)内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与滑杆一(7)的上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与处理室(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20),所述雨水消毒机构(20)包括进气管(21)和转杆(22),所述进气管(21)设于处理室(3)的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21)转动相连,所述进气管(21)上靠近转杆(22)的一端上设有进气口(23),所述转杆(22)上设有辅助杆(24),所述辅助杆(24)上设有辅助件(25),所述辅助件(25)呈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2)上靠近进气管(21)的一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沉降板(27),所述沉降板(27)上设有沉降孔(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开设有雨污入口(29),所述沉降板(27)上滑动连接有隔离板(30),所述隔离板(30)成对设置,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伸缩板(31),所述伸缩板(31)与雨污入口(29)的侧壁相连,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弹性杆(32),所述弹性杆(32)与蓄水池(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设有污水管(33),所述污水管(33)与进水口(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一(10)的孔径小于滤网二(11)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的上壁上设有清洁入口(34),所述分离腔(2)的底壁上设有清洁出口(35),所述处理室(3)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出口(36)。
CN202421471248.1U 2024-06-26 2024-06-26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2142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471248.1U CN221420742U (zh) 2024-06-26 2024-06-26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471248.1U CN221420742U (zh) 2024-06-26 2024-06-26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20742U true CN221420742U (zh) 2024-07-26

Family

ID=9201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471248.1U Active CN221420742U (zh) 2024-06-26 2024-06-26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20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18957A (zh) * 2024-10-29 2024-11-26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建筑给排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18957A (zh) * 2024-10-29 2024-11-26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建筑给排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345B (zh) 一种初雨自动截流式雨水口装置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6360068U (zh) 一种雨水弃流过滤收集池
CN221420742U (zh)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6894466B (zh) 一种无动力雨水分流装置
CN111996991B (zh) 一种节水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节水方法
CN209353440U (zh)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110670818A (zh) 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及其降雨排涝处理方法
CN217557847U (zh) 一种水池池面及池底变流连续清污系统
CN110593383B (zh) 一种一体化杠杆式自动开合雨水口截污装置
CN215977491U (zh)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再利用处理装置
CN205475588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11535516A (zh) 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5637026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11549718B (zh)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0563689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20336043U (zh) 一种气囊式雨水管道
CN215053730U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3014462U (zh) 一种新型的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CN206767746U (zh) 一种设有反冲洗装置的生物滤池
CN111622331B (zh) 一种渗透式自动复位雨水弃流井
CN113187078B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4693581U (zh) 一种排水过滤装置
CN210288652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CN212467290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初期处理弃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