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63706U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63706U CN221263706U CN202322925156.8U CN202322925156U CN221263706U CN 221263706 U CN221263706 U CN 221263706U CN 202322925156 U CN202322925156 U CN 202322925156U CN 221263706 U CN221263706 U CN 2212637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assembly
- top surface
- solar power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58 photob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553 photosynthe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72 photosynthe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板支撑装置技术领域。该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一侧的第一立柱,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三个托框架,并且其中位于最前端的一个所述托框架底部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相连,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并且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一侧,两个所述移动组件顶端分别与两个托框架底部表面相连,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托框架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自动调整相邻托框架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使得托框架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板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太阳能光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因此,用于固定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架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
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板支架具有特定不可变的角度和方向,由于太阳光线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照射角度和方向是变化的,这样利用该固定支架固定的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的效率相对较低,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解决了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的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一侧的第一立柱,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三个托框架,并且其中位于最前端的一个所述托框架底部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相连,还包括: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并且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一侧,两个所述移动组件顶端分别与两个托框架底部表面相连,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托框架进行移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距离所述第一立柱较近的一个所述移动组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转动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进行驱动;
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所述稳固组件中部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滑动插接相连,所述稳固组件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进行引导稳固;以及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表面居中位置,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对驱动组件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所述移动小车顶部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一侧中部靠下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腔与所述驱动组件转动相连;
所述第二立柱一侧中部靠上位置插设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内腔与所述稳固组件滑动插接相连;
所述第二立柱顶端与所述托框架底部表面中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稳固架,所述稳固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一侧,所述稳固架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腔转动相连,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底部表面与所述稳固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正反电机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端与所述稳固架顶部表面相连,所述防护罩用于对正反电机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稳固组件包括两个龙门架,两个所述龙门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的外侧,并且两个所述龙门架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顶部表面相连;
两个龙门架之间通过引导杆相连,并且引导杆中部与所述引导管内腔滑动插接相连;
其中一个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龙门架内腔中部设置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顶部表面与所述轴承座底部表面相连。
优选的,所述引导杆外径大小与所述引导管内径大小相同,且二者构成嵌入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防护盒,所述防护盒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表面居中位置,所述防护盒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光照感应器,所述防护盒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
所述防护盒的一侧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与所述正反电机电相连,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接线端口和光照感应器电相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通过底座,既能安装地面,又能对第一立柱、两个移动组件、驱动组件、稳固组件和控制组件,然后通过第一立柱和两个移动组件,可分别对相应的三个托框架安装固定,进而能够方便三个托框架平稳的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由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两个移动组件转动相连,并且两个移动组件的底端与底座顶部表面滚动相连,同时控制组件通过导线与驱动组件相连,所以通过控制组件,既能监测太阳光的强度,又能根据太阳光的强度控制驱动组件运行;
然后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两个移动组件运行,从而能够调整两个移动组件之间的间距以及到第一立柱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同步调整三个托框架之间的距离,以便于三个托框架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由于稳固组件安装在底座顶部表面,并且稳固组件中部与两个移动组件滑动插接相连,所以通过稳固组件可起到对两个移动组件进行引导稳固目的,进而能够提高两个移动组件移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托框架;3、第一立柱;4、移动组件;41、移动小车;42、第二立柱;43、内螺纹孔;44、引导管;5、驱动组件;51、稳固架;52、正反电机;53、防护罩;54、联轴器;55、螺杆;56、轴承座;6、稳固组件;61、龙门架;62、引导杆;63、固定杆;7、控制组件;71、防护盒;72、盖板;73、光照感应器;74、接线端口;75、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顶部表面一侧的第一立柱3,底座1上方设置有三个托框架2,并且其中位于最前端的一个托框架2底部表面与第一立柱3的顶端相连,还包括: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组件4设置于底座1顶部表面,并且移动组件4位于第一立柱3一侧,两个移动组件4顶端分别与两个托框架2底部表面相连,移动组件4用于带动托框架2进行移动;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设置于底座1顶部表面且位于第一立柱3和距离第一立柱3较近的一个移动组件4之间,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两个移动组件4转动相连,驱动组件5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驱动;稳固组件6,稳固组件6设置于底座1顶部表面,稳固组件6中部与两个移动组件4滑动插接相连,稳固组件6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引导稳固;以及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设置于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控制组件7用于对驱动组件5进行控制;
通过底座1,既能安装地面,又能对第一立柱3、两个移动组件4、驱动组件5、稳固组件6和控制组件7,然后通过第一立柱3和两个移动组件4,可分别对相应的三个托框架2安装固定,进而能够方便三个托框架2平稳的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由于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两个移动组件4转动相连,并且两个移动组件4的底端与底座1顶部表面滚动相连,同时控制组件7通过导线与驱动组件5相连,所以通过控制组件7,既能监测太阳光的强度,又能根据太阳光的强度控制驱动组件5运行,然后通过驱动组件5,可驱动两个移动组件4运行,从而能够调整两个移动组件4之间的间距以及到第一立柱3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同步调整三个托框架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三个托框架2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由于稳固组件6安装在底座1顶部表面,并且稳固组件6中部与两个移动组件4滑动插接相连,所以通过稳固组件6可起到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引导稳固目的,进而能够提高两个移动组件4移动的平稳性。
参阅图1、图2和图3,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小车41,移动小车41设置于底座1顶部表面,移动小车41顶部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立柱42,第二立柱42一侧中部靠下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43,内螺纹孔43内腔与驱动组件5转动相连;第二立柱42一侧中部靠上位置插设有引导管44,引导管44内腔与稳固组件6滑动插接相连;第二立柱42顶端与托框架2底部表面中部相连;
通过移动组件4中的第二立柱42,既能经移动小车41在底座1顶部表面滚动,又能对内螺纹孔43提供开设空间,同时又能对引导管44安装固定,然后通过内螺纹孔43,可与驱动组件5输出端转动相连,从而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带动移动组件4进行往复移动,进而能够调整移动组件4上的托框架2位置,以便于能够同步调整相邻的两个太阳能发电板之间的间距,使得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通过引导管44,可与稳固组件6滑动插接相连,从而能够在稳固组件6的作用下平稳的引导移动组件4进行滑动,进而能够提高移动组件4移动的稳定性。
参阅图1、图3和图4,驱动组件5包括稳固架51,稳固架51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表面一侧,稳固架5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正反电机52,正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4安装有螺杆55,螺杆55与内螺纹孔43的内腔转动相连,螺杆55一端设置有轴承座56,轴承座56底部表面与稳固组件6相连,正反电机52外侧设置有防护罩53,防护罩53底端与稳固架51顶部表面相连,防护罩53用于对正反电机52进行防护;
通过驱动组件5中的稳固架51,既能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又能对正反电机52提供安装位置,由于正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4连接有螺杆55,并且螺杆55与第二立柱42上的内螺纹孔43的内腔转动相连,同时螺杆55一端通过轴承座56与稳固组件6相连,所以通过正反电机52,可经联轴器54带动螺杆55转动,从而能够同步带动第二立柱42前后移动,进而能够调整第二立柱42的位置,并且通过轴承座56,可保证螺杆55一端转动的稳定性,通过防护罩53,可对正反电机52进行防护,进而能够提高正反电机52使用寿命。
参阅图1、图3、图5,所稳固组件6包括两个龙门架61,两个龙门架61分别位于两个移动组件4的外侧,并且两个龙门架61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部表面相连;两个龙门架61之间通过引导杆62相连,并且引导杆62中部与引导管44内腔滑动插接相连;其中一个远离第一立柱3的龙门架61内腔中部设置有固定杆63,并且固定杆63顶部表面与轴承座56底部表面相连,引导杆62外径大小与引导管44内径大小相同,且二者构成嵌入式结构;
通过稳固组件6中的两个龙门架61,既能安装在底座1顶部表面两侧,又能经导杆62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导杆62与第二立柱42上的引导管44的内腔滑动插接相连,所以导杆62从而能够对第二立柱42引导限位,进而能够提高第二立柱42前后移动的平稳性,由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立柱3的龙门架61内腔中部设置有固定杆63,并且固定杆63顶部表面与轴承座56底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63对固定杆63提供平稳的支撑,由于引导杆62外径大小与引导管44内径大小相同,并且二者构成嵌入式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引导杆62在上引导管44上滑动的稳定性。
参阅图1、图4、图6、图7,控制组件7包括防护盒71,防护盒71设置于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防护盒71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72,盖板72的上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光照感应器73,防护盒71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75;防护盒71的一侧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口74,接线端口74与正反电机52电相连,PLC控制器75与接线端口74和光照感应器73电相连;
通过控制组件7中的防护盒71,既能安装在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又能配合盖板72对光照感应器73、接线端口74和PLC控制器75安装,然后通过光照感应器73,可监测太阳光的强度,并且又能将监测数据发送至PLC控制器75中,进而能够使得PLC控制器75经接线端口74控制正反电机52进行转动,以便于能够调整三个托框架2之间的距离,方便三个托框架2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工作时,通过底座1,既能安装地面,又能对第一立柱3、两个移动组件4、驱动组件5、稳固组件6和控制组件7,然后通过第一立柱3和两个移动组件4,可分别对相应的三个托框架2安装固定,进而能够方便三个托框架2平稳的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由于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两个移动组件4转动相连,并且两个移动组件4的底端与底座1顶部表面滚动相连,同时控制组件7通过导线与驱动组件5相连,所以通过控制组件7,既能监测太阳光的强度,又能根据太阳光的强度控制驱动组件5运行,然后通过驱动组件5,可驱动两个移动组件4运行,从而能够调整两个移动组件4之间的间距以及到第一立柱3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同步调整三个托框架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三个托框架2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由于稳固组件6安装在底座1顶部表面,并且稳固组件6中部与两个移动组件4滑动插接相连,所以通过稳固组件6可起到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引导稳固目的,进而能够提高两个移动组件4移动的平稳性。
通过移动组件4中的第二立柱42,既能经移动小车41在底座1顶部表面滚动,又能对内螺纹孔43提供开设空间,同时又能对引导管44安装固定,然后通过内螺纹孔43,可与驱动组件5输出端转动相连,从而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带动移动组件4进行往复移动,进而能够调整移动组件4上的托框架2位置,以便于能够同步调整相邻的两个太阳能发电板之间的间距,使得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通过引导管44,可与稳固组件6滑动插接相连,从而能够在稳固组件6的作用下平稳的引导移动组件4进行滑动,进而能够提高移动组件4移动的稳定性。
通过驱动组件5中的稳固架51,既能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又能对正反电机52提供安装位置,由于正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4连接有螺杆55,并且螺杆55与第二立柱42上的内螺纹孔43的内腔转动相连,同时螺杆55一端通过轴承座56与稳固组件6相连,所以通过正反电机52,可经联轴器54带动螺杆55转动,从而能够同步带动第二立柱42前后移动,进而能够调整第二立柱42的位置,并且通过轴承座56,可保证螺杆55一端转动的稳定性,通过防护罩53,可对正反电机52进行防护,进而能够提高正反电机52使用寿命。
通过稳固组件6中的两个龙门架61,既能安装在底座1顶部表面两侧,又能经导杆62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导杆62与第二立柱42上的引导管44的内腔滑动插接相连,所以导杆62从而能够对第二立柱42引导限位,进而能够提高第二立柱42前后移动的平稳性,由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立柱3的龙门架61内腔中部设置有固定杆63,并且固定杆63顶部表面与轴承座56底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63对固定杆63提供平稳的支撑,由于引导杆62外径大小与引导管44内径大小相同,并且二者构成嵌入式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引导杆62在上引导管44上滑动的稳定性。
通过控制组件7中的防护盒71,既能安装在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又能配合盖板72对光照感应器73、接线端口74和PLC控制器75安装,然后通过光照感应器73,可监测太阳光的强度,并且又能将监测数据发送至PLC控制器75中,进而能够使得PLC控制器75经接线端口74控制正反电机52进行转动,以便于能够调整三个托框架2之间的距离,方便三个托框架2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综上,该装置可根据需求自动调整相邻托框架2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使得托框架2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一侧的第一立柱(3),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三个托框架(2),并且其中位于最前端的一个所述托框架(2)底部表面与所述第一立柱(3)的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并且所述移动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立柱(3)一侧,两个所述移动组件(4)顶端分别与两个托框架(2)底部表面相连,所述移动组件(4)用于带动托框架(2)进行移动;
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3)和距离所述第一立柱(3)较近的一个所述移动组件(4)之间,所述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4)转动相连,所述驱动组件(5)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驱动;
稳固组件(6),所述稳固组件(6)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所述稳固组件(6)中部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4)滑动插接相连,所述稳固组件(6)用于对两个移动组件(4)进行引导稳固;以及
控制组件(7),所述控制组件(7)设置于所述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所述控制组件(7)用于对驱动组件(5)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小车(41),所述移动小车(41)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所述移动小车(41)顶部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立柱(42),所述第二立柱(42)一侧中部靠下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43),所述内螺纹孔(43)内腔与所述驱动组件(5)转动相连;
所述第二立柱(42)一侧中部靠上位置插设有引导管(44),所述引导管(44)内腔与所述稳固组件(6)滑动插接相连;
所述第二立柱(42)顶端与所述托框架(2)底部表面中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稳固架(51),所述稳固架(51)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一侧,所述稳固架(5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正反电机(52),所述正反电机(5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4)安装有螺杆(55),所述螺杆(55)与所述内螺纹孔(43)的内腔转动相连,所述螺杆(55)一端设置有轴承座(56),所述轴承座(56)底部表面与所述稳固组件(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电机(52)外侧设置有防护罩(53),所述防护罩(53)底端与所述稳固架(51)顶部表面相连,所述防护罩(53)用于对正反电机(52)进行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6)包括两个龙门架(61),两个所述龙门架(6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4)的外侧,并且两个所述龙门架(61)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相连;
两个龙门架(61)之间通过引导杆(62)相连,并且引导杆(62)中部与所述引导管(44)内腔滑动插接相连;
其中一个远离所述第一立柱(3)的龙门架(61)内腔中部设置有固定杆(63),并且固定杆(63)顶部表面与所述轴承座(56)底部表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62)外径大小与所述引导管(44)内径大小相同,且二者构成嵌入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防护盒(71),所述防护盒(7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一端表面居中位置,所述防护盒(71)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72),所述盖板(72)的上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光照感应器(73),所述防护盒(71)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75);
所述防护盒(71)的一侧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口(74),所述接线端口(74)与所述正反电机(52)电相连,所述PLC控制器(75)与所述接线端口(74)和光照感应器(73)电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25156.8U CN221263706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25156.8U CN221263706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63706U true CN221263706U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66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25156.8U Active CN221263706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63706U (zh)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22925156.8U patent/CN2212637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23593A (zh) |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且安装稳定的太阳能组件 | |
CN108512505A (zh) | 一种用于小型发电厂的具有清洗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板 | |
CN213125910U (zh) | 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 |
CN209608579U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装置 | |
CN111600538A (zh) | 一种环保型光伏发电设备 | |
CN109921729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10957969A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用支架 | |
CN111934607A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太阳能装置 | |
CN221263706U (zh)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支架 | |
CN110460299A (zh) | 可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019385U (zh) |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太阳能路灯 | |
CN211606460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5938954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 |
CN105577091B (zh) | 连杆式太阳自动跟踪装置 | |
CN209267505U (zh) | 一种易于操控的储能再利用设备 | |
CN113090462B (zh) | 一种高稳定性高空风能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5950748U (zh) | 太阳能跟踪互联三轴机器人 | |
CN221509488U (zh) | 一种储能装置 | |
CN210839446U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追光装置 | |
CN213484801U (zh) | 一种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 | |
CN220582268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照明装置 | |
CN210921201U (zh) | 一种全方位可调节太阳能路灯 | |
CN108458308B (zh) | 一种具有补光功能的防热斑效应的智能型太阳能路灯 | |
CN112324619A (zh) | 一种家用绿色能源采集装置 | |
CN105508983A (zh) | 一种追日太阳能路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