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70764U -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70764U
CN221270764U CN202323258505.1U CN202323258505U CN221270764U CN 221270764 U CN221270764 U CN 221270764U CN 202323258505 U CN202323258505 U CN 202323258505U CN 221270764 U CN221270764 U CN 221270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frame
polishing
vertical
turbin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585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晋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ng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ng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ng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ng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585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70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7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70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涉及涡轮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抛光机构,其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多组支撑竖杆,多组支撑竖杆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三安装框,第三安装框的底壁位置开设有条形孔,第三安装框内腔安装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底部位置固定有贯穿条形孔的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竖向伸缩组件,竖向伸缩组件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抛光组件。本申请通过移动第一竖向板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两组第二竖向板之间的水平间距至适当值,从而可以放置不同长度的涡轮轴本体,启动竖向伸缩组件伸缩从而可以带动抛光组件上下移动调节抛光轮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涡轮轴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使用,促使涡轮增压汽车的发展,从而对汽车变速箱内的涡轮轴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汽车涡轮轴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抛光打磨,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性。
公告号为CN2180517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偏移的汽车涡轮轴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机体、电机、圆筒、夹板和抛光组件,所述机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外侧轴连接有转块,且转块的一端贯穿圆筒的内部连接有蜗杆,并且蜗杆的一侧啮合有蜗轮环,所述蜗轮环轴承安装于圆筒的内部,且圆筒的内部轴连接有凸轮,并且圆筒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机体的左端轴承安装有转环,所述往复丝杆的中部套设有活动块。
上述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能对相同长度相同直径的涡轮轴进行抛光处理,使用时局限性很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申请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申请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因此,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只能对相同长度相同直径的涡轮轴进行抛光处理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包括抛光机构,其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多组支撑竖杆,多组所述支撑竖杆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三安装框,所述第三安装框的底壁位置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三安装框内腔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底部位置固定有贯穿条形孔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竖向伸缩组件,所述竖向伸缩组件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抛光组件;
夹持机构,其包括第一竖向板,所述第一竖向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竖向板均设置在安装底板的顶壁上,两组所述第一竖向板相互靠近一侧的外壁固定有旋转组件,两组所述旋转组件的端部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竖向板,两组所述第二竖向板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夹持板和上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两组上夹持组件与下夹持板相互配合固定涡轮轴本体的位置,启动旋转组件带动第二竖向板和涡轮轴本体同步旋转,启动平移组件带动连接架、竖向伸缩组件和抛光组件同步移动,启动抛光组件对涡轮轴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移动第一竖向板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两组第二竖向板之间的水平间距至适当值,从而可以放置不同长度的涡轮轴本体,启动竖向伸缩组件伸缩从而可以带动抛光组件上下移动调节抛光轮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可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正反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三安装框的内腔底壁位置,两组所述正反电机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皮带外部安装有与连接架顶壁位置相固定的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正反电机带动连接皮带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连接管在第三安装框的内腔中水平移动,在连接管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连接架在条形孔内腔中同步移动,使得连接架能够带动竖向伸缩组件和抛光组件同步移动。
可选的,所述竖向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固定在连接架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一安装框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框底壁并与抛光组件的顶壁位置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缸伸缩从而可以带动抛光组件上下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抛光轮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涡轮轴本体。
可选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固定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框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第二安装框底壁的抛光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抛光轮旋转并与涡轮轴本体相互接触进而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四安装框,所述第四安装框固定在第一竖向板的外壁上,所述第四安装框内腔底部位置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第四安装框外壁并与第二竖向板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第五安装框,所述第五安装框固定在第二竖向板外壁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五安装框的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底部贯穿第五安装框底壁并固定有上夹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两组第二气缸伸长带动上夹持板向下移动并与下夹持板相互配合,从而可以挤压固定涡轮轴本体的位置,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竖向板和涡轮轴本体同步旋转,可以对涡轮轴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竖向板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组件。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固定在第一竖向板的外壁上,所述滑道内腔设置有多组滑动轮,多组所述滑动轮端部位置均安装有贯穿滑道的支撑横杆,多组所述支撑横杆另一端位置与第二竖向板的外壁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竖向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多组支撑横杆同步旋转,在支撑横杆的作用下可以带动滑动轮在滑道的内腔中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借助多组支撑横杆和滑动轮支撑第二竖向板的重量,保证第二竖向板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壁两侧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定位螺孔,所述第一竖向板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多组所述连接板底壁均穿设有与定位螺孔螺纹匹配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旋拧螺栓使其与相应位置的定位螺孔之间螺纹连接或者彼此分离,从而可以利用连接板将第一竖向板与安装底板之间连接固定或者彼此分离,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可选的,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多组与第三安装框底壁位置相接触的移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架水平移动时可以带动多组移动轮在第三安装框的底壁上同步转动,从而可以限制连接架的移动路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第一、第二竖向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多组支撑横杆和滑动轮在滑道的内腔中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借助多组限位组件支撑第二竖向板的重量,保证第二竖向板的稳定性;
第二、移动第一竖向板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两组第二竖向板之间的水平间距至适当值,启动第一气缸伸缩从而可以带动抛光组件上下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抛光轮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抛光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抛光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夹持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竖向板、下夹持板和上夹持组件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旋转组件、第一竖向板和限位组件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抛光机构;101、竖向伸缩组件;1011、第一气缸;1012、第一安装框;102、抛光组件;1021、第二安装框;1022、第一驱动电机;1023、抛光轮;103、安装底板;1031、定位螺孔;104、支撑竖杆;105、第三安装框;1051、条形孔;106、连接架;107、平移组件;1071、连接管;1072、连接皮带;1073、正反电机;108、移动轮;200、夹持机构;201、旋转组件;2011、第二驱动电机;2012、第四安装框;202、第一竖向板;203、连接板;204、螺栓;205、第二竖向板;206、下夹持板;207、上夹持组件;2071、上夹持板;2072、第二气缸;2073、第五安装框;208、限位组件;2081、支撑横杆;2082、滑动轮;2083、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2和3,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包括,抛光机构100,其包括安装底板103,安装底板103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多组支撑竖杆104,多组支撑竖杆104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三安装框105,第三安装框105的底壁位置开设有条形孔1051,第三安装框105内腔安装有平移组件107,平移组件107包括正反电机1073,正反电机1073设置有两组,两组正反电机1073分别安装在第三安装框105的内腔底壁位置,两组正反电机1073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皮带1072,连接皮带1072外部安装有连接管1071,连接管1071底部位置固定有贯穿条形孔1051的连接架106。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2和3,连接架106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竖向伸缩组件101,竖向伸缩组件101包括第一安装框1012,第一安装框1012固定在连接架106的底壁位置,第一安装框1012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一气缸1011,第一气缸1011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框1012底壁并固定有抛光组件102,抛光组件102包括第二安装框1021,第二安装框1021固定在第一气缸1011的输出端底部位置,第二安装框1021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022,第一驱动电机102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第二安装框1021底壁的抛光轮1023;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4和5,夹持机构200,其包括第一竖向板202,第一竖向板202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竖向板202均设置在安装底板103的顶壁上,两组第一竖向板202相互靠近一侧的外壁固定有旋转组件201,旋转组件201包括第四安装框2012,第四安装框2012固定在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上,第四安装框2012内腔底部位置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11,第二驱动电机2011输出轴贯穿第四安装框2012外壁并安装有第二竖向板205,两组第二竖向板205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夹持板206和上夹持组件207,上夹持组件207包括第五安装框2073,第五安装框2073固定在第二竖向板205外壁的顶部位置,第五安装框2073的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二气缸2072,第二气缸2072输出轴底部贯穿第五安装框2073底壁并固定有上夹持板2071,上夹持板2071和下夹持板206的侧向纵截面均设置为弧形。
具体工作原理是:先将安装底板103放置在适当位置处,接着将待抛光的涡轮轴本体放置在两组下夹持板206上,启动两组第二气缸2072伸长带动上夹持板2071向下移动并与下夹持板206相互配合,从而可以挤压固定涡轮轴本体的位置,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011带动第二竖向板205和涡轮轴本体同步旋转,此时启动正反电机1073带动连接皮带1072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连接管1071在第三安装框105的内腔中水平移动,在连接管1071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连接架106在条形孔1051内腔中同步移动,使得连接架106能够带动竖向伸缩组件101和抛光组件102同步移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022带动抛光轮1023旋转并与涡轮轴本体相互接触进而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当对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涡轮轴本体进行抛光处理时,先移动第一竖向板202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两组第二竖向板205之间的水平间距至适当值,从而可以放置不同长度的涡轮轴本体,启动第一气缸1011伸缩从而可以带动抛光组件102上下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抛光轮1023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实施例二,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4和6,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包括,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组件208。限位组件208包括滑道2083,滑道2083固定在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上,滑道2083设置在第四安装框2012的外侧位置,滑道2083的侧向纵截面设置为圆环形,滑道2083内腔设置有多组滑动轮2082,多组滑动轮2082端部位置均安装有贯穿滑道2083的支撑横杆2081,多组支撑横杆2081另一端位置与第二竖向板205的外壁相固定。
具体工作原理是:第二竖向板205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多组支撑横杆2081同步旋转,在支撑横杆2081的作用下可以带动滑动轮2082在滑道2083的内腔中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借助多组支撑横杆2081和滑动轮2082支撑第二竖向板205的重量,保证第二竖向板205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2和4,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还包括,安装底板103的顶壁两侧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定位螺孔1031,第一竖向板202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的纵截面设置为L形,多组连接板203底壁均穿设有与定位螺孔1031螺纹匹配的螺栓204。
具体工作原理是:正反旋拧螺栓204使其与相应位置的定位螺孔1031之间螺纹连接或者彼此分离,从而可以利用连接板203将第一竖向板202与安装底板103之间连接固定或者彼此分离,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涡轮轴本体。
实施例四,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2和3,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还包括,连接架106上安装有多组与第三安装框105底壁位置相接触的移动轮108。
具体工作原理是:连接架106水平移动时可以带动多组移动轮108在第三安装框105的底壁上同步转动,从而可以限制连接架106的移动路径,尽量避免连接架106出现晃动。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光机构(100),其包括安装底板(103),所述安装底板(103)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多组支撑竖杆(104),多组所述支撑竖杆(104)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三安装框(105),所述第三安装框(105)的底壁位置开设有条形孔(1051),所述第三安装框(105)内腔安装有平移组件(107),所述平移组件(107)底部位置固定有贯穿条形孔(1051)的连接架(106),所述连接架(106)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竖向伸缩组件(101),所述竖向伸缩组件(101)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抛光组件(102);
夹持机构(200),其包括第一竖向板(202),所述第一竖向板(20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竖向板(202)均设置在安装底板(103)的顶壁上,两组所述第一竖向板(202)相互靠近一侧的外壁固定有旋转组件(201),两组所述旋转组件(201)的端部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竖向板(205),两组所述第二竖向板(205)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夹持板(206)和上夹持组件(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107)包括正反电机(1073),所述正反电机(107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正反电机(1073)分别安装在第三安装框(105)的内腔底壁位置,两组所述正反电机(1073)的外部安装有连接皮带(1072),所述连接皮带(1072)外部安装有与连接架(106)顶壁位置相固定的连接管(10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伸缩组件(101)包括第一安装框(1012),所述第一安装框(1012)固定在连接架(106)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一安装框(1012)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一气缸(1011),所述第一气缸(1011)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框(1012)底壁并与抛光组件(102)的顶壁位置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102)包括第二安装框(1021),所述第二安装框(1021)固定在第一气缸(1011)的输出端底部位置,所述第二安装框(1021)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0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2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贯穿第二安装框(1021)底壁的抛光轮(10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01)包括第四安装框(2012),所述第四安装框(2012)固定在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上,所述第四安装框(2012)内腔底部位置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0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11)输出轴贯穿第四安装框(2012)外壁并与第二竖向板(205)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207)包括第五安装框(2073),所述第五安装框(2073)固定在第二竖向板(205)外壁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五安装框(2073)的内腔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二气缸(2072),所述第二气缸(2072)输出轴底部贯穿第五安装框(2073)底壁并固定有上夹持板(20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组件(2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8)包括滑道(2083),所述滑道(2083)固定在第一竖向板(202)的外壁上,所述滑道(2083)内腔设置有多组滑动轮(2082),多组所述滑动轮(2082)端部位置均安装有贯穿滑道(2083)的支撑横杆(2081),多组所述支撑横杆(2081)另一端位置与第二竖向板(205)的外壁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03)的顶壁两侧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定位螺孔(1031),所述第一竖向板(202)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203),多组所述连接板(203)底壁均穿设有与定位螺孔(1031)螺纹匹配的螺栓(2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6)上安装有多组与第三安装框(105)底壁位置相接触的移动轮(108)。
CN202323258505.1U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Active CN22127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8505.1U CN221270764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8505.1U CN221270764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70764U true CN221270764U (zh) 2024-07-05

Family

ID=91705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58505.1U Active CN221270764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70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2399A (zh) 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
US11607767B2 (en) Adjustable wheel deburring device
CN210388671U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工程机械配件打磨装置
CN110899526B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扩径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3945051U (zh) H型钢组立或拼焊矫设备中翼板、腹板自动定位夹紧装置
CN221270764U (zh) 一种涡轮轴表面加工用抛光设备
CN208051727U (zh) 一种汽车齿轮轴维修用可升降夹持机构
CN220498591U (zh) 一种拖拉机轴承打磨装置
CN211276824U (zh) 一种内螺纹塑胶管件生产装置
CN214770990U (zh) 一种基于卧式旋压设备的皮带轮加工装置
CN208214915U (zh) 一种夹具底座
CN217413116U (zh) 一种钣金件冲孔装置
CN116442306A (zh) 一种汽车灯罩塑料工件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92358U (zh) 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
CN208262462U (zh) 一种汽车加工板侧边高精度打磨机构
CN116921611A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用的曲轴一体式锻造成型设备及加工工艺
CN114536022A (zh) 一种转子轴加工及电机转子压装一体机床
CN21492324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挤压轮生产用新型磨齿机
CN218110312U (zh) 一种柱形铁氧体磁芯滚动打磨加工成形装置
CN221416557U (zh) 一种汽车底盘支架用精密模具夹持装置
CN219543961U (zh) 一种波纹管成型模具的清理结构
CN220516433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
CN220637661U (zh) 一种汽车配件模具加工设备
CN118143113B (zh) 金属旋压制品加工设备
CN217513517U (zh) 一种用于金属件表面孔壁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