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18843U -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18843U CN221318843U CN202323175814.2U CN202323175814U CN221318843U CN 221318843 U CN221318843 U CN 221318843U CN 202323175814 U CN202323175814 U CN 202323175814U CN 221318843 U CN221318843 U CN 221318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worm
- frame
- car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包括有框架和轿厢,所述轿厢在所述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包括有曳引机、钢带和对重,所述钢带搭在所述曳引机上。在该申请中:曳引机上的钢带通过定滑轮的转向,使得曳引机可以设置在电梯井外部,电梯门的上方,节省了电梯井顶部空间,减少了轿厢体积被挤占的情况,而且维修人员不需要进入电梯井也不需要关停电梯,就可以在电梯间进行维护,当乘坐者被困在两层之间时,曳引机外置的设计也便于通过手驱件驱动牵引件运转,将轿厢拉升至与电梯门齐平,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电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顶部曳引电梯,是在电梯井顶部设置曳引机,然后将钢带挂在曳引机的带轮上,然后钢带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这种方式简单常见。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3272456.2,公开了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后对重顶吊式电梯结构,该方案就是将曳引机设置在电梯井顶部,进而拉动轿厢升降。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对于空间不太富余的电梯井,曳引机占据了较大的电梯井顶部空间,导致轿厢空间被挤占,影响电梯乘坐体验;
2.由于曳引机等牵引设备均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维修时就必须停止电梯运行,并进入到电梯井内不便于维护;
3.当电梯发生故障,导致乘客被困在轿厢内时,通常不能移动轿厢而只能先打开电梯门,将被困者离开轿厢,如果此时轿厢卡在两层之间,那么被困人员只能从门缝处爬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包括有框架和轿厢,所述轿厢在所述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包括有曳引机、钢带和对重,所述钢带搭在所述曳引机上,所述钢带两端分别与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顶端外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位于电梯井外部的电梯门上方,所述曳引机安装在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手驱件,所述手驱件与所述曳引机可分离式轴连接,所述牵引件还包括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与所述框架转动转动连接,所述钢带通过所述定滑轮转向。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和所述框架之间垫有缓冲垫。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垫被紧固件并紧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支架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支架和框架之间垫上缓冲垫,再用螺栓等紧固件并紧,使得支架获得一定的弹性和减震能力,这样曳引机在支架上运行时,就可以获得减震和缓冲,有利于电梯运行平稳和降噪。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定滑轮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定滑轮均与所述框架顶端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三个定滑轮将钢带引导至电梯井外部的曳引机上,保证轿厢和对重上方的钢带垂直设置,避免产生斜力,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驱件包括有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曳引机轴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可分离式啮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蜗杆与蜗轮啮合,通过转动蜗杆来驱动蜗轮旋转,进而驱动曳引机转动,通过手驱的方式,将轿厢运行到与电梯门对齐的状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轿厢,电梯运行时,蜗杆则与蜗轮断开啮合,不会影响曳引机正常运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驱件还包括有转座和铰接座,所述转座与所述蜗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座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蜗杆通过转座实现自转,从而驱动蜗轮旋转,蜗杆通过铰接座实现角度的偏转,进而实现与蜗轮的分离。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驱件还包括有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卡座上铰接有盖瓦,所述卡座和所述盖瓦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蜗杆下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卡座上螺接有螺丝,所述螺丝将所述盖瓦并紧在所述卡座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电梯正常运行时,蜗杆依靠重力搭在盖瓦外端,不与蜗轮啮合,不会影响曳引机正常运转,当需要手驱时,将盖瓦打开,将蜗杆下端嵌入卡座内,然后盖上盖瓦,将螺丝穿过盖瓦旋紧在卡座上,这样蜗杆与蜗轮实现啮合,可以开始手驱,在本实施例中,盖瓦和卡座内还设置有铜瓦,铜瓦上嵌设有固体润滑剂,以减少与蜗杆的摩擦,另外需要说明是,如果电梯设置有安全钳且已经触发了,则需要将轿厢向上提拉,让夹住导轨的安全钳释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蜗杆下端开设有内六角槽,内六角槽内活动插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六角头上弹性设置有凸球,所述蜗杆的内六角槽内开设有与凸球相适配的凹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延长杆用于延长蜗杆至人手的高度,通过驱动延长杆来驱动蜗杆旋转,便于操作,延长杆上的凸球在插入蜗杆后,凸球嵌入到凹槽内,可以增加轴向的锁定力,使得延长杆不容易从螺杆上脱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延长杆下端开设有条形的通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延长杆下方的通槽内可以插入扳手或者长杆之类的工具,有利于发力转动蜗杆。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驱件还包括有收纳架,所述收纳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杆活动卡在所述收纳架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延长杆卡在收纳架上,当需要手驱时,将延长杆取下插到蜗杆上即可,使用更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曳引机上的钢带通过定滑轮的转向,使得曳引机可以设置在电梯井外部,电梯门的上方,节省了电梯井顶部空间,减少了轿厢体积被挤占的情况;
2.维修人员不需要进入电梯井也不需要关停电梯,就可以在电梯间进行维护;
3.当乘坐者被困在两层之间时,曳引机外置的设计也便于通过手驱件驱动牵引件运转,将轿厢拉升至与电梯门齐平,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电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易于维护的电梯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易于维护的电梯侧视结构图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钢带与定滑轮和曳引机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手驱件闲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手驱件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框架;20-轿厢;30-牵引件;31-曳引机;32-钢带;33-对重;34-定滑轮;40-支架;50-手驱件;51-蜗轮;52-蜗杆;53-转座;54-铰接座;55-卡座;56-盖瓦;57-螺丝;58-延长杆;59-收纳架;6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包括有框架10和轿厢20,轿厢20在框架10内滑动连接,框架10上设置有牵引件30,牵引件30包括有曳引机31、钢带32和对重33,钢带32搭在曳引机31上,钢带32两端分别与轿厢20和对重33固定连接,框架10顶端外侧设置有支架40,支架40位于电梯井外部的电梯门上方,曳引机31安装在支架40内,支架40上设置有手驱件50,手驱件50与曳引机31可分离式轴连接,牵引件30还包括有定滑轮34,定滑轮34与框架10转动转动连接,钢带32通过定滑轮34转向。其中,曳引机31上的钢带32通过定滑轮34的转向,使得曳引机31可以设置在电梯井外部,电梯门的上方,节省了电梯井顶部空间,减少了轿厢20体积被挤占的情况,而且维修人员不需要进入电梯井也不需要关停电梯,就可以在电梯间进行维护,当乘坐者被困在两层之间时,曳引机31外置的设计也便于通过手驱件50驱动牵引件30运转,将轿厢20拉升至与电梯门齐平,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电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请参阅图1-图3,支架40和框架10之间垫有缓冲垫60。支架40通过紧固件与框架10活动连接,缓冲垫60被紧固件并紧在框架10和支架40之间。支架40和框架10之间垫上缓冲垫60,再用螺栓等紧固件并紧,使得支架40获得一定的弹性和减震能力,这样曳引机31在支架40上运行时,就可以获得减震和缓冲,有利于电梯运行平稳和降噪。
请参阅图1-图3,定滑轮34设置有三个,三个定滑轮34均与框架10顶端转动连接。三个定滑轮34将钢带32引导至电梯井外部的曳引机31上,保证轿厢20和对重33上方的钢带32垂直设置,避免产生斜力,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1-图5,手驱件50包括有蜗轮51和蜗杆52,蜗轮51与支架40转动连接,蜗轮51与曳引机31轴连接,蜗杆52与蜗轮51可分离式啮合。蜗杆52与蜗轮51啮合,通过转动蜗杆52来驱动蜗轮51旋转,进而驱动曳引机31转动,通过手驱的方式,将轿厢20运行到与电梯门对齐的状态,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轿厢20,电梯运行时,蜗杆52则与蜗轮51断开啮合,不会影响曳引机31正常运转。
请参阅图1-图5,手驱件50还包括有转座53和铰接座54,转座53与蜗杆52上端转动连接,转座53与铰接座54铰接,铰接座54与支架40固定连接。蜗杆52通过转座53实现自转,从而驱动蜗轮51旋转,蜗杆52通过铰接座54实现角度的偏转,进而实现与蜗轮51的分离。
请参阅图1-图5,手驱件50还包括有卡座55,卡座55与支架40固定连接,卡座55上铰接有盖瓦56,卡座55和盖瓦56之间开设有与蜗杆52下端相适配的通孔,卡座55上螺接有螺丝57,螺丝57将盖瓦56并紧在卡座55上。在电梯正常运行时,蜗杆52依靠重力搭在盖瓦56外端,不与蜗轮51啮合,不会影响曳引机31正常运转,当需要手驱时,将盖瓦56打开,将蜗杆52下端嵌入卡座55内,然后盖上盖瓦56,将螺丝57穿过盖瓦56旋紧在卡座55上,这样蜗杆52与蜗轮51实现啮合,可以开始手驱,在本实施例中,盖瓦56和卡座55内还设置有铜瓦,铜瓦上嵌设有固体润滑剂,以减少与蜗杆52的摩擦,另外需要说明是,如果电梯设置有安全钳且已经触发了,则需要将轿厢20向上提拉,让夹住导轨的安全钳释放。
请参阅图4-图5,蜗杆52下端开设有内六角槽,内六角槽内活动插接有延长杆58,延长杆58的六角头上弹性设置有凸球,蜗杆52的内六角槽内开设有与凸球相适配的凹槽。延长杆58用于延长蜗杆52至人手的高度,通过驱动延长杆58来驱动蜗杆52旋转,便于操作,延长杆58上的凸球在插入蜗杆52后,凸球嵌入到凹槽内,可以增加轴向的锁定力,使得延长杆58不容易从螺杆上脱落。
请参阅图4-图5,延长杆58下端开设有条形的通槽。延长杆58下方的通槽内可以插入扳手或者长杆之类的工具,有利于发力转动蜗杆52。
请参阅图4-图5,手驱件50还包括有收纳架59,收纳架59与支架40固定连接,延长杆58活动卡在收纳架59上。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延长杆58卡在收纳架59上,当需要手驱时,将延长杆58取下插到蜗杆52上即可,使用更方便。
该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的工作原理是:曳引机31上的钢带32通过定滑轮34的转向,使得曳引机31可以设置在电梯井外部,电梯门的上方,节省了电梯井顶部空间,减少了轿厢20体积被挤占的情况,而且维修人员不需要进入电梯井也不需要关停电梯,就可以在电梯间进行维护,另外,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延长杆58卡在收纳架59上,盖瓦56闭合,蜗杆52依靠重力搭在盖瓦56外端,不与蜗轮51啮合,不会影响曳引机31正常运转,当需要手驱时,将盖瓦56打开,将蜗杆52下端嵌入卡座55内,然后盖上盖瓦56,将螺丝57穿过盖瓦56旋紧在卡座55上,这样蜗杆52与蜗轮51实现啮合,将延长杆58取下插到蜗杆52上,再利用扳手或者长杆之类的工具,有利于发力转动蜗杆52,进而驱动蜗轮51和曳引机31运转,将轿厢20拉升至与电梯门齐平,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电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综上,曳引机31上的钢带32通过定滑轮34的转向,使得曳引机31可以设置在电梯井外部,电梯门的上方,节省了电梯井顶部空间,减少了轿厢20体积被挤占的情况,而且维修人员不需要进入电梯井也不需要关停电梯,就可以在电梯间进行维护,当乘坐者被困在两层之间时,曳引机31外置的设计也便于通过手驱件50驱动牵引件30运转,将轿厢20拉升至与电梯门齐平,便于被困人员快速离开电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或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0)
1.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包括有框架(10)和轿厢(20),所述轿厢(20)在所述框架(10)内滑动连接,所述框架(10)上设置有牵引件(30),所述牵引件(30)包括有曳引机(31)、钢带(32)和对重(33),所述钢带(32)搭在所述曳引机(31)上,所述钢带(32)两端分别与所述轿厢(20)和所述对重(3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顶端外侧设置有支架(40),所述支架(40)位于电梯井外部的电梯门上方,所述曳引机(31)安装在所述支架(40)内,所述支架(40)上设置有手驱件(50),所述手驱件(50)与所述曳引机(31)可分离式轴连接,所述牵引件(30)还包括有定滑轮(34),所述定滑轮(34)与所述框架(10)转动连接,所述钢带(32)通过所述定滑轮(34)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和所述框架(10)之间垫有缓冲垫(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框架(10)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垫(60)被紧固件并紧在所述框架(10)和所述支架(4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34)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定滑轮(34)均与所述框架(10)顶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驱件(50)包括有蜗轮(51)和蜗杆(52),所述蜗轮(51)与所述支架(40)转动连接,所述蜗轮(51)与所述曳引机(31)轴连接,所述蜗杆(52)与所述蜗轮(51)可分离式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驱件(50)还包括有转座(53)和铰接座(54),所述转座(53)与所述蜗杆(5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座(53)与所述铰接座(54)铰接,所述铰接座(54)与所述支架(4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驱件(50)还包括有卡座(55),所述卡座(55)与所述支架(40)固定连接,所述卡座(55)上铰接有盖瓦(56),所述卡座(55)和所述盖瓦(56)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蜗杆(52)下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卡座(55)上螺接有螺丝(57),所述螺丝(57)将所述盖瓦(56)并紧在所述卡座(5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52)下端开设有内六角槽,内六角槽内活动插接有延长杆(58),所述延长杆(58)的六角头上弹性设置有凸球,所述蜗杆(52)的内六角槽内开设有与凸球相适配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58)下端开设有条形的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驱件(50)还包括有收纳架(59),所述收纳架(59)与所述支架(40)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杆(58)活动卡在所述收纳架(59)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75814.2U CN221318843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75814.2U CN221318843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18843U true CN221318843U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178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75814.2U Active CN221318843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18843U (zh) |
-
2023
- 2023-11-24 CN CN202323175814.2U patent/CN2213188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56126B2 (en) | Elevator escape arrangement | |
CN105752789B (zh) | 具有自救缓降功能的轿厢 | |
CN221318843U (zh) | 一种易于维护的电梯结构 | |
CN112320535B (zh) | 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装置 | |
CN108439158B (zh) | 电梯用轿门开门限制装置 | |
CN112623903B (zh) | 一种具有应急开合机构的电梯轿厢 | |
CN214828226U (zh) | 一种安全型电梯轿厢 | |
CN214527553U (zh) | 一种电梯用厅门开门限速装置 | |
CN212269132U (zh) | 一种电梯的智能防扒装置 | |
CN116142932A (zh) | 一种带有带门板互锁装置的电梯层门 | |
CN209778013U (zh) |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逃生轿厢 | |
CN114538239B (zh) | 一种电梯安全升降系统 | |
CN105712148A (zh) | 一种轿厢急停设备 | |
CN112027843A (zh) | 一种新型双螺杆电梯 | |
CN111204641A (zh) | 一种电梯轿厢 | |
CN112110310A (zh) | 一种建筑工地的防坠落附墙电梯 | |
CN111039121A (zh) | 一种电梯的智能防扒装置及方法 | |
CN210029648U (zh) | 一种新型双螺杆电梯 | |
CN220098211U (zh) | 一种客梯安全锁止结构 | |
CN213864914U (zh) | 一种电梯轿厢防下坠装置 | |
CN218145206U (zh) | 一种用于电梯门机的紧急控制装置 | |
CN214733684U (zh) | 一种集成轿门锁同步刀 | |
CN214693082U (zh) | 一种行李架工装用周转车 | |
CN21585964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的塞拉门外操作装置 | |
CN213774900U (zh) | 一种异步集成轿门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