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63674U -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63674U
CN221263674U CN202323005579.4U CN202323005579U CN221263674U CN 221263674 U CN221263674 U CN 221263674U CN 202323005579 U CN202323005579 U CN 202323005579U CN 221263674 U CN221263674 U CN 221263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nnecting strip
strip
sides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05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丹丹
韦彩礼
王卓尔
陆晓静
吴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05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63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63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63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属于光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压块、压板连接存在的容易漏水以及连接较为繁琐的问题。该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连接条、卡接件和横梁,所述连接条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所述连接条下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接件设有与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卡接的第二卡扣。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防雨,避免出现漏水现象,而且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由于减少了零部件,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领域多采用压块、压板连接的光伏板形式:光伏板经常采用压块或者压板连接,采用压块连接的时候光伏板中间存在20mm的缝隙,采用压板连接的时候中间存在6mm的缝隙。采用这两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①屋面安装完光伏支架系统,雨天容易漏水,导致屋面出现积水现象。②光伏支架系统安装在屋面时,需要对屋顶进行防水处理,防水材料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耐久性差。③光伏支架中光伏面板与横梁连接、横梁与斜梁连接、斜梁与柱连接多采用螺栓连接,连接较为繁琐,螺栓数量和钢材用量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压块、压板连接存在的容易漏水以及连接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连接条、卡接件和横梁,所述连接条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所述连接条下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接件设有与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卡接的第二卡扣。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上部横截面呈工字型,从而在连接条的上部横向两侧形成第一卡槽;和/或,所述第一卡槽与光伏面板横向侧面之间设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下部横向两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与连接条上部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下部横截面呈U型,且U型口部与连接条上部底面相接,两个凸条对称设于U型口部两侧;和/或,所述第二卡槽设有凹凸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为口部朝下的C型结构,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上部中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与凸条对插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下部两侧边边沿的卡勾,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限位挡肩,所述卡勾与限位挡肩卡合;和/或,所述卡接件采用不锈钢钢板或者铝合金板一体折弯成型。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下部设有U型部,且U型部的口部两侧对应与限位挡肩相接,和/或,所述横梁的上部设有八字型部,且八字型部的上端两侧对应设有内折边。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立柱,所述横梁与立柱采用柱梁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梁连接件包括横向部和与横向部底面垂直连接的两个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两个竖向部插接于立柱的相对两侧并采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条的相对两侧具有与第一卡槽和光伏板横向侧面粘和的粘和层;和/或,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光伏板之间设有连接条连接,对应的连接条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形成无缝卡接,可以避免两块光伏板之间漏水。这样也就不需要另外加防水槽了,有利于节省钢材。由于消除了屋面出现积水现象,可以省去对屋顶进行防水处理,有利于降低成本。
该光伏支架系统安装连接方式为卡接,其中卡接件设有与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卡接的第二卡扣,改变了目前现有光伏支架采用压块或压板与横梁连接,然后横梁又与斜梁连接,最后斜梁与立柱连接的方式。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由于减少了螺栓的使用,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2、整体上连接条的结构简洁,上部工字型结构可以形成第一卡槽,下部U型结构和对称凸条设置,不仅形成了第二卡槽,而且增加了结构强度,另外也方便与第一卡扣扣合固定。
3、第一卡槽与光伏面板横向侧面之间设有密封条,一般为橡胶条,两侧具有粘性,可更好固定光伏板和连接条。并且橡胶条可防止光伏板因天气温度变化发生热胀冷缩效应的问题,起到增加密封性、减轻震动和冲击对光伏板的冲击的作用。
并且由于连接条、密封条与光伏板之间形成可靠密封,光伏支架系统安装完成后能防雨,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4、整个连接条为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型材,不仅能防锈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5、第二卡槽上设置的凹凸结构可以增加与第一卡扣之间的固定力,固定可靠,不容易松动。
6、卡接件上第一卡扣的凹槽与连接条下部的U型部位卡合,并使凸条插入插槽,凹槽两侧壁顶部边缘位于插槽以上部位卡入第二卡槽。由于卡接件为口部朝下的C型结构,因此两侧边具有弹性,通过弹性使第二卡扣与横梁卡接后,同时使插槽与凸条卡紧固定。
7、横梁上部的八字型部设计使为了方便与第二卡扣配合,即第二卡扣与八字型部扣合时,卡勾与限位挡肩卡合,八字型部和内折边的设计不容易与第二卡扣形成干涉。
8、由于卡接件采用不锈钢钢板或者铝合金板一体折弯成型,不仅能防锈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9、由于橡胶条两侧具有粘性,可更好固定光伏板和连接条,防止橡胶条松动脱落,导致漏水。
10、横梁与立柱采用柱梁连接件连接,不设置斜梁,其中柱梁连接件包括横向部和与横向部底面垂直连接的两个竖向部,横向部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两个竖向部插接于立柱的相对两侧并采用螺栓连接。整个光伏支架系统可采用全装配式施工方法,光伏板通过连接条连接,然后采用卡接件将连接条与横梁卡接,从而实现光伏系统上部组件的安装,最后采用双T型的柱梁连接件将立柱与横梁螺栓连接,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量,通过卡接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中连接条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连接条的端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连接条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连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连卡接件的端面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横梁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横梁局部俯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横梁的端面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T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光伏板100,连接条1,第一卡槽11,密封条12,凸条13,第二卡槽14,凹凸结构141,卡接件2,凹槽21,插槽22,卡勾23,折弯部24,横梁3,限位挡肩31,内折边32,固定孔33,柱梁连接件4,横向部41,竖向部42,螺栓连接孔43,立柱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图1中示例,多块光伏板100沿横向排布,且安装于光伏支架系统,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连接条1、卡接件2和横梁3,所述连接条1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11,所述连接条1的下部设有卡接件2卡接的第二卡槽14,所述第一卡槽11与光伏面板横向侧面之间设有密封条12,所述卡接件2设有与第二卡槽14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3卡接的第二卡扣。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密封条采用橡胶条,当然也可以采用常用的密封条。为了保证密封可靠,所述密封条12的相对两侧具有与第一卡槽11和光伏板100横向侧面粘和的粘和层。并且,粘和层可以采用涂覆胶水的方法形成。从而防止橡胶条松动脱落,导致漏水。
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光伏板之间设有连接条连接,对应的连接条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形成无缝卡接。同时第一卡槽与光伏面板横向侧面之间设有密封条,一般为橡胶条,两侧具有粘性,可更好固定光伏板和连接条。并且橡胶条可防止光伏板因天气温度变化发生热胀冷缩效应的问题,起到增加密封性、减轻震动和冲击对光伏板的冲击的作用。并且由于连接条、密封条与光伏板之间形成密封,光伏支架系统安装完成后能防雨,避免出现漏水现象。这样也就不需要另外加防水槽了,有利于节省钢材。由于消除了屋面出现积水现象,可以省去对屋顶进行防水处理,有利于降低成本。
该光伏支架系统安装连接方式多为卡接,其中卡接件设有与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卡接的第二卡扣,改变了目前现有光伏支架采用压块或压板与横梁连接,然后横梁又与斜梁连接,最后斜梁与立柱连接的方式。简化了安装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由于减少了螺栓的使用,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可以不设置斜梁,横梁的下方设有立柱5,横梁3与立柱5采用柱梁连接件4连接。由于不设置斜梁,可以减少部件,简化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并且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柱梁连接件4为双T型结构,包括横向部41和与横向部底面垂直连接的两个竖向部42。立柱通常为矩形钢管结构,所述横向部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两个竖向部插接于立柱的相对两侧并采用螺栓连接,横向部和竖向上设有螺栓连接孔43,螺栓连接孔与螺栓连接。横梁3上设有固定孔33,螺栓穿过螺栓连接孔和固定孔将横向部与横梁固定,立柱上部设有贯通孔,螺栓穿过螺栓连接孔和贯通孔将立柱与两个竖向部固定。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安装步骤如下:
①光伏板就位,将两根橡胶条分别安装在连接条两侧的第一卡槽内,然后安装光伏板。
②卡接件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接,安装到连接条上,第二卡槽可以在横向设置凹凸结构,卡接件的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接,并通过凹凸结构来固定卡接件,防止卡接件移动位置。
③横梁与卡接件的第二卡扣卡接。
④横梁与立柱连接,可以通过双T型结构的柱梁连接件4采用螺栓固定。
根据上述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的安装步骤,整个光伏支架系统可采用全装配式施工方法,光伏板通过连接条连接,然后采用卡接件将连接条与横梁卡接,从而实现光伏系统上部组件的安装,最后采用双T型的柱梁连接件将立柱与横梁螺栓连接,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量,通过卡接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并且,光伏支架的传力方式也有所改变,目前现有方案的光伏支架系统传力方式为:光伏面板组件-压块或压板-横梁-斜梁-柱子。本实施方式中,光伏板通过连接条连接,光伏板的力传递给卡接件,卡接件将力传递给横梁,横梁将力传递给立柱。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连接条1的上部横截面呈工字型,从而在连接条的上部横向两侧形成第一卡槽11。所述连接条1的下部横向两侧设有凸条13,所述凸条13与连接条上部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4。所述连接条1的下部横截面呈U型,且U型口部与连接条上部底面相接,两个凸条13对称设于U型口部两侧。整体上,连接条的结构简洁,上部工字型结构可以形成第一卡槽,下部U型结构和对称凸条设置,不仅增加了结构强度,而且方便与第一卡扣扣合固定。另外,整个连接条为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型材,不仅能防锈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卡接件2为口部朝下的C型结构,两侧壁向两侧张开,可以采用不锈钢钢板或者铝合金板一体折弯成型,不仅能防锈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上部中间的凹槽21,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与凸条对插的插槽22。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下部两侧边边沿的卡勾23,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限位挡肩31,所述卡勾23与限位挡肩31卡合。其中凹槽与连接条1下部的U型部位卡合,并使凸条插入插槽,凹槽两侧壁顶部边缘位于插槽以上部位卡入第二卡槽。由于卡接件为口部朝下的C型结构,因此两侧边具有弹性,通过弹性使第二卡扣与横梁卡接后,同时使插槽与凸条卡紧固定。卡接件两侧边为上部窄下部宽的结构,中间部位设有折弯部24,折弯部与卡勾之间形成第二卡扣,与横梁上部卡合。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卡槽14设有凹凸结构141,即在凸条的上表面设置凹凸结构141,用于增加摩擦力。这样,插槽22与凸条对插后,两者之间固定可靠,不容易松动。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横梁3的下部设有U型部,且U型部的口部两侧对应与限位挡肩相接。所述横梁3的上部设有八字型部,且八字型部的上端两侧对应设有内折边32。其中,U型部的底壁支撑于柱梁连接件4的横向部41上,如图10所示,U型部的底壁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固定孔33,用于与螺栓连接,并与横向部41进行固定。另外,U型部的两侧壁向两侧张开,限位挡肩具有向下的斜角,以便于与卡勾形成牢固卡合。横梁上部的八字型部设计使为了方便与第二卡扣配合,即第二卡扣与八字型部扣合时,卡勾与限位挡肩卡合,八字型部和内折边的设计不容易与第二卡扣形成干涉。优选的,内折边可以呈圆弧形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光伏支架未述及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条、卡接件和横梁,所述连接条的横向两侧设有与光伏板横向侧面卡接的第一卡槽,所述连接条下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卡接件设有与第二卡槽卡合的第一卡扣以及与横梁卡接的第二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上部横截面呈工字型,从而在连接条的上部横向两侧形成第一卡槽;和/或,所述第一卡槽与光伏面板横向侧面之间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下部横向两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与连接条上部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下部横截面呈U型,且U型口部与连接条上部底面相接,两个凸条对称设于U型口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设有凹凸结构;和/或,所述连接条为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型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口部朝下的C型结构,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上部中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与凸条对插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设于卡接件下部两侧边边沿的卡勾,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限位挡肩,所述卡勾与限位挡肩卡合;和/或,所述卡接件采用不锈钢钢板或者铝合金板一体折弯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下部设有U型部,且U型部的口部两侧对应与限位挡肩相接,和/或,所述横梁的上部设有八字型部,且八字型部的上端两侧对应设有内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的相对两侧具有与第一卡槽和光伏板横向侧面粘和的粘和层;和/或,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立柱,所述横梁与立柱采用柱梁连接件连接,所述柱梁连接件包括横向部和与横向部底面垂直连接的两个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两个竖向部插接于立柱的相对两侧并采用螺栓连接。
CN202323005579.4U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Active CN221263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5579.4U CN221263674U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05579.4U CN221263674U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63674U true CN221263674U (zh) 2024-07-02

Family

ID=9165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05579.4U Active CN221263674U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63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867B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105926861A (zh)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21263674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05777124U (zh)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113565273B (zh) 一种光伏屋顶
CN216239392U (zh) 一种多种安装形式的适配bipv光伏组件的屋面板结构
CN214739323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双坡屋脊结构
CN206128458U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216056907U (zh) 太阳能光伏面板固定装置
CN210780636U (zh)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CN211341455U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8997970U (zh) 一种可焊接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21168412U (zh) 一种抗变形能力强的金属屋面直立锁边结构
CN221380826U (zh) 一种bipv光伏支架
CN11280388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面板固定装置
CN219060645U (zh) 一种光伏屋面排水支架系统
CN221177579U (zh) 一种免螺栓光伏组件连接件及光伏系统
CN221042754U (zh) 一种防雷型太阳能组件边框
CN219298623U (zh) 光伏建筑连接结构及建筑光伏系统
CN220644896U (zh) 一种抗风揭性能强的双波纹金属屋面直立锁边结构
CN217400151U (zh) 一种光伏建筑屋顶
CN219643823U (zh) 一种支架与光伏组件及导水槽两者的连接固定装置
CN219343796U (zh) 一种屋脊盖板安装节点
CN221597755U (zh) 一种组合式光伏bipv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