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72902U -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72902U CN221272902U CN202420342728.1U CN202420342728U CN221272902U CN 221272902 U CN221272902 U CN 221272902U CN 202420342728 U CN202420342728 U CN 202420342728U CN 221272902 U CN221272902 U CN 221272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energy
- frame
- energy absorption
- absorption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包括:撞击板、承压板以及导向滑座,所述撞击板后侧设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左右两端后侧均设有一组承架,左侧所述承架后侧设有吸能盒一,右侧所述承架后侧设有吸能盒二,所述吸能盒一后侧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前端设有若干组嵌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导力架来将撞击力向拖拉机底盘进行传递,通过使用吸能盒一、吸能盒二来将撞击板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通过使用嵌柱以及嵌孔来将吸能盒一以及吸能盒二的压力进行传递,通过使用导向滑座以及活动座来将承压柱的压力进行传递导送,并通过弹簧阻尼座来对活动座压力进行缓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车头防撞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撞击,如碰撞、刮擦等。这些撞击会对拖拉机的车身、车头等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划痕、凹陷、断裂等。如果撞击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拖拉机的结构失效,如车架断裂、车厢变形等,从而影响拖拉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如果拖拉机车头无法防撞,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影响不仅限于拖拉机本身,还涉及到驾驶员的安全以及周边环境的破坏。
首先,从机械角度来看,拖拉机车头无法防撞会导致其易受撞击损坏。拖拉机在农田作业时,经常面临复杂的环境和多变的道路条件。如果车头没有防撞功能,一旦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很可能会造成车体结构的损坏,影响拖拉机的正常使用。严重的撞击甚至可能造成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损坏,导致拖拉机彻底无法工作。
其次,从安全角度来看,车头的防撞功能对驾驶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农田中,周围的视野通常比较受限,而且往往有很多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如果车头没有防撞功能,驾驶员在操作拖拉机时就会有很大的风险。一旦驾驶员不小心撞到障碍物,不仅有可能造成拖拉机的损坏,还可能对驾驶员造成身体伤害。
此外,拖拉机车头无法防撞也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在农田作业中,如果拖拉机撞到树木或电线杆,很可能会对这些设施造成损坏。这不仅会影响周边环境的整洁美观,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总之,拖拉机车头无法防撞会带来诸多问题,包括机械部件的损坏、驾驶员安全风险增加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包括:撞击板、承压板以及导向滑座,所述撞击板后侧设有承压板;
所述承压板左右两端后侧均设有一组承架,左侧所述承架后侧设有吸能盒一,右侧所述承架后侧设有吸能盒二,所述吸能盒一后侧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前端设有若干组嵌孔,所述连接架中间位置前端设有承压柱;
所述连接架后侧设有后壳,所述承压柱后侧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外侧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后侧设有弹簧阻尼座,所述活动座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侧定位板。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架右侧设有侧连接壳,所述侧连接壳横截面为一种C形结构,所述侧连接壳与导力架连接,所述导力架与侧连接壳上端通过固定栓连接固定。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力架为一种矩状柱形结构,所述导力架与拖拉机底盘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导力架为一种铝合金材料制成,能够通过铝合金材质导力架来将撞击力向拖拉机底盘进行传递。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撞击板与承压板连接固定,所述撞击板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承压板为一种钢板材料制成,所述承压板与两组承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左侧所述承架与吸能盒一连接固定,右侧所述承架与吸能盒二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吸能盒一与吸能盒二规格相同,能够通过吸能盒一、吸能盒二来将撞击板的冲击力进行吸收。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能盒一与吸能盒二均为一种铝合金6063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一与吸能盒二后侧均设有若干组嵌柱,且若干组所述嵌柱对应与一组连接架内部的嵌孔嵌合连接,能够通过嵌柱以及嵌孔来将吸能盒一以及吸能盒二的压力进行传递。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组所述承压柱分别与吸能盒一以及吸能盒内部接触连接,且所述承压柱与活动座连接固定,所述活动座与两组导向滑座为一体机构。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组所述导向滑座分别与一组滑槽活动嵌合连接,所述活动座与弹簧阻尼座连接固定,且所述弹簧阻尼座后侧与后壳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能够通过导向滑座以及活动座来将承压柱的压力进行传递导送,并通过弹簧阻尼座来对活动座压力进行缓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导力架来将撞击力向拖拉机底盘进行传递,通过使用吸能盒一、吸能盒二来将撞击板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通过使用嵌柱以及嵌孔来将吸能盒一以及吸能盒二的压力进行传递,通过使用导向滑座以及活动座来将承压柱的压力进行传递导送,并通过弹簧阻尼座来对活动座压力进行缓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的正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中承压柱以及活动座的正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中活动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中弹簧阻尼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撞击板、110-承压板、120-承架、130-吸能盒一、140-连接架、150-后壳、160-侧连接壳、170-固定栓、180-导力架、190-吸能盒二、200-嵌孔、210-承压柱、220-活动座、230-滑槽、240-弹簧阻尼座、250-导向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包括:撞击板100、承压板110以及导向滑座250,撞击板100后侧设有承压板110;
承压板110左右两端后侧均设有一组承架120,左侧承架120后侧设有吸能盒一130,右侧承架120后侧设有吸能盒二190,吸能盒一130后侧设有连接架140,连接架140前端设有若干组嵌孔200,连接架140中间位置前端设有承压柱210;
连接架140后侧设有后壳150,承压柱210后侧设有活动座220,活动座220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导向滑座250,导向滑座250外侧设有滑槽230,活动座220后侧设有弹簧阻尼座240,活动座220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侧定位板。
连接架140右侧设有侧连接壳160,侧连接壳160横截面为一种C形结构,侧连接壳160与导力架180连接,导力架180与侧连接壳160上端通过固定栓170连接固定。
导力架180为一种矩状柱形结构,导力架180与拖拉机底盘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力架180为一种铝合金材料制成,能够通过铝合金材质导力架180来将撞击力向拖拉机底盘进行传递。
撞击板100与承压板110连接固定,撞击板100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承压板110为一种钢板材料制成,承压板110与两组承架12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左侧承架120与吸能盒一130连接固定,右侧承架120与吸能盒二19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规格相同,能够通过吸能盒一130、吸能盒二190来将撞击板100的冲击力进行吸收。
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均为一种铝合金6063吸能盒,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后侧均设有若干组嵌柱,且若干组嵌柱对应与一组连接架140内部的嵌孔200嵌合连接,能够通过嵌柱以及嵌孔200来将吸能盒一130以及吸能盒二190的压力进行传递。
两组承压柱210分别与吸能盒一130以及吸能盒内部接触连接,且承压柱210与活动座220连接固定,活动座220与两组导向滑座250为一体机构。
两组导向滑座250分别与一组滑槽230活动嵌合连接,活动座220与弹簧阻尼座240连接固定,且弹簧阻尼座240后侧与后壳15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能够通过导向滑座250以及活动座220来将承压柱210的压力进行传递导送,并通过弹簧阻尼座240来对活动座220压力进行缓释。
请参阅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为了解决如果车头没有防撞功能,一旦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很可能会造成车体结构的损坏,影响拖拉机的正常使用,严重的撞击甚至可能造成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损坏,导致拖拉机彻底无法工作的问题,首先当拖拉机车头产生撞击时,其撞击力首先通过撞击板100挤压到承压板110端,由于撞击板100与承压板110连接固定,撞击板100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承压板110为一种钢板材料制成,承压板110受到撞击力冲击后,通过两组承架120将冲击力传递至吸能盒一130以及吸能盒二190,且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均为一种铝合金6063吸能盒,通过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来将外部撞击力进行吸能缓释,其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受压溃缩时,则分别挤压一组承压柱210并向后侧移动。
请参阅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中阐述,进一步地,当承压柱210受力后推动活动座220沿两组滑槽230内侧向后竖直移动,由于活动座220与两组导向滑座250为一体机构,且两组导向滑座250分别与一组滑槽230活动嵌合连接,活动座220与弹簧阻尼座240连接固定,且弹簧阻尼座240后侧与后壳15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活动座220向后侧移动挤压弹簧阻尼座240,从而对冲撞力进行二次缓释,同时连接架140受力后可通过侧连接壳160向导力架180进行力传递,从而使冲撞力向拖拉机底盘位置进行分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包括:撞击板(100)、承压板(110)以及导向滑座(250),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100)后侧设有承压板(110);
所述承压板(110)左右两端后侧均设有一组承架(120),左侧所述承架(120)后侧设有吸能盒一(130),右侧所述承架(120)后侧设有吸能盒二(190),所述吸能盒一(130)后侧设有连接架(140),所述连接架(140)前端设有若干组嵌孔(200),所述连接架(140)中间位置前端设有承压柱(210);
所述连接架(140)后侧设有后壳(150),所述承压柱(210)后侧设有活动座(220),所述活动座(220)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导向滑座(250),所述导向滑座(250)外侧设有滑槽(230),所述活动座(220)后侧设有弹簧阻尼座(240),所述活动座(220)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侧定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40)右侧设有侧连接壳(160),所述侧连接壳(160)横截面为一种C形结构,所述侧连接壳(160)与导力架(180)连接,所述导力架(180)与侧连接壳(160)上端通过固定栓(170)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力架(180)为一种矩状柱形结构,所述导力架(180)与拖拉机底盘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导力架(180)为一种铝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100)与承压板(110)连接固定,所述撞击板(100)为一种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承压板(110)为一种钢板材料制成,所述承压板(110)与两组承架(12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承架(120)与吸能盒一(130)连接固定,右侧所述承架(120)与吸能盒二(19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规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均为一种铝合金6063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一(130)与吸能盒二(190)后侧均设有若干组嵌柱,且若干组所述嵌柱对应与一组连接架(140)内部的嵌孔(200)嵌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承压柱(210)分别与吸能盒一(130)以及吸能盒内部接触连接,且所述承压柱(210)与活动座(220)连接固定,所述活动座(220)与两组导向滑座(250)为一体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滑座(250)分别与一组滑槽(230)活动嵌合连接,所述活动座与弹簧阻尼座(240)连接固定,且所述弹簧阻尼座(240)后侧与后壳(15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2728.1U CN221272902U (zh) | 2024-02-25 | 2024-02-25 |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42728.1U CN221272902U (zh) | 2024-02-25 | 2024-02-25 |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72902U true CN221272902U (zh) | 2024-07-05 |
Family
ID=9169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42728.1U Active CN221272902U (zh) | 2024-02-25 | 2024-02-25 |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72902U (zh) |
-
2024
- 2024-02-25 CN CN202420342728.1U patent/CN221272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20579U (zh) | 汽车保险杠吸能减震装置 | |
CN204249970U (zh) | 一种多级吸能式汽车前防撞梁 | |
CN105584440A (zh) |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 | |
CN205220517U (zh) | 防撞汽车 | |
CN221272902U (zh) | 一种拖拉机用车头防撞装置 | |
CN204701576U (zh) | 汽车防追尾缓冲防护栏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21562996U (zh) | 一种加固型汽车防撞梁 | |
CN109457636B (zh) | 一种对开式道路限高装置 | |
CN205524285U (zh)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蜂窝式排障吸能装置 | |
CN110606036B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19154425U (zh) | 一种汽车用吸能型防撞梁 | |
CN115027527B (zh) | 一种列车吸能挡车器及挡车吸能方法 | |
CN202911686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结构 | |
CN220826529U (zh) | 一种汽车用前防护结构 | |
CN214215705U (zh) | 一种前端框架结构 | |
CN110723092A (zh) | 一种外延缓冲式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 |
CN110254519B (zh) | 一种机舱上边梁加强结构 | |
CN113602106A (zh) | 一种可滑移式氢燃料客车氢燃料电池系统保护装置 | |
CN220904900U (zh) | 防护型汽车前保险杠 | |
CN220565108U (zh) | 一种公路防撞装置 | |
CN219600881U (zh) | 高强度防护车门 | |
CN21082212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加强型保险杠 | |
CN220785685U (zh)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 |
CN207374300U (zh) | 一种机动车多级缓冲吸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