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84527U - 一种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84527U
CN221384527U CN202322372656.3U CN202322372656U CN221384527U CN 221384527 U CN221384527 U CN 221384527U CN 202322372656 U CN202322372656 U CN 202322372656U CN 221384527 U CN221384527 U CN 221384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atomizing
connecting pipe
assembly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26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an Hospital I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Yong'an Hospital I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an Hospital I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filed Critical Yong'an Hospital I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Priority to CN2023223726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84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84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84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操作装置、吸痰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吸痰组件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所述吸痰组件上设置有吸痰管;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电机、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雾化电机与操作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操作装置内,所述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依次连接,雾化连接管与雾化电机连接,雾化吸入罩上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上设置有软垫,软垫可滑动套设于弹力带上;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稀释具有脓性或粘稠性的痰液,从而方便吸痰,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在吸痰过程中的难度,有效避免了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器,也称为导痰器或抽痰器,是一种用于帮助人们清理呼吸道内痰液的医疗器械,它通常由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和一个手动或电动的吸气装置组成,在使用吸痰器时,将管子放入口腔或鼻腔,并通过吸气装置抽出痰液,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从而缓解呼吸困难和不适感觉,吸痰器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方便携带等特点,在医疗和家庭护理中广泛应用。
公告号为CN2133742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吸痰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痰管,所述输痰管的一端延伸至操作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负压发生器,该呼吸科用吸痰装置,通过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配合使用,可以清晰地观察呼吸道内部的痰液情况,避免了传统的吸痰装置时医务人员只能从口腔观看痰液的量和吸痰后痰液是否清理干净,常常会造成吸痰不彻底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如果其痰液具有脓性或粘稠性,即便能观察到痰液,仅仅利用吸痰器也难以完全吸取,若将吸痰器吸力调大则容易对患者呼吸道造成损害,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如果其痰液具有脓性或粘稠性,即便能观察到痰液,仅仅利用吸痰器也难以完全吸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操作装置、吸痰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吸痰组件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所述吸痰组件上设置有吸痰管;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电机、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所述雾化电机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内,所述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依次连接,所述雾化连接管与所述雾化电机连接,所述雾化吸入罩上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上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弹力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组件包括吸痰真空泵和储痰组件,所述吸痰真空泵与所述操作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内,所述储痰组件与所述吸痰真空泵连接,所述储痰组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的外侧,所述吸痰管设置在所述储痰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痰组件包括储痰罐、罐盖、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罐盖和所述储痰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穿过所述罐盖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痰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吸痰真空泵的一端能够进入所述储痰罐内,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能够进入所述储痰罐内,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储痰罐的一端与所述吸痰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储痰罐的一端上设置有单向阀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痰组件还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设置在所述储痰罐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储痰罐的一端上设置有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罐盖上设置有可拉伸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真空泵包括抽真空机和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机连接,所述抽气通道远离所述抽真空机的一端与所述储痰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控制屏幕、充电系统和外壳,所述控制屏幕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充电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充电系统分别与所述吸痰真空泵和雾化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滑轮,各滑轮上设置有锁紧扣。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吸入罩的外侧面靠近上方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塑形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装置通过设置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电机、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雾化电机与操作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操作装置内,雾化吸入罩、药液筒和雾化连接管依次连接,雾化连接管与雾化电机连接,雾化吸入罩上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戴在患者头上,弹力带上设置有软垫,软垫可滑动套设于弹力带上,软垫增加与患者头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并进一步固定雾化吸入罩的位置;当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过于黏稠,无法通过吸痰组件吸取时,使用雾化组件可以将痰液有效稀释,便于吸取痰液,往药液筒内放入药液,雾化电机启动将药液雾化,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罩进行药液吸取进而稀释痰液,若是瘫痪在床、上肢使用不便的患者在使用雾化吸入罩雾化时,通过雾化吸入罩上设置的弹力带戴在患者头上,可以无需患者或者陪护人员手持,即可由瘫痪在床、上肢使用不便的患者自助雾化,便于使用,因而本吸痰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稀释具有脓性或粘稠性的痰液,从而方便吸痰,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在吸痰过程中的难度,有效避免了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吸痰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痰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痰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吸痰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装置;11、控制屏幕;12、外壳;13、滑轮;14、锁紧扣;2、吸痰组件;21、吸痰真空泵;211、抽真空机;212、抽气通道;22、储痰组件;221、储痰罐;222、罐盖;223、第一连接管;224、第二连接管;225、收集袋;226、过滤层;227、可拉伸把手;3、雾化组件;31、雾化电机;311、导管连接口;32、雾化吸入罩;33、药液筒;34、雾化连接管;35、弹力带;36、软垫;37、塑形条;4、吸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吸痰装置,包括:操作装置1、吸痰组件2以及雾化组件3,吸痰组件2与操作装置1连接,吸痰组件2上设置有吸痰管4;雾化组件3与操作装置1连接;其中,雾化组件3包括雾化电机31、雾化吸入罩32、药液筒33和雾化连接管34,雾化电机31与操作装置1连接并设置在操作装置1内,雾化电机31通过操作装置1提供电源来启动,雾化吸入罩32、药液筒33和雾化连接管34依次连接,雾化连接管34与雾化电机31连接,雾化吸入罩32上设置有弹力带35,弹力带35戴在患者头上,弹力带35上设置有软垫36,软垫36可滑动套设于弹力带35上,根据患者的头围,调节软垫36位置,确保软垫36放于患者的后脑勺,增加与患者头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并进一步固定雾化吸入罩32的位置;当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过于黏稠无法通过吸痰组件2吸取时,使用雾化组件3可以将痰液有效稀释,便于吸取痰液,往药液筒33内放入药液,雾化电机31启动将药液雾化,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罩32进行药液吸取进而稀释痰液,若是瘫痪在床、上肢使用不便的患者在使用雾化吸入罩32雾化时,通过雾化吸入罩32上设置的弹力带35戴在患者头上,可以无需患者或者陪护人员手持,即可由瘫痪在床、上肢使用不便的患者自助雾化,便于使用,因而本吸痰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稀释具有脓性或粘稠性的痰液,从而方便吸痰,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在吸痰过程中的难度,有效避免了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电机31上设置有导管连接口311,雾化连接管34与导管连接口311连接,启动雾化电机31,令药液筒33内的药液雾化,供患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吸痰组件2包括吸痰真空泵21和储痰组件22,吸痰真空泵21与操作装置1连接并设置在操作装置1内,吸痰真空泵21通过操作装置1提供电源来启动,储痰组件22与吸痰真空泵21连接,储痰组件22设置在操作装置1的外侧,吸痰管4设置在储痰组件22上,在本实施例中,吸痰真空泵21包括抽真空机211和抽气通道212,抽气通道212的一端与抽真空机211连接,抽气通道212远离抽真空机211的一端与储痰组件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电机31、雾化吸入罩32、药液筒33三者设置在操作装置1的一侧,储痰组件22设置在操作装置1的另一侧,使雾化和吸痰互不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储痰组件22包括储痰罐221、罐盖222、第一连接管223和第二连接管224,罐盖222和储痰罐221可拆卸连接,当吸痰完成后,打开罐盖222,便可倒出痰液,第一连接管223和第二连接管224分别穿过罐盖222设置,第一连接管223的一端与吸痰真空泵21连接,第一连接管223远离吸痰真空泵21的一端能够进入储痰罐221内,第二连接管224的一端能够进入储痰罐221内,第二连接管224远离储痰罐221的一端与吸痰管4连接,第二连接管224靠近储痰罐221的一端上设置有单向阀口,防止痰液被患者重新吸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罐盖222上设置有可拉伸把手227,用于方便取出储痰组件22,第一连接管223远离储痰罐221的一端与抽气通道212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储痰组件22还包括收集袋225,收集袋225设置在储痰罐221内,收集袋225用于收集吸取出来的痰液,当吸取完成后,可将整个收集袋225从储痰罐221内取出扔掉,保证储痰罐221能够重复使用,进一步延长储痰罐221的使用寿命,无需额外进行彻底的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第一连接管223靠近储痰罐221的一端上设置有过滤层226,用于阻隔痰液或其他气体进入操作装置1内,影响吸痰真空泵21的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操作装置1包括控制屏幕11、充电系统(未在图中示出)和外壳12,控制屏幕11设置在外壳12上,充电系统设置在外壳12内,充电系统分别与吸痰真空泵21和雾化电机31连接,充电系统用于给吸痰真空泵21与雾化电机31提供电源,控制屏幕11上设置有雾化控制系统和吸痰控制系统,用于医护人员对雾化及吸痰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操作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3,方便移动,滑轮13上设置有锁紧扣14,当吸痰装置进行工作时,锁紧扣14能使吸痰装置有效固定不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雾化吸入罩32的外侧面靠近上方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塑形条37,在本实施例中,塑形条37为条形铝片,条形铝片横向设置,其两端与罩体固定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面部曲线,调整塑形条37的形状,将塑形条37调整成与使用者的鼻梁的形状相适应,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雾化吸入罩32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气体便于排出。
本实施例的吸痰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对于其他有类似使用要求的设备,同样也可采用此种结构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吸痰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稀释具有脓性或粘稠性的痰液,从而方便吸痰,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在吸痰过程中的难度,有效避免了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装置(1);
吸痰组件(2),所述吸痰组件(2)与所述操作装置(1)连接,所述吸痰组件(2)上设置有吸痰管(4);以及
雾化组件(3),所述雾化组件(3)与所述操作装置(1)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雾化电机(31)、雾化吸入罩(32)、药液筒(33)和雾化连接管(34),所述雾化电机(31)与所述操作装置(1)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1)内,所述雾化吸入罩(32)、药液筒(33)和雾化连接管(34)依次连接,所述雾化连接管(34)与所述雾化电机(31)连接,所述雾化吸入罩(32)上设置有弹力带(35),所述弹力带(35)上设置有软垫(36),所述软垫(36)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弹力带(3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组件(2)包括吸痰真空泵(21)和储痰组件(22),所述吸痰真空泵(21)与所述操作装置(1)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1)内,所述储痰组件(22)与所述吸痰真空泵(21)连接,所述储痰组件(22)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1)的外侧,所述吸痰管(4)设置在所述储痰组件(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痰组件(22)包括储痰罐(221)、罐盖(222)、第一连接管(223)和第二连接管(224),所述罐盖(222)和所述储痰罐(2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22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24)分别穿过所述罐盖(222)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223)的一端与所述吸痰真空泵(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223)远离所述吸痰真空泵(21)的一端能够进入所述储痰罐(22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224)的一端能够进入所述储痰罐(22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224)远离所述储痰罐(221)的一端与所述吸痰管(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24)靠近所述储痰罐(221)的一端上设置有单向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痰组件(22)还包括收集袋(225),所述收集袋(225)设置在所述储痰罐(2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23)靠近所述储痰罐(221)的一端上设置有过滤层(2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22)上设置有可拉伸把手(22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真空泵(21)包括抽真空机(211)和抽气通道(212),所述抽气通道(212)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机(211)连接,所述抽气通道(212)远离所述抽真空机(211)的一端与所述储痰组件(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1)包括控制屏幕(11)、充电系统和外壳(12),所述控制屏幕(11)设置在所述外壳(12)上,所述充电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12)内,所述充电系统分别与所述吸痰真空泵(21)和雾化电机(3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滑轮(13),各滑轮(13)上设置有锁紧扣(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吸入罩(32)的外侧面靠近上方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塑形条(37)。
CN202322372656.3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吸痰装置 Active CN221384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2656.3U CN22138452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2656.3U CN22138452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84527U true CN221384527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1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2656.3U Active CN22138452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84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5398A (zh) 重症医学患者呼吸恢复辅助装置
CN204951857U (zh) 呼吸内科哮喘治疗器
CN221384527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2141025U (zh) 吸鼻器
CN111375111A (zh) 一种多功能隔离面罩
CN208212277U (zh) 多功能应急呼吸护理机
CN213220155U (zh) 一种儿科用雾化器
US20210008411A1 (en) Lung clearing and body building machine
CN21072837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机
CN114191668A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208809263U (zh) 一种病人护理用面罩
CN20824387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呼吸管路
CN220025829U (zh) 一种可调式icu辅助呼吸装置
CN213490949U (zh) 一种穿戴式儿童电动吸鼻器
CN208405646U (zh) 自动多功能应急呼吸系统
CN221332118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13490906U (zh) 自控式吸痰管
CN211245042U (zh) 一种长期器官插管病人口腔护理装置
CN204932497U (zh) 药物雾化器
CN216570992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辅助装置
CN213554162U (zh) 医疗患者用吸痰装置
CN214129680U (zh) 儿科呼吸道吸痰装置
CN210843563U (zh) 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
CN213312231U (zh) 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
CN209154660U (zh) 一种icu患者吸痰工具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