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86238U -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86238U CN221286238U CN202420214700.XU CN202420214700U CN221286238U CN 221286238 U CN221286238 U CN 221286238U CN 202420214700 U CN202420214700 U CN 202420214700U CN 221286238 U CN221286238 U CN 221286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plate
- base
- moving
- threaded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93 pro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具体涉及康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底座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动轴顶部设置转板,在转板顶部设置滑块,在凹槽内部设置移动板,在移动板外壁设置滑槽,在移动板外壁设置移动杆,在移动杆一端设置移动块,在第一康复板底端设置移动槽,使移动杆可以带动移动块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当患者需要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时,多数患者会通过腿部康复设备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但使用者腿部长度不同,该腿部康复设备中的康复板长度可以根据患者小腿长度进行适应性调节,进而使使用者使用体感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康复评定与诊断的区别: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由于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目前,市面上的腿部进行康复时,需要使用到腿部康复设备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在实际使用时,当患者需要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时,多数患者会通过腿部康复设备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但使用者腿部长度不同,而多数腿部康复设备中的康复板长度为定值,当患者小腿长度大于康复板长度时,会使患者脚踝位于康复板一端,致使使用者的脚踝受到康复板一端的摩擦,进而使使用者使用体感太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和底座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内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外壁远离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板一端贯穿于底座外壁且移动杆与底座滑动连接,使转板可通过滑块和滑槽带动移动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壁铰接有第一康复板,所述第一康复板底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杆一端与移动块外壁铰接,移动槽的加入,使移动块可以带动第一康复板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壁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主动轴底端贯穿于稳定槽内部且主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的加入,使转板可以在凹槽内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康复板内部贯穿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康复板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康复板,第一螺纹杆的加入,使第二康复板可以远离第一康复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加入,使调节块可以在调节槽内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壁设有调节块且第二螺纹杆与调节块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调节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调节块的加入,使调节板可以在底座顶部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可以使该设备方便对患者小腿进行摆动运动,通过在主动轴顶部设置转板,在转板顶部设置滑块,在凹槽内部设置移动板,在移动板外壁设置滑槽,在移动板外壁设置移动杆,在移动杆一端设置移动块,在第一康复板底端设置移动槽,使移动杆可以带动移动块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当患者需要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时,多数患者会通过腿部康复设备对腿部进行弯曲训练康复,但使用者腿部长度不同,该腿部康复设备中的康复板长度可以根据患者小腿长度进行适应性调节,进而使使用者使用体感提高。
2、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可以使该设备根据患者调节座位距离,通过在底座顶部设置调节槽,在调节槽内部设置第二螺纹杆,在第二螺纹杆外壁设置调节块,在调节块顶部设置调节板,使调节板可以在调节槽顶部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该装置,需要根据使用者进行适应性调节时,此时转动第二螺纹杆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槽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凹槽;4、主动轴;5、转板;6、滑块;7、移动板;8、滑槽;9、移动杆;10、第一康复板;11、移动槽;12、移动块;13、稳定槽;14、电机;15、第一螺纹杆;16、第二康复板;17、调节槽;18、第二螺纹杆;19、调节块;20、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和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底座1内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部设有主动轴4,主动轴4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5,转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凹槽3内部设有移动板7,移动板7外壁开设有滑槽8且滑块6与滑槽8滑动连接,移动板7外壁远离滑槽8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远离移动板7一端贯穿于底座1外壁且移动杆9与底座1滑动连接,使转板5可通过滑块6和滑槽8带动移动板7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外壁铰接有第一康复板10,第一康复板10底端开设有移动槽11,移动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2,移动杆9一端与移动块12外壁铰接,当移动块12运动时,移动块12可以在移动槽11内部运动,使移动块12可以带动第一康复板10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外壁开设有稳定槽13,稳定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主动轴4底端贯穿于稳定槽13内部且主动轴4与底座1转动连接,电机14输出轴一端与主动轴4固定连接,当主动轴4运动时,主动轴4可以带动转板5运动,使转板5在凹槽3内部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康复板10内部贯穿有第一螺纹杆15且第一螺纹杆15与第一康复板10通过螺纹相连接,第一螺纹杆15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康复板16,当第一螺纹杆15运动时,第一螺纹杆15可以在第一康复板10内部运动,同时第一螺纹杆15可以带动第二康复板16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使患者坐在底座1上,使患者大腿位于底座1顶部,而患者小腿位于第一康复板10和第二康复板16顶部,此时转动第一螺纹杆15,使第一螺纹杆15可以通过螺纹在第一康复板10内部运动,使第一螺纹杆15可以缓缓从第一康复板10内部移出,同时第一螺纹杆15可以带动第二康复板16运动,使第二康复板16可以逐渐远离第一康复板10,使第二康复板16可以位于患者脚踝底部,使患者使用体感增加,此时启动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会带动主动轴4运动,使主动轴4在稳定槽13和凹槽3内部转动运动,主动轴4会带动转板5运动,使转板5在凹槽3内部圆周运动,转板5可以带动滑块6运动,使滑块6在凹槽3内部圆周运动,滑块6同时会在滑槽8内部滑动运动,使转板5可通过滑块6和滑槽8带动移动板7运动,使移动板7在凹槽3内部滑动运动,移动板7同时带动移动杆9运动,使移动杆9在凹槽3内部滑动运动,同时移动杆9在底座1外壁滑动运动,移动杆9同时带动移动块12运动,使移动块12在移动槽11内部滑动运动,使移动杆9可以通过移动槽11和移动块12带动第一康复板10摆动运动,使后续第一康复板10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15带动第二康复板16上下摆动运动,使第一康复板10和第二康复板16带动患者小腿运动,使患者小腿和大腿之间可以作弯曲和伸直运动,进而方便后续使用者使用。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底座1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7,调节槽17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当第二螺纹杆18运动时,第二螺纹杆18可以在调节槽17内部运动,使第二螺纹杆18可以带动调节块19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螺纹杆18外壁设有调节块19且第二螺纹杆18与调节块19通过螺纹相连接,调节块19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20,当调节块19运动时,调节块19可以带动调节板20运动,使使用者舒适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需要根据使用者进行适应性调节时,此时转动第二螺纹杆18,使第二螺纹杆18可以在调节槽17内部转动运动,第二螺纹杆18可以通过螺纹带动调节块19运动,使调节块19在调节槽17内部滑动运动,调节块19同时可以带动调节板20运动,使调节板20在底座1顶部运动,当底座1位置到达合适位置时,此时停止转动第二螺纹杆18运动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和底座(1)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设有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5),所述转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凹槽(3)内部设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外壁开设有滑槽(8)且滑块(6)与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7)外壁远离滑槽(8)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所述移动杆(9)远离移动板(7)一端贯穿于底座(1)外壁且移动杆(9)与底座(1)滑动连接,使转板(5)可通过滑块(6)和滑槽(8)带动移动板(7)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壁铰接有第一康复板(10),所述第一康复板(10)底端开设有移动槽(11),所述移动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2),所述移动杆(9)一端与移动块(12)外壁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壁开设有稳定槽(13),所述稳定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主动轴(4)底端贯穿于稳定槽(13)内部且主动轴(4)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4)输出轴一端与主动轴(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康复板(10)内部贯穿有第一螺纹杆(15)且第一螺纹杆(15)与第一康复板(10)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5)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康复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7),所述调节槽(17)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8)外壁设有调节块(19)且第二螺纹杆(18)与调节块(19)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调节块(19)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14700.XU CN221286238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14700.XU CN221286238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86238U true CN221286238U (zh) | 2024-07-09 |
Family
ID=9175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14700.XU Active CN221286238U (zh) | 2024-01-30 | 2024-01-30 |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86238U (zh) |
-
2024
- 2024-01-30 CN CN202420214700.XU patent/CN2212862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86410U (zh) | 一种下肢关节康复器 | |
CN109700640A (zh) | 一种骨科用膝关节康复锻炼辅助设备 | |
CN221286238U (zh) |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 |
CN110522608B (zh) | 糖尿病患者下肢康复治疗器 | |
CN109718056A (zh) | 一种双转块式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2662588U (zh) | 一种冠心病的卧式下肢康复装置 | |
CN112386875A (zh) | 一种多功能踝泵运动装置 | |
CN219354435U (zh) | 一种关节外科护理座椅 | |
CN215307998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装置 | |
CN117064661A (zh) |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装置 | |
CN21319094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4910008U (zh) |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 | |
CN113842296A (zh) | 一种肿瘤外科用术后头颈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 |
CN220877118U (zh) | 一种体位垫 | |
CN210078130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 |
CN218833505U (zh) | 一种下肢康复评定训练装置用辅助结构 | |
CN222056269U (zh) | 一种用于四肢康复护理防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 | |
CN221155269U (zh) | 一种用于床上的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 |
CN211326277U (zh) | 一种肢体护理用按摩装置 | |
CN219662231U (zh) | 一种斜弱视训练用多功能康复仪 | |
CN219251574U (zh) | 一种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装置 | |
CN216985608U (zh) | 辅助训练的膝关节活动辅助装置 | |
CN213346642U (zh) |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 |
CN221534450U (zh) | 一种康复锻炼护理床 | |
CN220309690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康复用肢体运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