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46126U -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46126U CN221246126U CN202323026264.8U CN202323026264U CN221246126U CN 221246126 U CN221246126 U CN 221246126U CN 202323026264 U CN202323026264 U CN 202323026264U CN 221246126 U CN221246126 U CN 221246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ear
- cylinder
- water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旋转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穿过所述旋转装置设置,所述升降机构两侧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方。本申请具有提升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以及工业生产中,往往会涉及到散热器或者冷凝器,实现冷却效果通常采用水冷和气冷,而制造水冷机箱和气冷机箱的质量要求较高。
常见水冷机箱是根据所使用的对象特定制造的壳体,通常会在壳体下方和上方设置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入水口对水冷机箱内部的水流空腔通入水,使水在壳体水流空腔内流动,由水吸收热量并从出水口带出达到冷却效果。在水冷机箱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水冷机箱本身做气密性检测,如今进行气密性检测方法中,大多数是将水冷机箱放入测试器械中,通过人工采用辅助工具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后,在预留入水口处向水冷机壳内部水流空腔内部进行通气,通过观察气压示数表,判断水冷机壳是否合格,此测试方法不能快速的对水冷机箱密封夹紧,测试过程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旋转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穿过所述旋转装置设置,所述升降机构两侧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装置上放入水冷机壳后,由升降机构可控制旋转装置和水冷机壳快速上升与下降,升降机构动作完成后,由密封装置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使测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测试装置往水冷机壳内冲入气体对水冷机壳进行快速的检测,当测试完成后若水冷机壳气密性合格,则进入下一个生产线,若检测出水冷机壳气密性不合格,则由传送机构动作,将不合格的水冷机壳快速运送到不同区域与合格的水冷机壳进行分离,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伸缩杆上端连接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升降板下方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框架上安装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支撑杆安装在底板上,使升降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第三气缸控制升降板在伸缩杆提供的范围内快速升降,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对所述定位筒限位的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完成后,升降机构向下移动,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升降机构承受的重量能够转移到第二连接板上,能够减少升降机构在运作时的疲劳程度,对升降机构进行一定的保护。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五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所述定位筒限位的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气缸同时控制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产生作用,使限位块同时对升降机构进行支撑,升降机构承受的重量能够转移到第二连接板上,能够减少升降机构在运作时的疲劳程度,对升降机构进行一定的保护。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上安装装载台,所述装载台上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装置与升降机构连接,保证了旋转机构上的水冷机壳能够跟随升降机构上下运动,设置转动板便可使在转动板上的水冷机壳发生转动,便于对水冷机壳进行定位与检测。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六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穿过所述旋转装置设置,所述检测台上开设有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台上开设气孔,由气孔向水冷机壳内部通气,结果检测台进行检测,可快速判断出气密性是否合格,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靠近所述橡胶垫的所述框架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水冷机壳进行检测前,第一气缸控制压板下压,将橡胶垫压紧贴合在水冷机壳表面,对水冷机壳上方气孔进行密封,第二气缸控制橡胶块靠近水冷机壳,并与水冷机壳贴紧,对水冷机壳的侧壁上的孔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能够使水冷机壳在被检测时处于密闭的状态,能有效的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七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装载板,所述第一装载板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装载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装载板上转动安装轴,在所述第一装载板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同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第一装载板远离所述第二齿轮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装载板上与所述第三齿轮同侧的侧壁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板,所述第三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第五齿轮,靠近所述第五齿轮设置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八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上安装有第二装载板,所述第五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二装载板靠近所述第三齿轮一侧的侧壁上,在与所述第五齿轮同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冷机壳检测不合格之后,由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快速控制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上移,带动第一链板和第二链板向上移动并对水冷机壳进行承载,第二伺服电机启动,使第一链板和第二链板同步转动,将水冷机壳快速传送到指定位置,进行下一轮检测,传送机构可对不合格水冷机壳与合格的水冷机壳传送到不同位置,进行区分,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七气缸靠近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八气缸上靠近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七气缸安装在第五连接板上,第五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支撑块连接第五连接板与升降机构,能使第七气缸安装牢固可靠,具有较强的承载效果。第八气缸安装第八连接板上,第八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通过第二支撑块连接第八气缸与升降机构,使第八气缸安装牢固可靠,具有较强的承载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旋转装置上放入水冷机壳后,由升降机构可控制旋转装置和水冷机壳快速上升与下降,升降机构动作完成后,由密封装置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使测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测试装置往水冷机壳内冲入气体对水冷机壳进行快速的检测,当测试完成后若水冷机壳气密性合格,则进入下一个生产线,若检测出水冷机壳气密性不合格,则由传送机构动作,将不合格的水冷机壳快速运送到不同区域与合格的水冷机壳进行分离,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
2.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支撑杆安装在底板上,使升降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第三气缸控制升降板在伸缩杆提供的范围内快速升降,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3.通过传送机构的设置,当水冷机壳检测不合格之后,由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快速控制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上移,带动第一链板和第二链板向上移动并对水冷机壳进行承载,第二伺服电机启动,使第一链板和第二链板同步转动,将水冷机壳快速传送到指定位置,进行下一轮检测,传送机构可对不合格水冷机壳与合格的水冷机壳传送到不同位置,进行区分,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4.通过限位装置的设置,当检测完成后,升降机构向下移动,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升降机构承受的重量能够转移到第二连接板上,能够减少升降机构在运作时的疲劳程度,对升降机构进行一定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水冷机壳气密性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水冷机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去除运输架和置物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转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旋转装置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送机构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送机构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11、底板;12、第一支撑杆;13、顶板;14、第一固定板;2、运输架;3、置物台;4、密封装置;41、第一气缸;42、压板;43、橡胶垫;44、第二气缸;45、橡胶块;5、升降机构;51、第二固定板;52、第二支撑杆;53、伸缩杆;54、升降板;55、定位筒;551、第一定位筒;552、第二定位筒;553、第三定位筒;561、第一导向筒;562、第二导向筒;563、第三导向筒;57、第一连接板;58、第三气缸;6、限位装置;61、第四气缸;62、第二连接板;63、第一限位块;64、第五气缸;65、第三连接板;66、第二限位块;67、第三限位块;7、旋转装置;71、第四连接板;72、第一伺服电机;73、转动板;74、装载台;741、通孔;8、测试装置;81、第六气缸;82、检测台;9、传送机构;911、第七气缸;912、第八气缸;921、第五连接板;922、第八连接板;931、第一支撑块;932、第二支撑块;941、第六连接板;942、第七连接板;951、第一装载板;952、第二装载板;96、第二伺服电机;971、第一齿轮;972、第二齿轮;973、第三齿轮;974、第四齿轮;975、第五齿轮;976、第六齿轮;977、连接杆;978、轴;98、链条;991、第一链板;992、第二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框架1,框架1安装在运输架2上,框架1一侧设置有置物台3,置物台3水冷机壳放置平面高度与运输架2的运输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上连接旋转装置7,旋转装置7与升降机构5之间设置有测试装置8,升降机构5两侧设置有传动方向通向置物台3的传送机构9,框架1上设置有密封装置4,密封装置4位于升降机构5的上方。
将水冷机壳由运输架2运送到旋转装置7上,升降机构5作用带动旋转装置7上移,旋转装置7转动调整水冷机壳位置,由密封装置4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后,测试装置8动作对水冷机壳内冲入气体进行检测,若检测合格,由运输架2运送到下一个生产线,若检测不合格,通过传送机构9动作将水冷机壳传送到置物台3上,检测过程有序进行,能快速有效的对水冷机壳气密性进行检测,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
参照图2和图3,框架1包含底板11,底板11上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支撑杆12,四根第一支撑杆12均垂直于底板11设置,第一支撑杆12上端固定安装顶板13,靠近顶板13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固定安装在四根第一支撑杆12上,第一固定板14与顶板13平行设置。
密封装置4包括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固定安装在顶板13上,第一气缸41的输出轴穿过顶板13且固定连接压板42,压板42正下方设置有橡胶垫43,橡胶垫43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4上,靠近橡胶垫43的第一固定板14底面上固定安装第二气缸44,第二气缸4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橡胶块45。
当升降机构5带动水冷机壳完成上升动作后,由第一气缸41动作,推动压板42下移压住橡胶垫43,橡胶垫43封住水冷机壳的上方空间对水冷机壳上方的出水孔进行密封处理,第二气缸44动作,推动橡胶块45贴紧水冷机壳的侧壁,对水冷机壳侧壁上的孔进行密封处理。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处理,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照图4,升降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1为方形板,第二固定板51底面固定连接四个第二支撑杆52,四个第二支撑杆52远离第二固定板51底一端均与底板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51上设置有四个伸缩杆53,四个伸缩杆53均穿过第二固定板51与底板11固定连接,四个伸缩杆53上端固定连接升降板54。底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58,第三气缸5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7,第一连接板57与升降板54固定连接。升降板54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筒55,定位筒55包括第一定位筒551、第二定位筒552和第三定位筒553且第一定位筒551、第二定位筒552和第三定位筒553均固定安装在升降板54上,第一定位筒551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筒561,第一定位筒551的直径大于第一导向筒561的直径,第二定位筒552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筒562,第二定位筒552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向筒562的直径,第三定位筒553下端固定连接第三导向筒563,第三定位筒553的直径大于第三导向筒563的直径,第一导向筒561、第二导向筒562和第三导向筒563均穿过第二固定板51滑动设置。
对水冷机壳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三气缸58推动第一连接板57升降带动升降板54上下移动,升降板54上设置伸缩杆53同步升降使第一连接板57四周平均受力,使上升过程平稳,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5,限位装置6包括第四气缸61,第四气缸61靠近第三定位筒553设置且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第四气缸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2靠近第三定位筒553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63。限位装置6还包括第五气缸64,第五气缸64设置在第一定位筒551和第二定位筒552之间,第五气缸64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第五气缸64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65,第三连接板65上靠近第二定位筒55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66,第三连接板65上靠近第一定位筒551固定连接第三限位块67。
当对水冷机壳检测完成后,第四气缸61推动第一限位块63移动到第三定位筒553下方,第五气缸64同时推动第二限位块66和第三限位块67分别移动到第二定位筒552和第一定位筒551下方,第三气缸58带动升降板54向下移动,升降板54上的第一定位筒551、第二定位筒552和第三定位筒553同时向下移动并分别与第三限位块67、第二限位块66和第一限位块63抵接,此时第三气缸58卸力,升降板54上整体重力均分别由第三限位块67、第二限位块66和第一限位块63分摊在第二固定板51上,由第二固定板51承担,有利于对第三气缸58进行保护,延长第三气缸58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6和图7,旋转装置7包括第一伺服电机72,第一伺服电机72固定安装在升降板54的底面上,升降板54上固定安装第四连接板71,第四连接板71上设置有转动板73,第一伺服电机72的输出轴依次穿过升降板54和第四连接板71与转动板73固定连接,转动板73上固定连接装载台74,装载台74上开设有通孔741。
测试装置8包括第六气缸81,第六气缸81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第六气缸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检测台82,第六气缸81穿过升降板54设置,检测台82穿过通孔741设置。本实施例中,检测台82上设置有气管,气管与外界气源连接,检测台82上开设有气孔,气孔通过检测台82内部与气管连接,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气压表。
第四连接板71固定安装在升降板54上,使旋转装置7跟随升降机构5上下移动,检测台82上的气孔抵住水冷机壳下方入水口,通过第一伺服电机72精准控制转动板73旋转角度使转动板73带动水冷机壳转动,并在密封装置4对水冷机壳上方定位密封后,气源提供气体,气体通过检测台82内部从气孔进入水冷机壳,并由检测台82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根据观察气压表的示数判断水冷机壳是否合格,若通入气体后,气压表示数稳定,则水冷机壳制造合格,若通入气体后,气压表示数不稳定,则水冷机壳的气密性不合格。
参照图8和图9,传送机构9包括第一支撑块931,第一支撑块931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1上,第一支撑块931上固定连接第五连接板921,第五连接板921竖直设置,第五连接板921远离第二固定板5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第七气缸911。第七气缸91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板941,第六连接板941水平设置,第六连接板941上固定连接第一装载板951,第一装载板951垂直于第六连接板941设置,第一装载板951上远离第二固定板5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第二伺服电机96。
参照图8和图10,第一装载板951靠近第二伺服电机96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一齿轮971,第二伺服电机96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971固定连接,第一装载板951上靠近第一齿轮971转动安装第二齿轮972,第一齿轮971和第二齿轮972在同一侧壁上,第一齿轮971上啮合连接有链条98,链条98同时与第二齿轮972啮合连接。
参照图8和图9,第一装载板951远离第二伺服电机96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三齿轮973,第三齿轮973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972的直径,第三齿轮973通过轴978与第二齿轮972连接,与第三齿轮973同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四齿轮974,第三齿轮973上啮合连接第一链板991,第一链板991同时与第四齿轮974啮合连接。
在第二固定板5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32,第二支撑块932与第一支撑块931对立设置,第二支撑块932上固定安装有第八连接板922,第八连接板922竖直设置,第八连接板922远离第二固定板5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第八气缸912。第八气缸912的输出轴与第七连接板942固定连接,第七连接板942水平设置,第七连接板94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装载板952,第二装载板952竖直设置,第二装载板952靠近第一装载板951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五齿轮975,与第五齿轮975同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六齿轮976,第五齿轮975上啮合连接第二链板992,第二链板992同时与第六齿轮976啮合连接。第三齿轮973远离第二齿轮97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连接杆977,连接杆977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五齿轮975。
当检测到水冷机壳气密性不合格时,第七气缸911和第八气缸912同时作用,分别推动第六连接板941和第七连接板942向上移动,使第一装载板951和第二装载板952同时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链板991和第二链板992上升并对水冷机壳进行承载。此时第二伺服电机96动作使第一齿轮971转动,第一齿轮971通过链条98带动第二齿轮972同步转动,第二齿轮972通过轴978带动第三齿轮973同步转动,第三齿轮973通过第一链板991带动第四齿轮974同步转动,同时第三齿轮973通过连接杆977带动第五齿轮975同步转动,第五齿轮975通过第二链板992带动第六齿轮976同步转动,实现第一链板991和第二链板992同时同向发生转动,可快速将水冷机壳运送出检测位置,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测量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时,将水冷机壳放在运输架2上,由运输架2运送到旋转装置7的装载台74上,升降机构5动作,第三气缸58通过推动升降板54上升来带动装载台74向上移动,升降机构5完成动作后,密封机构4对水冷机壳进行密封处理,处理完成后,由测试装置8对水冷机壳内冲入气体进行检测,若检测水冷机壳气密性合格,则继续由运输架2运送到下一步生产线上,若检测水冷机壳气密性不合格,传送机构9动作,快速将水冷机壳传送到置物台3上,然后进行下一轮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有利于提升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的高效性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上连接旋转装置(7),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板(51),所述第二固定板(51)底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2),所述第二支撑杆(52)与所述框架(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1)上设置有伸缩杆(53),所述伸缩杆(53)下端与所述框架(1)连接,所述伸缩杆(53)上端连接升降板(54),所述升降板(54)与所述旋转装置(7)连接,所述升降板(54)上设置有定位筒(55),所述升降板(54)下方连接第一连接板(57),所述框架(1)上安装第三气缸(58),所述第三气缸(58)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置有测试装置(8),所述升降机构(5)两侧设置有传送机构(9),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方,所述密封装置(4)包括第一气缸(41),所述第一气缸(41)安装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压板(42),所述压板(42)下方设置有橡胶垫(43),所述橡胶垫(43)安装在所述框架(1)上,靠近所述橡胶垫(43)的所述框架(1)上安装有第二气缸(44),所述第二气缸(4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橡胶块(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置有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第四气缸(61),所述第四气缸(61)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51)上,所述第四气缸(6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2),所述第二连接板(62)上设置有对所述定位筒(55)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还包括第五气缸(64),所述第五气缸(64)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51)上,所述第五气缸(64)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65),所述第三连接板(65)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所述定位筒(55)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块(66)和第三限位块(6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7)包括第一伺服电机(7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2)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置有第四连接板(71),所述第四连接板(71)上设置有转动板(7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2)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板(73)连接,所述转动板(73)上安装装载台(74),所述装载台(74)上开设有通孔(7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8)包括第六气缸(81),所述第六气缸(81)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所述第六气缸(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检测台(82),所述检测台(82)穿过所述旋转装置(7)设置,所述检测台(82)上开设有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9)包括第七气缸(911),所述第七气缸(911)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所述第七气缸(9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板(941),所述第六连接板(941)上设置有第一装载板(951),所述第一装载板(951)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971),所述第一齿轮(97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装载板(95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装载板(951)上转动安装轴(978),在所述第一装载板(951)上与所述第一齿轮(971)同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齿轮(972),所述第二齿轮(972)安装在所述轴(978)上,所述第一齿轮(971)和所述第二齿轮(972)上啮合连接有链条(98);所述第一装载板(951)远离所述第二齿轮(972)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三齿轮(973),所述第三齿轮(973)通过所述轴(978)与所述第二齿轮(972)连接,在所述第一装载板(951)上与所述第三齿轮(973)同侧的侧壁设置有第四齿轮(974),所述第三齿轮(973)和所述第四齿轮(974)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板(991),所述第三齿轮(973)远离所述第二齿轮(972)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977),所述连接杆(977)另一端连接第五齿轮(975),靠近所述第五齿轮(975)设置有第八气缸(912),所述第八气缸(912)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所述第八气缸(9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七连接板(942),所述第七连接板(942)上安装有第二装载板(952),所述第五齿轮(975)转动安装在第二装载板(952)靠近所述第三齿轮(973)一侧的侧壁上,在与所述第五齿轮(975)同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第六齿轮(976),所述第六齿轮(976)和所述第五齿轮(975)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板(9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气缸(911)靠近所述升降机构(5)设置有第五连接板(921),所述第五连接板(92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931),所述第一支撑块(931)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所述第八气缸(912)上靠近所述升降机构(5)设置有第八连接板(922),所述第八连接板(92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932),所述第二支撑块(932)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26264.8U CN221246126U (zh) | 2023-11-09 | 2023-11-09 |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26264.8U CN221246126U (zh) | 2023-11-09 | 2023-11-09 |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46126U true CN221246126U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62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26264.8U Active CN221246126U (zh) | 2023-11-09 | 2023-11-09 |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46126U (zh) |
-
2023
- 2023-11-09 CN CN202323026264.8U patent/CN2212461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94242B (zh) |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弹片铆接设备 | |
CN108871702B (zh) |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整体气密和薄膜气密检测设备 | |
CN115083941B (zh) | 一种塑封芯片引脚检测设备 | |
CN111036577A (zh) | 一种电子产品用密封性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 |
CN206084379U (zh) | 一种自动钻孔攻牙设备 | |
CN112033611B (zh) | 一种密封性自动化检验设备 | |
CN218646205U (zh) | 一种光学镜片厚度检测装置 | |
CN117491364A (zh) | 一种用于防爆铝壳的外观智能检测设备 | |
CN221246126U (zh) | 一种水冷机壳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116625838A (zh) | 一种桥架生产用抗压检测装置 | |
CN207806012U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曲轴平衡块安装扭矩自动检测装置 | |
CN110883512B (zh) | 一种锂电池模块检测设备 | |
CN108074830B (zh) | 一种晶圆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8673568U (zh) | 一种用于检测电路板孔位的检测装置 | |
CN218002841U (zh) | 一种减壳正压试漏检测装置 | |
CN217393052U (zh) | 一种重卡轮毂圆锥滚子轴承全自动振动检测机 | |
CN105665975B (zh) | 端子传送装置 | |
CN220583710U (zh) | 一种阀件压力检漏装置 | |
CN114441110A (zh) | 一种电池顶盖的氦气检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9052142U (zh) | 一种轮毂轮辋端面和中毂平面度高度差自动检测装置 | |
CN214952674U (zh) |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用检测装置 | |
CN206998232U (zh) | 气瓶瓶阀自动装卸机 | |
CN222786131U (zh) | 一种元件贴装辅助工装 | |
CN220018829U (zh) | 一种圆顶阀气密性检测设备 | |
CN221056002U (zh) | 一种汽车电动转向器密封性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